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5章 工坊

京師的地震連續了整整將近一個月,山海關防線幾處上了歲數的牆垛坍塌,受災最重的灤州連城牆都塌了一面,坍塌的房屋僅灤州一帶就有兩萬多家。

三月底,工部尚書張輔之,奪了張溥幾十萬兩的張輔之被彈劾,滾蛋了。失去了權勢,張溥奪回家產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新任的工部尚書是大理寺正卿周應秋,這位有才能不過名聲不好,在東林口中是閹黨十狗之首,也擅長烹飪煮肉,很討魏忠賢侄子魏良卿的歡心,兩個吃貨常常聚在一起。

有了執掌工部的周應秋,張家灣的官坊有了不小的擴充,在宋應星的署理下,爲皇室提煉鋅並研製新的合金,同時鍛造兵器鎧甲以及朱延平所需要的擡槍。

擡槍並不急著生產,現在冶煉的金屬在北方屬於一般,和南方比不了。朱延平在等南方的一批鋼材,這批鋼據說在海水裡都不會生鏽,性能十分之好。

江南的海商,鑄造的船錨重幾千斤,性能比後世的工業用鋼還要優秀那麼一點點。朱延平需要的就是這種好鋼,由宋應星聯絡購買了五千斤,用來製造槍管和重要部件。

五千斤好鋼算上運費,花了朱延平兩千兩白銀,這還算是折扣價。這時候一桿兵部造火銃材料、人工大約在二兩三錢銀子,而這五千斤鋼材朱延平最多打造三百桿擡槍,不計人工,每桿擡槍材料費就將近二十兩,最後成本下來,一桿將近三十兩。

畢竟他要的是精造,工序上費時間。

他也去了工坊,這裡有冶鐵的高爐,也有水力鍛打類似機牀的東西,還有正在組裝、調配的一臺鎮場子的寶貝,是宋應星弄來的,專門爲打造好的槍管拉膛線。

原來的槍管都是手工鑽膛線,一根槍管需要兩個人花費大約十天,算二十個工,而一桿普通火繩銃,大約有五十個工,槍管制造就佔了三分之二的工作量。

在他看來,大明的火器觀念太超前了,軍中崇尚大炮主義,可技術和質量嚴重拖了後腿,導致大炮兵主義成了四不像。

而火銃更是追求高射程高精度,這對工序和材料的要求極高,而匠戶和匠坊真要按照兵部的要求鍛造,極有可能餓死。上邊撥下來的材料,根本不夠用,這還怎麼打造出規定數量的火銃?

生鐵邊角料鍛打的槍管,還要花費極大的精力拉膛線,一打就炸膛,銃兵根本不敢按照要求裝入規定的火藥,裝個三分之一就成了,這樣火銃預期的高射程大威力就成了笑話。

然後就是鉛彈,擔心塞的太緊造成炸膛弄傷自己,銃兵會將圓圓的鉛彈磨損,這樣就能輕易塞進去,火藥爆炸時不會堵塞槍管,這樣的彈丸打出去,也就不要妄想什麼高精度。

既然這樣,工匠還鑽什麼膛線?沒辦法,上面的要求如此,他們也是要靠工作量拿錢。至於銃兵怎麼用,這和他們製造的工匠沒關係。

工坊弄虛作假應付了兵部,兵部也稀裡糊塗驗收入庫,反正兵部要的就是數量,然後工坊再接些士紳豪商的單子,給人做私活過日子。

朱元璋製造了一套近乎完美的國家運行制度,如同一個機器,一處壞了另一處就能感受到,層層監督,哪裡出問題修哪裡。可機器一旦癱瘓無法啓動,那就找不到問題了,一找處處都是問題,修都不好修。

工坊裡冶煉出來的鋼水澆鑄在刻槽裡,形成一片片的帶著孔洞的粗製甲葉,經過水力鍛打一番後在手工磨去毛刺,修正甲葉上的穿繩孔。

一件制式將校魚鱗甲所需要的甲片約在兩千六百枚,編織不同部件的甲葉也有規格上的差別,總共有九種甲葉。甲葉小,編織時非常的繁複,可不能貪便宜將甲葉放大,否則大甲葉編制出來的甲片會失去靈活性。

棉甲裡頭襯著的就是巴掌大甲葉,工序簡單,同樣也是輕便,只是防禦性能不如魚鱗甲,多用來準備第一線精銳士兵。

宋應星抽出時間陪朱延平參觀匠坊運行,轉了一圈出來後,展示擡槍,一桿重三十六斤的擡槍,足有八尺長,一個人根本用不了。

兩名年青的工匠填裝火藥,將鴿子蛋大小的鉛彈用鐵釺搗瓷實後襬在沙袋上,遠處約有百步,掛著一排草簾,更遠處一百五十步有一丈高的一層草簾。

“這桿擡槍威力強勁,前日劉將軍牽來一頭羊,銃口頂著羊頭給打爆了,十分之駭人。”

宋應星說著有些激亢,看來也是個喜歡血腥的人。

此時已是四月中旬,朱延平頭戴氈笠,身上套著青邊白布坎肩短襟,露出兩條曬的黝黑,肌肉鼓起的胳膊,下身穿著寬敞六分褲腳踩牛皮涼鞋,腰間束著大帶掛著一口老魏送來的長劍。

這個月發生了不少事情,最讓朱延平詫異的是木匠皇帝竟然派廠衛、宦官前往九邊及京師周邊諸鎮刺探軍情,不是敵人的,而是自己內部的。

他估計要打仗了,否則皇帝不會對九邊進行摸底調查。

現在的擡槍都是積累技術,不用著急大批量製造,每十天出一桿,這已經是第三桿擡槍,由製造的匠戶子弟試射,給他們的材料是充足的,時間也不緊張,如果炸膛受傷,也怪不得別人。

這座匠坊沒有兵部的任務,只負責張家灣大營所需的軍械製造及維修,人手現在有三百來人。

試射的匠戶子弟咬牙趴在沙袋上,瞇著一隻眼瞄著前方的草簾,心臟咚咚直跳彷彿能從喉嚨裡蹦出來。這是第五次試射,可他還是止不住的驚恐,一旦炸膛,他就真正毀容了。

“嘭!”

扣動扳機,火繩燃燒的繩頭扣下接觸引藥池,一聲悶聲炸響,整個沙袋堆籠罩在一片煙霧中。

朱延平目光延伸看向草簾,草簾一晃貼著的草紙出現一個拳頭大窟窿,大名張文強的張二騎馬奔過去,回頭高喊:“穿了!一百五十步!”

騎馬跑回來,翻身下馬兩手比劃著,有些激動:“將爺,偏差不大,咱在二百步外的土牆上見了彈坑。”

二百步,大約就是三百米,這個數據不算漂亮,真正精良的擡槍,能打二百六十步左右,至於準確率,這個不需要考慮。

朱延平點頭,扭頭看那兩民年青工匠正對擡槍進行清理工作,火藥是恭王廠的良心貨,沒有多少殘留物,裡面殘留的是鉛,被稱作掛鉛。

火藥一瞬間爆發的熱量會融化鉛彈,飛出槍膛的一瞬間表層軟化會留在槍膛裡,尋常火銃打上五六發就要停下來清理掛鉛及火藥殘留物,同時也是降溫。

尤其是擡槍,威力強勁,最多三連發,就要停下來降溫。

“宋兄,這桿擡槍確實比上兩桿優異,就依照這桿進行改進。此外,鋼棒需要定型,保證後續槍管口徑一致,可否想想法子,弄些銅彈。”

槍管都是將鋼鐵鍛打成薄片,圍著鐵棒卷制而成,鐵棒決定了口徑,鐵棒是否圓整決定了槍管裡面是否平滑。有些兵部造火銃就是生鐵鑄造的,因爲生鐵缺乏韌性無法卷制槍管。

火銃有幾種稱呼,大多數人叫做銃,少部分叫做槍,如擡槍和鳥槍。

“銅彈?”

宋應星一聽,這打出去的可就不是鉛了,是錢,銅是造錢的金屬,打出去的不是錢又是什麼?

微微沉吟片刻道:“工坊裡的黃銅提煉鋅錠後,純銅會上繳朝廷。純銅質軟性韌,製造彈丸確實比鉛彈優異。若賢弟拿來批文,留多少純銅,爲兄就能給賢弟做多少銅彈。”

純銅,朝廷也需要用來鑄錢,或者鑄炮或有別的用途,眼饞純銅的人更是不在少數。宋應星上繳的純銅會被經手的官員截流一部分,製造假錢第一個難度就是純銅的來源,工坊流出去的純銅真的很搶手。

如果不是沒有可靠的根據地,朱延平也想製造假錢,有將近兩倍的利潤,能極大緩解他緊張的經濟。

想了想,朱延平笑道:“若是能全留下來就好了,估計上頭最多給我們留下三成。宋兄,如果採用銅彈,最關鍵的就是擡槍口徑,這方面絕不能出差錯,不然我的戰力,就廢了大半。”

到了戰場上,鉛彈不合適的話,士兵烤火的時候就能順便融化鉛錠爲鉛丸,銅的熔點可比鉛高多了,只能從後方補充。

宋應星自然知道這些情況,撫須道:“賢弟放心,再有十餘日能造出下一桿擡槍,打磨一根鋼棒時間綽綽有餘。待陳家的鋼材運抵,每日幾家匠戶輪番加工,每日能產五根槍管,其他部件可以分工,在六月前,多了不好說,最少能爲賢弟準備二百桿擡槍。”

拱手道謝,朱延平有些不好意思道:“宋兄,工坊裡的事情能緊能寬,抓住關鍵就好。多少騰出些時間,耽擱了會試,那就是小弟的不是了。”

宋應星笑笑,渾不在意:“不就是官嘛?爲兄又不想著入閣,舉人當官與進士當官於爲兄來說沒甚區別。在這工坊裡忙碌,爲兄感覺比坐在衙門裡舒服。若是,人手再多一些那就更好不過了。”

他的這份豁達和務實的精神極爲難得,朱延平扶了扶氈笠,認真說:“此番弟出塞立下軍功,兄長功不可沒。”

宋應星笑著點頭,算是承情,能分擔一份軍功,對他的好處是極大的,哪怕這回考不中進士,也能去工部做個六品主事。

新任的工部尚書周應秋還來了張家灣一趟,對他也很是賞識,兩個人都是務實的人,周應秋執掌工部一日,宋應星的前途就不會黯淡。

就此告別,朱延平提走了一百副蒙著鋼皮的五尺高大盾,這是給蘇成擴充到百人的義從配備的,盾牆用來穩定陣線,火弩或擡槍攻擊,如果出發時能搞來十臺輕便的虎蹲炮就更好了。

到底盾陣在戰場上有沒有用,朱延平也不清楚,先配備上,等到了戰場上實驗一番再說。

回到軍營,看著李遂操練家丁,他眉頭一皺,他的三百家丁裡,真正上過戰場的只有八十來人,如果再能弄一批老兵就好了。

老兵好找,張家灣大營裡他能隨便挑,可都是兵痞老油子,不可靠,反倒會敗壞、影響他家丁部隊的風氣。

他不由想起了張天賜、王一經等戚家軍嫡系子弟,這幫人軍事素質過硬,敢打敢衝,弄到手底下,最不濟可以當個督戰隊。

戚家軍的軍紀嚴明,除了訓練外,殘酷的戰場監督體制功不可沒,哪一隊違令後撤,逮住了割掉一隻耳朵,戰後砍不到敵人的首級,立刻斬首。

還有戚家軍的火銃兵,敵人衝到十步前纔會發射,沒人敢提前射擊。因爲銃兵背後都站了個步兵,手裡高舉著戰刀的步兵,只要銃兵因爲恐懼先開火,背後的步兵絕對會在第一時間剁了他的腦袋……

經過這樣幾次實戰磨合,將軍紀深刻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以後的戰鬥就會輕鬆不少。朱延平缺的就是一夥敢不念舊情執行軍紀的狠人,隨著時間變遷,他和手下家丁關係不錯,他們違令,他都捨不得殺了典明軍紀。

所以,他非常缺一夥深知軍紀重要性的狠人。

戚繼光爲了維持軍紀,練好第一批戚家軍,首戰前將犯了軍令的義子戚印斬首,用一顆親近人的腦袋肅正了軍紀,開了一個好頭。

難道,自己也要殺一個來典明軍紀?

朱延平想著,看向何衝,偷懶的何衝察覺的朱延平的目光,立刻挺直腰板,對著手下近百弟兄呵斥,一副很認真的模樣。

至於此時的張天賜、王一經等人,還在餓肚子,就像劉行孝當初給朱延平分析的那樣,東南沿海沒有戰事,分配到那邊的軍隊唯一的結果就是餓肚子。

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94章 平戎服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79章 家宴第195章 斬俘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80章 李園圖紙第40章 麻煩了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18章 疾如風第262章 軍號第16章 意外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72章 揚州瘦馬第71章 小公爺第45章 大聖歌第61章 投名狀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89章 家丁難招第48章 南京來人第71章 小公爺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7章 人靠衣裝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4章 拜衙門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44章 小公爺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63章 充當臥底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65章 解謎第32章 士紳勞軍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19章 欺詐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85章 夜戰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25章 談買賣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37章 受賞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9章 夜行軍第92章 再相逢第44章 小公爺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7章 人靠衣裝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85章 夜戰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0章 征途前夜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40章 爲難第202章 閉關鎖國的朱延平第124章 單于城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01章 跳窗中書
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94章 平戎服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79章 家宴第195章 斬俘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80章 李園圖紙第40章 麻煩了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18章 疾如風第262章 軍號第16章 意外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72章 揚州瘦馬第71章 小公爺第45章 大聖歌第61章 投名狀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89章 家丁難招第48章 南京來人第71章 小公爺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7章 人靠衣裝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4章 拜衙門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44章 小公爺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63章 充當臥底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65章 解謎第32章 士紳勞軍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19章 欺詐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85章 夜戰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25章 談買賣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37章 受賞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9章 夜行軍第92章 再相逢第44章 小公爺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7章 人靠衣裝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85章 夜戰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0章 征途前夜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40章 爲難第202章 閉關鎖國的朱延平第124章 單于城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01章 跳窗中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道孚县| 正定县| 大石桥市| 芜湖县| 三江| 稻城县| 辽源市| 广南县| 延边| 桐柏县| 曲周县| 湖南省| 邵阳县| 甘肃省| 古丈县| 永德县| 左云县| 新乡县| 丁青县| 和龙市| 阳朔县| 工布江达县| 崇仁县| 五常市| 乌审旗| 逊克县| 肥城市| 神农架林区| 团风县| 沅陵县| 漳平市| 萝北县| 布尔津县| 北辰区| 思南县| 新龙县| 中山市| 茌平县| 偏关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