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

江西地當吳、楚、閩、越之交,是爲東南扼要之地,廬阜爲之山,彭蠡爲之澤,襟江帶湖,控荊引越,據之可以視四方。

其要害在於水,一則長江、二則贛水、三則鄱陽湖。

其必得之城則有二,隆興、江州。

隆興控塞贛水,地接鄱陽,左右吳楚,爲江西之都會。

江州北據長江,南據湖口,水陸形便,爲江西之要津。

二城都做過江西地區的首府,但隆興比起江州更加是當仁不讓的中心。唐代王勃稱之爲“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相對於江州更有上流的優勢。

以南攻北,必先於隆興,以北攻南,則必起於江州。若能盡取隆興、江州二城,即爲萬全之勢。二者至少據其一,方可以爭江西。

一開始元軍副都元帥李恆據有隆興,都元帥張弘範則急驅江州,兩個關鍵處都在元軍手上,佔盡了便利,讓張鏑極爲被動。但隆興一破,局勢立刻就一百八十度轉變,中興軍由被動而變爲主動。

“吾既得隆興,破虜必矣!”

得到隆興城,勝敗就有八分數了,張鏑馬上開始籌劃反攻。

首先是在樵舍鎮方向,張弘範的部將王惟中以兩萬騎兵攻打中興軍第六師李安歸的八千人,以多欺少卻反而被打臉打的啪啪響,在中興軍壁壘下折損了三四千兵馬都未能前進一步,只得傳信向江州要求增兵。隨後張弘範又讓招討使忻都添兵三萬餘人,通過船隻運送上岸,增援王惟中。

此時的樵舍鎮幾乎就是當年楊村驛的翻版,鎮內外已經被中興軍傑出的土木作業挖成了四通八達的螞蟻窩,層層疊疊迷宮般的壕溝體系限制了元軍騎兵的機動優勢,但中興軍的火器卻可以通過這些壕溝神鬼莫測的運動到戰場的各個角落。李安歸的短處是手上的火器太少了些,只有一千八百桿火銃,加上一個炮營的幾十門蟾式炮和十幾門振威炮,這還是張鏑考慮到樵舍鎮的防禦重任而特地爲之增強的。好在軍中現在又新增了一種利器,一種類似於震天雷的爆炸式武器。其主體與震天雷一樣也是一個裝滿火藥的鑄鐵殼子。但其起爆方式比較先進,無需用明火點燃引信,而是以鋼輪摩擦燧石發火的特製發機。當敵軍人馬踩踏發機,摩擦出的火星就可將埋設的引線點燃,迅速引發火藥室爆炸。而且一個發機可以連接好幾個炸炮的引線,引起連環的爆炸,威力十分可觀。

該武器一般被稱爲踩炮,在敵人部隊集中通過的時候效果最好,因爲前面的人踩中發機,隔一點時間才能燃盡引線發生爆炸,傷及後方的人。如果是馬蹄踏過,往往是前蹄踩火卻炸到馬腹或者馬屁股,中興軍將士們因爲這個特點不稱它正式名城“踩炮”而喜歡形象的稱之爲“馬後炮”。

“馬後炮”是工部火器司一位名叫“趙秀才”的直沽獲救工匠潛心鑽研而成。在中興社做工匠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有相對成熟的考評獎勵機制。尤其在武器研發製造方面,是最能出成果的,像“踩炮”這樣的新式武器,如果成功被軍方採用可以得到豐厚的獎勵,而且本身職業等級也將超遷提升,待遇自然可以水漲船高。所以工匠們的積極性很高,比如總理最重視的火器,近兩年來已經更新換代了好幾批,現又研製出了雙眼銃、三眼銃、五雷銃、八雷銃等各種不同的形制,都已有少量投入軍中使用,視效果決定是否增加裝備。

像“馬後炮”也是新式火器,被證明實戰效果甚佳,工部火器司於戰前加緊趕製,但數量也不算多,有三四千顆,其中相當一部分就分配到了防守任務比較重的樵舍鎮。

當時張鏑要求李安歸“扎硬寨,打呆仗”,按部就班的根據既有經驗來,所以李安歸就套用了楊村驛的成功案例,挖掘了密密麻麻的工事,又在工事外圍重要通道埋設了大量馬後炮。

炮彈破片紛飛,炸的可不僅僅是“馬後”,同樣也掀翻馬背上的人,從遼東抽調來的元軍騎兵連火器都沒怎麼見過,被地底下莫名其妙的爆炸報銷了若干人命,全都以爲是什麼妖魔鬼怪在作祟,甚至懷疑宋軍中有妖人做法呢。

招討使忻都的淮東兵與中興軍和紅巾軍接觸的都多一些,或許對火器還更熟悉,但也被不知哪裡會突然出現的“馬後炮”嚇得畏縮不前。

在張弘範的催促下,王惟中和忻都只能硬著頭皮趟上去,但越到後面越麻煩,接近中興軍的營壘後,火銃三疊陣又開始發威了,在常規弓箭的射程外,殺傷力卻比弓箭大的多,哪怕身穿重甲也難保不被打出一個血洞。

還有發射散彈的蟾式炮,守城之時使用最爲得力,關鍵位置上一掃就是一片,打的元軍膽氣全無。

以上萬條人命的代價,打了四五天,元軍依舊未能突破樵舍鎮的防線,隆興城卻被張鏑拿下了,而且葉承率領的五萬南征軍主力順著贛水而下,也終於在這前後抵達隆興外圍,隆興的兵力大增。張鏑即以葉承領兵加強樵舍鎮防禦,五萬人一壓上去,元軍久敗疲憊之師更難當面鋒芒,不退也得退了。不過騎兵畢竟有速度優勢,雖敗而未易滅。

樵舍鎮的失敗,同時也就把隆興失守的情況帶了回去,張弘範頓足長嘆:

“隆興固若金湯,宋賊破城何速也!”

以張弘範的遠見,他很明白隆興的得失意味著什麼,這麼緊趕慢趕還是沒趕上,戰事還是朝著他最不希望的方向傾斜了。

樵舍既然難過,那麼剩下也只有走鄔子口,元軍從長江東西合流而來,有著兩千多艘艦船的龐大舟師,這相比於從福建陸路出兵的張鏑還是很有優勢的,所以張弘範的下一步作戰就是以舟師出兵攻打鄔子口,控制鄱陽湖。

英雄所見略同,張鏑的注意力也已經聚焦到了鄱陽湖上。

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
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仁县| 白城市| 鄂托克旗| 宁阳县| 海南省| 泽库县| 凌云县| 莱州市| 抚松县| 榆中县| 咸丰县| 突泉县| 平远县| 泊头市| 蓬莱市| 尉氏县| 阜康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上虞市| 古丈县| 湘潭市| 山东| 邮箱| 绥德县| 卢湾区| 博湖县| 历史| 洛扎县| 英山县| 方城县| 焦作市| 西城区| 庆城县| 如东县| 昆明市| 稷山县| 洛宁县| 津市市| 怀化市| 新河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