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

九月十八,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也就是太祖高皇帝的生日。

周道登死趕硬趕,總算是在九月十七抵達米脂,對朱延平宣了聖旨。沒有實職,沒有厚賞,有的只是濃濃聖眷,皇帝陛下爲朱延平賜表字宗柔。

朱延平也好,周道登也好,都鬆了一口氣。

朱延平寧願爲了進士身份將手中兵權丟了,他現在能統軍,憑的就是魯衍孟、崔景榮和成基命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自己是誰,恐怕老魏那夥人,還有皇帝都不會知道。

只有拿到進士身份,他纔有底氣立根朝堂軍界。

說句難堪的話,實際上他不僅是天啓的打手,也是魯衍孟的打手。因爲他欠他們的人情,讓他統率大軍,雖然是他們的需要,可朱延平得到的更多。儘管他拼命了,可他還是欠他們的。

有了進士身份,真的什麼就好說了,不用處處特立獨行。

還有皇帝賜的宗柔兩個字,在朱延平看來這是敦敦教誨,這是對他的期望,也是一種保護。

周道登鬆了一口大氣,他是朱延平的老鄉,顧秉謙這個崑山人也是他們老鄉。這回是顧秉謙走漏風聲,只告訴他以後這個小老鄉在宮裡的稱呼是朱宗柔。

他一時沒想明白,隨後碰上湖州烏程吳興的閣老朱國楨也給他打招呼了,於是周道登出了一身冷汗。原來宗室手裡握著這麼犀利的一把刀,還猶豫什麼?

再裝傻,早晚會被清算!

京裡朝野,對朱延平的看法就是孤傲,硬脾氣。宗柔兩個字賜的好,一般人看不出什麼來,有些人看出來了,比如天下有名的及時雨,朝野士林公認的交際能手汪文言就看出來了。

他已經被監視,不代表他被隔離。正準備把消息傳出去,被楊衰抓了個人贓俱獲。朱延平的宗室身份,真的非常犀利。而他的一身本事,配上宗室身份,足以成爲天啓最犀利的刀。

真的,可以用朱延平剪除無數內部、外部的敵人,西北一戰朱延平已經表現出了這份當刀子的覺悟,十分的忠勇善戰,京中流傳他單騎衝陣,魯衍孟評價爲瘋子,朱瘋子的名聲也是響噹噹的。

民間,更是喜歡稱呼朱延平爲朱瘋子,他們需要這樣的人爲他們提供安全感,和榮譽感。

天啓是個絕對的實用主義者,他可以放心使用朱延平。因爲哪怕用不著了或功高震主封無可封,也不需要君臣翻臉,他一道封王就藩令,什麼遺患都沒了。

但在封王之前,朱延平的宗室身份少數人心裡有底就行了,絕不能泄露出去。而汪文言也知道其中的危險,放任不管他或許可以慢慢活下去。可整個東林就完了,所有牽扯進來的士紳,等天啓權威穩固後,必然會被清算。

天啓不是隆慶、萬曆這樣的皇帝,而是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的合成版。正德聰明到沒邊,決心很大,要從文官手裡奪權,在宣府鎮親征鏖戰蒙古小王子,天子車架接敵,正德都拔刀子上了。但還是揹著罵名死了,類似軍機處的豹房,在文官筆下成了玩女人的地方……

最難學的梵文,正德很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精通佛學的根源,也精通道門典籍。正德在位時,京師有兩千多喇嘛混飯吃。

正德手段過剛,直接就是要和你搶兵權。嘉靖手段陰柔,有堂兄正德的前車之鑑,既然你們文官要玩規矩,咱們就在規矩裡玩,一個大禮議整趴下多少人?幾十年不上朝,君臣聯繫靠一首首讚美仙神的青詞相互揣摩,動腦子,運轉著整個國家機構。

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都是嘉靖調教出來的,尤其是高拱和張居正對蒙古的馬市政策改變。直接讓騎馬的蒙古騎士,變成了一個個會精打細算的商人……

天啓登基四年,三大案疑雲密佈,諸黨相爭東林獨大。先乖乖聽東林的話,什麼都答應。等魏忠賢在宮裡清洗了王安、魏朝後,天啓立馬就當起了木匠,什麼事情都交給魏忠賢出去吸引火力。

然後又一步步放權,將負責京察的左都御史、吏部尚書、吏部考功司郎中都讓給了東林。六年一次京察,檢驗京師地方五品以下的官員政績,可以直接讓對方滾蛋。

於是,諸黨最有戰鬥力的科道官全軍覆沒,東林徹底的獨霸朝堂。就這樣,老魏握著反東林戰旗晃了晃,不甘心的諸黨、就連中立朝臣也傾向魏忠賢。東林一步登天,沒有了視線中的外敵,爆發內部衝突。被閹黨,也就是聯合黨挖了個大坑,將東林坑的太慘了。

現在汪文言自己尋死,天啓不得不成全他。

東林中,不僅汪文言準備求死,其他人也有此類打算。他們現在活著,比死了還不如。朝堂上不敢大聲說話,士林中更是不敢像以前那樣豪放。時時刻刻都擔心皇帝的清洗,還會揹著逆臣的大帽子名臭千秋;時時刻刻都有東林人被趕出京師,他們的力量不斷被肢解。

等失去了反抗能力,或許他們纔會接受真正的懲罰。

有些人知道,天啓奪他們的官職也不解恨。等一切風頭過去後,就該輪到他們接受天啓最徹底的清算。

他們丟官是必然的,死亡也是必然的,揹負青史罵名也是必然的。爲了標榜自己的正義,以後的閹黨必然內鬥分裂,可都是從魏忠賢麾下出來的,必然會將種種污水潑給東林。大家都是官場中人,誰都不乾淨。

到那時,他們自己要倒黴,親族子弟門人也會倒黴,與他們相親近的人也會倒黴。與其現在被動忍受天啓的割肉放血,還不如奮起一搏,主動作死。

“不破不立,置之死地而後生!”

楊漣是這樣說的,只要他們死的夠憋屈,他們的子弟還有復起的機會。他們早一些付出代價,卻能換回以後的希望。

九月十八,這是一個大日子。宮裡宦官宮娥挑燈,人人都是鮮衣,裹著的都是大紅斗篷,一派喜慶慶祝聖誕。

汪文言作死,直直白白作死被楊衰逮住,錦衣衛詔獄裡,汪文言戴著枷鎖,沒搭理楊衰這個老對手,對新面孔許顯純道:“罪臣自檢,揭舉原遼東經略熊廷弼行賄一案,楊漣、葉向高等人收受賄賂,不下五萬!”

楊衰一聽這話傻眼了,許顯純則是喜出望外,天大的功勞啊!

也在今晚,皇后張嫣的父親,太康伯張國紀作爲國丈入宮觀賞舞樂。一封封的紙卷被他隨手亂投,找到機會就亂投。

這是揭舉魏忠賢結黨,禍害朝野的秘奏,完全照抄楊漣的《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

對付東林最好的手段就是冰消瓦解,像春風一樣吹過去,讓這幫人自然而然的消失。一旦手段過於激烈,那麼士林的輿論必然同情東林人。無法斬草除根,不能永除後患。

而天啓,也有心栽培東林中一些人,重新回到明中期文臣相互制衡的局面。一家獨大,對誰都沒好處。

現在,汪文言、楊漣帶頭作死,將他的一切計劃都打亂了。

而宮裡出現的那些東西,也只有張國紀敢這麼幹,誰讓這是個東林人?至於其他皇戚,魏良卿是個老實人,不會這麼幹。還有範慧妃的兩個兄弟,都是無膽鼠輩,朱延平的人燒了他們的賭坊,連個狠話都不敢說。

喜慶放鬆心情的天啓,真的很高興,西北平靖之後。讓朱延平再從晉商身上狠狠切一條大腿下來,這樣明年朝廷就不缺銀子了。

然後,明年遼東這邊必然打起來,如果再奪回遼瀋這樣的戰略優勢地段,只要扼住建奴上升勢頭。以建奴的底蘊,必然會崩潰。

最後是西南,遼東一旦平定,西南戰事自然而然的就會平息,這樣就能收回西南五省的賦稅。沒有戰爭,就可以全力休養生息,梳理紛亂的朝堂秩序。

可現在,一切美好的計劃,都讓東林人打破了。他們必然是要死的,這一點東林的頭頭們知道,天啓司禮監的人也都知道。

張國紀的小紙條攪得宮裡人心惶惶,既然要找死,那就成全。你們要死的憋屈,那就那鐵證壓死你們!

於是,司禮監御筆,才學最好,口才更好,只是長得稍稍難看的劉時敏連夜去了一趟大理寺天牢,拜訪大理寺三人組。

也可以說是提審,可裡頭那三位一個根子比一個深厚,脾氣一個比一個大,實際上還是拜訪。哪怕要殺頭,也要讓他們體面的離開。

王化貞,葉向高的學生,朱延平的師叔,與熊廷弼鬧彆扭,做了讓後人恨的牙癢癢的經撫不合事件,導致遼鎮千里疆土一朝淪陷的罪魁禍首之一。潰軍中選拔毛文龍、陳繼盛、張蓋等死士,王化貞也是真正的東江鎮開脈祖師。

天牢裡,桌椅書櫃齊全,王化貞拿著雞毛撣子清理著書櫃,將花費三年時間寫好的四十八卷《普門醫品》一冊冊放入書匣。這是歸納《本草綱目》的一本醫書,以常見病爲核心體系,沒有《本草綱目》那麼的繁複浩大。只要學了《普門醫品》,做個赤腳醫生也是綽綽有餘。

劉時敏搗著炭火盆:“熊廷弼行賄一案,你知道多少?”

王化貞合上手書的書匣,端著茶碗坐到劉時敏對面,撫須道:“老熊再次啓用,是師尊與楊漣的保舉。他負才輕視與我,我恨他不知感恩,故而彼此慪氣,內耗致使遼東王事功虧一簣,犯下了滔天大罪。外人只知保熊,實是師尊憐惜我這個逆徒,拖著老熊定罪流程,爲的就是給我爭取時間,完成心願。”

“我自幼心慈,見不得生老病死。立志學醫醫人醫己,後拜入師尊門下,學醫世之術。奈何自負甚高,連累師尊忍辱三年。昨日王化貞心願已了,今日王化貞是個好說話的,欽差有所問,必有所答。欽差想要什麼話,王化貞皆可說的。”

劉時敏聞言也是一嘆:“十萬大軍分崩離析,據登萊統計,遼瀋失陷這將近四年時間,遼東人口由五百萬徒降至今二百萬,這些人分屬各方,飽受背井離鄉、宗族離散、家破人亡、刀兵等等之災。三百萬人死亡,朝廷必須給天下一個交代。你和熊廷弼,必須死一個以安天下蕓蕓衆生之口。”

王化貞雙眉緊蹙:“所以,朝廷選了老熊頂罪?”

劉時敏搖頭:“這不是選誰的問題,你不明戰機戰敗無可厚非。而熊廷弼當時坐擁六萬強軍,另有你部潰軍兩萬。他卻不肯一戰,督率軍民入關。哪怕打一仗,敗了再撤也好。可他只顧著你與慪氣,荒廢了國事。所以只能選他,至於你,想來還是有些作用的。說說熊廷弼行賄的事情,汪文言那邊求死,揭舉了這件事。”

王化貞聽了點頭:“老熊唯一的毛病就是脾氣大,剋扣貪污、行賄這類事情老熊不會做。行賄這件事情我知道。我也知這非老熊本意,而是他家裡人病急亂投醫,變賣田契家產湊集五萬兩請汪文言活動。聽說,還給魏良卿送去了一些。”

汪文言就是這麼牛,大家都知道他是東林骨幹,可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見了汪文言,也生不出惡意,反倒是有些崇拜,兩人關係還挺好。

劉時敏聽著頷首,一嘆:“行賄就是行賄,沒那麼多講究。將你知道的寫出來,然後就等著吧。這回京裡鬧完了,興許會清靜幾年。”

“怎麼處置老熊?”

對待犯官,斬首、絞刑、毒酒、腰斬、千刀萬剮都是手段,一起在天牢裡住了那麼久,都成了朋友,王化貞忍不住問一聲。

“秋後斬首,傳首九邊。我們會吩咐下去,給老熊一個全屍。”

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73章 山東聞香第25章 矇混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19章 欺詐第140章 爲難第23章 進州城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25章 談買賣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1章 太倉換裝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71章 小公爺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301章 更荒唐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130章 晉商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3章 進州城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03章 應社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85章 夜戰第92章 再相逢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79章 家宴第297章 示威第34章 密議第301章 更荒唐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1章 軍令如山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301章 更荒唐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71章 小公爺第89章 家丁難招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9章 善後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39章 登萊系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4章 操練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4章 拜衙門第52章 二月春寒第57章 傳教士第310章 紅與白第66章 正陰陽第204章 被坑第221章 攻城難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5章 矇混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87章 產業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8章 前途迷茫第80章 李園圖紙
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73章 山東聞香第25章 矇混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19章 欺詐第140章 爲難第23章 進州城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25章 談買賣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1章 太倉換裝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71章 小公爺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301章 更荒唐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130章 晉商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3章 進州城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03章 應社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85章 夜戰第92章 再相逢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79章 家宴第297章 示威第34章 密議第301章 更荒唐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1章 軍令如山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301章 更荒唐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71章 小公爺第89章 家丁難招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9章 善後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39章 登萊系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4章 操練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4章 拜衙門第52章 二月春寒第57章 傳教士第310章 紅與白第66章 正陰陽第204章 被坑第221章 攻城難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5章 矇混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87章 產業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8章 前途迷茫第80章 李園圖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互助| 香港 | 西藏| 遂川县| 佛冈县| 新邵县| 嵊泗县| 黔南| 昭通市| 天气| 浏阳市| 舞阳县| 阿瓦提县| 奉节县| 呼图壁县| 东城区| 沂水县| 奇台县| 安福县| 竹溪县| 宝兴县| 富民县| 平利县| 江城| 上思县| 洱源县| 改则县| 秦安县| 永德县| 慈利县| 汶上县| 无棣县| 浮梁县| 湖州市| 通江县| 清水河县| 密山市| 台南市| 当阳市| 福建省|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