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3章 袁崇煥上

“這天寒地凍的,老人家就是想騎馬抖威風,也騎不穩。%%%..你子,自己看著辦吧!”

皇城端門前,崔景榮罷,對其他重臣們拱拱手,上了轎子。

“爲老不尊……”

一片鬨笑聲中,朱延平撇嘴,擡起轎子就聽轎子裡崔景榮急聲道:“算了!這麼高的個兒,前後顛的慌。”

又放下轎子,交給崔景榮的護衛擡轎,朱延平接過自己的馬繮,揭開轎簾:“崔公,既然咱一片心意,您老看不上,那子就先走一步。”

一聲馬嘶,崔景榮探出頭就見朱延平翻身上馬,背後斗篷揚著,身子在馬背上一顛一顛,跑了。

成基命正要登轎子,見了搖頭笑笑,臉色不好。

他還是沒能幫孫承宗要到孫承宗想要的軍餉,他也沒想到自己這個學生竟然能將顧秉謙和魏廣微拉過來。

也沒想到朱國楨退休時提名,竟然違反慣例提他爲首輔繼任,也沒想到魏忠賢那邊表現硬氣,看著爛攤子也咬牙上了,將顧秉謙推了出來。

內閣首輔的競選變成了他東林人成基命,和閹黨代表顧秉謙的博弈,終究是閹黨勢大……這話不準確,內閣變動的名單呈送乾清宮,是由天啓進行選擇的。

顧秉謙進半格,成爲年尾的首輔,他成基命成爲次輔。內閣空缺出來的位置,在臘月二十一進行廷推,朝臣們相互推舉,制個名單呈送乾清宮,由天啓選一個。

內閣再強勢,也是需要皇帝頭的。可推選那些人上名單,天啓勉強能控制住,萬曆是徹底不行。想學他爺爺嘉靖,學砸了。

馬蹄噠噠,朱延平剛出長安東門,就見了袁樞站在馬車上對他招手。

進了馬車,袁樞將一疊卷宗甩給他:“你先看看,怎麼應付這個人。”

解著斗篷,朱延平坐下躺在車內氈毯上,笑問:“怎麼不問問,事情成了沒?”

“看你得意的馬蹄聲,就知道成了。”

袁樞封好門簾,馬車啓動,他刨著一爐竹炭,笑道:“走,咱去臨江樓聽聽曲,慶祝慶祝。”

朱延平無可無不可,翻著手裡卷宗,一臉奇怪:“怎麼,你連袁崇煥的動靜都監察了?”

“我哪有那個能耐,這人就住在臨江樓,那地方話透風。花錢,誰在裡面了什麼,什麼時候的,都能打聽到。”

朱延平挑眉,仔細翻著卷宗,只看到上面一連串的人名和關係網,十分的亂,竟然從袁崇煥這邊一路向上推,推到了張居正、高拱那一輩的。

資料中,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之前內閣次輔韓爌的學生,最鐘意的一個學生,萬曆四十七年進士,與孫傳庭同科,拜師韓爌後立馬就入了東林。所以別人還在劃水的時候,袁崇煥已經是遼鎮文官序列第五的兵備道員。換算到後世,屬於中央直轄的正廳級。

韓爌是蒲州人,父親韓楫曾經是吏部給事中,是高拱的手下的急先鋒,地位等同於魏忠賢手裡的御史倪文煥。

韓爌的妻子張氏又是蒲州風陵渡人,也是清算張居正最狠也是直接動手人,張居正之後的首輔張四維的女兒。張四維這個人十分的能來事,與老鄉王崇古結成了親家,王崇古當時的地位成就相當於此時的崔景榮。

而王崇古又和蒲州人楊博是親家,楊博是嚴世蕃公開評價的當世三大天才之一。也是一個出將入相的人物,與袁可立類似。

都是蒲州人,都是晉商集團的中堅領袖人物。蒲州就是後世的永濟市,這裡有兩文兩武的法,兩文是張四維、韓爌這對當過首輔的翁婿,兩武就是王崇古和楊博這兩位進士出身的名將、重臣。

袁樞甩過來的卷宗,就是一筆官場黑歷史,從徐階、高拱聯手鬥嚴嵩開始講。當時徐階裝孫子,高拱性子直衝在最前面,最後徐階猜中嘉靖的心思,以嚴世蕃謀反爲藉口,幹掉了嚴世蕃一黨,而嘉靖缺的就是嚴世蕃撈的錢,卻念情放過了嚴嵩。

之後徐階大權在握,獨斷專行引發高拱不滿,高拱這個河南人與晉人就隔了條黃河。徐階代表的是江南利益,高拱代表的是晉商西北利益。

明朝的中後期的黨爭,嚴黨被滅後清洗的乾淨,沒留下什麼餘孽。所以中後期的黨爭門派,向上追溯都是出自徐階、高拱兩個主要的派系。文官大規模結黨,始於嚴黨,發於徐階、高拱之爭。

徐階是松江府人,也就是上海那一片的。他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將首輔的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學生張居正,張居正是湖北江陵人。

張居正堪稱十大權相之一,他死後江陵黨被高拱一系的張四維清洗,餘下的江陵黨變成了如今的楚黨。張四維一系,又分出晉黨、宣黨以及東林……

東林發於江南,體系上與張四維的行爲一脈相承,乾的都是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的勾當。別江南人,哪怕是兩廣人,只要利益追求一致,那就是自己人!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萌芽,一切以自身利益發展爲核心!

至於浙黨最初的創始人浙江人沈一貫,光一個沈字,就能拉來不少朋友。這是隆慶二年的三甲進士,硬是在萬曆的支持下,做到了首輔的位置!

前有沈一貫,後面一直宅在宮裡的萬曆見了浙江人,隸籍錦衣衛的方從哲,更是大力提拔栽培,於是萬曆搞出來一個浙黨,制衡東林的浙黨!

浙黨是萬曆扶植起來的,看著這份措辭隱晦的卷宗,讓朱延平瞭解了黨爭的源頭,竟然能扯到嘉靖年間。

仔細看著張四維屢歷,朱延平明白了,東林的追求,就是張四維的追求。張四維自己當首輔,兩個兒子中進士,弟弟又搞商業,這簡直就是搶錢!搶百姓的錢,搶朝廷的錢!

浙黨、楚黨被東林整趴下了,天啓又搞出來一個魏黨。他不由聯想到繼位一個月就因爲吃浙黨人物獻的仙藥紅丸而死的光宗皇帝,這裡面的水……真的能淹死人。

張四維還有很多的黑賬,朱延平不清楚,這人通過聯姻的方式,編織出密集的關係網,爲了撈錢,什麼喪心病狂的事情都做。現在九邊軍士能餓死,可在張四維當首輔之前,九邊能向內地輸糧,一兩銀子兩三石米!

韓爌沒有入東林,這是很多人對他的,只是學生袁崇煥入東林,導致韓爌偏向東林。可以這麼,韓爌絕對是東林元老!

而他屠了平遙,一刀砍下去,將內部聯姻,關係複雜的晉商一條手臂斬斷。斬掉一條手臂,這是要流血的,也會影響到兩條沒挨刀的腿,傷口處會感覺到疼痛。

砍掉一個人的胳膊,他腦子還在,絕對會報復你!

不用懷疑,他屠的平遙城裡,絕對有韓爌的親戚!

放下卷宗,朱延平理解了,爲什麼他剛剛回京不久,一直宅在登萊的袁樞就急匆匆跑過來。因爲,他們是天然的盟友!

他之前不知道自己惹了韓爌、惹了袁崇煥,現在知道了,他必然要剷除禍根。

袁樞要拿遼軍當墊腳石,換取他袁家的利益,自然而然,他們的敵人就是孫承宗,就是韓爌、袁崇煥師徒,以及其他的晉商,以蒲州爲核心的傳統晉商勢力!

袁樞的家將袁剛跟著他做了天大的買賣,他也沒有刻意警告袁剛,袁樞知道山西事件的底細不奇怪,所以急衝衝來了。這對袁樞,對他朱延平,都是一個契機。

看著眉目舒展的朱延平凝眉,一臉殺氣,袁樞露出笑容:“賢弟回去後,查查開中制與折色制,就知道張四維一系是個什麼東西。有人借他的手滅了家中老奴,又接連殺其父母、兩位弟弟,這只是的報復,無法解恨。張四維做下的事情,實在是難以細數明言。”

這個人是誰?自然是萬曆皇帝,朱延平實在是想不到,水深到了這種地步。

想來魯衍孟是知道這一切的,給他沒自有原因在。

他的演技不行,不知道原由還能傻乎乎和那些人打交道,如果知道了原因,以他的性子、城府難免會露出馬腳。

將卷宗一張張投入火爐,朱延平皺眉問:“袁崇煥那裡,是個什麼意思?”

袁樞從車廂櫃裡抽出一堆乾果,嚼著蜜棗,遞一把給朱延平道:“來吃兩個,慢慢。”

接住金燦燦的金絲蜜棗,朱延平嚼著甘甜蜜棗,眼眉垂著看著手中棗核:“你的意思是,讓我好話,口蜜腹劍,答應袁崇煥?”

“別那麼難聽,你這是瞎貓抓到死耗子纔對。袁崇煥那裡不論能不能爲孫承宗爭到多餘的糧餉,他都會找你幫忙。因爲你也是東林人,他也會找我登萊幫忙,因爲我登萊也是東林人。”

袁樞手臂揮舞比劃著你我,笑道:“明眼人都知道,開春後建奴會起兵。很多人都覺得遼軍可堪大用,只有爲數不多的人知道,遼軍不行。故而,遼軍開戰前拉攏各方戰力,是勢在必行的,而你大名鼎鼎,名聲響徹四海,不找你朱宗柔找誰?”

“答應他,明年開戰帶著你的人去,我也帶登萊軍去。我們背靠背,看著遼軍出醜,別讓建奴過於猖獗就好。我們要做的就是順勢赴遼,吃他們的,喝他們的,再幫他們收拾收拾爛攤子,給我們自己爭取時間。”

著袁樞努嘴,雙眼上翻看著車,頓了頓一笑:“或許,我們不答應,他們會全心全意備戰。你我開口答應赴遼,他們可能會等著你上演一出單騎衝陣,以少勝多的戲碼。呵呵,到時候他們的臉色,一定會很精彩。”

朱延平也是一笑,斜躺著,吃著蜜棗:“我給我女人都沒怎麼過甜言蜜語,,該怎麼哄袁崇煥。”

袁樞側頭瞥一眼朱延平,上下打量道:“袁崇煥可是美男子,不比你遜色多少。該要的好處要,該提的條件提,他們有求於我們,我們要價錢是正常的。讓他覺得一切正常,都在他預料之中,那就沒問題了。”

是啊,在袁崇煥那邊看,遼鎮老大孫承宗是成基命的鐵哥們,戰事緊急拉你門人上去混軍功,都是自家人,客氣什麼?

袁可立的登萊軍又是一直以遼軍輔翼的身份作戰,戰事緊急****萊軍上去也是慣例。

所以,拉朱延平的兵馬,****萊軍赴遼,在袁崇煥看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一切都在掌控中……

第248章 熊廷弼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45章 大聖歌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24章 單于城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71章 小公爺第73章 山東聞香第298章 平戎臺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57章 傳教士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124章 單于城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62章 安排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70章 噩夢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81章 形勢第46章 邸報惡訊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3章 窮途末路第23章 進州城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2章 行軍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12章 袁樞第10章 征途前夜第204章 被坑第79章 家宴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29章 算命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41章 名望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章 軍令如山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84章 司禮監第283章 疑問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2章 行軍第62章 安排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1章 軍令如山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
第248章 熊廷弼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45章 大聖歌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24章 單于城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71章 小公爺第73章 山東聞香第298章 平戎臺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57章 傳教士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124章 單于城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62章 安排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70章 噩夢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81章 形勢第46章 邸報惡訊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3章 窮途末路第23章 進州城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2章 行軍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12章 袁樞第10章 征途前夜第204章 被坑第79章 家宴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29章 算命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41章 名望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章 軍令如山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84章 司禮監第283章 疑問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2章 行軍第62章 安排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1章 軍令如山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县级市| 瑞金市| 和林格尔县| 鄯善县| 繁昌县| 石泉县| 栾城县| 利辛县| 耒阳市| 平武县| 无棣县| 革吉县| 枞阳县| 玉门市| 宁明县| 佛教| 横峰县| 武义县| 灌云县| 姜堰市| 肥城市| 溧阳市| 苏州市| 武城县| 六盘水市| 多伦县| 桃园县| 玛曲县| 茂名市| 宁乡县| 会东县| 勐海县| 沐川县| 仙桃市| 河北区| 广宁县| 临夏县| 阳泉市| 砀山县|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