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

“延綏鎮苦戰近月,米脂近在咫尺,不思籌糧資軍也就算了,怎麼連鄉勇都是如此稀鬆?”

米脂縣縣衙前,朱延平一襲金甲挽著馬繮打量著眼前拼湊的這支三百餘人的鄉勇,右手握著馬鞭指著,斜眼看一眼知縣晏子賓,扭頭對徐大相、曹少欽道:“延綏一戰,誰也不知戰火會燒多久。延綏鎮最要緊的無非是紅山口、榆林城和銀川關,而米脂就在銀川關南,是延綏之後最近的防守據點。”

晏子賓低著頭,渾身打顫,臉色發白。

朱延平很可怕,他惹不起。而兩位監軍,一個本職御史,一個是宮裡來的人,算上朱延平的內閣背景,這三個人合起來,當場砍了他也是沒問題的。

難道要說河套賊幾次衝破紅山口、從銀川關入塞內劫掠,只是收保護費?

河套賊,往常入塞劫掠,別說攻城,就連村堡都不會攻取。頂多就是嫌收的少了,圍住你要價錢,收到合適的價碼,這夥人就撤了。

前前任知縣是活活在任上老死的,這種西北的知縣不值錢,打發下來表現的平庸,無功無過,不少都是一輩子的事情。

前一任知縣,剛上任認死理,正好逢上當時的延綏鎮總兵杜文煥抄擊河套賊老巢,河套四十二部,發軍十萬騎揚言要生擒杜文煥。打破紅山口、銀川關,在米脂收好處。

前知縣脖子硬,人家河套賊圍住城還沒動靜,那個知縣就‘畏罪’自殺了。

所以吏部會選,貧農出身,自覺會試無望,想早日發財讓家人過好日子的晏子賓就來了米脂。米脂有不少好東西,可堵在銀川關前,是個有危險的地方。因此,他才以一個舉人直接委任爲知縣,而不是通過縣丞一職先行歷練。

朱延平勒馬打旋,馬鞭指著三百多鄉勇,齜牙笑著:“這點人,也就守個城門,於米脂防務何用?於西北平亂何用?這個知縣留著何用?”

他問一句,晏子賓的臉就白一分,這是個怕事的人。

曹少欽裹著大紅兔絨收邊披風,撥馬過來問:“朱將軍的意思,本監軍使一概支持。確實如將軍所言,米脂不比他處,這裡的知縣光能治民是不行的,還要懂大局,知兵事。徐監軍也在,將軍是何屬意不如說說,今日就把這事敲定。”

朱延平點頭,環視左右道:“延綏之戰,最快也要一月。若長久,誰也說不清楚。我欲在米脂設立大營,爲全軍後備。修繕軍械、湊集軍需糧秣,補充兵員等等一系列事情,我軍都需要一個落腳點。”

“綏德、米脂多豪傑,這裡民風質樸,尚武之風鼎盛,是一處難得的精兵產地。因此,本將提議罷現任知縣,由徐監軍總署米脂事務,爲全軍後盾。徐監軍,米脂雖小,卻是我軍唯一的落腳點,你可願擔此大任?”

直接罷免一個知縣,和內閣走走程序也就四五天能定下來的事情,徐大相也懶得搭理米脂縣武備荒敗的根由,朱延平的考慮也是全面。

不過,直接答應,他這個御史監軍未免有些不上臺面……

所以,徐大相撫須沉吟片刻,很認真的考慮一番,瞥一眼眼巴巴望來的晏子賓,道:“米脂於延綏之戰中,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光是如此是不夠爲我鎮虜軍補充大營的。不妨我等聯名上書內閣,在米脂設立守備,或都司,這樣募兵也就名正言順了,正好也緩解了我軍輔兵不足的缺點。”

一縣是守備,若是範圍再大些,就是都司。都司這種職位並不多,屬於強化版守備。一個守備,就一營兵馬,是合在一起屯紮的。如果要分軍扼守,那就需要都司名義。實際上,都司比守備,就多了監督轄地內軍隊操訓的權力。

這是小都司,大都司就是一省都司,可以和總兵並駕齊驅的。不過,想到武將的地位,直接忽視其中的比較吧。

而地方按察使司、巡按、兵備道員、總督、巡撫,一個個都有監察軍隊的權力。中樞的御史、六科官也會過問,這種情況下,一個武將,日子過的真的非常憋屈,無數人眼睛盯著呢。

朱延平一聽眼睛一亮,這主意好,米脂設立一營常備兵馬,一招兵基本上能將那些不安分過日子的豪傑們一網打盡。秦地刀客,可是未來叛軍的核心人物。依靠綠林江湖中的威望,登高振臂,一呼百應。

於是,晏子賓連個狠話都不敢說,乖乖交出知縣大印,檢驗庫存,按著規矩交接後,拿了鎮虜軍開具的公文,跑到陝西布政使司報到去了。

而福建延平府人,萬曆四十四年二甲進士洪承疇,也從浙江提學僉事的任上得到升遷,歷史上是跑到浙江當布政使司參議。因爲西北之亂提前爆發,規模更大,以懂軍事而聞名的洪承疇現在剛剛入京述職,內閣準備派到陝西擔任布政使司左參議,提前六年入秦。

米脂尋常百姓還在過他們的小日子,絲毫看不住銀川關那一頭戰火延綿的絲毫氣息,只有那些逃難的流民身上,才能看到戰爭的創傷。

這就是農業社會的特性,在此時格外的冷酷。隔壁的縣遭災,餓殍遍野,本縣一副歌舞昇平的事情,太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種話這年頭不頂事。

而這裡的士紳直接炸窩,一個知縣說拍死就拍死,這個朱延平著實惹不起……

鎮虜軍圍繞在銀川驛紮營,僱傭流民及本地丁壯幫忙建立營壘。

整個指揮核心都清楚,在米脂設立大營的重要性。延綏鎮這一仗若拖延下來,就是一場拉鋸戰。只要堵住銀川關,反倒是延綏鎮的事情可以放一放。

不過,更大的難題出現在朱延平面前。

出糧僱傭民壯,會加倍消耗軍糧。不算米脂的積存,他只有一萬六千石糧食,撐不了多久。想要動用米脂的積存,等內閣過完手續,才能動,也不多,一千石出頭而已。

山西巡按楊嗣昌確實給他面子,求爺爺告奶奶弄了米豆兩萬石,如今卻運到榆林城,他要得到這批糧食,還要去一趟榆林。

可現在去榆林,就要參戰,就很難退回來。整個鎮虜軍被戰事拖住,無法養精蓄銳。一旦戰線穩固,佔便宜的就是後面到來的祖大樂、周世錫。

若不去,這批糧食就會落入延綏軍手裡,真是個讓人難堪的問題。

不過,能拖一天是一天。

之前朱延平以爲紅山口、榆林城之後,就無險可守。可現在又冒出一個攔住官道的銀川關,就在米脂眼皮子底下,所以他的選擇又多了些。

比如,作壁上觀,看著延綏鎮流血,看著河套賊的銳氣被消磨。

整個鎮虜軍極有默契的爲修建營壘而忙碌,沒人再談支援延綏鎮的事情。就連和楊御藩拍胸脯打保票的王樸,也沉默不言,在這裡召集綏德州的玩伴,準備訓練一批自己的家丁。

每日,延綏鎮的求援信使一波,接著一波,朱延平派到延綏鎮的斥候,也是一波又一波。而楊肇基,還待在紅山口挨炮。

也是朱延平抵達米脂的這天,榆林城。

原來的延綏巡撫剛被調走,回京師述職,估計是兇多吉少。這回山西、陝西不作爲,已經有不少督撫、道員被召回述職,朝廷清洗西北的意圖毫無掩飾的進行著,這就是朝中無黨爭的厲害之處。

要收拾地方,沒人和你扯皮,內閣和司禮監直接就動手。

榆林城中,躲避戰火的災民無處安置,在街道上搭建草棚過日子。連吃飯都是問題,這批人就是上好的貨源,不少人販子出沒其中,挑選優質種子。

巡撫走後,盧象升從前線匆匆回來掌控榆林,他目光不復以往明亮,長久的熬夜,讓他雙目渾濁泛黃,只是目光更爲銳利。

大街上,看著排隊拿著碗打粥的難民,盧象升湊上去看了看,見粥稀的只剩下水,扭頭問:“城中存糧幾何?”

糧官拱手,擠出笑容:“還有八萬石。”

盧象升在宣大殺糧官的事情他已聽說了,如今盧象升臨時接掌榆林,他真怕追究舊賬,將他一刀剁了。

周圍打粥的災民一聽還有這麼多糧食,心裡有底了。粥雖然稀,卻還能保命。

盧象升看向糧官露出笑容:“加強糧倉守禦,

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16章 意外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4章 拜衙門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6章 意外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9章 緊急調令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章 形勢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85章 夜戰第98章 合金策第60章 錦衣緹騎第79章 家宴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62章 軍號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97章 宋應星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25章 談買賣第95章 傷離別第221章 攻城難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85章 夜戰第13章 羞辱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12章 算賬第34章 密議第124章 單于城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97章 示威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33章 籌議盜糧第42章 蘇州最強第309章 困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93章 那一夜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5章 矇混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40章 爲難第1章 軍令如山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
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16章 意外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4章 拜衙門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6章 意外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9章 緊急調令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章 形勢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85章 夜戰第98章 合金策第60章 錦衣緹騎第79章 家宴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62章 軍號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97章 宋應星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25章 談買賣第95章 傷離別第221章 攻城難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85章 夜戰第13章 羞辱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12章 算賬第34章 密議第124章 單于城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97章 示威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33章 籌議盜糧第42章 蘇州最強第309章 困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93章 那一夜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5章 矇混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40章 爲難第1章 軍令如山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乐县| 房产| 定州市| 资兴市| 丰县| 板桥市| 黔南| 嘉荫县| 屏东市| 兰溪市| 湘乡市| 禄丰县| 崇仁县| 武强县| 开鲁县| 四会市| 嘉鱼县| 上高县| 和田市| 襄樊市| 天津市| 自贡市| 靖远县| 双桥区| 天峻县| 赤城县| 电白县| 温泉县| 颍上县| 新野县| 会东县| 那曲县| 综艺| 湘西| 行唐县| 衡东县| 宁都县| 鹤庆县| 林芝县| 威远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