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

話糙理不糙,像伊色默和李恆這樣的人確實都是亡國之後。

當年鐵木真滅西域四十國,大量的色目人被虜至中原,伊色默就是其中之一,因爲善於“理財”,更善於討蒙古人上司歡心,坐到了撫州總管的位置。

至於李恆,本來是西夏人,更是西夏宗室後裔,曾祖父乃是西夏神宗李遵頊,祖父是李遵頊的長子李德任,父李惟忠。當年鐵木真攻略河西,西夏國滅,宗室滿門盡死,李惟忠才七歲,因爲年幼而倖免於難,被蒙古宗王合撒爾收養。很多蠻族都有殺死敵人而後收養敵人年幼子嗣的做法,這是在人口不足的情況下削弱對手壯大自身的良策。

從根子上講,蒙古人與李恆本來有破家滅國的深仇大恨,但另一方面,蒙古人又是他的恩人和主人,因成長環境的影響,如今的李恆除了身上流的血,方方面面都已經跟蒙古人沒有兩樣。他對那傳說中的母國,對他遙遠的祖上沒有什麼感念,他所忠於的是蒙古人國家,是大元朝的皇帝。

伊色默的那句“亡國之後”犯了李恆的禁忌,有的人當下混的很好,就最忌諱別人說他不堪的過往。李恆的祖上被蒙古人幾乎滅門,但他不願意承認,他在抗拒這個事實。

城頭上密集的箭矢如驟雨一般飛來,伊色默險些被射成個刺蝟,幸好有後面看押的護兵一把將他按在地上,四五張大盾交替掩護著退下。

伊色默是個沒什麼用的飯桶,這樣的飯桶都留著不殺,足可以給後面的人立一個很好的榜樣,讓他們投誠的時候更沒有顧慮。

但李恆顯然不想學習這麼好的榜樣,有能力的人也總是比沒用的飯桶們要多幾分傲氣,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招降的。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只有硬上,進攻吧!

……

圍城第二日。

中興軍充分發揮了最擅長的挖坑技能,連夜在隆興城四周開挖了一圈工事,建好了圍城陣地,順帶著還把護城河也填平了好幾段。

由於道路不便,沒法運送重炮,給攻城行動增添了不少難度。如果炮艦能到隆興城下的話,聚集幾百門兩千斤以上的火炮連續轟擊半天一天的,再厚的城牆也得塌。中興軍已經習慣了大炮轟、步兵衝,大炮破門、步兵補刀的一波流式攻城方式。但這次,火炮的支援非常有限,主力抵達隆興一天後,幾個炮兵營才哼哧哼哧費力的跟了上來,其中大部分還都是蟾式炮一類的輕型火炮,有少許振威炮,只有十幾門一千斤重的虎威炮。

這樣的火力打城牆是不大可能的,只能追求精度,打最脆弱的城門。

張鏑命令經驗最豐富的侍衛親軍左衛都指揮使司(原正軍第一師)炮兵營營將周天吉親自指揮炮擊,周天吉在距離隆興南門五百餘步的地方,將十二門虎威炮聚集於一處。由於距離較遠,第一輪試射基本走偏。經逐一瞄準、調校,第二輪炮有四發命中城門。

厚實的金鋼木門被兩三斤重的中型炮石擊中,木屑翻飛,破而不倒,這第二輪炮火仍舊沒能成功破門。

但後面還有第三輪、第四輪……一般情況下火炮在炮膛發紅之前至少可以連續打五六輪,按這樣的趨勢,再牢固的城門也不可能扛的住。

“左衛第一營、炮兵營、銃兵營,各就各位!”

第三輪炮擊開始之前,左衛第一旅旅帥祝英芝鏗鏘有力的號令聲在陣地前沿響起。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隆興城的南門終於被連續的炮彈轟塌,這等於是一個衝鋒的信號。埋伏在最前沿的左衛三個營在第一旅旅帥祝英芝的率領下當先躍出壕溝,兩千餘名英勇的士兵冒著城頭雨點一般的箭矢迅猛的衝向殘破的城門。

“牀弩發射!”

“弓箭手,往下壓,快壓下去!”

“上滾木!”

“灰瓶往門洞砸!”

……

城頭一片緊張的忙碌,元軍軍官們竭力的指揮著士兵阻擊,李恆的本部比較精銳,訓練有素,但基本是騎兵,不適於守城。城頭的守兵還是以新附軍爲主,但在李恆的嚴厲整治下,這些新附軍也比較有秩序。

受到居高臨下的猛烈阻擊,率先進攻的左衛第一旅承受了很大的傷亡,前列的刀盾隊倒下了不少,失去掩護的槍兵也接連被射中。

“直娘賊,後列神臂弓掩護,第一營都隨老孃來!”

祝英芝惱了,撿起一扇半人高的陣盾,覆在頭上,一個猛子就當先往城門衝。

哐的一聲,一枚灰瓶打在盾牌上,呼的一下散開大團的白灰,迷的後面的人幾乎睜不開眼。

哪怕閉著眼睛也要往前闖,中興軍的風格就是一往無前,無令絕不後退。

在主將祝英芝的帶頭下,第一營的將士們付出重大傷亡後終於逼近城門。而第二方陣的火銃營也已衝到城下數十步內,在神臂弓的配合下,早已裝填完畢的六百桿火銃陸陸續續發出爆豆般的轟響,城頭守兵被打的不敢冒頭,城上的攻擊被壓制了大半。

“隨老孃殺進去!”

祝英芝在一羣親兵簇擁下,撞開殘存的城門,一擁而入。

城門洞裡的光線一下子變暗了很多,衝擊的隊列猛然間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一樣,忽然間停滯了下來。

耳邊傳來噗噗的利器入肉的聲音,還有士兵們痛苦的呼喊和叫罵。

祝英芝衝的太快,也還沒有反應過來,只覺得胸口的護心鏡咚的一下被什麼東西撞到。

等到視覺終於適應了門洞裡的光線,士兵們終於發現原來面前是密密匝匝的幾百桿長槍,槍頭閃著寒光正對著自己。

城門被轟擊後,李恆立即就有所防備,調集數百名槍兵排的密不透風,已經將城門洞塞的嚴嚴實實。

這些長槍的槍桿被有意的加長,幾乎達到了五六丈,從門洞的這頭可以直接扎到那頭。

祝英芝有重甲和護心鏡,避免了被長槍刺傷,但很多士兵沒那麼幸運,有些衝的太猛,收勢不住,在慣性作用下被紮成了人肉葫蘆。

“退!退!退!第一營兩翼退下!”

“炮兵營,蟾式炮快上!”

祝英芝鏗鏘的聲音也不免有些嘶啞,士兵們很有默契,其實無需命令就已經在自覺的調整戰術。最先衝入的第一營上百名步卒迅速向兩側收縮,最後面的炮營終於跟了上來。

作爲坑道利器的散彈小炮,最適合在狹窄的區域對付密集的敵人。

轟轟轟~

炮手們兩兩配合,一人架炮,一人點火,幾十門蟾式炮接連發出怒吼……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荣昌县| 安塞县| 马鞍山市| 大庆市| 北辰区| 会同县| 宁南县| 普陀区| 乳山市| 涞源县| 新昌县| 泰宁县| 弥渡县| 锡林郭勒盟| 汉源县| 和静县| 搜索| 新丰县| 大足县| 厦门市| 肃宁县| 清水县| 宜兰市| 六盘水市| 贵州省| 宝山区| 赞皇县| 晋宁县| 新乡市| 射阳县| 前郭尔| 东乌珠穆沁旗| 定结县| 手游| 石嘴山市| 海口市| 达州市| 普陀区| 长乐市|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