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章 瓜分橫財

張採細細打量朱延平,暗暗點頭,這是個有前途的人。

有勇力,不足爲奇;有才華,競爭激烈也不見得能出頭;若兩者結合,還是邊患連連的此時,這就是大本錢。如果賣相好一點,很容易崛起。

張溥則見朱延平殺人後,卻能氣定神閒穩住情緒,這很難得。

各自見禮後,張採詢問起昨夜的事情,朱延平看了一眼張溥,如實回答。

結果二張同時皺眉,聽朱延平講完後,張溥道:“這白家三虎有從逆嫌疑,魚鱗甲非是尋常甲冑。最近聽聞山東聞香逆賊不感天恩浩蕩,頗有復起之勢。若白家三虎與聞香逆賊有牽連,衙門如此處理,也不足爲奇。”

張採則讚道:“原以爲朱將軍有甲冑在身,與親兵擊斬匪首。未曾想卻是孤身一人,張某敬佩將軍膽氣武勇。”

婁東二張,完全可以代表太倉州、乃至是蘇州府的士林輿論。

見這兩人並不看輕自己,朱延平收斂喜悅情緒,道:“擊斬賊匪,本份職責,不敢言勇。今日拜見先生,有一事請教。”

至於張溥口中的聞香逆賊一事,朱延平沒有接話茬子,這種謀逆的事情少談爲妙。而且,這裡距離山東遙遠,沒有談論的價值,張溥也只是隨口一說而已。

這時候張家老僕端來茶碗和點心,張溥將自己茶碗推過去,續了水,說:“朱將軍請言,但說無妨。”

“說來不禁有些厚顏,此次杭州之行,遇山東青州府樂安舉人孫海先生。孫先生爲杭州坐營總兵楊國棟幕僚,在下北歸之際曾言,說如今邊患不靖,投軍報國用處不大。唯有科考登榜,文職領兵方能有一展才華之地。否則武人領軍,頗多掣肘。”

二張聽了頷首,朱延平繼續說:“不怕二位先生笑話,在下也有衛霍、嶽武穆之志。如今的局勢,按在下師尊所言,乃是內有諸黨相爭,舉國內耗,外有猖獗邊患,空有國力而不能平。有形勢不好,朝夕間便會重演靖康之恥的危情。若以武人身份領兵,受制於人恐難有所作爲。”

張溥與張採互看一眼,都有些驚奇,沒想到朱延平也是個放眼天下的人,是個能看到朝廷危機所在的明白人。

“樂安的孫先生說,在下戴孝應徵爲國效力,就有奪情的成分在。指點在下參與今年鄉試,在下見識淺薄,師尊又云遊南京,不知孫先生所言可行與否。故來請教二位先生,若能成,在下整軍備武之際,也要竭盡所能,爭上一爭。”

喝一口茶,朱延平苦笑道:“爭一個爲國捐軀,能死得其所,死的安心的機會。”

張採捏須,沉吟道:“孫海的說法有一番道理,可朱將軍,這科考不易呀。”

“在下也知其中不易,有個功名在身,在下在邊鎮領軍,也能少些猜忌。”

張溥眉頭輕皺舒展,看向朱延平:“朱將軍一番壯志,實令敝人汗顏。若將軍有把握,敝人也會助力一二。”

“如此,謝天如先生大恩。”

又閒聊幾句,將杭州大營發生的譁變說了後,朱延平告退,張溥、張採起身送他出院。

重新返回七錄齋,張溥落座後,眉頭繼續擰成一團:“這人心思摸不透,不知是真報國,還是一番虛言。”

張採拿著點心,想了想說:“應該不假,否則不會如此焦慮。這邊鎮的水,深了去,沒有功名投過去,外人極難立足。”

“就怕此人借你我之名招搖,拿了功名卻食言而肥,到時你我,豈不就成了士林笑柄?”

張溥說著嘆氣,他最大的財富就是幸苦積攢的名望,若他爲朱延平張目,只要把朱延平報國的理想宣揚出去,南直隸的科考官會給他一個面子。

可就怕朱延平得到了功名,待在家鄉不走了,到時候朱延平固然會遭到一番罵名,可也能衣食無憂。他張溥,就成了雙目不識人的瞎子。

出了張家園,朱延平登上馬車後,輕呼一口氣,身姿懶散倚靠著車廂,細細回憶,感覺自己沒出什麼洋相。

和名士打交道,比官員還要麻煩。官員那裡能各取所需就有合作的可能,名士這裡,看的就是對方的喜好。

魯衍孟睜眼看一眼,道:“去衙門一趟,昨夜的事情,還有不少尾巴。”

說罷,魯衍孟裹裹棉被,換了個姿勢繼續入睡。

西門,守城衙役登上馬車要檢查,一看端坐閉目養神的朱延平,賠了個笑,趕緊下車,放行。

裡面那位,可是能搏殺兩頭惡虎的猛人,沒事少招惹。

衙門,吏房。

朱延平在作僞的案文上畫押、簽字、按手印,押就是花押,每個人都能設計一塊屬於自己的花押,可以是各種花草紋理,也可以是文字組合。就連鄉野農夫也能有,比如畫個鋤頭當花押……

他的花押也簡單,就是‘鎮海延平’四個字寫成一團。

收好案文,王書吏遞來溼布巾讓朱延平擦拭手上印泥,道:“將軍也是衙門裡的人,有些話也就直說了。將軍昨夜擊斬盜女匪首,可是爲知州老爺解了心腹之患。不過,還有賊衆在逃,若再有盜女案,將軍、卑職、與知州老爺,這臉面上都不光彩。其中的要害,朱將軍可曾明白了?”

跟著王書吏走到桌旁,朱延平入座,放下布巾點頭道:“還請王書吏轉告知州老爺,月底之前,鎮海軍將士能將在逃盜匪緝捕歸案,送交衙門。”

王書吏頷首笑笑,將桌上擺著的木盤推給朱延平道:“這是盜女案積攢下來的懸賞,七十兩白銀一文不少。”

他說著,還將木盤上的紅布揭開,六枚銀錠子擺著,朱延平看一眼王書吏,王書吏面色如常,遞來領賞文書和筆。

十兩一塊的銀錠子,少了一枚,人家當面說瞎話,朱延平還能說什麼?

見朱延平提筆在文書上簽字,收好收訖文書,王書吏起身說道:“王師爺還有些機要事要與朱將軍談談,此刻師爺應在中院。”

“那告辭了,日後將在婁江操訓,這婁江景色不錯,王書吏有空閒,可來遊玩做客。”

“好說,朱將軍請。”

“王書吏,留步。”

出了吏房,朱延平掂了掂四斤重的銀子,想到白白被王書吏吞了十兩,心裡哪能痛快。那邊還有個王師爺等著要喂,真是吃人的衙門。不過,都是白來,他也不心疼。

這個年代官場就是如此,他有點懷疑後世的。

中院,朱延平笑著走上去,對王師爺以及其身後的樓彥章拱手。

王師爺拱手回禮,左右看一眼道:“想來有些話,王書吏已說了一遍。我也就不多說了,盜女案不是白家三虎這些地痞能完成的。各處路卡,一向是由巡檢司的人負責。其中關鍵,朱將軍可曾明白?”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朱延平哪能不理解,目光一凝問:“那緝拿在逃盜匪之事?”

“朱將軍安心操練士卒就是,如今鎮海軍在側,衙門的底氣也足了些。緝拿盜匪,本就是樓捕頭份內之事,此事還需麻煩樓捕頭。若樓捕頭出師不利,再出動鎮海軍不遲。”

樓彥章踏前一步,低頭瞥一眼朱延平提著的銀袋,笑說:“殺雞焉用牛刀?朱將軍,那三虎就讓衙門裡的弟兄們來處理。”

告別這兩人,朱延平的裝銀布袋也沒了存在的必要,樓彥章十兩,王師爺十兩,知州老爺陳如鬆二十兩,還好,給他剩下了二十兩……

掂掂手中銀錠子,樓彥章笑說:“這位還真是豪爽人。”

“本就一筆橫財,這事衙門也要擔風險,沒道理給他一人。”

王師爺右手探進坐袖內,摸著冷冰冰的銀錠子,摸出一枚來,笑顏如花笑呵呵道:“拿了人家的銀子,這白家三虎也要早早落案纔對。”

“這是自然,那三虎失勢,擒之不難。”

樓彥章信心滿滿回一句,見王師爺給他遞來十兩銀子,楞了楞道:“師爺,這又是何故?”

王師爺笑容滿面:“這位朱將軍會做事,做事豪爽,我們也不能白拿銀子。我就喜歡和這樣的豪爽人打交道,光吃不幹活,下回這交道就不好打了。”

接住銀子,樓彥章恍然,笑道:“師爺高明,其實在下也喜歡和爽快人打交道。”

王師爺頷首,說道:“聽聞庫裡有些稱手的傢伙,樓捕頭不妨去兵房走動走動。取些東西送到婁江營,把我們的意思送到,以後這位朱將軍纔會和我們好好打交道。”

陳如鬆的俸祿是以糧食爲單位發放的,每年一百六十八石。其中會用其他生活物資如布匹、銀子以及坑爹的寶鈔來折算。光論月俸,陳如鬆每月俸祿在十兩左右。

十兩銀子入賬,陳如鬆也露出了笑容,這是能買一名嬌俏小婢女的錢。端著茶飲著,掩飾喜悅,說:“這位朱將軍也是個懂規矩的,可有什麼難題需要本州解決的?”

王師爺搖頭,道:“未曾有,可能是初入軍旅,還不知軍中各項用度。”

他跑去見朱延平,提點一番是一個原因,代表陳如鬆去喝口湯也是一個原因。

本以爲朱延平會拿隨身碎銀子打發他們,做個場面。畢竟王書吏還沒膽子獨吞十兩,那十兩是三班六房一起要分潤的。

他們怎麼知道朱延平身上就沒什麼錢,又是沒什麼經驗,只知道和衙門打交道要用銀子開路,新到手的橫財也不心疼,直接甩出去四十兩。

對朱延平來說,殺人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一個大麻煩。衙門不追究,已經很感激了,沒想到還有懸賞拿。這完全就是一筆出乎意料的橫財,砸的朱延平腦袋暈乎乎。

見王師爺領著樓捕頭來見他,以爲他們代表了整個衙門,想也不想就把大頭給了出去。

陳如鬆想想也是這個理,笑說:“這人有意思,可以栽培。”

王師爺點頭,躊躇片刻開口:“劉將軍說朱將軍有意科考,老爺這事上,是否助力一二。”

“不急,不能由我們給他科考的機會,否則我們給他機會,他又能過縣試,情面上立不住腳。他與二張有交情,二張點頭後,我們再順水送他一路。這樣,他佔據一個名額,士子、縣學、州學那裡也能說過去。”

“是學生心急了。”

王師爺抱拳恭維,陳如鬆笑笑搖頭,心裡感嘆,這銀子的份量就是足,連王師爺都爲朱延平討好處來了。

那頭,馬車上,魯衍孟一聽朱延平送出去四十兩銀子,直接跳了起來,渾身大汗一出,精神抖擻,指著朱延平罵道:“你個敗家的東西!王書吏收了十兩,你再給五兩這事就圓滿了!你倒是豪爽,四十兩呀!”

朱延平裝傻充愣:“呃……”

“事已至此,說旁的也無用了。”

看一眼朱延平,魯衍孟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神情道:“本來還想湊夠一百兩銀子幫你謀個南京監生的身份直接參與會試。如今,你自求多福吧,希望那二張能被你說動。”

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56章 哪來的虎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212章 算賬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0章 征途前夜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98章 合金策第119章 欺詐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83章 疑問第285章 夜戰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310章 紅與白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29章 算命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81章 形勢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212章 算賬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18章 疾如風第309章 困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5章 軍心不穩第34章 密議第119章 欺詐第65章 解謎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85章 夜戰第68章 顧炎武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19章 欺詐第14章 操練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53章 道門劍客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38章 準備第76章 雙鶴書院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8章 前途迷茫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94章 平戎服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59章 歲末上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41章 全府震動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章 窮途末路第265章 新開始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70章 噩夢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25章 矇混第203章 應社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95章 斬俘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81章 形勢第294章 平戎服
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56章 哪來的虎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212章 算賬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0章 征途前夜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98章 合金策第119章 欺詐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83章 疑問第285章 夜戰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310章 紅與白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29章 算命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81章 形勢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212章 算賬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18章 疾如風第309章 困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5章 軍心不穩第34章 密議第119章 欺詐第65章 解謎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85章 夜戰第68章 顧炎武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19章 欺詐第14章 操練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53章 道門劍客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38章 準備第76章 雙鶴書院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8章 前途迷茫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94章 平戎服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59章 歲末上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41章 全府震動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章 窮途末路第265章 新開始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70章 噩夢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25章 矇混第203章 應社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95章 斬俘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81章 形勢第294章 平戎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水市| 桦甸市| 临颍县| 定襄县| 六安市| 永修县| 刚察县| 崇左市| 泰和县| 义乌市| 昆明市| 奇台县| 绥江县| 玉溪市| 嘉禾县| 克什克腾旗| 竹北市| 盘山县| 龙南县| 卢湾区| 夏邑县| 诏安县| 南通市| 长子县| 环江| 定南县| 南投县| 乳源| 定安县| 碌曲县| 湘潭县| 平定县| 德化县| 邵阳县| 武鸣县| 华池县| 涟水县| 游戏| 迁安市| 天等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