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1章 名望

相對於四千多兩的工資,朱延平對他們的態度至關重要。

朱延平是孟學嫡流,是當朝首輔的門生,這兩個身份組合在一起,爆發的威力讓人無法輕視。

湯若望非常理解孟學嫡流意味著什麼,基督教分成分裂成兩塊,導致羅馬帝國也分成東西兩半,還有冒出來的新教。

都是上帝的僕人,爭來爭去,掙的無非就是對《聖經》的解釋權。

孟子是聖人,孟學一直髮展,而孟府作爲聖裔,天生就掌握著孟學的解釋權。擱在他們那邊,朱延平孟學嫡流的身份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聖徒。

在這個儒家把持的龐大帝國裡,孟學嫡流這樣的身份不少,可兼具首輔門生的人,卻只有朱延平一個。

朱延平還想著爭論一番,他的底線是免費用這幫西夷人半年。

結果,湯若望很乾脆的答應下來,一年就一年。

朱延平還沒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耶穌會因爲沈灌的病逝,被魏忠賢隨意一句話,搗鼓的人心惶惶,就差抱頭鼠竄了。

這種情況下,應該化整爲零少露面,可這樣傳教大業就荒廢了。所以,湯若望決定找一些有能量的人,尋求對方的庇護。

朱延平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朱延平向工部申請從澳門調紅夷工匠入京,這就意味著朱延平是支持耶穌會的。湯若望的想法就是如此,他沒看出東林已經衰落的本質,以爲東林還是以往的那麼強勢。

處處碰壁後,朱延平這裡的條件真的不算什麼,趕緊答應下來。

對此,朱延平一時沒想明白關竅,只覺得這夥紅夷人賊心不死,這麼大的虧都願意吃,必須要好好防著。

他可不想弄出一箇中國的教皇,到時候政教相爭,太平道黃巾之亂,佛門白蓮教、聞香教一系列例子,都是典型的案例。

這頭弄妥當,輪到侯峒曾了。

雙手捧著酒杯,侯峒曾帶著歉意神情:“朱將軍昔日殺虎,已是江南美談,將軍武名傳揚各處。不過,孫兄家僕疏忽縱虎就是不該,幸虧朱將軍吉人天相。孫兄對此事素懷後恐,尚幸朱將軍無虞,本該負荊請罪。”

“可孫兄履職遼鎮,抽不出空子前來賠罪。我這個做師弟的,代師兄孫元化,向將軍賠罪,還望將軍諒解、寬恕一二。”

“好說,虎已死,又不傷我大明子民一人,無關輕重。侯兄這話重了,此時無需如此,我陪侯兄飲了這杯。”

朱延平端起酒杯示意,侯峒曾一杯酒下肚,露出笑容讚道:“朱將軍胸襟廣博,器量不凡,侯某欽佩。”

倒滿酒,侯峒曾連飲三杯,酒不多,意思算是表達完整了。

這場宴會到此爲止,連傳教士洪濟之死一事提都沒提。昨夜侯峒曾給湯若望分析的很清楚,提洪濟這個死了的教友,有上門質問的意思。

不管有無內情,這種行爲就是懷疑朱延平當時撒謊,這是質疑一個人信譽的行爲,是挑釁對方立世根基的行爲。一旦真這麼幹了,這場宴會必然誰都沒好處。

侯峒曾是徐光啓的學生,是遼軍火炮製造、炮術總贊畫孫元化的師弟,精通西學。自然看重技術,與宋應星有共同語言,兩人結伴離去。

想和朱延平這個首輔門生打聽到今年會試的內幕,兩人素無交情,顯然不可能問到答案,也會讓人看輕自己。

宋應星這個老朋友顯然是一塊不錯的階梯,順著宋應星的脈絡就能融入朱延平的交際圈。慢慢刷好感,自然會得到朱延平的幫助。

說實在的,徐光啓並不看重侯峒曾,因爲侯峒曾學習的方向和徐光啓核心思想不同。徐光啓精通西學的同時,注重數學、火炮和軍事。只有孫元化學習了這三個側重點,而侯峒曾只是以數學、天文曆法爲主。

想要科考中進士,他要麼自己本事硬還運氣好,要麼徐光啓出面,給他要一個名額,再要麼就是找個關係硬的人投靠。

徐光啓拒絕了魏忠賢的拉攏,所以這回會試,徐光啓開口也沒效果。三年前,徐光啓因爲鑄造一百五十兩一桿的秘魯銃事件被彈劾滾蛋,除非當時加入如日中天的東林,否則也沒法子爲孫元化開口要一個進士名額。

進士爲官和舉人爲官,根本就是兩個層次。

三年一科,每科三百人。算下來一年才一百人,十八年一代人,進士只有一千八百人。

其中一代人中,一甲進士只有五十四人,二甲進士及第三百多人,餘下的都是同進士。巨大的起點差距,直接就決定了將來的成就。

海瑞那麼強的人,就是因爲舉人出身,被官員們抓住這個原由集體抵制,導致海瑞一輩子只能做到四品官。

海瑞這樣的官,皇帝想不想提拔?自然想要提拔,這樣一個不顧一切爲了心中道義能殉道的人,又毫無污點。給與都察院大權,可以想象海瑞的威懾力有多麼的強。

整個大明的官場,不扯黨爭,也是一個個師門團結在同一理念下,相互爭鬥。下到一個縣令,上到一個尚書,都被一層層關係網籠罩著。

因爲孟府當年的事情見不得光,所以很多經過張家灣的舉人只知道朱延平是成基命的學生,並不知道孟學嫡流這一重身份。至於魯衍孟,尋常舉人,根本不知道魯衍孟是誰。

本來侯峒曾也不知道,可孫元化就在山海關,他知道啊。這才委託侯峒曾這個與朱延平有一面之交,還是老鄉的師弟來說項。

侯峒曾不成,可以請個有能量,人際關係網強的東林前輩來說說,再不成,他孫元化親自上門道歉。

沒錯,朱延平在上層就有這麼強的威懾力。

他在野,不少人怕他,不敢得罪他,因爲朱延平在官面上沒有任何可以失去的東西。至於鎮虜衛指揮使這個三品武官,在文官眼裡這根本就不是官。授官的時候連官服都不發,這叫什麼官?

不少人都等待著,等待朱延平步入官場後的表現。不是看他如何積攢政績,而是看他怎麼出醜。朱延平太年輕了,高身份必然是低起點,下面的胥吏,估計會教會朱延平如何做人。

官場有官場的規矩,一旦朱延平和魯衍孟入仕,那就要遵守這裡的規矩。

有著錦衣衛親軍都督府開具的文書,蘇成百餘人乘船南下一路暢通無阻,用北上一半的時間,直接抵達太倉。

他們的到來,以及兩千多頭牛,直接引發了鎮海衛的歡呼,因爲有百頭牛是給衛裡公用的。

而太倉的士紳們,只是聽聞朱延平出塞一趟去了插漢部,就賺了如此多牛羊來,有的驚詫塞外商路的利潤,有的則看到關鍵,朱延平有什麼資格出塞?還能獲得這麼多的財產?

剛從南京兵部尚書任上辭官的王在晉,將孫承宗罵的不敢擡頭的王在晉此時也是剛剛返鄉,與族老王世釗探討書法。

別說蘇州府,光一個太倉州在官場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覷。幾個月前,南京兵部尚書,南京百官之首的王在晉是太倉王氏子弟,南京工部尚書張輔之是太倉張氏子弟,由此可見一斑。

聽著老僕的講述,看著族老王世釗似乎聽的眉飛色舞很是激動開懷,王在晉將嗓子眼的話又咽了下去。

出塞,有那麼好出?

他可是當過一陣薊遼督師的大人物,自然知道塞外商道的隱秘。

而張溥、張採等人並不在太倉,而是遊學江南,帶著新創建的應社成員十一人,去找各地的各種學社打口水仗去了,一處又一處的勝利,應社成員吹氣球一般的鼓脹起來。

蘇成抱著兩盒人蔘去濱河村找朱延平的姑舅李老摳,蘇成與李老摳不熟,連本名都想不起,只記住了李老摳這個響亮的綽號。

是不是覺得姑舅這個詞聽的挺順耳?這就是士紳通婚的產物,親上加親。成親前一個稱呼,成親後一個稱呼,索性在小時候訂婚時候就改口,直接稱呼姑舅……

“你家三郎拐走我家阿杏,你個混賬東西……看打!”

李老摳相貌不錯,尤其是一對眼眸,雖然是中年人,還是十分的明亮。正在院中挑水澆著院中桑樹,提了扁擔追著蘇成一路亂打,雞飛狗跳。

兩盒人蔘放在地上,蘇成帶著隨行的弟兄趕緊跑,看李老摳模樣是講不了理。待著只能捱打,先跑了再說。

“小崽子!”

拄著扁擔,李老摳喘了兩口粗氣,抄起一對細長錦盒嗅了嗅,露出笑容,人蔘味兒他能聞出來。

周圍李家宗族只是打趣李老摳,朱延平拐跑阿杏去京師享福,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忘舊愛的難得情義行爲,將來朱延平鎮守一方,名留青史,這件事也是趣聞不是?

說到底,阿杏是他們李氏家族的女子,將來名留青史,也有他們李家的榮耀。什麼榮耀?盛產美女……

婁江軍營此時已經空了,新大營就在瀏河邊上,濱河村的西面的河灣旁。瀏河出口處,就是當年三寶太監率船隊的啓發點。

放下望遠鏡,劉文靜看著蘇成狼狽逃來,搖頭一笑。

夏日,不論南北軍士,操訓時穿的基本上都是無袖坎肩號衣,南軍更是因爲舟船、水澤地形作戰,有穿短褲的傳統。

“讓劉將軍見笑了,何必如此興師動衆?”

蘇成一張臉憋紅了,今天臉丟大了。

劉文靜、韓英、楊國銳等將校哈哈大笑,劉文靜上前拉住蘇成,勾肩搭背,左臂指著校場內的軍士昂聲道:“朱將軍在北京的威風,弟兄們也多少知道一點。今兒,你給弟兄們好好講講,弟兄們回去後也好吹牛不是!”

整座軍營三千號弟兄,有很多爲衛裡的人,也有巡檢司的人,還有不少蘇成不知道哪地方招募來的。

一個個望著他目光熱切,他們很多人推測蘇成回太倉,就是要爲朱延平遴選子弟兵。什麼兵,都沒有家鄉子弟兵來的趁手。

上回,就從營中選拔了二十多人北上。

安家費分量十足,管吃管住,每月軍餉託人直接發放給家眷。他們想給朱延平當家丁圖個肚圓,他們家眷也想讓家裡的頂樑柱去給朱延平效力,起碼月餉一兩三錢銀子貨真價實,不曾短缺一分銀子。

而那個趙小七,改名成了趙驍騎,被選拔爲家將,月餉高達三兩,高興的趙家老漢又將老婆娘弄大了肚子,反正養得起,怕什麼?

如今太倉州的知州換人,雖然還是魏黨裡的人。可新知州不是陳如鬆這個老知州,劉文靜這個新統帥也不是朱延平這個老統帥。

況且,劉文靜還是外地人,對軍士們如朱延平那樣的好,也消除不了根深蒂固的排外性。

不僅營中的三千號弟兄這樣想著,在劉家港碼頭上扛包攢路費的張天賜、王一經等百餘名義烏漢子也在這麼想。

從福寧兵變被退伍後,這夥人回家鄉忙完夏收,還記著朱延平那個約定,就來了太倉,可朱延平卻去了北京拼搏。

可他們沒路費了,只能咬牙在碼頭上幹苦力。然後去北京看看,朱延平要不了他們,他們就去遼鎮,或者天津鎮、薊鎮,實在不行還有登萊的袁軍門。

反正他們是義烏人,頂著這個名頭,不怕找不到賣命的差事。

這就是朱延平的名望,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名望的高漲。擱在士林,也算二流人物。對太倉人來說,他就是一流人物,在鎮海軍中,他的號召力完全就是超一流的。

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70章 噩夢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25章 矇混第204章 被坑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290章 火棉第25章 矇混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89章 家丁難招第66章 正陰陽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18章 疾如風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40章 麻煩了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80章 李園圖紙第12章 行軍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66章 正陰陽第222章 炮戰第57章 傳教士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59章 歲末上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33章 籌議盜糧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63章 密信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25章 談買賣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71章 小公爺第297章 示威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62章 軍號第130章 晉商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112章 袁樞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65章 新開始第97章 宋應星第46章 邸報惡訊第72章 揚州瘦馬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34章 密議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9章 夜行軍第81章 形勢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9章 夜行軍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90章 火棉第16章 意外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79章 家宴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01章 天子儀仗
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70章 噩夢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25章 矇混第204章 被坑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290章 火棉第25章 矇混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89章 家丁難招第66章 正陰陽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18章 疾如風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40章 麻煩了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80章 李園圖紙第12章 行軍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66章 正陰陽第222章 炮戰第57章 傳教士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59章 歲末上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33章 籌議盜糧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63章 密信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25章 談買賣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71章 小公爺第297章 示威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62章 軍號第130章 晉商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112章 袁樞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65章 新開始第97章 宋應星第46章 邸報惡訊第72章 揚州瘦馬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34章 密議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9章 夜行軍第81章 形勢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9章 夜行軍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90章 火棉第16章 意外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79章 家宴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01章 天子儀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凉城县| 峨边| 玉山县| 夏津县| 龙川县| 莱州市| 千阳县| 剑川县| 孝感市| 赣州市| 昌乐县| 科技| 威远县| 磐石市| 西宁市| 枝江市| 新闻| 宁远县| 邯郸县| 定安县| 连州市| 靖远县| 东方市| 乐山市| 洛隆县| 鸡泽县| 彰武县| 武宁县| 雅安市| 金昌市| 兴业县| 北海市| 内乡县| 鲁山县| 天台县| 岳普湖县| 涡阳县| 通州市| 大同市|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