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5章 傷離別

送走陳如鬆後,朱延平還沒有來得及推敲這件事情背後的深意,顧炎武就匆匆從雙鶴書院回來了。

隨行的還有一位老僕,是錢謙益曾經的書童,如今的管家。

前兩天這位來了一趟,帶著錢謙益湊集的一千二百兩白銀,送給朱延平。有資助的意思,也有支付顧炎武衣食起居消耗的意思。

顧炎武臉色很難看,陰沉,擡頭彷彿要哭:“兄長,京裡出了大事。”

朱延平將倒好的涼茶推過去,眉頭一皺道:“如今能有什麼大事,爲兄怎麼沒聽聞?”

雙手接住茶杯,顧炎武垂著腦袋,看著杯中盪漾的茶水,聲音乾啞:“三月初七,黃家伯父上摺子,陳述國朝大政有十處大過失。最後在奏摺上感嘆,說是蕭牆隱禍慘於夷狄,敢說真話的說不了,想聽真話的聽不到。”

朱延平一聽這話,倒吸一口涼氣,黃尊素是御史,上的奏摺自然是給皇帝。說朝政處處有問題就罷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例行公事,每隔幾月東林人就會這樣來一下。

可最後偏偏‘感嘆’,這哪是感嘆,分明就是罵魏忠賢把持朝政,讓所謂的忠貞之士不敢開口,讓聖明的天子聽不到底層聲音。擺明了,就是說魏忠賢矇蔽聖聽,意圖不軌。也有指責天啓皇帝放縱、不勤政的隱晦含義。

顧炎武飲一口茶水,擡頭看著朱延平,眼眸希冀:“兄長,師尊要帶弟返回江南,去紹興府山陰縣,投入蕺山先生門下入學。說是宗羲等諸位兄長也會南下避禍,同入蕺山先生門下。兄長,今年不考了可好?與弟回江南,回我們的家鄉,一起去山陰縣就讀。”

朱延平閉目,他也想回去,可江南的機會哪有北京大?

良久,問:“你們何時動身?”

“越快越好,師尊的船從京師下來,弟與諸位黃家兄長就走。”

顧炎武心裡發酸,眼眸泛著水霧:“兄長,你哪是爲朝廷效力?師尊估計,魏閹要勝了,兄長他日若出塞立功,是在爲魏閹效力啊!若是爲國捐軀,他日弟孤苦伶伶,放眼天下,再無知交,何等淒涼?”

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朱延平眨眨眼睛,盯著可憐兮兮的顧炎武道:“不論朝中是非,我也不問誰是誰非。我身上流著的熱血,血液中的靈魂,都不會允許我後退一步。我也想回蘇州府,與你阿杏姐姐過那水鄉富足安樂的生活。可邊防,總要有人去守。此世此身姓朱,我只能迎難而上。縱是戰死,也比活著心安。”

“兄長!若魏閹……”

“我不管那麼多,朝中誰支持我征戰塞外,誰就是我的恩主!”

朱延平起身,展臂指著東北方向,低頭看著顧炎武,咬牙道:“我輩青年就該志存高遠,何以門戶而論荒廢萬民平安生計,斷絕祖宗傳承?隋唐四代奮勇,多少兒郎埋骨遼東?還不是掃平高句麗這等子孫後世、心腹大患!蕩滅建奴是我平生大志,此生能爲,絕不留患於子孫!”

顧炎武低下頭,雙拳緊緊捏住,渾身輕顫。

朱延平長出一口氣,轉身從臥室取出一些東西,遞給顧炎武說:“爲兄也恨滿朝諸公不能協力,剛纔那話有些重了。如今你我兄弟闊別南北,爲兄也沒什麼好送的,只有武毅戚公兵書兩冊,爲兄心得三篇,劍技一冊,還有這些心意。”

顧炎武接住,看著一疊銀票擡手要取下來,朱延平大手按上去壓住銀票道:“你也知我自幼貧困,吃苦雖能磨練心志,可又有誰願意去吃?我久慕伯母貞節,她不容易,而且你要練武,這頓頓離不開肉,好好在蕺山先生那裡求學。他日爲兄鎮守一方,待你學業有成,就招募賢弟做箇中軍大將,同徵四夷,衛我家國。”

蕺山先生就是劉宗周,當世大儒。李三才已死,現在士林老一輩就劉宗周和方從哲是領頭羊。劉宗周雖不如王陽明那樣承前啓後,也是集宋理學,陽明心學的大成者,有推舊陳新的地位。

理學就是心學,相對於無情沒有憐憫之心的理學,心學糾正了理學,恢復了憐憫之心。這一系追溯上去,是孟子一系的學說,講究的就是務實、民爲重。至於孔學,除了留下一個千年世家這樣的米蟲外,已經很久沒出孔學大儒。

江東顧氏固然名頭很大,可也有貧困的,顧炎武家裡就一個寡母將他拉扯他。他是過繼給堂叔的嗣子,他的嗣母年十六未婚而寡,靠紡織將他拉扯他,真的很不容易。

顧炎武懸著的淚水淌下,抽了抽鼻子,擡頭嗚咽問:“兄長,真要留在這裡?”

“嗯,建奴氣候未成,若再等三年,恐怕遼地之事就難以挽回。”

顧炎武的一切,不是建立在他顧氏子弟的身上,而是錢謙益學生的身份上。錢謙益的命令,高於一切。沒有錢謙益,顧炎武此時在士林就什麼都不是。

他需要這個臺階,沒有這個臺階,他很難在士林闖出名頭。他不是一個人,他還要振興自己一系的宗族,他的壓力很大。

他不可能像朱延平這樣,甚至朱延平也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力。每個人都被自己經營出來的形象,被自己的形象所禁錮,恣意而爲只會打破自己形象,等於自毀名聲前途。

再有十年,等顧炎武有根基後,才能脫離錢謙益獨自翱翔。如同錢謙益另一個學生瞿式耜一樣,瞿式耜兼通西學,與徐光啓一樣也孕育了自己的理念,並且理念與錢謙益相左,堅持本心,去年就和錢謙益脫離了師徒關係。

送顧炎武出門,門前黃宗羲五兄弟等待,黃宗羲手裡提著兩提茶葉,看著眼睛紅紅的顧炎武,就知道朱延平不會隨他們而去。就連陳子龍也不去,每個人堅持的理念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選擇。

甚至朱延平這個東林嫡系的身份,也是有問題的。

葉向高甚至可以說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和東林初期有著共同的強國理念。入了東林後,東林迅速擴張,也迅速變質,因爲被滲透了。黨爭就是那麼簡單,不是你認爲你是什麼人你就是什麼人,而是看別人怎麼認爲的。

而且,葉向高那樣的人,是不屑於改換門庭的。他可以辭官回鄉,但不會爲了官職而當表裡不一的人。

錢謙益也是如此,一時沒忍住入了東林,卻沒能進入核心,黨爭戰鬥的時候,東林不會保他,他就成了犧牲品。如今只能在士林存身,靠作詩經營名聲,積攢自己的人脈,發展自己的派系。他和葉向高一樣,都是被排擠在覈心圈之外的。

黃宗羲不是瞎子,雖然朱延平天天去雙鶴書院旁聽,可家裡的產業越來越大,已經逐步紮根在通州。恐怕也只有顧炎武,纔會期望朱延平會陪著他南下。

露出不是很好的笑容,黃宗羲上前拱手:“兄長,我等特來辭行。”

接住茶葉,朱延平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我倒希望你們不來,分別離愁最是熬心。賢弟且安心去吧,伯父那裡,愚兄多少能幫襯的一點。”

黃宗羲五兄弟躬身長揖道謝,他們的父親黃尊素,這次真的闖下了大禍。不僅僅是罵了魏忠賢,連皇帝也給罵了。以往無所謂,可如今廠衛磨刀霍霍,皇帝已經是不能隨意罵的了。

朱延平看向顧炎武,道:“爲兄有一領小公爺所贈魚鱗甲,如今留著也是無用,就贈與賢弟。望他日相見,賢弟能披著這領戰甲,與爲兄,拱衛山河。”

他背後,蘇成揹著藤木箱出來,箱裡裝的就是鍍銀魚鱗甲。

顧炎武緊咬著下脣,連連點頭,怕張口哭出來。

朱延平就站在門前臺階上,沒有走下去的意思,看著顧炎武、黃宗羲等兄弟登上馬車離去,忍不住一嘆,道:“何苦來著,得罪什麼人不好……”

陳雄也是一嘆,擡頭看著朱延平道:“老爺,讀書人讀出了道,那都是瘋子。”

“是啊,可有的人不瘋,讓發瘋的耿直人衝鋒陷陣,自己卻樂享其成。這種人,纔是罪大惡極,又難以根除,該殺。”

朱延平搖著腦袋,伸手接住陳雄雙手遞來的兩尺長大扇,轉身去了半里外的雙鶴書院。

京中已經發生鉅變,黃尊素這事還說不上大,頂多是每隔幾個月的例行宣言。沒有黃尊素還有其他人站出來來說朝廷如何不好該怎麼改進,順道罵罵魏忠賢之類的。可現在,廠衛磨刀霍霍,黃尊素千不該萬不該發出那句感嘆。

讓錢謙益這個嗅覺靈敏的老油條急忙逃回江南,顯然不是黃尊素這件事能促成。讓錢謙益這樣著急跑路的,是另一件事。

東林此時的領袖已經選出來了,是高攀龍。錢謙益發表了自己意見,沒撈到東西,也不想待在京師看人臉色。可東林因爲領袖推舉後分贓不均,直接分裂了!

東林第三任領袖高攀龍的學生,阮大鋮投靠了魏忠賢!

內訌已經顯露給外人,外強中乾的實質暴露,錢謙益還敢待在京師?他可不想跟著朝中這幫東林人同歸於盡,他都習慣了在野閒雲野鶴般的生活,所以帶著徒弟顧炎武跑路,表示自己和朝中東林人干係不深。

好笑不?領袖的學生應該升官發財纔對,阮大鋮放著大好的前途,怎麼就投了魏忠賢?阮大鋮不是普通東林人,是東林二代中堅,是干將,方從哲是阮大鋮彈劾下去的,史繼偕那個奇葩也是阮大鋮彈劾幾次,史繼偕嫌麻煩就順道下去養老了。

立了無數的功勞,師尊又成了領袖,這樣的人,怎麼就叛變了?

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40章 爲難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12章 袁樞第283章 疑問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2章 士紳勞軍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96章 做準備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58章 本座楊衰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67章 共謀富貴第6章 戚刀第221章 攻城難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58章 本座楊衰第18章 前途迷茫第93章 那一夜第84章 司禮監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59章 歲末上第79章 家宴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94章 木材廠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25章 談買賣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31章 瓜分橫財第9章 緊急調令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88章 土地紅線第29章 善後第301章 更荒唐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88章 土地紅線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89章 家丁難招第32章 士紳勞軍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83章 疑問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94章 木材廠第58章 本座楊衰第56章 哪來的虎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5章 矇混第213章 蛇是誰第52章 二月春寒第76章 雙鶴書院第34章 密議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79章 家宴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7章 夜有賊人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93章 麻煩開始
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40章 爲難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12章 袁樞第283章 疑問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2章 士紳勞軍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96章 做準備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58章 本座楊衰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67章 共謀富貴第6章 戚刀第221章 攻城難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58章 本座楊衰第18章 前途迷茫第93章 那一夜第84章 司禮監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59章 歲末上第79章 家宴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94章 木材廠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25章 談買賣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31章 瓜分橫財第9章 緊急調令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88章 土地紅線第29章 善後第301章 更荒唐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88章 土地紅線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89章 家丁難招第32章 士紳勞軍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83章 疑問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94章 木材廠第58章 本座楊衰第56章 哪來的虎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5章 矇混第213章 蛇是誰第52章 二月春寒第76章 雙鶴書院第34章 密議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79章 家宴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7章 夜有賊人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93章 麻煩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巴彦淖尔市| 会泽县| 应城市| 大理市| 长武县| 道真| 西乌| 景泰县| 二手房| 晋城| 通化县| 淮安市| 封开县| 太保市| 土默特右旗| 色达县| 达拉特旗| 台中市| 康保县| 都昌县| 和静县| 永年县| 民和| 凌海市| 扶沟县| 菏泽市| 万宁市| 澜沧| 明溪县| 星子县| 宜都市| 兴文县| 玉田县| 昌江| 济宁市| 南乐县| 海林市| 东海县| 遂昌县|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