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章 皇后的秘密

“這小子會來事,有出息。”

聽魏忠賢這麼說,魯衍孟只是笑笑,將《合金策》遞給劉時敏,劉時敏給正在擺弄銅線看電火花的老魏翻譯。老魏一聽就能聽明白,直說宋應星是個有本事的。

畢竟,能把摺子寫的簡單明瞭又有哲理,也是本事。能讓老魏一聽就能明白,更是本事。

宋應星洋洋灑灑千餘字《合金策》先在老魏那裡過手一圈,他留下了鋅銅發電裝置遣人從新包裝,《合金策》回到魯衍孟手裡後再經手首輔葉向高,最後由成基命以詹事府少詹事的名義送到了天啓皇帝那裡。

東林之中,與天啓皇帝關係最好的就是成基命。

東林之中,天啓登基時最怕就是楊漣,這個大鬍子中年人在移宮案時拉扯著天啓,將他和養母李選侍活生生拉開,拉疼了天啓,又面目兇惡,給十四歲的天啓留下了深刻的,難以磨滅的印象。

而楊漣又是六科中禮科都給事中,負責給剛登基的天啓皇帝講學,是主講。

天啓害怕楊漣,有次楊漣忙公務就沒去讀書,當時成基命就是天啓的講學先生之一,成全了天啓,並隱匿沒有上報給東林。

於是成基命被奪職,冷藏了兩年才放出來。

乾清宮東側的養心殿,天啓皇帝頭上繫著珠玉抹額,身穿尋常的坎肩短襟衣,雙臂在日光下曬的泛黑,肌肉塊明顯,拿著毛筆蘸漆塗著他雕刻的單爪立地展翅木鶴。

成基命送來奏摺,君臣之間沒有多的言語,爲表示自己對成基命的看重,天啓停下手頭工作,回到青羽華蓋下審閱一疊奏摺,當首的就是《合金策》。

天啓先看署名,是個江西舉人宋應星,但奏摺開頭就有朱延平的名字,這事他已經知道,目光盯著翻開的摺子:“朕若沒記錯這朱延平,是老師的學生?”

成基命拱手,蒼老的面容展露微笑:“聖上博聞廣記,此人正是臣的記名弟子。只是有些頑劣,淨忙些雜事。到如今,還未入京正式拜師。葉公那裡,也多有不快,讓臣頗爲難堪。”

天啓扭頭看一眼自己雕刻的木鶴,臉上有些燙,成基命就是這樣,不會明著對他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會把話挑明。

一目十行掃完奏摺,天啓揚著手中《合金策》,問:“老師,宋應星這摺子如何?”

“其心可嘉,卻無實際用處。金屬冶煉,不是朝夕之間就能有所成。”

點點頭,天啓將這份奏摺放下,拿起第二封奏摺,側頭對上前躬身的秉筆太監李永貞說:“差人去找朱延平,讓他來京。還有宋應星,看看才學品行如何。”

“奴婢領旨。”

看了一眼詞藻繁複的第二封奏摺,天啓就沒了興趣放在桌上,對成基命說:“老師,既然朱延平不來,朕就命令他入京。葉相勞苦功高,今日賜宴於文淵閣。”

成基命行禮道謝,見天啓皇帝飲了一口茶水,成基命識相告退。

“皇后駕到!”

聽到宮人念唱,天啓頭也不擡,專心進行他的木匠活。

皇后張嫣,被後人稱作五大豔后之一。

另外四位分別是春秋時期的第一豔婦夏姬,夏姬自幼生得杏臉桃腮,蛾眉鳳眼。長大後更是體若春柳,步出蓮花,具驪姬、息嬀之美貌,更兼妲己、褒姒之狐媚,人稱一代妖姬。她曾三爲王后,七爲夫人,引得諸侯國爲搶奪她而征戰不休,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其次就是三國曹魏文皇帝曹丕的皇后甄宓,姿貌絕倫、氣質非凡,才智過人。當年甄氏雖系寡婦之身,卻博得曹氏父子三人愛慕之情,並最終成爲曹丕稱帝后的皇后。攻破鄴城時,老曹就派人去找,而他兒子曹丕下手更快……

至於曹植與甄宓之間的事情,更是沒必要細說了。

第三位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的皇后李祖娥,北齊高氏是鮮卑人,王族中除了蘭陵王高長恭是個正常人外,其他的都不是正常人。高洋稍不高興,就會砍了身下嬪妃的腦袋,卻和李祖娥相敬如賓。也只有李祖娥一直受到高洋的禮遇與敬重,在高洋心目中,這李祖娥是無人能替換的絕代佳人。

只是李祖娥命不好,北齊皇室傾軋,失去高洋的保護,自然淪爲玩物。北齊國滅,她溺水不死當尼姑,還被北周搶走,楊堅建立隋朝時才把她放回老家趙郡。

第四位是隋煬帝楊廣的皇后蕭氏,隋煬帝皇后蕭氏。蕭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兒,天生就是人間尤物,臉似牡丹,美眸流盼,腰似楊柳,儀態萬千,嬌媚迷人,幾乎集天下之美於一身。

她十三歲成晉王楊廣妃,頗得楊堅與獨孤皇后寵愛,楊廣也對其寵幸有加。楊廣即位後,蕭氏被冊封爲皇后。楊廣雖妃嬪衆多,但對蕭氏一直相當禮遇。楊廣曾數次下江南,蕭皇后必隨行。

大業十四年,楊廣在江都行宮被叛軍殺死後,蕭氏便開始不斷地被迫更換身份。先是被宇文化及帶至聊城做自己的淑妃。

宇文化及被打敗後,落入竇建德手中,被迫做竇氏的寵妾。突厥王久聞蕭氏美豔,從竇建德處強要蕭氏,竇建德不敢挽留,於是蕭氏便當了兩代突厥番王王妃。

唐朝貞觀四年,李世民大敗突厥,迎蕭氏回京,蕭氏又成爲比她小15年的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蕭氏逝世後,李世民以皇后禮將其葬於楊廣之陵,諡愍皇后。

張嫣,就是第五位,相貌氣質自然是無雙,從五千名各地選拔的美女中連過八關,成爲三名才人,被天啓皇帝一眼看中,不顧奶孃客氏的反對,立張嫣爲皇后。

張嫣爲人端莊嚴肅,是宮裡除了天啓皇帝外,唯一敢收拾魏忠賢的人。對客氏掌握的宮中權力,也逐步收回。去年她懷孕了,被客氏遣心腹暗算流產,孩子胎死腹中,被追封爲懷衝太子。

五大豔后,都是身世不幸的絕色女子。

張嫣身形頎長,肌體豐、豔,面如觀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櫻,鼻如懸膽,皓牙細潔。只是一張臉,只有淡淡笑容。在天啓看來,感受不到一點的溫暖,而張嫣眉宇間那一絲端正氣息,更是讓天啓不願意去看。

這絲端正神態,在天啓看來與東林人一樣,很多人是自以爲端正而已,有的純粹就是爲了心中的端正而瘋魔了。

一襲幽藍裙衫外罩鳳鸞比甲常服,在張嫣身上格外的美麗。比甲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的馬甲,其樣式通常較後來的馬甲要長,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

與比甲相對的是曳撒,都是一種便服,穿上利於騎射、演武。

虛歲十九的她身形高窕飽滿,將比甲撐起更顯窈窕,拿著手絹爲天啓擦汗,聲音清雅:“皇帝,聽曹少監說魏忠賢正在搗鼓什麼生髮雷電的玩意兒。”

天啓望著木鶴神情專注,圓臉蛋露出笑容:“寶珠兒也喜歡這些小玩意兒了?”

“赫赫雷電由人掌控,臣妾自然也是好奇。再者,此事若真,通告天下也是振奮民心之事。”

她笑吟吟,天啓視而不見,而她一如既往的笑吟吟。

良久,抖抖發酸手腕,天啓道:“成,到時邀皇后同觀。聽聞,你們送了宮裡的東西給朱延平?”

“嗯,當時見通州有壯士五十餘人當此人義從,此人又有赴遼決死之慷慨大志。臣妾就遣曹少監,送了玉墜聊表心意。”

低頭蘸漆的天啓擡頭,看著張嫣笑臉,也露出微笑:“皇后怎麼,對一個立志做武臣的人有了興趣?”

“能爲國事效力,何以文武論貴賤?遼東、西南戰事,年費千三百萬,臣妾如何能安心坐享萬民供奉?”

提著筆,搗著漆盤,顯示天啓糟糕的心情,悶聲道:“你比他們有良心。”

張嫣笑容斂去,輕輕一嘆。道:“皇帝,能帶上成妃麼?”

天啓不答話,張嫣失望而歸。

那日與她一起在梅樓五層的成妃李氏,可能快死了。

範慧妃給天啓生了女兒,半年前皇子死亡,天啓砍了很多的宮人,前不久範慧妃出口觸怒天啓,被打入冷宮。客氏派人折磨範慧妃,與範慧妃交好的成妃李氏在天啓臨幸長春宮時爲範慧妃求情,被天啓奪去了長春宮所有的宮人,以示警告。

李成妃先爲天啓生了個女兒,兩歲夭折,又生了一個兒子,在這場地震中才幾個月的皇子又死了。上次與張嫣去張家灣,就是拜菩薩去了,不僅張家灣,京城一帶的尼姑庵她們兩人都拜了一圈。

見李成妃遭到處罰,客氏得寸進尺,將成妃的伙食給斷了,準備像對付張裕妃那樣,活活餓死李成妃。

還有一個谷妃,孕期內被客氏責罰打掃衛生,活活給累死了。

魏忠賢的侄外孫女任貴妃已經爲天啓生下一個皇子,這是天啓此時唯一的一個孩子,客氏與魏忠賢爲了保證這個孩子的繼承權,對所有的皇妃進行迫害,更爲準確的來說,是年老色衰的客氏出於嫉妒、憤恨下的手。

老魏膽子再大,還不敢對皇子下手。只有客氏敢,她下手,天啓也不忍心處置客氏。而天啓的態度,也十分的詭異,似乎不在乎接連夭折的孩子。

這個話題張嫣明知道原由,所以連她都不敢問,問了就是挑白,挑白後,皇宮裡的嬪妃沒幾個人能活下去,天啓元年那最後留在宮裡的三百名姐妹,將可能死的一乾二淨。

就連她張嫣的皇后之位,都會被天啓剝奪。

至於她們那批姐妹至今還能活著,原因就是天啓不想撕破臉,那個秘密事關皇室顏面。她若不知足求情,天啓極有可能發作,讓她們接二連三病死。

對天啓來說,他不缺女人,最恨的就是胳膊肘朝外拐的女人。

對天啓來說,他還年青,又每日習武,身強力壯,他不怕沒有皇子。

對天啓來說,他已經掌控了局勢進展,恢復了主動權,看著魏忠賢與東林兩撥人鬥就行了。只是,東林有些不爭氣,魏忠賢還沒真正動手,東林自己就亂了那個陣腳。

他很懷疑東林的真正戰鬥力,連魏忠賢都鬥不過,還怎麼理政禦敵?

現在,他就等他那個師父孫承宗在遼鎮的戰果,孫承宗能打贏,那就保持均勢,打不贏就讓老魏來代替東林。

第35章 鴛鴦陣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章 軍令如山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9章 緊急調令第301章 更荒唐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98章 春怨第290章 火棉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3章 窮途末路第265章 新開始第150章 刺蝟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93章 那一夜第44章 小公爺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19章 夜行軍第309章 困第32章 士紳勞軍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98章 合金策第79章 家宴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48章 熊廷弼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04章 被坑第203章 應社第65章 解謎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3章 窮途末路第24章 拜衙門第204章 被坑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18章 前途迷茫第64章 國事艱難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61章 投名狀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36章 巡檢司第23章 進州城第29章 善後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94章 木材廠第119章 欺詐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25章 矇混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97章 示威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4章 操練第222章 炮戰第42章 蘇州最強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69章 私奔第140章 爲難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04章 被坑第283章 疑問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
第35章 鴛鴦陣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章 軍令如山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9章 緊急調令第301章 更荒唐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98章 春怨第290章 火棉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3章 窮途末路第265章 新開始第150章 刺蝟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93章 那一夜第44章 小公爺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19章 夜行軍第309章 困第32章 士紳勞軍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98章 合金策第79章 家宴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48章 熊廷弼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04章 被坑第203章 應社第65章 解謎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3章 窮途末路第24章 拜衙門第204章 被坑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18章 前途迷茫第64章 國事艱難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61章 投名狀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36章 巡檢司第23章 進州城第29章 善後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94章 木材廠第119章 欺詐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25章 矇混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97章 示威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4章 操練第222章 炮戰第42章 蘇州最強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69章 私奔第140章 爲難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04章 被坑第283章 疑問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镇坪县| 古田县| 永昌县| 丹阳市| 开阳县| 苍山县| 澎湖县| 潞城市| 简阳市| 晴隆县| 新和县| 龙江县| 通城县| 云南省| 赤水市| 会同县| 泾川县| 鲜城| 靖宇县| 麻阳| 铜山县| 黄平县| 江北区| 蒙山县| 马山县| 西乡县| 崇州市| 正蓝旗| 钦州市| 山东| 靖州| 桓台县| 陕西省| 凤台县| 永春县| 太白县| 阜康市| 上栗县| 历史|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