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2章 中樞反應

後天會考第二場,大同的胖木匠王一田跟著同鄉吳清源、郝立強赴會臨江樓,聽著他們談論種種,王一田一腦袋的漿糊,死活聽不明白。

他也參考了,考場就是新奇,還有戴面具入考的人,應該也是作弊的吧……

不過,他是作弊了,真正的作弊,他只會順順利利寫自己的名字,也只認識幾十個字。昨天考試的時候,如古神仙說的那樣,一名白髮飄飄的監考官給他換了答卷。

這還不是抄,而是堂而皇之的替考。

這日下午,老魏揉著腰從奉聖夫人府邸出來,上了馬車第一件事情就是漱口。

畢竟歲月不饒人,客氏又是虎狼年紀,他老魏爲了伺候好這位母老虎,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祖宗,老{?爺那裡召見。”

走在半路上,東廠禁軍來報,休養體力的老魏又只能調轉車頭,去宮裡。

欽天監、工部屯田司、都水司,通政使司各方面精兵強將匯聚文淵閣東閣,天啓陰著臉坐在主位,手掌搭在扶手上,食指、中指交錯輕彈著扶手。

車騎將軍府霸佔南皮縣公田爲軍田,這在天啓看來是應該的,土地固定產出價值是恆定的,租給本地士紳會利潤外流,留在幕府做軍田,會獨佔產出利潤。

幕府軍糧有保證,賬面有充足的糧食,以朱延平的性子是不會再故意哭窮鬧餉。

可京裡還是有流言蜚語,現在好了,京裡這麼多人毫無反應,人家幕府率先把今年變化的惡劣氣候捅到了朝廷,你們一個個臉往哪兒擱?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京裡有人發覺了今日氣候不正常,也不會到處嚷嚷,誰嚷嚷就是誰的事情。等將來事情發了,那就是大家的事情,何苦自己冒頭呢?

朱延平手下的人能確定這件事,京裡自然能人不少,也是能確定的。

按著欽天監的說法是去年北直隸接連大地震導致地氣外泄,天地交感,這纔有了今年的北直隸一帶的大面積霜降。至於霜降會不會波及整個北方,還要等地方上的報告。

“畢侍郎,若今年北方不幸,戶部有何舉措?”

今科會試主考官、首輔顧秉謙,主持東閣會議,天啓只是旁觀會議進度,並最後直接進行處斷,將這件事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決議。

戶部左侍郎畢懋良列席會議,道:“戶部的意思是這霜降尚不能確定範圍、性質,昨夜霜降或許是偶然。不若再等兩日觀氣候而動,如此穩妥處事,方是萬全之策。”

崔景榮道:“話不能這麼說,老成謀國固然重要,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等坐掌中樞,多做準備以備災患,也是份內責任。”

做準備是要花銀子的,畢懋良看向崔景榮道:“崔閣老,朝廷舉措萬民關注,這事尚未徹底確定,若中樞做籌備,恐引發慌亂。故而,下官的意思是觀望氣候,再做處置?!?

魏廣微嘿嘿笑笑:“到底是怕事情,車騎幕府連應對策略都送來了,畢侍郎卻還寄望於氣候天心,未免過於謹慎?!?

“在戶部掌事,就該處處謹慎。魏閣老應該知道,戶部沒錢折騰?!?

戶部就是咬緊牙關不鬆口,不願意在沒有見到實質證據前掏錢做籌備。

一名中書舍人雙手捧著奏摺入內,經王體乾轉遞,進入天啓手中。

天啓眼珠子上下翻動,嘴角翹起:“畢自嚴還是能做事情的,太僕寺幾處牧場遭災,畢自嚴視察一番這纔回來。都看看,看看畢自嚴怎麼說?!?

奏摺傳下去,經手的內閣人人皺眉,京師周邊牧場萌發的牧草新芽全凍死了,昨夜的霜降可比想象中的還要威猛。

天啓飲一口茶,繼續說:“萬歲山的榆錢樹受凍,朕過來前去了一趟,榆錢兒焉巴巴,看來今年的榆錢飯是沒得吃了。起初,朕也覺得是宗柔譁衆取寵,見了榆錢兒朕纔信了?,F在,中樞做籌備如畢侍郎所說,可以再等等,看看後幾日的狀況?!?

“但宗柔說的南洋百萬石米,戶部怎麼說?”

畢懋良拱手俯首:“回皇上,車騎將軍空口無憑,部裡不敢輕信。百萬石糧食從閩粵運轉耗費驚人,更何況是從南洋?去歲平價糧一石一兩二錢銀子,若買南洋百萬石米,運費每石四錢銀子,則需要一百六十萬兩?!?

平價糧,即一年內糧價的平均數據,是衡量政績、顯示物價的重要指標。

說著,畢懋良對諸位內閣拱手:“糧食的行情諸位閣老也清楚,這批糧食若真能一百六十萬買來,我們戶部絕對會買??蓪嵲谑沁^於便宜,以至於我們戶部難以置信。”

天啓聽了這話眨眨眼睛,心中想笑,朱延平那邊豁出去人情做無本買賣,你們倒好,還懷疑朱延平在騙錢。都是買高價糧慣下的毛病,估計回扣也不少……

顧秉謙聽了哼哼笑笑:“怎麼?畢侍郎懷疑宗柔的爲人?靖之公,您說說您這位學生的人品。本官一直與宗柔投脾氣,他不說虛話。”

成基命輕咳兩聲開口:“畢侍郎的顧慮是應該的,正所謂開口無憑,不能因爲宗柔是本官的學生,他說什麼就信他什麼?!?

畢懋良道:“正是此理,下官也相信車騎將軍的人品??勺蛞拱l現霜降,車騎將軍便擔保幕府能從南洋萬里之外買糧百萬石。能否買來百萬石米不在於車騎將軍人品,而在於南洋方面。另,奏摺中還信誓坦坦確立糧價,實在是超乎戶部理解,故而戶部不敢輕信。”

分析起來戶部的考慮是沒問題的,朱延平能買來糧食不在於朱延平想不想,而是在於南洋那邊賣不賣。而且連糧價都能如此低廉,有大包大攬,拍著胸脯說大話的嫌疑。

糧食再貴也貴不過一石二兩銀子,關鍵是運往京師一路上的運費。百萬石米就算從江南太倉運,現在買糧成本會在一百四十萬左右,運費大約就要八十萬。

隨著北方霜降的消息傳出去,可能糧價還會高攀,到時候賑濟各處的糧食價格會更高。

而朱延平就要一百六十萬兩,將百萬石南洋米運到天津交給朝廷,實在是太便宜了,別說利益,連本都要虧。

就算朱延平願意這麼幹,南洋那邊的人又不是活菩薩,爲什麼跟著朱延平做賠本的買賣?

無利不起早,所以戶部不相信朱延平的買糧能力。

老魏這時候回來了,聽了一半,當即道:“以己度人是會出岔子的,畢侍郎也與車騎將軍打過交道。應該知道這小子做事愣頭愣腦,可信用是沒得說的,是個忠義爲先的人。一百六十萬買百萬石米,還運到天津,這是能省朝廷百萬運糧虛耗的大功績!”

“爲了這功績,就是虧本兒也有人會做。而車騎將軍一向忠貞體國,奏摺中屢屢提及西北,可見他是擔心西北那裡出亂子,這是怎樣的胸懷?”

見老魏誇朱延平,成基命的臉色直接黑了……

老魏誇誇而談:“戶部的眼睛要往遠處看,要知道這糧食是從南洋諸藩買來的,等於國朝憑空多出了百萬石米。不能吃的銀子換成米,這買賣劃算。況且有一就有二,這次能一百六十萬買百萬石米到天津,下回是不是一百六十萬能買百萬石一口氣海運到遼鎮、東江鎮?”

“這一回回積攢下來,能減少多少虛耗,能爲朝廷節省多少元氣!依奴婢的狗眼來看,車騎將軍若真能年年買來二三百萬石南洋糧食,每年可節省五六百萬虛耗。如此爲朝廷節流,此功足以封伯!”

真讓南洋的糧食這麼來,補充北方各處及遼鎮,估計江南、兩淮、山西,勳戚名下的世代糧商會大面積破產……

天啓相信朱延平一年買來三百萬石南洋糧食不是問題,可這麼封伯未免誇張了些。不過細細算下來,誰能每年爲朝廷節流五六百萬虛耗,還能弄來三百萬石米,封個世襲侯都是應該的!

顧秉謙這個老魏的白鬚義子急忙應和:“此言極是,廠公高瞻!”

老頭起身對天啓拱手:“皇上,臣支持車騎將軍府策對。不論今年是否減產,爲了這批糧食也該試上一試。故,請戶部撥購糧款於車騎將軍府。”

“閣臣魏廣微,附議。”

“閣臣黃立吉,附議?!?

崔景榮也起身拱手:“閣臣崔景榮,附議。”

就像魏忠賢說的那樣,這批糧食必須要試一試,真的對朝廷太重要了。救災方面且不去說,光如此低成本的糧食,真的能救命。

節省各方面運糧虛耗,現在的形勢省出來的銀子還不是要到兵部?

有錢的兵部尚書,纔是真正的兵部尚書。

成基命被孤立,也起身附議。

都沒想到,朱延平竟然在南洋那邊還有深厚的人脈。

朱延平不是信口開河的人,他既然開口那就有一定把握。

這麼大的人脈,他竟然沒聽說過,對朱延平各方面人脈還沒摸透,成基命有些惱怒,認爲朱延平故意藏著。

可能宮裡知道這些人脈,纔會手段使盡逼著朱延平投向司禮監。

更多人的也是真真的想不明白,朱延平背後有南洋豐厚人脈,吃飽了撐著去司禮監門下做什麼,捱罵麼?什麼都不幹,靠著南洋日進斗金呀!

這位小老弟可真是大金主,顧秉謙送孫女的心思更迫切的。與南洋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這買賣賺的錢當真是數都數不盡。

也有一些人明白了,大概朱延平那些來歷不明的鉅額家財,就是背靠南洋攢下的。

南洋那邊,真的是一趟船出去,回來能裝半船銀子……

至於老魏口中封伯、封侯的事情,都沒人談,畢竟還沒見到糧食不是?

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56章 哪來的虎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63章 密信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12章 算賬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42章 蘇州最強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18章 疾如風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58章 本座楊衰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48章 南京來人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46章 邸報惡訊第67章 共謀富貴第310章 紅與白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90章 火棉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62章 安排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30章 晉商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84章 司禮監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44章 小公爺第19章 夜行軍第67章 共謀富貴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37章 受賞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24章 單于城第97章 宋應星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章 軍令如山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48章 南京來人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2章 行軍第129章 算命第62章 安排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05章 晉商實力
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56章 哪來的虎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63章 密信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12章 算賬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42章 蘇州最強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18章 疾如風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58章 本座楊衰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48章 南京來人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46章 邸報惡訊第67章 共謀富貴第310章 紅與白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90章 火棉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62章 安排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30章 晉商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84章 司禮監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44章 小公爺第19章 夜行軍第67章 共謀富貴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37章 受賞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24章 單于城第97章 宋應星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章 軍令如山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48章 南京來人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2章 行軍第129章 算命第62章 安排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05章 晉商實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巴马| 尼勒克县| 梁山县| 武功县| 紫云| 宁城县| 江源县| 开原市| 漠河县| 塔河县| 茌平县| 汝阳县| 广东省| 松江区| 河西区| 若尔盖县| 库伦旗| 麦盖提县| 昌都县| 星子县| 孝义市| 龙口市| 榆树市| 沙湾县| 拉萨市| 遵义市| 肥西县| 两当县| 荣成市| 昌都县| 南康市| 石河子市| 泌阳县| 邵武市| 克东县| 石门县| 广丰县| 连江县| 彭州市|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