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9章 西南戰報

熊廷弼還不知道坑遼計劃,現在也不是的時候。

從李成樑四十多歲開始發家,到努爾哈赤在李成樑的扶持下成長,熊廷弼到李如鬆的意外陣亡,有些惋惜,也有些慶幸。

李如鬆死的是時候,正好讓李成樑的全部算盤落空。如同培養太子一樣,李成樑對長子李如鬆的教育非常到位,其他八個兒子就有了區別。爲的就是第二代中形成一個核心,而不是離離散散的幾個團體,讓人逐個擊破或內亂。

可李如鬆一死,李成樑培養出來的頭號打手老奴的心思就變了,因爲李成樑老了,李家其他人都扶不上去。

李如鬆這個遼鎮上下內定的繼承人一死,遼鎮內部都亂了。李成樑想培養第二個繼承人,也沒時間了,因爲朝廷開始動手了。

東李西麻,李家的繼承人因爲意外夭折了,麻家也是……

這裡的水,非常的深。

西北軍鎮連綿,各方牽制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關鍵是遼鎮,各方算計之後,便宜了老奴。

熊廷弼的潛在意思很簡單,遼軍已經變質,在李成樑時期就變質了。

以前的遼鎮可以是國家花錢養兵,現在的遼鎮就是國家花錢僱傭這些將門守邊。一樣是花錢,可指揮權變了:以前是上下隸屬關係,現在是合作關係……

楊鎬當初遠征老奴時,四路大將除了全身而退的李如柏一路其他都是外地人,軍兵、中級將領卻多是遼地的。

戰後打仗能力僅次於李如鬆的李如柏受到的壓力太大了,直接自殺以示清白。

當時劉綎哭著請求楊鎬暫緩發兵,等他的嫡系川兵赴遼後,他一個人就有信心綁著老奴打。

可楊鎬又哪能拖延下去?儘管兩個人有私怨,可朝廷當時給的壓力太大了。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朝廷耗不起。而東林人又在下面鼓動輿論給朝廷施壓,給浙黨施壓,給浙黨領袖、首輔方從哲施壓。

壓力一層層傳到楊鎬身上,他又能怎麼辦?

所以內內外外的原因積攢下來,楊鎬敗了,在東林這邊看,方從哲也請辭致仕,讓他們的目的達成了;從老奴那邊看,他終於正面擊敗了大明的邊軍,幹掉了萬曆時期的三百多名宿將,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也鼓舞了人心士氣。

至於經撫之爭,也是有秘密的,不僅是熊廷弼與王化貞爭權,也是兩個人有默契的爭鬥,這樣在遼鎮能形成兩個漩渦,兩個對抗的漩渦能將不少刺眼的東西給絞碎。

以前是遼東經略最大,代表著朝廷,與遼鎮軍將是上下關係,矛盾就是上下矛盾,是朝廷中樞與遼鎮地方的矛盾。

經撫之爭時,熊廷弼這個經略,王化貞這個巡撫相互對抗,形成兩個漩渦會將遼將吸納進來,分化成兩個對抗的集團。將上下矛盾演變成遼鎮內部的對立矛盾,相互鉗制,能最大化的統合遼鎮,形成新的指揮核心。

但是,王化貞這邊出了漏洞,被孫得功算計了。

當時王化貞這個集團在寧遠前線,老奴來攻,王化貞派出去的軍隊打的很頑強,熊廷弼也派了援軍。連著援軍,都被王化貞派出去的主將孫得功給賣了!

配合老奴搞死前線軍隊後,孫得功跑回寧遠城就開始製造流言,是城破了,搞的人心惶惶。還帶著家丁部隊突擊王化貞中軍大帳,當時王化貞正在處理公文,根本不知道也沒想到自己的中軍大將孫得功反水,他視孫得功爲嫡系……

若不是參將江朝棟反應快,衝到中軍將一頭霧水王化貞夾在懷裡上馬狂奔,可能王化貞就被孫得功綁了送到了老奴那裡。

王化貞那裡有人反水,熊廷弼也擔心自己這邊有人反水,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縮防線,將一切能燒掉的物資統統給燒了!這樣哪怕敗了,老奴也搶不到東西!

熊廷弼派出去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誰的物資,統統燒了,什麼都沒留下。

沒了物資只能大跨步後退,一路撤入山海關。

結果老奴白跑一趟,連搶到手的寧遠堅城都不敢要,他不敢分兵把守,也沒有糧食供養,所以一把火燒了,也是大跨步後退。

熊廷弼的隱晦,朱延平以前可能聽不明白,現在聽明白了。沒有一處地方是簡單的,各行各業都是有表裡規矩的,利潤最高的行業,水往往是最深的。

天下利潤最高的事情就是讀書、做官,這裡的水深的嚇人。

再次,就是商業、軍事方面,如果還有什麼行業比做官的利潤還要高,那就是做皇帝。

他前腳離開大理寺天牢,右僉都御史王化貞就帶著酒菜來看兩位老朋友,與熊廷弼、楊鎬吃吃喝喝。

心情壓抑,來到兵部,今天坐堂理事的是侍郎李邦華,他也是抽這個時間來的。他給登萊爭到了明年的軍餉,那鎮虜軍擴編一件事情就是登萊方面要給他的回報。

袁可立是登萊方面的首腦,可登萊這邊內定的繼承人不是袁樞,也不可能是袁樞,是李邦華。在登、萊、天津設鎮的時候,這件事情就定下了。

只要他把擴編的公文交給李邦華,李邦華代表兵部答應下來,崔景榮也不會什麼。白了,擴編鎮虜軍是一件有壓力的事情。

鎮虜軍是虎符統軍,話是這麼的的,這個話就是名義。虎符在宮裡,擴編鎮虜軍就是給皇帝增強兵權。當初崔景榮給朱延平擔保,結果本人被坑了,受到極大的壓力。

所以哪怕他與朱延平關係再親密,他也不能做主答應這個事情。而李邦華就可以,因爲他和虎符統軍這件事沒幹系。做了之後有壓力,卻沒有崔景榮的那麼大。

只是,今天崔景榮居然也在。

兵部大堂內,氣氛也是壓抑,崔景榮見朱延平到來,使了個眼色,一名兵部書吏將公文轉到朱延平手裡。

是西南的軍情,普定大捷後,蔡復一督軍過烏江抵達水西織金。

蔡復一的公文朱延平看過幾次,次次都是要後方加快糧餉運輸和兵員補充,同時每次都在請朝廷督促川兵配合夾擊作戰。

水西就是黔西,東南邊被雲南滇國公沐家的滇軍堵住,西北一線又是被層層川軍圍堵,東南方向一直與蔡復一隔著烏江打游擊戰。

形勢上來講,奢安叛軍被堵在水西貧瘠絕地上,官軍又執行焦土策略,杜絕一切物資流入水西。大好的形勢,卻打成了拉鋸戰,打成了爛仗。

你沒看錯,西南戰場上的官軍有餓死的,同時也有商隊給水西奢安叛軍賣物資……

這回公文有變化,一直聽蔡復一調度的滇軍也開始學川軍扯皮,坐地還錢,讓蔡復一給他們加大糧餉傾斜力度。

可蔡復一哪來的糧餉?

西南戰事一開始,當時東林剛趕走浙黨,內部團結就把戰事定下了主調,由西南五省出兵平叛。同時,西南五省的稅賦直接轉做西南平叛戰事的專項款。

問題就出在這,西南五省的物資運十船離港去重慶大本營週轉,到重慶不到三船,等到蔡復一手裡也就兩船。這樣的仗,還怎麼打?

“蔡復一病重,撐不住了。”

崔景榮與蔡復一交情不錯,看一眼朱延平,嘆一口氣:“是晉王千歲氣的。蔡復一調任西南前,天啓元年在山西布政使司任左布政使。他用七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大同鎮、山西鎮的軍糧問題。他得罪了很多的人,跟著他辦事的門人子弟也得罪了很多的人。他去西南後,留在山西沒走的門人子弟,都死在了亂軍手裡,跟著那些混賬東西一起掛在城牆上。”

“現在他求我發嚴令,督促川軍、滇軍配合作戰。可滇軍那裡是沐家的,誰又能逼著沐家做事?還有川軍,朱燮元這邊我們也是指揮不動。宗柔,幫他一把,你去西南戰場,我們兵部給你平夷將軍印。”

張張口,緩緩吐出一口氣,崔景榮神情哀傷:“蔡敬夫就剩一口氣撐著,奢安不平,他死不瞑目!”

朱延平咬著嘴脣,從他聽西南戰事開始,那邊給他的印象就是個大火坑。

西南太遠了,如果是夏季他率軍走運河一個月時間就能抵達,現在大冷天的鎮虜軍就是過去,一路上也能把人拖死,牛馬牲畜也扛不住。

而且,他的戰術是平原方面的,軍士的訓練也是針對平原戰場進行的,各方面的軍械都是爲平原戰場準備的。去西南丘陵、峻嶺地形打仗,打山地戰,他沒把握。

更關鍵的是,他還要等開春後考進士,混個進士身份,這是過時不候的東西。主考官是顧秉謙,下一科就沒這麼好的條件了。

朱延平的難處和鎮虜軍的特性,崔景榮也是知道的,見朱延平沉默他只是搖頭笑笑,笑的苦澀,又是一嘆:“等開春吧,我們兵部給你湊集戰船,你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是,末將遵命。”

崔景榮緩緩起身,扭頭看一眼堂內其他人,陰著臉道:“能傳話的給朱燮元傳一聲,宗柔去西南的時候,老夫舍了命也要求一柄尚方劍壯行。敬夫……”

長呼一聲蔡復一的字,崔景榮顫著,身子佝僂,推開要扶他的朱延平,走了。

兵部大堂多是趕著時間回京述職的西南將領,一個個臉色變化各是不同,又都看向朱延平,朱延平面無表情將這些將領一個個掃了一遍,見戎袍都是青色爲主,是西南那邊的。

沒有耐著心思排隊,他上前將正在述職的一名將軍提起來甩到一邊,回頭瞪一眼那八字鬍中年將領,左手按著劍柄,落座取出擴編公文放到桌上,對臉色不是很好看的李邦華道:“李侍郎,末將鎮虜衛指揮使朱延平,前來公幹。”

李邦華見貴州總兵張彥芳被朱延平一瞪竟然慫了,搖頭笑笑放下手裡貴州的卷宗,先是嘆了一口氣,嘴角止不住的笑意:“果真虎將,鎮虜軍又是什麼事情?”

“擴編,依武毅戚公車營舊制,編車營一部,配屬騎營一部。各項牛馬、戰車我軍繳獲於河套諸部,如今只缺兵部編制與各類火器。明年建奴必然寇邊,擴軍初爲遼事。若調我部赴西南平叛,再請擴編步軍一營。”

“第二,軍餉的問題。數遍諸軍,我鎮虜軍戰果卓羣。至今未領兵部軍餉,這件事情不通。”

張彥芳一看朱延平這態度,徹底熄了找麻煩的心思。看看這跋扈的模樣,他們這些在外握著兵權的重將在兵部,都是孫子模樣話低聲下氣,哪像這位理直氣壯要編制,要軍餉?

李邦華翻著朱延平遞上去的公文,一副很認真思考的模樣:“我們兵部也有擴編鎮虜軍的意思,這件事情還需要與內閣探討一下。畢竟,鎮虜軍以虎符統軍,非同一般。”

西南將領齊齊翻了個白眼,這位朱延平的師尊是次輔,還要走內閣?

“至於這軍餉的事情,我們在戶部那裡打了招呼,讓秦僉事拿著賬冊過去對賬。若沒問題,年底前就能結清。”

西南將領餓慣了,一看兵部批餉這麼痛快,一個個真傻眼了。

李邦華看著朱延平一笑:“不過畢戶部那裡,對你們繳獲的平遙、太原書籍也是念念不忘。做好腹稿,免得吵鬧起來。”

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57章 傳教士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30章 晉商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18章 疾如風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89章 家丁難招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2章 行軍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85章 夜戰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301章 更荒唐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29章 善後第265章 新開始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2章 行軍第310章 紅與白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130章 晉商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97章 示威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68章 顧炎武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48章 熊廷弼第204章 被坑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310章 紅與白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38章 準備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02章 閉關鎖國的朱延平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85章 夜戰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3章 羞辱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04章 被坑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68章 顧炎武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84章 司禮監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90章 火棉第19章 夜行軍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94章 平戎服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60章 錦衣緹騎第301章 更荒唐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22章 炮戰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86章 宗室身份
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57章 傳教士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30章 晉商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18章 疾如風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89章 家丁難招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2章 行軍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85章 夜戰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301章 更荒唐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29章 善後第265章 新開始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2章 行軍第310章 紅與白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130章 晉商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97章 示威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68章 顧炎武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48章 熊廷弼第204章 被坑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310章 紅與白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38章 準備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02章 閉關鎖國的朱延平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85章 夜戰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3章 羞辱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04章 被坑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68章 顧炎武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84章 司禮監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90章 火棉第19章 夜行軍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94章 平戎服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60章 錦衣緹騎第301章 更荒唐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22章 炮戰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86章 宗室身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林甸县| 德州市| 奈曼旗| 金阳县| 峨山| 收藏| 健康| 和硕县| 克拉玛依市| 鹤峰县| 兴国县| 新余市| 大宁县| 汉中市| 改则县| 华蓥市| 宁德市| 镇赉县| 乌拉特中旗| 河北省| 鱼台县| 梁山县| 东方市| 日照市| 广西| 丰都县| 娱乐| 清流县| 西畴县| 离岛区| 长丰县| 昭觉县| 中宁县| 徐汇区| 雷波县| 宣恩县| 柘城县| 大荔县| 郯城县|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