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章 南京來人

正月二十四,南京方面的公文下來,州里遣快馬將身在婁江訓練鴛鴦陣的朱延平喊了過去。

作爲一個武官,南京兵部就給朱延平給了三樣東西,第一樣是官印‘太倉操守將印’,銅鑄邊長不到三寸,邊側還有刻有鑄造日期天啓四年正月、機構是南京兵部、還有編號‘褚字零陸壹叄號’,十分的細緻。

此外還有給他的官職告身,一張捲起來的絹布糊裱公文的告身,上方有制式的誇詞印在上面,空缺的地方寫著他名字,下方空缺處詳細描述了朱延平的出身、現職、屢歷、相貌、身材以及特別的徵兆如獨目、跛足之類的,防止告身被他人使用。

有了這個他纔是太倉防禦操守官,再配合那枚印,他纔是貨真價實的官,這兩樣缺一不可,需要隨身攜帶,丟了就是大罪。

第三樣還是一道文書,是升賞他的世職的,這個在衛裡留檔後,供奉在家裡就行。

至於他從五品的武職猛獸補子常服、朝服、公服、祭服之類的,一樣沒有。誰讓他是衛所官?如果是文官升職,相應的服飾也會發放下來。

不過,還有另外一樣東西,是小公爺賞給他的。

來送這些東西的是劉行孝的親衛將孫昂,這是遼東人,劉行孝伯父當年在遼軍中選拔出來猛士,收成了家丁。

“朱將軍,這裡有我家將爺一封私信,若將軍接下這趟差事,標下身後之物就是小公爺的見面禮。”

小公爺給一個武將送禮物,也是光明正大的送,在州衙門送,也不怕別人說什麼。私底下送,反倒是自找不痛快。

說著孫昂轉身,手臂擡著展開示意朱延平去看。

昨晚又偷了三趟糧食,朱延平捏著信封略有倦意擡眉去看,看起來像個盔甲架子,外面罩著一層素布。

“容我先看看,劉將軍近來可好?”

孫昂一聽笑說:“將爺一切安好,得聞將軍捷報,甚是暢快。近期有北京友人會來南直隸,也請朱將軍早做準備,到時候將爺也好引薦一番。”

兩人在前堂,陳如鬆就在堂後,一聽北京來人,瞬間雙目瞪圓,綻放光彩。王師爺、樓捕頭這二位親信,就在一旁等候著,還有一排端著菜點的衙役,一會兒要送上去。

陳如鬆聽著捏須,輕聲吩咐王師爺去中堂找坐堂辦公理政的一些陣營相同的官員來,有些事情該和朱延平攤牌了。

朱延平不知道劉行孝背後是哪尊大神,可陳如鬆知道啊,那可是佛一樣慈善的人,最好打交道了。

“劉將軍於我朱延平有知遇之恩,將軍若有調遣,一份手書即可。”

“朱將軍信義,標下會如實轉告將爺。”

朱延平點點頭,擡手示意孫昂入座,他抽出信看了起來,眉頭輕皺。

劉行孝先說了火銃的事情,讓他放心操練別怕損壞,這批到來的南京大營軍官裡,就有十名工匠,負責維修、保養這批火銃。

第二件事情就是火銃射擊戰術改革一事,並畫出火銃兵射擊陣線及輪射示意圖,還有一些優秀銃手的使用技巧,如蹲點刺殺、戰線斜射等技巧。

他緩緩閉目,按照圖紙上的信息在腦海中勾畫明軍此時火銃兵的戰陣使用方式。

火銃兵在陣前,根據情況不同可能會有障礙物掩護,也可能就是純純的前排。也因爲火器質量下滑,以往排成數排交替射擊的戰術不行了,因爲現在火銃射程不如過去。

以前數排火銃兵可以將當面之敵阻擋在射程外,現在根本擋不住,現在是兩排交替射擊,然後後撤躲入戰陣中填裝。

不過劉行孝讓他改進的就是過去的多段射擊戰術,因爲滇軍用的雖然還是老式火銃,沐家周圍的土司、南邊的安南等國都不是良善之輩,可以說是羣狼環伺,餓虎爲鄰。

所以沐家的火銃質量依舊保持在巔峰,靠先祖沐英的多段射戰術,鎮守著雲南邊陲。至於新式火銃,沐家想造,朝廷也不允許。

他緩緩睜眼,問:“臨陣之時,多段射擊戰法是全軍分排一同齊射?”

孫昂看不起火銃戰術,也不清楚,歉意笑笑,對身後一名盔頂插著赤旗的青年軍官說:“謝把總,你精於火銃,來爲朱將軍講解一番。”

“遵命。”

面目方正、英武的謝把總抱拳應下,走到桌前對朱延平拱手道:“朱將軍,國朝之初,火銃使用講究一擊蕩滅敵陣前鋒銳士。故而,根據地形寬窄列銃兵於陣前,最少三重,多則五重。待敵衝陣,隔排交替射擊,鉛彈密集如雨。一鼓滅其鋒銳,餘寇喪膽不足慮也。”

“那滇軍此時還是如此戰法?”

謝把總低頭想了想道:“吸取武毅戚公鴛鴦陣法,西南多山地,以象兵、刀兵、銃兵爲主,分散各部,混雜作戰。如先秦之車戰,以象兵衝陣,牌刀兵護衛兩側,銃兵擊敵之陣列。若是地形寬敞,則是國朝之初時的多段射擊法。”

朱延平一想,象兵衝陣真的沒人能擋,頓時有些相信滇軍戰鬥力的傳言。不過身後站立的魯衍孟憋著笑,嘴角咧著。

他又回憶了一下接觸的西方影視作品,排隊槍斃時代,似乎銃兵不是這種用法,不是全軍成排一起射,想了又想,覺得可以改造一下,便對謝把總道謝。

轉過頭正視孫昂,抱拳道:“這個差事朱某應下了,最多一月時間,應能改進少許。”

謝把總不淡定了,看一眼朱延平,彷彿看笑話一樣。

孫昂也是一怔,拱手道:“朱將軍,此事非同小可。若拿不出行之有效的章程,小公爺那裡追究,你我可吃罪不起。”

朱延平露出笑容,擡手打斷道:“孫兄,火銃戰術是以國朝之初時火銃爲基礎,而研發出的。如今火銃經過火繩鳥槍、子母銃、擡槍等發展,以及如今秘魯這類自生火銃,威力越發超絕,射程更勝以往。這過去的戰術,興許有些改進餘地。”

孫昂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可他是傳統的騎將,對火器沒感覺。

朱延平繼續說:“說句不好聽的話,如今多段射擊戰術荒廢,非是戰術無法適應時代,而是火銃質量奇差。據朱某所知,尋常火銃造價由一桿十兩,壓縮至二兩出頭。這樣的火銃,說不成。軍士訓練裝藥不及戰時一半,也是炸膛連連。誰敢用?誰能用?根本用不成的東西,還談什麼戰術?”

謝把總等一幫南京大營來的軍官臉黑了,朱延平只是看一眼,笑說說:“一樣的道理,孫兄上戰場,是拿十兩銀子打造的鎧甲,還是二兩銀子的鎧甲?朱某若能改進多段射擊法,也非我能,而是小公爺所造這批優良秘魯銃之功,是小公爺良苦用心之功。”

這下,謝把總等人總算臉色改好,他們都是小公爺的心腹。

孫昂大致明白了朱延平的意思,他只是一個提刀殺人在行的粗人,被朱延平一席話繞的有些頭暈,頓時感到自家將爺就是英明,當初能慧眼識英才。

低頭,一副思考的樣子,然後恍然大悟一番,起身笑顏滿面拱手:“朱將軍有把握就好,來看看小公爺所贈之禮。”

謝把總笑著兩步過去,一把揭開遮掩素布:一副鍍銀魚鱗甲掛在架子上,獅頭束甲帶在中,獅子張口瞪目威風凜凜;祥雲飾耳盔,銀盔金線勾勒朵朵祥雲,盔飾白旄與五彩絲帶交織,如同馬鞭一樣垂著盔後。

朱延平的雙目瞬間就亮了,是真亮了。

白燦燦折光的鍍銀魚鱗甲出現在誰面前,誰的眼睛都會發亮。

孫昂拍拍頭盔,笑說:“此物就是將軍的了,靜待將軍佳音。若小公爺滿意,下回標下帶來的盔甲,將會是鳳翅盔。”

鳳翅盔,是守備將軍以上才能佩戴的頭盔。

每一個有上進心的,沒有上進心的明軍士卒,都想給自己頭盔掛上鳳翅。

最初的鳳翅,就是頭盔的裝飾物,現在在軍裡有一個潛移默化的規矩,這是一種另類的軍銜。鳳翅的層數多少、大小、是否鍍金,都是軍裡將官軍職大小、本部家丁實力的直接反應。

也只有獨掌一部的將軍,才能選擇盔甲樣式。如果喜歡,在頭上頂個月牙牛角,頂個神像都由你。唐朝時期的武將,腦袋上凡是脖子能撐得住,拿什麼做盔飾、立頂的都有。

樓捕頭這時候出來,笑著挽留孫昂赴宴,孫昂以軍務繁忙推辭。

他不是一個擅長應酬的人,他代表的是南京小公爺的臉面,若自己丟臉也就算了,如果牽連到小公爺的威名,他就麻煩了。

孫昂拒絕,可謝把總等一干南京大營來的小公爺心腹眼巴巴望著,可樓彥章沒有一點邀請他們的意思,只邀請朱延平赴宴。

朱延平覺得樓彥章的行爲奇怪,但人家是東道,想請誰是人家的權力,安排何衝領這些軍官去婁江交與劉文靜,他則帶著魯衍孟參加偏房裡的宴會。

畢竟前堂是公開審案的地方,中堂是府衙門運轉的地方,都不適合招待人。

太倉州還有一個附郭的太倉知縣,苦逼的知縣會將大部分民情案訟糾紛處理掉,而陳如鬆又是一個勤政的人,時刻監督著這知縣,做得好是陳如鬆的功績,做不好是知縣做不好……

正所謂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所謂的“知縣附郭”,就是知縣和知州或知府在同一座城裡,這樣他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牽制,各種應酬、公務疲於奔命,完全沒有一點父母官的威風。

附郭省城就是知縣、知府、巡撫、三司同在一城。附郭京城就不用說了,處理個小賊都能牽扯到朝中大佬身上,別說做事,做人都困難。

第29章 善後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9章 緊急調令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57章 傳教士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67章 共謀富貴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03章 應社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98章 合金策第30章 名聲大振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94章 平戎服第8章 敲詐勒索第80章 李園圖紙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2章 行軍第34章 密議第137章 受賞第35章 鴛鴦陣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45章 大聖歌第98章 合金策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34章 密議第129章 算命第309章 困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262章 軍號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3章 窮途末路第84章 司禮監第35章 鴛鴦陣第63章 充當臥底第87章 產業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58章 本座楊衰第58章 本座楊衰第48章 南京來人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248章 熊廷弼第73章 山東聞香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70章 噩夢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09章 困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30章 名聲大振第58章 本座楊衰第62章 安排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95章 傷離別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300章 荒唐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48章 南京來人第52章 二月春寒
第29章 善後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9章 緊急調令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57章 傳教士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67章 共謀富貴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03章 應社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98章 合金策第30章 名聲大振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94章 平戎服第8章 敲詐勒索第80章 李園圖紙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2章 行軍第34章 密議第137章 受賞第35章 鴛鴦陣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45章 大聖歌第98章 合金策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34章 密議第129章 算命第309章 困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262章 軍號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3章 窮途末路第84章 司禮監第35章 鴛鴦陣第63章 充當臥底第87章 產業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58章 本座楊衰第58章 本座楊衰第48章 南京來人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248章 熊廷弼第73章 山東聞香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70章 噩夢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09章 困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30章 名聲大振第58章 本座楊衰第62章 安排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95章 傷離別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300章 荒唐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48章 南京來人第52章 二月春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万安县| 盱眙县| 星座| 英德市| 边坝县| 攀枝花市| 古田县| 雷波县| 南充市| 寿光市| 沂源县| 白山市| 崇文区| 黔南| 尼勒克县| 特克斯县| 安庆市| 晋中市| 西充县| 曲阜市| 根河市| 东兴市| 麻城市| 灵台县| 汝州市| 鲁甸县| 仁怀市| 延安市| 娱乐| 家居| 如皋市| 武乡县| 台东县| 琼海市| 海林市| 临猗县| 云安县| 屏东市| 贺兰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