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章 小公爺

八十兩黃金買的名妓,這個價錢讓朱延平都有些心疼,直感嘆自己這個師傅的友人應該是個超級大豪,能有這樣的師傅真是天大的好事,八十兩呀!

如果,那個超級大豪是自己的師傅就更好了……

十六兩一斤,而這時的一斤又比後世重一兩成,八十兩黃金就是五斤左右。投的好,都能砸死個人!

心裡期待,眼巴巴問:“先生,那姑娘呢?”

“我將那女子帶入軍營這種地方,你放心?現安置在州里,你好歹也該買個院落,如今也有了家丁,在外面有個住處也是有必要的?!?

魯衍孟說著,眨眨眼睛說:“如果心疼銀子,就租個院落。如今你好歹也是一方豪傑,拜訪你的人多了去,總不能在軍裡招待客人,傳出去遭人笑話?!?

“先生眼界不凡,就勞煩先生幸苦幸苦,租個稍稍體面,能安置弟兄們的大院落……還是小一點,弟兄們可以租臨近小院,能省就省省?!?

搖頭笑笑,魯衍孟起身道:“成,不過三郎的器量應當再大一些。今日在王師爺等人面前,未免有些狹隘?!?

他還想讓朱延平買個體面的大宅子,不過想想現在朱延平手頭,雖然有了些進項,可又養了家丁,還有馬匹,實在是緊張。

反正,他有的是錢,可不能大規模調集,否則會惹人注意,給他帶來殺身之禍。而且,他也不想直接給朱延平錢財,擔心餵飽了朱延平,反倒會讓朱延平志氣消磨。

此時,王師爺也向陳如鬆彙報。

最後抱怨:“這位朱將軍未免有些不近人情,老爺給了他天大好處,這人反倒擺起了臉色。”

陳如鬆給朱延平的好處,如果真用銀子來衡量,一個舉人身份大約在一萬兩上下。

按照王師爺的想法,朱延平拿到鄉試必過的保證,肯定會像尋常人那樣急不可耐的表忠心,可朱延平沒有,反倒擺起了臉色。

摸著鬍鬚,陳如鬆搖頭道:“這人年少不知輕重,又身負大才,說不得真看不上我等那些小伎倆。所以負氣,也是正常的。但巡檢司這事不能這麼放過,讓楊巡檢與樓捕頭一起,好好查查巡檢司上下,州里不少積存死案,都與巡檢司脫不了干係。不給一番懲戒,巡檢司的人賊性難改,老夫這個父母官,就該幫他們改改?!?

陳如鬆的態度改換的實在是快,別人是朝秦暮楚,他是一日三變。

得到朱延平書信的時候,他十分恐懼巡檢司的人發瘋做出難以收拾的惡事,勸都不敢去勸一聲。索性全力支持朱延平,給錢給糧很是豪爽,甚至有將城中倉庫裡的火炮搬出來的瘋狂想法。

等到巡檢司被朱延平的戰績嚇癱認慫後,他又改變主意,想暫時留著巡檢司,楊國銳見縫插針,一舉翻身成了巡檢司的頭目。

現在安定下來,又急不可耐的準備秋後算賬,要狠狠收拾一頓巡檢司的人。

開陽酒樓,寇青桐倍感失落心中難受,本以爲自己會有個安身之所,未曾想那位公子轉手就把她送給了一名粗鄙武夫。

而且那位公子還恐嚇她,不準泄露他的身份,否則會讓她,以及教坊司中的寇氏一族灰飛煙滅。

教坊司裡的寇氏一族,世代出名妓,在士林中有一種奇怪的影響力。這家子與陳友諒三族一樣,職業是朱元璋賜的,陳友諒三族子弟世代行乞,這寇家則是世代充入教坊司。

寇家做主的都是女人,招的夫婿也是油頭粉面的俊俏男子。畢竟青樓這種高檔地方,提供的不僅是美女……

門被推開,婢女端著糕點放到桌上,坐在一旁,兩眼發光:“姐姐,已問得那位朱將軍狀況,他可不是尋常的武夫。”

腹中饑饉,就是提不起食慾,寇青桐心中煩悶,儀表依舊,保持著微笑風度:“說說,是怎樣的不尋常。”

“下面的人說這位朱將軍少年英雄,有武毅戚公之風範,還是個文武全才呢。”

歪著腦袋,十五歲的丫鬟春梅回憶著,聲音清脆,一段段講述著,可依舊不能讓寇青桐滿意:再文武雙全,也是個軍戶出身。

正月十九,州里和府裡總算是把巡檢司惹下的禍端給轉移了,還順便將積壓的死案給破了……

正月十五發生的這場禍事在府裡、州里聯手運作下,抹除的乾乾淨淨:一夥海賊夜裡走瀏河,巡檢趙舉及其子趙期等一干人等巡夜,英勇阻擊爲國捐軀,而近在一旁的鎮海新軍聞聲出動,全殲這夥海賊。

很完美的解釋了巡檢趙舉父子的死亡,也完成了對朱延平保住其軍功的承諾。

同時報功南京,此時南京大營劉行孝也在憂心,魏國公世子徐文爵很不爽他將二百桿火銃留在蘇州太倉,逼著他取回來,這事劉行孝抹不開臉面去做。

魏國公徐家世代掌握南京大營,徐家另一個分支定國公一族則掌握北京京營兵,徐達的這兩支苗裔,一南一北掌握兵權。世代掌握兵權,皇室對他們的信任很重要,徐家很會做事情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原來的南京守備是當代魏國公徐弘基,這位在天啓初年察覺到危險的氣息,向天啓皇帝打報告,說是自己病了做不成事。老國公退休在家,於是南京大營的差事就落到了他兒子徐文爵手裡。

這位小公爺最喜歡新奇玩意兒,花重金打造了一批秘魯銃,想借劉行孝之手在福建與荷蘭人的火銃兵比劃比劃,結果五百桿火銃出去,纔回來三百桿,這讓小公爺徐文爵哪能平靜下來?

蘇州府太倉州發生的事情,瞞不過小公爺的眼線,他真怕那夥新軍仗著火器犀利大開殺戒,到時候朝廷追究,他徐家多少會有些麻煩。

劉行孝也是趕在正月十五回的南京,這還沒安穩下來,太倉州發生的事情就傳了過來,緊跟著小公爺再次召見。

還以爲是又要逼著他去索回火銃,劉行孝苦著一張臉去了國公府。

這位小公爺不好伺候,年紀小的時候帶著一幫勳戚子弟在南直隸晃盪,任俠好義,以替天行道自居。逮住了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揍了再說。

畢竟老國公徐弘基少年時也是這麼個德行,也算是徐家的門風。

國公府的演武場裡,小公爺徐文爵雙手握著球桿,對著地上一枚打磨光滑的石球比劃著。如果朱延平見了,保準瞪大眼珠子,球桿造型、石球大小……這不是高爾夫球?

這叫擊丸,宋代就有的一種娛樂遊戲,傳承自唐朝的馬球。宋代缺馬,就將騎馬打球改成了步行,各種曲棍球桿應有盡有,甚至還有人寫遊戲秘籍刊印販賣。

“中!”

輕喝一聲,小公爺雙臂向後舉高球棍,扭腰揮臂,動作行雲流水一般,乾淨利索。

一桿揮出擊中石球,石球飛出落進二十步外的門洞裡。

擊丸,有挖洞的,也有像足球那樣進門的;也有兩撥人穿著厚厚木甲揮著球桿搶球的;甚至有些高難度的場合,會將木板掏個洞懸掛起來,增加進球難度。

“好!”

劉行孝聲音爽朗,拍手叫好,這位小公爺喜歡豪爽的漢子,最不喜歡的就是各種規矩。

小公爺網巾束髮,頂端是玉冠玉簪,一身硃紅色曳撒,紋飾金織過肩蟒紋,相貌自然是堂堂,不過腰裡彆著一連串的短銃,就有些影響形象。

曳撒,是一種很帥氣的服飾,年輕人穿上更顯英姿,行走間十分颯踏。

“叫甚叫?別煩爺,桌上的東西看看,看完了過來陪爺耍耍。”

劉行孝雖然是世襲延慶衛千戶,延慶衛在居庸關一帶,衛所高級軍官要麼在南京、要麼在北京扎堆居住,他家就在南京,自然和小公爺也是從小認識的,勉強算是當年的爪牙之一。

也是因爲這種關係,他纔敢把小公爺的火銃留在朱延平那裡,也敢拖到現在不動身。他不去,小公爺最多罵他兩句,也不會把他怎樣。

劉行孝走到涼亭下,換了個坐姿面朝一排吐蕊的綠梅,拿起桌上公文搖頭晃腦看了起來,隨即神情一怔,看到朱延平的戰績,不由嚥了口唾沫。

他從軍十幾年,說真的,只看過刑場斬首,還真沒見過戰場拼殺,唯一的戰鬥經驗還是與小公爺一起欺負南直隸的士紳子弟。

又打了一球,這回沒中,小公爺有些掃興,肩上扛著打球曲棍,走過來擡腿一腳踩在一旁椅子上,笑呵呵說:“那小子不愧是姓朱的,這仗打的利索。公文上的是假的,真相在這?!?

從背後腰帶裡抽出一疊信,翻了翻找出一封遞給劉行孝,順手拿起茶水牛飲一口,咕嘟咕嘟。

“我就說嘛,這小子有膽量,怎可能全殲三十海賊,估計又是地方上弄虛,殺個五六人,報個七八十的事多了去?!?

劉行孝釋然,抽出信低頭一看,整個人又怔了怔,緩緩擡頭問:“這是真的?”

他看到的真相是巡檢司勾結三虎,出了三十騎、三十多悍匪夜裡劫營,結果這夥人有去無回一個都沒活著回來,而朱延平一人未損,將來犯之人全殺了。

劉行孝一眼就看出關鍵:被劫營的同時還能做出反擊。

他遇到這種情況能守住營壘就燒高香了,沒想到朱延平這種情況下能立穩陣腳,擊敗來犯之敵後,還敢追擊,將對方斬盡殺絕。

“怎麼不是真的?消息是從巡檢司那邊弄來的,爺想來想去也不覺得那小子有這種本事,這事離奇??赡苁悄嵌贄U火銃立的大功,否則二百新軍一月時間能有這種戰力,你我還有臉面吃朝廷俸祿?”

第218章 疾如風第16章 意外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9章 善後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98章 平戎臺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15章 工坊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150章 刺蝟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24章 單于城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7章 人靠衣裝第36章 巡檢司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12章 算賬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18章 疾如風第36章 巡檢司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6章 夜宿濱河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4章 操練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4章 拜衙門第263章 密信第67章 共謀富貴第60章 錦衣緹騎第57章 傳教士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84章 司禮監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7章 夜有賊人第19章 夜行軍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300章 荒唐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36章 巡檢司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65章 解謎第14章 操練第296章 做準備第263章 密信第33章 籌議盜糧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5章 矇混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56章 哪來的虎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章 窮途末路
第218章 疾如風第16章 意外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9章 善後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98章 平戎臺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15章 工坊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150章 刺蝟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24章 單于城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7章 人靠衣裝第36章 巡檢司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12章 算賬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18章 疾如風第36章 巡檢司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6章 夜宿濱河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4章 操練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4章 拜衙門第263章 密信第67章 共謀富貴第60章 錦衣緹騎第57章 傳教士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84章 司禮監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7章 夜有賊人第19章 夜行軍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300章 荒唐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36章 巡檢司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65章 解謎第14章 操練第296章 做準備第263章 密信第33章 籌議盜糧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5章 矇混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56章 哪來的虎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章 窮途末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闽清县| 双牌县| 雷波县| 安岳县| 凯里市| 滁州市| 易门县| 阜新市| 湖南省| 延川县| 葵青区| 郸城县| 南澳县| 华坪县| 桃园县| 乌拉特后旗| 静海县| 甘泉县| 从化市| 襄樊市| 通城县| 图们市| 永吉县| 鹿泉市| 基隆市| 宜兰市| 绵阳市| 吴川市| 陇西县| 巫山县| 阿克陶县| 犍为县| 玛纳斯县| 泰和县| 广元市| 大姚县| 商都县| 呼伦贝尔市| 佳木斯市|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