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揚州瘦馬

二月十六夜,朱延平的船隊又多了一些人,祝老漢一家子乘坐自家小舟北歸山東,在擁擠的航道上躲閃不及,被一艘運輸貢品的漕船意外撞翻。

一家子失去了所有的財產,就連老家的地契也丟在了水裡,徹底的什麼都沒了,救了這一家子十餘口人,繼續北上,當夜停在江都。

“兩淮富豪甲天下,江都城中家無百萬,稱不得富!”

走南闖北的阿九站在船頭,看著燈輝、月輝交織一片明亮的江都城,感嘆一句。

朱延平掛著披風,左手按在刀柄上,回頭道:“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囊中羞澀,真有些不敢去。”

阿九一笑,道:“揚州不娶、不吃、不玩,何懼囊中羞澀?”

“不吃不玩,那何必來揚州?不去轉轉?”

搖頭,指指船艙阿九道:“老爺放心那套萬金寶甲,小可就隨老爺走一趟。”

“那你還是留著吧。”

帶了十餘名家丁,朱延平身邊引著阿杏,寇青桐主僕,步行走向江都城。他的這點人手,一點都不顯得多,很多乘船而來的豪紳,乘坐華麗馬車,家丁僕僮近百人。

陳子龍與顧炎武也各自帶著書童,跟著去見識見識揚州的風物。

三人走在前排,陳子龍一襲青衫,手裡握著摺扇笑吟吟道:“兄長,可知揚州何物最爲緊俏?”

“這個不知,賢弟說說。”

陳子龍搖頭晃腦,幽幽道:“瘦馬值千金,鹽引富三代。”

顧炎武探頭:“瘦馬?怎可能價值千金?”

朱延平聽過揚州瘦馬的事情,更讓他奇怪的鹽引怎麼能富三代。

瘦馬一詞從陳子龍口中脫出,跟在後面的寇青桐恬淡笑容一僵,春梅更是低下頭顱,咬著嘴脣,小臉發白。

這個詞來源有二,都不是好意思,具有侮辱性。牲畜商人爲了利潤會低價購買瘦小的馬匹,養壯實後高價賣出盈利;第二種就是形容這個行當,這又是個什麼樣的行當?

兩淮豪商很有錢,花錢大手大腳,花的多,掙的更多。這就產生了一批依附他們,爲他們提供各種服務以此盈利的人。

養瘦馬,就是一種很好的投資,保賺不虧!運氣好,可以獲得百倍的利潤!

瘦馬是一個對女性帶有侮辱性的詞語,意爲可以對女性任意摧殘和蹂躪,如同役使凌虐弱小的馬匹一般。

因爲從事養瘦馬的牙公和牙婆低價買來貧家幼女,養成後再高價賣出去,這和商人低價買來瘦馬,養肥後再高價賣出的經營方式一樣,所以人們就這類女性爲瘦馬。

說白了,就是民間的教坊司,只是他們以兩淮豪商爲主要核心服務對象。

這些人,先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小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與富人作妾或入秦樓楚館,以此從中牟利。

因貧女多瘦弱,瘦馬之名由此而來。初買童女時不過十幾貫錢,待其出嫁時,可賺達千五百兩。

導致揚州的百姓見有利可圖,競相效法,蔚爲風氣。揚州鹽商壟斷全國的鹽運業,腰纏萬貫、富甲天下,故在當時,揚州養瘦馬之風最盛。

相貌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可能長裂了,也可能會更水靈。而且瘦馬的智慧才能,也是很重要一項標準。所以類似集中營的訓練營裡,對這些女子的調教十分到位。

一等資質的女孩,將被教授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細的化妝技巧和形體訓練。

這類完全就是教坊司的標準,非常的賺。

二等資質的女孩,也能識些字、彈點曲,但主要則是被培養成財會人才,懂得記賬管事,以便輔助商人,成爲一個好助理。

三等資質的女孩則不讓識字,只是習些女紅、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被培養成合格的主婦。

當然,所有的這些煞費苦心的培訓都是爲了將來能找個好買主,賣個好價錢。

並不是所有的瘦馬都能成功地嫁入富豪之家。最後,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馬不得不被送入煙花柳巷。因爲年紀超過十七歲,就會大幅度貶值。在秦淮河畔,“揚邦”歌妓大多是瘦馬出身。

至於進入富豪之家的,也不見得會是個好歸宿。

唔,秦淮上煙花女子也是有幫派的,有燕趙這類高窕英氣的,也有秦涼一帶勻稱不失高窕的,還有巴蜀膚白玲瓏的,自然也有淮揚一帶,具備各家所長的。

養瘦馬這個行當已經組織化,專爲達官貴人服務,以前,現在,將來,都不會消失。供求關係擺在那,誰能消滅?

陳子龍也是道聽途說來的,瞭解的還不如朱延平詳細,反倒是讓顧炎武開了眼界,臉蛋紅了,連罵牙人無恥,大傷風化。

朱延平則好奇能富三代的鹽引,這個陳子龍也不知道,只是聽人說來的,他家又不是做鹽運生意的,只是尋常的織造生意。

正處於青春萌動的年紀,對揚州瘦馬的好奇高於鹽引。

夜裡燈輝明亮的江都城,守門軍士就是擺設,對過往的商旅、人丁不理不睬,入城費也不收。

走過城門甬道,幾名少年手裡拿著傳單逢人就笑,散發著傳單。

朱延平擡手,每人那裡都收了一份,邊走便翻閱著,這些傳單印刷精良,內容無非城中哪些酒樓特色菜,或者打折,還有介紹哪幾家有要出手的瘦馬,還有兩份傳單在宣揚詩會,其中寫了一串串的名單,有當紅名妓、本地士林英傑或豪紳公子參與。

在這裡,往來行人真的可以說是人人錦繡,或許有穿苧麻紡織的,別以爲麻衣都是廉價的,有的麻衣紡織精良,夏日這種料子十分的透氣,往往比錦緞衣服還要貴。

陳子龍看著瓊花詩會裡的名單,見有些熟人就對顧炎武介紹,詩會在幾天後,他們是趕不上了。

朱延平則看著詩會名單,爲首一排排名字沒有熟悉的,只在末尾看到了史可法的名字,只是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

一幫人裡,只有寇青桐熟悉江都這座繁華,到處流油,背地裡淌血的城市,她也知朱延平經濟,就選了一座清雅、價格厚道的酒樓。

這座酒樓叫做樓外樓,點了招牌菜後一幫人坐在一起,朱延平坐在東道主位,阿杏坐在左首表示她的地位,寇青桐則在右首。

店小二見朱延平額上綁著孝帶卻帶女子出遊,也不爲怪,這座城市裡比這荒唐的事情多了去,湊上來道:“公子,您未點茶水。”

“取熱水茶具,茶葉自備。”

打發了店小二,朱延平將手上的傳單放到桌上,環視陳子龍二人,他的家丁和兩人的書童在樓下。

笑道:“我曾聽我家師尊說起一起荒唐事,二位賢弟聽聽。”

陳子龍與顧炎武坐正身子,拱手道:“願聞其詳。”

“昔年,山東聞香賊謀逆,本欲在二年八月十五日三方同舉。事前散發傳單,這傳單據說是二十四監所屬印書衙門所印。香賊掏銀錢,衙門印單子拿錢其餘不問,二位賢弟有何感想?”

陳子龍愕然,朱延平不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有些難以置信道:“怎可能?”

顧炎武眉頭皺著,說:“地方官宦死認錢,罔顧國法,不尊綱紀,該殺。”

搖搖頭,朱延平道:“事情就是如此的荒唐,二位賢弟可曾聽聞被抄家之宦官,近來有家資豐碩之人?沒有,這些爲患地方的宦官其中罪大惡極者,抄家後家財平平,大富之人一個都無。可錢,去了何處?”

顧炎武與陳子龍互看一眼,這個還真沒想過,陳子龍皺眉道:“該不會轉交親屬,或查抄軍吏貪墨?”

朱延平露出笑容,反問:“賢弟,那麼多眼睛盯著,人人都希望查抄出巨資做個鐵證,誰能轉移家資?辦事的軍吏,哪個又能手腳通天?”

宦官都是皇帝的家奴,被查抄的哪個不是惡名昭著?上上下下都看著,可每次就是查不出多少家產。宦官之所以惡名昭著就是撈錢太狠引起士紳憤怒,可錢哪去了?

這個邏輯很簡單,關鍵在於錢的去處。

陳子龍低頭沉吟,他隱約猜到了錢的去處,就是難以啓齒。

顧炎武小臉蛋憋紅了,他也猜到了,與他的認知大相徑庭,有一種三觀崩潰的趨勢。

小二端來沸水炭盆及茶具,客人自帶茶葉這種事情在這裡常有。往往有人來這裡就是帶著茶葉一夥人相互交流攀比,連菜都不點。

寇青桐取出一包安溪烏龍茶,雙手騰挪,將一件件茶具重新洗涮,一旁春梅打著下手。

一粒粒揉成小拇指頭大的烏龍茶放入茶壺中,寇青桐添入沸水,茶香四溢。

茶香沁人心脾,一旁獨酌的一名青年湊過來,對坐在主位的朱延平低頭拱手:“在下世襲錦衣百戶,河南開封祥符士子史可法,慕茶而來,還望東道成全。”

“蘇州鎮海衛朱延平,兄臺請。”

朱延平露出笑容拱拱手,展臂示意。史可法長得英俊,河南人都這樣,年輕時一個比一個俊朗,年老後就變形嚴重。

至於史可法的世襲錦衣百戶,這個純粹就是擺設,能不能領到俸祿還是兩說。像這樣的錦衣百戶,全國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史可法入座,對身旁陳子龍,對面的顧炎武先後拱手行禮,恪守君子風範,對朱延平身旁的兩名女眷看也不看。

陳子龍拱手回禮,這種事情見多了,士林朋友都是這麼認識的:“松江府陳子龍。”

對面顧炎武拱手自報:“蘇州崑山顧炎武。”

這下,史可法震驚了,坐著都覺得屁股癢。

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76章 雙鶴書院第34章 密議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84章 司禮監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50章 刺蝟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86章 地震,女奴第301章 更荒唐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63章 充當臥底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9章 緊急調令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39章 登萊系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3章 窮途末路第202章 閉關鎖國的朱延平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53章 道門劍客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65章 新開始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81章 形勢第239章 登萊系第81章 形勢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48章 南京來人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3章 羞辱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72章 揚州瘦馬第310章 紅與白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56章 哪來的虎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24章 單于城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98章 平戎臺第33章 籌議盜糧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81章 形勢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3章 羞辱第68章 顧炎武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25章 矇混
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76章 雙鶴書院第34章 密議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84章 司禮監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50章 刺蝟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86章 地震,女奴第301章 更荒唐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63章 充當臥底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9章 緊急調令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39章 登萊系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3章 窮途末路第202章 閉關鎖國的朱延平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53章 道門劍客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65章 新開始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81章 形勢第239章 登萊系第81章 形勢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48章 南京來人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3章 羞辱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72章 揚州瘦馬第310章 紅與白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56章 哪來的虎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24章 單于城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98章 平戎臺第33章 籌議盜糧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81章 形勢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3章 羞辱第68章 顧炎武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25章 矇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丹江口市| 四子王旗| 长武县| 邻水| 湘潭市| 海林市| 长宁县| 南澳县| 宁河县| 东安县| 灵石县| 靖安县| 江华| 石台县| 巴南区| 孟村| 鄂伦春自治旗| 黄浦区| 永川市| 天等县| 冷水江市| 浪卡子县| 紫阳县| 渭源县| 郴州市| 淳化县| 上饶市| 都兰县| 锡林郭勒盟| 凉山| 鄂尔多斯市| 巴中市| 巴里| 宜春市| 综艺| 明溪县| 礼泉县| 双江| 无锡市|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