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0章 真真假假

十二月初一,陝西米脂,鎮虜軍大營。?..

張榜接到飛騎送來的虎符,正式向秦軍移交銀川關和河套賊俘虜,鎮虜軍浩浩蕩蕩出發。

一輛輛的車廂裡,沒人知道里面有多少兵馬,各將旗號如李遂、袁剛等人的旗號都在,外人根本不知道虛實。

就連楊肇基撲過來,都遲了一步,鎮虜軍行軍速度快是出了名的,而張榜又是早有準備。輕車簡行,就連輜重都沒拿多少。

延安知府楊嗣昌已被晉王的瘋狂行爲嚇瘋了,親自跑到米脂向鎮虜軍道謝。如果不是朱延平和他討要糧草,讓他蹭了軍功從而離開山西,否則他楊嗣昌必然穿著朝服,懸在太原城牆上變成殭屍盪鞦韆。

這位剛離開,又去給鎮虜軍準備征討晉王的糧草了,準備跟著鎮虜軍一起入京,年底要在正月前完成述職工作。晉王制造的太原血案,在輿論上已經被定義爲叛亂,儘管朝廷還沒給什麼法。

太原血案也叫晉王求桂之亂,堪比寧王之亂的一次大亂,就連屠平遙這檔子事,也扣到了晉王頭上,他勾結河套賊……

大同城,總兵府。

楊國棟與朱延平第一次見面,兩個人的緣分可不淺,在杭州大營時就有隸屬關係。那時候一個是總兵,一個是新兵哨官。

他是徵西前將軍,朱延平是列將軍,在軍階上楊國棟比朱延平高兩級,實際職務上朱延平是代理中書舍人,正兒八經的七品文官,還是在文淵閣行走的文官。楊國棟這個有太子少保頭銜的二品武臣,真不敢在朱延平嚷嚷什麼品級高下的事情。

朱延平在順天府與畢懋康談品級高下,武官們也只是羨慕羨慕,沒人敢學,誰找文官比高下,誰就是嫌日子太長了。至於文官看這件事情,純粹就是朱延平找了個藉口和畢懋康打口水仗,沒有爲武臣出頭的意思。

文官彼此吵架,吵不過了就會拿品級高下事情,這類事情他們見多了,也幹過。也挽起袖子幹過,不過想來,沒幾個會挽起袖子找朱延平幹架。

傳統上,統軍的文官督撫也是可以掛印的,朱延平不掛將印,憑著中書舍人出現在軍營裡,文官監軍都不敢在他面前拿大,更別被文官訓成狗的武官。

時隔一年,面對到來的朱延平,楊國棟心裡的是複雜,想要和朱延平當朋友,又怕朱延平記恨孟府的事情,不搭理他,畢竟朱延平在京師冷傲孤高的名聲,也是響噹噹的。

他又不能不見,在司禮監的派系裡,他是老魏的人,朱延平能算是劉時敏一系的人,都是一家人。他主動挑事擺架子,司禮監的頭頭腦腦只會收拾他,誰讓朱延平背後還有魯衍孟、成基命和崔景榮?

尤其是崔景榮這個資歷高的恐怖的老頭兒,在帶兵文官的資歷裡,崔景榮帶著兵馬到處跑的時候,孫承宗還在邊塞給東家當幕僚。

宣大兵馬都是這個老頭兒一手調教出來的,不聽話的都被老頭兒塞到遼東和西南兩個絞肉機戰場裡餓死了。

一旦朱延平以楊國棟守土失責爲由要奪權,楊國棟也只能雙手把徵西前將軍印交上去,然後自己把自己關在柴房裡。不論兩人的背景,就憑朱延平中書舍人外派的身份。更別宣大軍是崔老頭的宣大軍,朱延平完全指揮的動。

這就是文武的差別,崇禎皇帝上臺,老魏在路上自殺,楊國棟統率大軍,乖乖跑到京師跟著三十多名重將,一起被砍頭……

他對心腹幕僚孫海的建議很推崇,絕口不提杭州舊事,朱延平一來就乖乖交出指揮權,連將印都擺在桌案上,準備看情況交出來。

一個武將,連存身依憑的兵權都不敢死抓,以文制武的威力就是如此的可怕。

“擂鼓,聚將!”

總兵府中堂前,何衝手按在刀柄上,右手叉腰高喝一聲。

堂前擺列的八門大鼓擂響,總兵府外等候的大同將領依照高低,班列而入。

楊天石捧著花名冊,念著:“大同東路參將虎英!”

“末將在!”

虎英出列重重抱拳,解下佩劍交給中堂前的衛士,是個陌生的軍士不是總兵府軍士,看來指揮權已經轉移。

他來大同鎮不到半個月,一直是待在大同城的,也是剛剛補上東路的缺。

“大同西路參將麻承宣!”

“末將在!”

麻承宣今日打扮的十分英武,也想給朱延平留下一個好印象。王樸、戚振宗這兩個將門子弟跟著朱延平光明正大吃了那麼大一塊肥肉,誰看著不眼紅?

尋常繳獲,都要給上級衙門分潤,朱延平在那裡,連戶部、兵部都不給,其他人哪涼快待哪去。相同的繳獲,自然是跟著朱延平獲得的最爲豐盛。

楊天石繼續念著花名冊,一名名守備將軍以上的將領魚貫而入:“大同東路參將府掌印官王鬥!”

王鬥只有資格站在中堂前,沒資格入內,一聽喊道自己名字,也是一愣,趕緊出列應答,交出佩劍。就連他的佩劍劍鞘,也是鯊魚皮的,鯊魚皮劍鞘,這年頭不算什麼寶貝。

中堂內,楊國棟與朱延平並肩坐在主位,楊國棟左首,朱延平右首。

看著王鬥進來坐在後排,軍士們端來菜餚酒肉茶,大同諸將見過的,沒見過的,都默默觀察著朱延平。

朱延平坐在那裡也靜靜打量著大同鎮將領,大同這邊不少將領低下頭,不敢繼續對視。

孫海輕咳兩聲,道:“河套賊在山西犯下滔天罪惡,殺人盈野,屠城平遙六萬口。此時,正經我大同欲要出塞。當初軍力疲乏,只能以守地爲主。如今各路匯聚大同,兵馬兩萬三千餘,不打一仗,無法向朝廷交代,我等也無臉面再吃朝廷俸祿。”

他將基調定下,這仗不打不行,也不是要打大仗的架勢。

大同將領都摩拳擦掌等著跟朱延平一起搶了這支河套賊,現在彼此互看一眼,有些傻眼,怎麼是意思意思的仗?

楊國棟放下茶碗,道:“原本對壘河套賊,驍騎將軍出馬,十拿九穩。再者,驍騎將軍對咱大同將士來,也是自己人。本帥也正好配合驍騎將軍,給朝廷一個光彩的答覆,也給崔閣老漲漲顏面??墒牵峭獗R來頭不,鎮虜軍未至,我等也不好貿然決戰。若不慎戰敗,我等戰死事,丟失大同,陷代王千歲於賊手纔是大事?!?

“代王千歲失陷賊手,有辱國體,茲事體大。因故,此戰以穩妥爲主。具體怎麼打,本帥心中也沒個章程,由驍騎將軍負責?!?

楊國棟對待這種要思考全局得失的戰事,也是腦子夠疼。乾脆交給朱延平,打贏了大家都好,打輸了出事情了,是你朱延平乾的,咱最多就是一個失察。

所有人都看向朱延平,朱延平手裡握著一串李成妃隨手給他的綴玉把玩著,一口京師口音:“本將聽聞,有守備金國鳳、王鬥率健騎五十餘試探過這支所謂的幽冥鬼軍,二位,此軍如何?”

心中激動,金國鳳起身抱拳昂聲:“回稟將軍,末將與王鬥伏擊敵軍前哨,不曾想七殺將軍就在前哨。敵軍膽氣雄壯,操訓嚴明。遇襲而不亂,隊列齊整,可謂強軍。又與七殺將軍交手數十回合,這位七殺將軍武技高明。來懺愧,這位七殺將軍念及崔閣老顏面,不欲殺我大同將士,只是遊擊,耗盡末將與王鬥體力,就放了我等?!?

“數十回合?”

朱延平可不記得打了這麼多,估計陣前能打五十回合的,都是猛人寶馬,別人,馬也受不了。著頭看向王鬥:“王將軍也?!?

王鬥抱拳:“回將軍,七殺鬼將西北口音,大約是延綏一帶投軍的漢子。似乎與家父有交情,末將估計是遼鎮潰敗時率軍出奔的遼鎮將領。若要確定這人身份,不妨查查遼鎮潰逃失蹤、假死的猛將,應該有些線索。至於其部將士,如金守備所言,雖未交手,也有強軍氣勢?!?

朱延平挑眉,這倒好,背黑鍋的都有了。

想了想,:“他們縱橫山西,我管不了山西人是怎麼想的,七百多萬人口,卻看著這些人破城殺人,卻無動於衷!甚至,本將聽聞沿途各縣嚇破膽子,紛紛掏錢買平安。而宣大,是崔老頭兒的心血,以五十騎伏擊,明宣大還是有人的,沒有被嚇住,這膽魄足以挽回不少東西。”

著扭頭看楊國棟,道:“楊徵西,守備金國鳳、東路掌印官王鬥可爲宣大軍之膽。今日本將逾越一回,擢升金國鳳爲代理遊擊將軍,王鬥爲代理守備將軍。待我稟明兵部,再定實職、所授職務。楊徵西,可願聯名作保?”

“驍騎將軍所言,正合我心?!?

楊國棟大鬍子抖著,笑的爽朗看向金國鳳、王鬥道:“咱也有這心思,只是臉面比不得驍騎將軍。咱保個人,不得臉就被上頭抽腫了。與其鬧個笑話,還不如就委屈委屈二位將軍。這事沒得,就這麼定了。別愣著,快謝驍騎將軍賞識提拔?!?

金國鳳出列單膝跪地,臉都漲紅了,哆哆嗦嗦不知道該什麼。升職一級不值得他這樣,關鍵是驍騎將軍欣賞他!

王鬥只是稍稍有些激動,朱延平和他弟弟王樸是朋友,再他王家也是有能量的,這個守備將軍只是早晚的問題。

只是,作爲王樸的嗣兄,他現在只是參將府的掌印官,而王樸卻成了固原鎮副總兵,手下管著兩個參將,這讓他臉上實在是無光彩。

“朔州還在賊手,金將軍與王將軍齊三千人,前去將朔州城收回來。今日就出軍,你們的任務就是朔州,別找其他事情。”

兩人抱拳領命,一旁參將麻承宣眨眨眼睛,心裡暗笑。

哪怕是出於穩重,不會打大仗??沈旘T將軍出手,必然也是有肉湯喝的,你們去拿現成的軍功,可一會的肉湯,可就喝不上了……

孫海在一旁書寫軍令,選了派出去的軍隊,畢竟這兩人沒有轄區,也就沒有多餘的部隊,必須調集其他部隊補充進去。

楊國棟與朱延平分別用印後,金國鳳、王鬥及軍令到的將領離去。

揉著眉心,朱延平道:“飯後各部回去整頓人馬,稍後本將會遣軍士巡查,確定各軍武備、戰力,也好方便部署。今日,本將約七殺將軍打一仗。打贏了,他們的輜重財物,我們也要拿上一些。勞煩孫先生書寫一份戰書,本將遣人送過去?!?

第86章 地震,女奴第61章 投名狀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12章 算賬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79章 家宴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300章 荒唐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2章 水寨難立第62章 安排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97章 宋應星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15章 工坊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4章 操練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218章 疾如風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16章 意外第56章 哪來的虎第38章 準備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59章 歲末上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29章 算命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294章 平戎服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85章 夜戰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265章 新開始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15章 工坊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310章 紅與白第97章 宋應星第25章 矇混第65章 解謎第30章 名聲大振第79章 家宴第297章 示威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25章 矇混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15章 工坊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37章 勾心鬥角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65章 解謎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章 軍令如山第143章 朋與友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69章 私奔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21章 攻城難第3章 窮途末路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64章 國事艱難第47章 盜糧誰坑誰
第86章 地震,女奴第61章 投名狀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12章 算賬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79章 家宴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300章 荒唐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2章 水寨難立第62章 安排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97章 宋應星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15章 工坊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4章 操練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218章 疾如風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16章 意外第56章 哪來的虎第38章 準備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59章 歲末上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29章 算命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294章 平戎服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85章 夜戰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265章 新開始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15章 工坊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310章 紅與白第97章 宋應星第25章 矇混第65章 解謎第30章 名聲大振第79章 家宴第297章 示威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25章 矇混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15章 工坊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37章 勾心鬥角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65章 解謎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章 軍令如山第143章 朋與友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69章 私奔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21章 攻城難第3章 窮途末路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64章 國事艱難第47章 盜糧誰坑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洱源县| 菏泽市| 田东县| 姜堰市| 隆德县| 北辰区| 金川县| 芦山县| 福清市| 屯门区| 开原市| 三河市| 湖北省| 博湖县| 锡林郭勒盟| 盐池县| 张家川| 泰来县| 松溪县| 东源县| 蒙自县| 阿克苏市| 乌拉特后旗| 蓝田县| 克拉玛依市| 长阳| 郑州市| 卢氏县| 大悟县| 萨嘎县| 合江县| 恩平市| 华容县| 建湖县| 建平县| 文安县| 岳普湖县| 株洲县| 连州市|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