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一,陝西米脂,鎮虜軍大營。?..
張榜接到飛騎送來的虎符,正式向秦軍移交銀川關和河套賊俘虜,鎮虜軍浩浩蕩蕩出發。
一輛輛的車廂裡,沒人知道里面有多少兵馬,各將旗號如李遂、袁剛等人的旗號都在,外人根本不知道虛實。
就連楊肇基撲過來,都遲了一步,鎮虜軍行軍速度快是出了名的,而張榜又是早有準備。輕車簡行,就連輜重都沒拿多少。
延安知府楊嗣昌已被晉王的瘋狂行爲嚇瘋了,親自跑到米脂向鎮虜軍道謝。如果不是朱延平和他討要糧草,讓他蹭了軍功從而離開山西,否則他楊嗣昌必然穿著朝服,懸在太原城牆上變成殭屍盪鞦韆。
這位剛離開,又去給鎮虜軍準備征討晉王的糧草了,準備跟著鎮虜軍一起入京,年底要在正月前完成述職工作。晉王制造的太原血案,在輿論上已經被定義爲叛亂,儘管朝廷還沒給什麼法。
太原血案也叫晉王求桂之亂,堪比寧王之亂的一次大亂,就連屠平遙這檔子事,也扣到了晉王頭上,他勾結河套賊……
大同城,總兵府。
楊國棟與朱延平第一次見面,兩個人的緣分可不淺,在杭州大營時就有隸屬關係。那時候一個是總兵,一個是新兵哨官。
他是徵西前將軍,朱延平是列將軍,在軍階上楊國棟比朱延平高兩級,實際職務上朱延平是代理中書舍人,正兒八經的七品文官,還是在文淵閣行走的文官。楊國棟這個有太子少保頭銜的二品武臣,真不敢在朱延平嚷嚷什麼品級高下的事情。
朱延平在順天府與畢懋康談品級高下,武官們也只是羨慕羨慕,沒人敢學,誰找文官比高下,誰就是嫌日子太長了。至於文官看這件事情,純粹就是朱延平找了個藉口和畢懋康打口水仗,沒有爲武臣出頭的意思。
文官彼此吵架,吵不過了就會拿品級高下事情,這類事情他們見多了,也幹過。也挽起袖子幹過,不過想來,沒幾個會挽起袖子找朱延平幹架。
傳統上,統軍的文官督撫也是可以掛印的,朱延平不掛將印,憑著中書舍人出現在軍營裡,文官監軍都不敢在他面前拿大,更別被文官訓成狗的武官。
時隔一年,面對到來的朱延平,楊國棟心裡的是複雜,想要和朱延平當朋友,又怕朱延平記恨孟府的事情,不搭理他,畢竟朱延平在京師冷傲孤高的名聲,也是響噹噹的。
他又不能不見,在司禮監的派系裡,他是老魏的人,朱延平能算是劉時敏一系的人,都是一家人。他主動挑事擺架子,司禮監的頭頭腦腦只會收拾他,誰讓朱延平背後還有魯衍孟、成基命和崔景榮?
尤其是崔景榮這個資歷高的恐怖的老頭兒,在帶兵文官的資歷裡,崔景榮帶著兵馬到處跑的時候,孫承宗還在邊塞給東家當幕僚。
宣大兵馬都是這個老頭兒一手調教出來的,不聽話的都被老頭兒塞到遼東和西南兩個絞肉機戰場裡餓死了。
一旦朱延平以楊國棟守土失責爲由要奪權,楊國棟也只能雙手把徵西前將軍印交上去,然後自己把自己關在柴房裡。不論兩人的背景,就憑朱延平中書舍人外派的身份。更別宣大軍是崔老頭的宣大軍,朱延平完全指揮的動。
這就是文武的差別,崇禎皇帝上臺,老魏在路上自殺,楊國棟統率大軍,乖乖跑到京師跟著三十多名重將,一起被砍頭……
他對心腹幕僚孫海的建議很推崇,絕口不提杭州舊事,朱延平一來就乖乖交出指揮權,連將印都擺在桌案上,準備看情況交出來。
一個武將,連存身依憑的兵權都不敢死抓,以文制武的威力就是如此的可怕。
“擂鼓,聚將!”
總兵府中堂前,何衝手按在刀柄上,右手叉腰高喝一聲。
堂前擺列的八門大鼓擂響,總兵府外等候的大同將領依照高低,班列而入。
楊天石捧著花名冊,念著:“大同東路參將虎英!”
“末將在!”
虎英出列重重抱拳,解下佩劍交給中堂前的衛士,是個陌生的軍士不是總兵府軍士,看來指揮權已經轉移。
他來大同鎮不到半個月,一直是待在大同城的,也是剛剛補上東路的缺。
“大同西路參將麻承宣!”
“末將在!”
麻承宣今日打扮的十分英武,也想給朱延平留下一個好印象。王樸、戚振宗這兩個將門子弟跟著朱延平光明正大吃了那麼大一塊肥肉,誰看著不眼紅?
尋常繳獲,都要給上級衙門分潤,朱延平在那裡,連戶部、兵部都不給,其他人哪涼快待哪去。相同的繳獲,自然是跟著朱延平獲得的最爲豐盛。
楊天石繼續念著花名冊,一名名守備將軍以上的將領魚貫而入:“大同東路參將府掌印官王鬥!”
王鬥只有資格站在中堂前,沒資格入內,一聽喊道自己名字,也是一愣,趕緊出列應答,交出佩劍。就連他的佩劍劍鞘,也是鯊魚皮的,鯊魚皮劍鞘,這年頭不算什麼寶貝。
中堂內,楊國棟與朱延平並肩坐在主位,楊國棟左首,朱延平右首。
看著王鬥進來坐在後排,軍士們端來菜餚酒肉茶,大同諸將見過的,沒見過的,都默默觀察著朱延平。
朱延平坐在那裡也靜靜打量著大同鎮將領,大同這邊不少將領低下頭,不敢繼續對視。
孫海輕咳兩聲,道:“河套賊在山西犯下滔天罪惡,殺人盈野,屠城平遙六萬口。此時,正經我大同欲要出塞。當初軍力疲乏,只能以守地爲主。如今各路匯聚大同,兵馬兩萬三千餘,不打一仗,無法向朝廷交代,我等也無臉面再吃朝廷俸祿。”
他將基調定下,這仗不打不行,也不是要打大仗的架勢。
大同將領都摩拳擦掌等著跟朱延平一起搶了這支河套賊,現在彼此互看一眼,有些傻眼,怎麼是意思意思的仗?
楊國棟放下茶碗,道:“原本對壘河套賊,驍騎將軍出馬,十拿九穩。再者,驍騎將軍對咱大同將士來,也是自己人。本帥也正好配合驍騎將軍,給朝廷一個光彩的答覆,也給崔閣老漲漲顏面??墒牵峭獗R來頭不,鎮虜軍未至,我等也不好貿然決戰。若不慎戰敗,我等戰死事,丟失大同,陷代王千歲於賊手纔是大事?!?
“代王千歲失陷賊手,有辱國體,茲事體大。因故,此戰以穩妥爲主。具體怎麼打,本帥心中也沒個章程,由驍騎將軍負責?!?
楊國棟對待這種要思考全局得失的戰事,也是腦子夠疼。乾脆交給朱延平,打贏了大家都好,打輸了出事情了,是你朱延平乾的,咱最多就是一個失察。
所有人都看向朱延平,朱延平手裡握著一串李成妃隨手給他的綴玉把玩著,一口京師口音:“本將聽聞,有守備金國鳳、王鬥率健騎五十餘試探過這支所謂的幽冥鬼軍,二位,此軍如何?”
心中激動,金國鳳起身抱拳昂聲:“回稟將軍,末將與王鬥伏擊敵軍前哨,不曾想七殺將軍就在前哨。敵軍膽氣雄壯,操訓嚴明。遇襲而不亂,隊列齊整,可謂強軍。又與七殺將軍交手數十回合,這位七殺將軍武技高明。來懺愧,這位七殺將軍念及崔閣老顏面,不欲殺我大同將士,只是遊擊,耗盡末將與王鬥體力,就放了我等?!?
“數十回合?”
朱延平可不記得打了這麼多,估計陣前能打五十回合的,都是猛人寶馬,別人,馬也受不了。著頭看向王鬥:“王將軍也?!?
王鬥抱拳:“回將軍,七殺鬼將西北口音,大約是延綏一帶投軍的漢子。似乎與家父有交情,末將估計是遼鎮潰敗時率軍出奔的遼鎮將領。若要確定這人身份,不妨查查遼鎮潰逃失蹤、假死的猛將,應該有些線索。至於其部將士,如金守備所言,雖未交手,也有強軍氣勢?!?
朱延平挑眉,這倒好,背黑鍋的都有了。
想了想,:“他們縱橫山西,我管不了山西人是怎麼想的,七百多萬人口,卻看著這些人破城殺人,卻無動於衷!甚至,本將聽聞沿途各縣嚇破膽子,紛紛掏錢買平安。而宣大,是崔老頭兒的心血,以五十騎伏擊,明宣大還是有人的,沒有被嚇住,這膽魄足以挽回不少東西。”
著扭頭看楊國棟,道:“楊徵西,守備金國鳳、東路掌印官王鬥可爲宣大軍之膽。今日本將逾越一回,擢升金國鳳爲代理遊擊將軍,王鬥爲代理守備將軍。待我稟明兵部,再定實職、所授職務。楊徵西,可願聯名作保?”
“驍騎將軍所言,正合我心?!?
楊國棟大鬍子抖著,笑的爽朗看向金國鳳、王鬥道:“咱也有這心思,只是臉面比不得驍騎將軍。咱保個人,不得臉就被上頭抽腫了。與其鬧個笑話,還不如就委屈委屈二位將軍。這事沒得,就這麼定了。別愣著,快謝驍騎將軍賞識提拔?!?
金國鳳出列單膝跪地,臉都漲紅了,哆哆嗦嗦不知道該什麼。升職一級不值得他這樣,關鍵是驍騎將軍欣賞他!
王鬥只是稍稍有些激動,朱延平和他弟弟王樸是朋友,再他王家也是有能量的,這個守備將軍只是早晚的問題。
只是,作爲王樸的嗣兄,他現在只是參將府的掌印官,而王樸卻成了固原鎮副總兵,手下管著兩個參將,這讓他臉上實在是無光彩。
“朔州還在賊手,金將軍與王將軍齊三千人,前去將朔州城收回來。今日就出軍,你們的任務就是朔州,別找其他事情。”
兩人抱拳領命,一旁參將麻承宣眨眨眼睛,心裡暗笑。
哪怕是出於穩重,不會打大仗??沈旘T將軍出手,必然也是有肉湯喝的,你們去拿現成的軍功,可一會的肉湯,可就喝不上了……
孫海在一旁書寫軍令,選了派出去的軍隊,畢竟這兩人沒有轄區,也就沒有多餘的部隊,必須調集其他部隊補充進去。
楊國棟與朱延平分別用印後,金國鳳、王鬥及軍令到的將領離去。
揉著眉心,朱延平道:“飯後各部回去整頓人馬,稍後本將會遣軍士巡查,確定各軍武備、戰力,也好方便部署。今日,本將約七殺將軍打一仗。打贏了,他們的輜重財物,我們也要拿上一些。勞煩孫先生書寫一份戰書,本將遣人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