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夜行軍

操訓一日,還經歷過一場兵變,鎮海衛子弟身心疲敝,卻因爲回家的消息而振奮,收拾著行裝,準備夜裡行軍。很多人都是頭一次出這麼遠的門,格外的思念家人。

左二營營門敞開,劉行孝二十餘名家丁騎馬先行,其後來自南京大營的親兵把,鎮海衛子弟組成的中二把,駕著驢車、牛車,載著帳篷、糧秣及軍械,魚貫而出。

朱延平騎在馬上,身旁何衝抱著一桿青色長條方幟緊跟著,他昂著腦袋,似乎這不是待不下去而是得勝回師一般。

將火銃斜背在背上,魯衍孟頭戴硃紅色勇字盔,飛碟造型的勇字盔帽檐將他一張臉遮住,一手牽著馬繮,默默趕路。

幾名將領帶著家丁前來勸劉行孝,劉行孝執意要走,與幾名將領把手輕談。

也有人來送朱延平,是左三營的張天賜、王一經等人,張天賜雙手捧著一罈酒昂著腦袋笑道:“朱兄弟,是不是被哥哥那烏鴉嘴說準了?”

朱延平翻身下馬,點點頭,擠出一絲笑容道:“確實如此,今日是兄弟對不住左三營諸位弟兄。小弟初來乍到,不知營伍規矩,還請幾位兄長莫往心裡去。”

“朱兄弟這話就差了,今日左三營弟兄無錯,朱兄弟遵從軍令也無錯,錯的……是這個見鬼的世道。”

張天賜將酒罈高舉,他個頭剛到五尺,站在朱延平面前有些小,輕嘆一口氣道:“若是戚爺爺在,兄弟們何至於做出這種昧良心的髒事?世道如此,朱兄弟是無錯的,今日弟兄們敬佩朱兄弟膽氣豪勇,又得知朱兄弟戴孝出征,這壇酒就請朱兄弟收下,他日兄弟孝期滿了,弟兄們再去尋兄弟共飲。”

雙手接過酒罈,朱延平高舉著,環視隨張天賜而來的左三營將士,火把搖曳昏光下,人人都配著一把戚刀,沉聲道:“兄弟就在太倉鎮海衛,隨時恭候戚家軍弟兄們上門。弟兄們的袍澤情誼,三郎應下了!”

那頭劉行孝也關心朱延平這邊,還擔心左三營的義烏兵氣憤今日朱延平斷他們財路,是專程來刺激或找麻煩的。

見兩撥人交錯擁抱,行了握拳橫臂軍禮告別,鬆一口氣的同時,心裡也有些惆悵,他不知道兵變怎麼會弄成這個結果,和他在南京大營接觸的很不一樣。

對於魏忠賢的乾兒子楊國棟,他一點也不怕,只是職位低三級,他奈何不了楊國棟。楊國棟掌印司令,在軍裡是不能講道理的,只能講尊卑。

五百人出了立在錢塘門的杭州大營,走上寬八丈的官道,一路向北。

此時杭州城的大火漸漸熄滅,朱延平心裡的火卻沒有熄滅,他執行軍令無錯,他也不認爲自己有錯,可爲什麼他們要灰溜溜的連夜走人?

楊國銳孤身擋住左三營將士,差點把命都搭進去,可到頭來削職遣還。

劉行孝鎮軍有功,結果還是要走,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楊國棟,魏忠賢的乾兒子楊國棟,與魯衍孟有仇的楊國棟,這個人三個字的名字,被他記住了。還有張天賜的那番話,可能錯的就是這個世道。

這隊人馬各懷心事,夜裡緩緩行進,有的只是車軲轆聲或馬嘶聲。

劉行孝說走就走的風格,讓總兵楊國棟措手不及,他也不敢將劉行孝往死得罪,只是想讓他知道,在這杭州大營是誰說了算。

還準備敲打劉行孝一番,再給個甜棗,舉薦劉行孝爲一路參將。劉行孝能鎮軍,打仗能力不知,但能鎮軍就是個好副手。嚴格算起來,兩人是自己人,這麼撕破臉,上頭人保準給誰都沒好臉色。

看著劉行孝託人轉交的兩份軍文,四十歲出頭的楊國棟鬍子一抖,喝道:“來人!”

帳外家丁四人入帳拱手,口呼:“大帥。”

楊國棟眉頭輕皺道:“備厚禮追上游擊將軍劉行孝部,替本鎮呈送。另外問問,那個叫朱延平的少年可願在本鎮麾下效力,本鎮以千總相待,戰後能保舉他爲一方操守官。”

一旁幕僚孫海正處理軍務,放下筆道:“大帥,何看重一稚子?軍中健兒如過江之鯽,老爺給個機會,自有豪傑爲老爺分憂。”

“你不懂,今日那少年以五十新軍鎮住左三營義烏悍兵,這已是難得之事。更爲難得的是,此事傳播開來,各營將士必將推崇此人膽氣。提拔此人,也是順應軍心。而劉行孝亦看重這少年,本鎮也是向其示好。”

“老爺高見,此事不妨由孫某前去走一趟。”

一個讀書人去,還是自己的親信幕僚,更顯份量誠意。楊國棟故作思考,點頭應下。

官道上,劉行孝將朱延平喊到前隊,將地圖遞給他問:“三郎看看,這一路北上,如何安排行程。”

“遵命。”

騎在馬上,朱延平捲開地圖,貼近了藉著一旁騎士舉著的火把察看,手指沿著地圖測算間距,這地圖竟然沒有比例尺,畫風抽象,只有官道、水路,山與城鎮的標註,再無其他。

“將軍,此時運河冰消,夜裡不復幾日前寒冷。不如走運河北上,節省的軍糧,足以搭乘各幫漕船。”

運河漕船兩萬多艘,分爲十個船幫,現在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尤其是蘇杭這一片的,要在三月初十日將第一批漕運物資運抵京門通州張家灣。

“本將亦打算走運河,不過如此,就有些欠考慮了。”

走運河,兩日內就能抵達蘇州,五日時間能慢悠悠抵達南京。

既然不走運河,朱延平在地圖上一點道:“那弟兄們一夜一日,明日傍晚在嘉興府府城立營休整可好?”

劉行孝笑了:“一夜一日行一百五十里路,如此行軍法,三郎他日爲將是個吳起、張飛似的人物。太急,後日傍晚抵達嘉興府城即可。”

“那行軍至晌午立營,走到何處就在何處立營,後日一早再啓程行軍。”

朱延平摸不準劉行孝的意思,這行軍哪有往慢走的?

“你呀你,如今又無軍令在身,何苦爲難弟兄們?再走五十里立營,休整後操練半日,後日啓程暮至嘉興府城即可。”

將地圖卷好裝進竹筒裡,朱延平雙手遞過去笑道:“不是三郎心狠,弟兄們也急著趕回去幫家裡人務農,這點苦不算什麼。”

地圖可是緊要的東西,民間持有太過詳細的地圖,這可是謀逆的標誌,與甲冑、火器是同一檔次的東西。商會內部流傳的跑商地圖,也只標註沿途,多的不敢寫。

“本將疏忽了這一茬,不過能趕上農忙。這行軍慢,有行軍慢的好處,到了蘇州,三郎自會感受到。”

劉行孝笑笑,朱延平識趣告退,勒馬在一旁,等著後隊的本把弟兄。

牽馬的魯衍孟轉身放水,渾身抖著笑說:“這位將軍是個有心人,行軍慢,對他,對三郎都有好處。”

朱延平回頭看一眼,無語道:“官道上解手,不怕告發,將你一刀切了送進宮當公公?”

“怕甚?咱不喜歡見官,見了官也得官拜咱,麻煩事不少。不就一泡尿?信不信爺發瘋,去承天門前來一泡,最多也就挨頓板子,還是皮癢肉不疼那種。”

怎麼可能?朱延平覺得就是大明的親王去承天門來一泡尿,搞不好就是削爵的待遇。承天門在後世,改名叫天…安…門……

漸行漸遠,教頭劉文靜騎著一匹青鬃馬從後趕來,對朱延平拱手道:“朱把總,杭州大營來人。咱去通報將爺,先命令弟兄們休整片刻,等待將爺號令。”

“劉教頭,來人啥意思?該不會要把我們弟兄拉回去?”

“朱把總安心,楊總兵這點面子還是要給我家將爺的。來人帶著一車布匹,想來不是壞消息。”

頷首抱拳,送走劉文靜,見前隊緩下來,朱延平右臂橫握槍槊舉起,喝道:“停步,原地休整片刻,不可隨意出官道。”

翻身下馬,接過魯衍孟遞來的竹筒飲一口水,背後何衝執旗,另有兩人舉著火把,跟隨朱延平檢查隊列人數。

“小七,怎不穿棉鞋?”

走到左哨,見一名少年還穿著草鞋,這少年好賭,朱延平以爲賭博輸掉了,故而臉色不太好。

“三哥,鞋在這兒呢,這會兒回衛裡,能趕上家裡老漢生辰,做兒子的沒別的,上頭髮的棉鞋好看,就想著給老漢。”

趙小七從背囊裡取出捆在一起的嶄新棉鞋晃了晃,枯瘦的臉蛋露著笑意。

“穿上,夜裡不同日裡,腳凍壞了當心娶不到媳婦!”

“三哥,無礙的。”

瞪了一眼,趙小七握著棉鞋沒動靜,朱延平一嘆,也沒說什麼,繼續往後巡查。

十餘騎執著火把護著兩輛馬車從一旁經過,坐在車前的青衫布袍,頭戴瓜皮帽的孫海在馬車上對朱延平拱手,帶著笑容,朱延平抱拳還禮,有些莫名其妙。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鎮住左三營帶來的威望提升,就連本把弟兄看他的眼光都不同了,只是沒發覺而已。

來到後哨,楊春茂趕緊迎上來,拱手道:“三郎,可有軍務?”

“沒,夜裡別讓弟兄們落隊,多操心些。”

“放心吧,不會讓弟兄們走丟的。”

楊春茂還當是什麼事,拍著胸脯,有些不以爲意。

朱延平掃了幾眼,人都在也就沒說什麼,他有些不喜歡楊春茂對他的敷衍態度,感覺這人不用心。

來到驢車前,登上去打開自己的箱子,取一雙棉鞋拋給何衝,放好竹篾編制的箱子,跳下來拍拍手走了。

楊春茂看著,眉頭挑挑,他不願意在朱延平面前低頭,從小玩到大,他可是左屯的孩子頭,與太倉州有名的豪傑白氏兄弟,也是有交情的。

白氏三兄弟何等豪霸,他若向一少年低頭,傳到白氏兄弟耳中,他還能擡起頭來與白氏兄弟吃酒吃肉?

“朱把總,將爺有請!”

這時劉文靜驅馬趕來,緊勒馬繮。

魯衍孟也將馬小步牽來,朱延平翻身上馬回頭囑咐:“將鞋子給小七,前隊若動,後隊跟上就是。”

“遵命!”

一幫人抱拳,楊春茂輕飄飄抱拳,有氣無力應一聲。

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61章 投名狀第18章 前途迷茫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40章 麻煩了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51章 戰術改進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65章 解謎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39章 登萊系第221章 攻城難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94章 木材廠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3章 窮途末路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17章 譁變!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29章 算命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119章 欺詐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13章 蛇是誰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7章 譁變!第283章 疑問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6章 戚刀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46章 邸報惡訊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3章 進州城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37章 受賞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84章 司禮監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25章 談買賣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310章 紅與白第2章 形勢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87章 產業第198章 春怨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15章 工坊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1章 一場交易
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61章 投名狀第18章 前途迷茫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40章 麻煩了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51章 戰術改進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65章 解謎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39章 登萊系第221章 攻城難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94章 木材廠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3章 窮途末路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17章 譁變!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29章 算命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119章 欺詐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13章 蛇是誰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7章 譁變!第283章 疑問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6章 戚刀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46章 邸報惡訊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3章 進州城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37章 受賞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84章 司禮監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25章 談買賣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310章 紅與白第2章 形勢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87章 產業第198章 春怨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15章 工坊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1章 一場交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镇县| 肇东市| 合作市| 大厂| 绥阳县| 东至县| 日土县| 丽水市| 个旧市| 崇阳县| 炎陵县| 贵州省| 印江| 乐亭县| 龙井市| 蓬莱市| 霞浦县| 淮北市| 杭州市| 泰安市| 澄迈县| 鲁山县| 山东省| 沾化县| 新河县| 肥城市| 杭州市| 扶绥县| 章丘市| 万年县| 泗洪县| 上饶市| 讷河市| 石渠县| 古蔺县| 繁昌县| 湄潭县| 固始县| 准格尔旗| 贵港市|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