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章 邸報惡訊

“好氣概!”

張溥手裡端著酒,仰頭一氣飲盡,又是哈哈大笑,手掌拍著桌,擊打著抄錄來的《大聖歌》紙頁,神態癲狂。

一旁的張採也醉了,抱著酒罈飲著,望著樑柱悲聲哭道:“魏閹矇蔽天子,督掌廠衛,天下之大不幸呀!”

今日北京的消息傳來,魏忠賢終於登場了,不止是他們,各處的士人、清流心裡都蒙了一層陰霾。

“兄長!朝中烏煙瘴氣,閹黨再起又如何?哈哈哈哈,有意思,哈哈哈,有意思!”

張溥起身搖搖晃晃做舞,雙臂舒展掄著,口中唱道:“一腔熱血一身膽…哈哈哈…英雄至此敢爭先……”

回憶起武宗正德皇帝時的劉瑾專權,沒有一個士紳能高興起來。

劉瑾非常狠,是個改革派,也喜歡收稅,前者弄得朝廷、地方安逸慣了的官員苦不堪言,後者簡直就是在挖士紳、豪商們的心頭肉。

如今朝裡又出現個魏忠賢,誰能高興起來?

原來的東廠提督魏朝、錦衣衛掌印都督駱思恭都是沒膽量的好人,不怎麼興風作浪,現在換魏忠賢監管廠衛事,誰不怕?誰不憂?

見張採哭個不停,張溥奪過張採懷裡的酒罈,砸到地上,臉上醉態正盛,卻是一副陰狠以及痛快參雜的神情:“報應!兄長,這是報應!諸黨相爭接連敗壞國事,皇帝陛下受夠了,這才放出魏閹這條瘋狗!等著吧,東林、楚、浙、齊黨這些說人話,不做人事的僞君子要倒黴了!”

“現在,正是我等奮發之際!”

張溥來回踱步,齜牙仰天笑著,手臂揮舞意氣不減:“魏閹收拾了諸黨,朝中必然平靖,他也長久不了,到時就是我等的機緣!這國事,豈能由老朽昏聵、貪贓枉法、閹腐之人把持!”

州衙門,一幫官員此時也是各有喜憂,憂的多於喜的。

作爲官員,不求上進的也好,雄心壯志的也罷,最想要的還是一個安穩的環境,要麼混吃等死撈銀子,要麼勤勉理政攢政績。誰都不想在一個動盪起伏的環境下工作,可能莫名其妙的就把金飯碗、烏紗帽給丟了,甚至還有殺頭之禍。

從天啓皇帝繼位以來,魏忠賢不斷搞風搞雨,加上他伴當太監的出身,地方官員也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他們看來,魏忠賢是個能人,生命短暫的光宗泰昌皇帝有七個兒子,活到現在的只有天啓皇帝和信王,其他五個都在宮裡死了,死的不明不白,就那麼死了。

天啓皇帝能一直健健康康活著,他的伴當太監們功不可沒。那些保不住自己主子的伴當太監,早被萬曆皇帝送到地府陪他們主子去了。

天啓皇帝的伴當太監魏忠賢、信王的伴當太監王承恩,都不是簡單貨色。

而且魏忠賢還是個狠人,天啓皇帝剛繼位不久,這位就搞死了他的恩人,也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掌管御馬監勇士營的魏朝、逼殺了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所有太監、宦官的總頭目,相當於大內總管兼內相的王安。

大明二十四監,司禮監是第一號,裡面的人物,包括幫忙打下手提筆謄抄東西的太監,都是可以對國事發表意見的人。

魏忠賢當著秉筆太監,卻把上級掌印太監王體乾當小弟,收了一幫子被東林排擠不得志的文武當乾兒子,號稱四十子,孫子輩收了上百個號稱百孩兒。這些人放出去一個,最輕都是個五品,你說魏忠賢牛不牛?

陳如鬆一直翻著本月朝廷下發的邸報,尋找著一切有意義的線索,每一處的人事調動,他都要前思後想,他要弄清楚朝中的形勢,纔好做下一步的準備。

邸報是朝廷發到地方上的一種官方報刊,不過分等級。給封疆大吏、地方三司的是完整版,這些衙門會隱去重要消息,將餘下的謄抄發給下面的知府,知府再隱去下面不能知道的消息,如此層層傳遞。

到知縣一級後,都是些不要緊的消息,可以謄抄流傳於士紳手中。

陳如鬆不是東林黨人,也不是齊楚浙諸黨成員,算是中立的文官。所以沒有被東林清算,他險險的躲過了天啓三年的京察大計,他不認爲等東林黨羽翼豐滿後,他還能繼續當官。

他現在想投靠東林,可東林看不上他。

因爲他是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那一科的主考官是東林大佬葉向高,可葉向高的弟子王化貞參考,葉向高以生病爲理由沒管事,管事的是副考官方從哲,方從哲是浙黨的領袖,諸黨聯盟的盟主。

當時陳如鬆沒有投入東林,已經錯失了機會,被東林認爲是心向浙黨的人;而他堂堂福建的地方狀元卻在方從哲那裡連二甲進士都沒考上,他自然賭氣沒有加入浙黨。

進士中,只有一甲、二甲進士才能進翰林院當庶吉士,當過庶吉士,有這個資歷的人才能當內閣。三甲進士,再努力撐死也就做個六部尚書。

而東林黨人又十分的霸道,自以爲正確,不給其他人活路。

他們自始至終堅持兩個凡是方針:凡是反對他們的官員,那就是奸邪;凡是奸邪,就該打倒清掃出去,還朝堂一個清靜。

完全一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態度。

當年就是太霸道,激起了所有官員的反抗,於是門生遍佈天下的方從哲徒弟被東林欺負後,他出山找回場子,擔任浙黨領袖,聯合楚黨,一口氣將東林黨趕出朝堂,清洗乾淨。

現在東林黨藉著移宮案的擁立大功,得到天啓皇帝的信任,捲土而來。他們不長記性,反倒覺得是當年心慈手軟給了政敵,也就是他們眼中的奸邪喘息的機會,才導致當年的一敗塗地。

所以現在的東林更加的偏執,清掃異己的決心更大,手段更爲激烈,也聽不得勸。

東林此時只能佔據朝堂緊要位置,地方上還來不及梳理。等新鮮血液補充後,東林黨有足夠的後備人手就會大面積清洗地方異己。

陳如鬆陰著臉計算著,他認爲天啓五年的會試,按照現在的形勢必然是獨霸朝堂的東林黨負責會考,由他們的人擔任考官。這樣出來的進士,按規矩都是這個考官的學生門人,這三百人都能算作東林人。

得到這批人補充,東林第三代人手就能從朝堂退到地方上任職,空出的位置給新科進士。

文官職位就三萬多個,其中顯赫、有權力的緊要位置不到十分之一。通常都是由進士出身的官員來當,一個蘿蔔一個坑,所以一旦東林清洗地方官員,陳如鬆的仕途就完了。

他目光炯炯,森寒的面色緩緩展露笑顏,盯在邸報上關於魏忠賢的消息上,輕聲呢喃:“當臣子就該有當臣子的樣子,你們活膩了,真把當今陛下當神祖皇帝那樣的仁善人?嘿嘿,鹿死誰手還不知呀。”

王師爺的臉色也不是很好,他還打算參加今年的會試,現在也消了這個打算。現在的關鍵,對王師爺來說不管東林能不能強撐到明年會試,總之這一科的進士,仕途絕對是無光的。

如果是東林主持會試,考中了就是東林黨人,如此強勢的臣子集團,皇帝早晚會下手收拾,所以當個東林人沒好處,會耽誤一輩子。

如果魏忠賢在會試前搞死東林,那這一科進士會成爲閹黨,歷史上有幾個閹黨能長久?

所以當東林黨的門人倒黴,當閹黨的門人也倒黴。

“老爺,學生決定罷考。”

思前想後,王師爺還是決定再等三年,他才三十歲不到,有的是時間。此時的遼東經略孫承宗當年也是給人當幕僚積累經驗,三四十歲纔開始參與科考,現在還不是一方封疆大吏,當今的帝師?

陳如鬆合上邸報,眨眨眼睛道:“這一科有風險,倏忽不定危險難測。再等三年也是穩妥的,可人人都知趨利避害,就怕下一科羣英薈萃,就不好考了。”

王師爺看著桌上朱延平寫下的《大聖歌》,猶豫片刻道:“朱將軍有雄心壯志,學生還是爭上一爭。走上一遭,即使不中,積累些經驗也是好的。”

“嗯,如此想也是好的。會試時,多有情緒激亢而發瘋的,殿試時也有在天子面前失禁的,參加幾次,磨練磨練膽量。”

陳如鬆展露笑顏,想起當年自己那一科的某些人糗事,笑了出來。有些話他沒說,會試的時候很多人緊張,甚至筆都握不穩。如果王師爺心態輕鬆,不重視得失,可能中榜的機會更高。

這話不能說,一說王師爺就會想著這個事情,反倒增加了壓力。不說,王師爺根本不去想,以平常心去參考,成績會更好。

此時的朱延平,也得到了屬於他的邸報。

好歹也是有事做的從五品鎮撫使,不是那種空職,所以太倉州也抄錄了一份邸報給他送來。

後院內一排紅梅,一排綠梅吐蕊吐香,芬芳撲鼻。

何衝等人正打掃著裡裡外外,所有的門扇窗戶從新上漆,窗戶重新蒙紗,就連門前的嶄新對聯、門神也換了更新的上去。

不過沒有傢俱,還要去請木匠來做一些。買傢俱,朱延平感覺太貴了,還是自己出材料,請木匠來做,花點時間也是可以忍受的。

兩排梅樹之間是一座涼亭,以及小小的一片池塘。

亭中朱延平看著邸報,沒感覺到什麼,魏忠賢提督廠衛的事情,他一點感覺都沒有。也不覺得這事情能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反倒關心各處軍事信息。

魯衍孟回來,吃著黃豆,站在朱延平背後看著,面無表情低眉沉吟。

看完後,朱延平將邸報遞給魯衍孟,問:“先生怎麼這幅樣子?”

魯衍孟雖然臉被燒的毀容了,可一向是帶笑的,現在的透著陰沉的嚴肅模樣,讓朱延平有些不適應。

“沒什麼,外面要颳風下雨了,先把營帳紮好。”

朱延平擡頭看著朗朗晴空,覺得魯衍孟另有所指,就是想不明白。

第40章 麻煩了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79章 家宴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141章 名望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67章 共謀富貴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61章 投名狀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37章 受賞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67章 共謀富貴第89章 家丁難招第44章 小公爺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29章 善後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70章 噩夢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19章 欺詐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5章 矇混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92章 再相逢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39章 登萊系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68章 顧炎武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87章 產業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204章 被坑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48章 熊廷弼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61章 投名狀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94章 木材廠第30章 名聲大振第48章 南京來人第95章 傷離別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34章 密議第296章 做準備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3章 進州城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83章 疑問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9章 善後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46章 邸報惡訊第43章 私軍家丁第124章 單于城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0章 拒絕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
第40章 麻煩了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79章 家宴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141章 名望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67章 共謀富貴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61章 投名狀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37章 受賞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67章 共謀富貴第89章 家丁難招第44章 小公爺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29章 善後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70章 噩夢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19章 欺詐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5章 矇混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92章 再相逢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39章 登萊系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68章 顧炎武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87章 產業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204章 被坑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48章 熊廷弼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61章 投名狀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94章 木材廠第30章 名聲大振第48章 南京來人第95章 傷離別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34章 密議第296章 做準備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3章 進州城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83章 疑問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9章 善後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46章 邸報惡訊第43章 私軍家丁第124章 單于城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0章 拒絕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德惠市| 屏山县| 昌平区| 莫力| 武定县| 德保县| 南京市| 巴中市| 分宜县| 长顺县| 体育| 广昌县| 织金县| 南皮县| 孟津县| 文昌市| 米脂县| 鸡东县| 如皋市| 高唐县| 武穴市| 昆明市| 文山县| 精河县| 太仓市| 揭东县| 潮州市| 泰州市| 新宾| 周至县| 义马市| 新巴尔虎右旗| 木兰县| 渭南市| 新郑市| 德令哈市| 综艺| 贵定县| 永嘉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