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章 前途迷茫

中軍、右軍總共六營一萬五千多人衝了出去,暫時督管右軍的趙遊擊更是捱了一頓拳。只有左軍三營在劉行孝的鎮壓下,保持建制沒有出營,但他已失了軍心。

軍心是什麼,就是下面人的支持。

回到左二營,朱延平抱著秘魯銃發呆,從杭州方向飄來的紙灰落在周邊,散散落落。

本把教頭劉文靜領著鎮海衛子弟操練火銃,另三名哨官坐在一起,臉色都不是很好。

劉高旭摸摸下巴處淺淺的鬍鬚青茬,伸手接住一片紙屑道:“這杭州,這回又不知要枉死多少人。那些嬌滴滴的名妓,估計也會有遭難,可惜了?!?

“未曾想大牛也是個憐香惜玉的人,不過你這塊頭,怎麼看也不是個能憐香能惜玉的?!币慌詶畲好σ宦?,隨即眨眨眼睛,有些心疼:“是啊,確實可惜了。”

朱延平聽了翻了個白眼,這美女就是受人別樣關心,尤其是一幫光棍。

魯衍孟拄著火銃過來,靠在車軲轆上搖頭道:“未必,這杭州人死性不改,三五年不來一次大火,他們心裡不痛快。天啓元年,上巳節之後,一幫清流不過癮,三月初五搞什麼詩會就失火,燒了六千多家,死了三十五人;八月錢塘潮觀者雲集,中秋前城中又大舉操辦,這次火燒半城波及近萬家,這回沒燒死一個。杭州人有記性,今日估計也燒不死幾個。”

朱延平聽了眨眨眼睛,扭頭問:“似乎杭州火災成了常事?”

“嗯,這裡戒嚴不如北京,城中寸土寸金,故而建築密集缺乏梳理,逢會遇節又攀比成風,衙門裡也不好管理,稍出意外就是大火。還是南京好,城是城,娛樂聚會在秦淮之上,氣氛嫺靜,也不怕走水失火?!?

魯衍孟似乎很看不起杭州人,杭州整個城的建築似乎都在爲八方匯聚而來的遊人服務,城中人寧願遭受火災的威脅,也不願意另外開闢一個類似秦淮一樣的公共聚樂場所。因爲割捨不下地契帶來的豐厚租金和收入,就那麼縮在城裡,擠在城裡。

隨著天色漸昏,各營亂兵也滿載而歸,很完美的完成一次乘火打劫。

杭州的大火,夜裡還在燃燒,爲了保證避火的居民能吃上晚飯,杭州大營的生活器具被杭州知府衙門租借了一批。

總兵楊國棟也酒醒了,開始處理善後事宜。

被驚嚇過一次的杭州人,不敢過分施壓,擔心亂兵再起,畢竟吃虧的只能是他們。

於是,杭州大營擂鼓聚將,鎮壓軍士有功的劉行孝卻與總兵楊國棟翻臉,因爲楊國棟要革除楊國銳把總之職。

而中軍的李參將,右軍的趙遊擊,一併罷職,上奏朝廷後,可能會貶爲廢將。

楊國棟真的很怕左三營的義烏兵再次作亂,這是一夥驕兵,也是比軍戶還軍戶的世襲兵,更是一夥抱團,不相信外人的可憐人。

自戚家軍老營解散後,退伍的義烏人就成了南軍的香餑餑,幾乎世代從軍,對軍裡的門道拿捏的很準。

抓住機會鬧事,鬧的還有分寸。鬧歸鬧,打仗歸打仗,這就是義烏兵的風格。

義烏兵有義烏兵的憤怒,渾河血戰的川浙軍孤立無援,遼軍在李成樑時期故意屠殺從朝鮮退軍,立功而返的戚家軍,這都是他們心裡的傷?,F在他們當兵,純粹就是爲了錢,爲了活下去。

其它地方的兵可以拖欠軍餉,義烏人的軍餉不能拖,這是軍界的共識。

劉行孝還在中軍未還,夜裡崗哨問題沒有安排,朱延平等人又肩負起夜裡值哨的任務,轅門處,一夥中軍的兵丁推著物資經過,其中一個哨官笑嘻嘻走過來道:“今日左軍的弟兄好志氣,兄弟們佩服?!?

“怎麼?你想來左軍?”

朱延平拄著槍,倚靠著木柵欄,斜眼望著。

“左軍無意思,瞧你們那點膽量,請兄弟們,兄弟們還不願來呢??茨銈円彩切萝姡驼f道說道,中軍的弟兄出營了不假,可俺們沒搶沒偷,只是逢人就討幾文錢而已,有錢人才來杭州,他們打發打發叫花子,就把弟兄們餵飽了。所以呀,下回有這種好事,左軍的兄弟可要跑得快些。”

劉高旭嚯的起身:“滾,不然老子撕了你!”

“嘿嘿,莫火大,能活下去,誰願意出來吃這口飯?莫只爲自己前途考慮,多爲弟兄們的腰包想想,誰家裡沒老沒小要養?”

這中軍哨官拱拱手,臉色擺正道:“俺就是代中軍弟兄來傳個話,朱哨官一人堵住左三營兩千號人,這份膽氣豪勇,中軍弟兄們聽了打心底佩服。以後上了戰場,弟兄們就喜歡朱哨官這種豪傑,可如今上頭沒個頂事的,朱哨官可別爲了小人,而與弟兄們生分了?!?

朱延平沉默了片刻,拱手道:“兄弟金玉良言,咱承情了。”

“這就好,待大營解禁,弟兄們在杭州城招待招待朱哨官,告辭了?!?

看著中軍的人離開,朱延平看他們一副沒事人的灑脫樣子,真的無語了。

良久一嘆,道:“看來,這兵也不好當,門道深了去?!?

劉高旭湊過來拍拍他肩膀,安慰道:“世道就是這樣,不禍害鄉里人就成。三郎別往心裡去,弟兄們不怨你?!?

一旁何衝道:“對,弟兄們不怨三郎,今日三郎才叫威風,頂著那麼多義烏亂兵,拔出刀,單槍匹馬硬是給逼了回去?!?

搖搖頭沒說什麼,朱延平靠在柵欄上,低著頭想著。

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投軍,本以爲軍裡的情況再差也是一幫熱血人,沒想到命苦的人到了軍裡,反倒會仗著人多去欺負平頭百姓。

這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樣,很不一樣。

沒多久劉行孝縱馬提槍,在親兵護衛下趕到左二營,朱延平等軍官出轅門抱拳行禮,劉行孝執槍一揮道:“大營封閉,無本將將令,任何人不許出入。中二把衆哨官,片刻後來中軍營壘?!?

說罷,一提馬繮,看著北邊中軍三營方向一哼,輕踹馬腹進了。

楊國銳手裡提著頭盔,陰沉著臉跟在親兵隊列,經過轅門時,看一眼朱延平,張張嘴,低下頭沒說話走了。

朱延平等人互看一眼一頭霧水,等人馬進營後,封閉營門。

Wωω⊙тt kān⊙C〇

中軍營壘,劉行孝的親兵、家丁正在收拾大帳內瑣碎物件,中二把衆人進帳,厚布帳幕已經被拆掉近半,露出竹木骨架。

夜風吹拂,桌案上紙頁翻著,劉行孝提筆書寫軍文,一式三份蓋印畫押後,擡頭看一眼入座的中二把四名哨官道:“兩日後,山東沂州衛世襲千戶,遊擊將軍周世錫將會帶著一營山東班軍抵達杭州大營。他是左都督,延綏鎮總兵官楊肇基的女婿,本人也是個有能力有擔當的將軍。如果你們願意跟著他,本將寫一份舉薦信,將你們中二把抽出杭州大營序列,充入班軍序列?!?

“班軍是京營兵,裝備、糧餉、升遷都是不錯的,比杭州大營這個拼湊的雜軍有前途。三郎你是能拿主意的,代弟兄們說說?!?

朱延平起身,想了想抱拳問:“將軍,我們楊把總怎麼不在?”

“他被楊國棟削職,已勒令限期回鄉。今日,我們留守三將也待不下去了,本將軍要回南京大營,這裡片刻也不想待了。三郎,你們也跳出杭州大營比較好,今日你們得罪的不僅是左三營弟兄,就連楊國棟也將三郎恨上了?!?

劉高旭抱拳起身,根本不在意楊國銳去留,悶聲問:“三郎鎮軍有功,怎麼就將楊總兵得罪了?”

輕輕一哼,劉行孝嘲笑道:“沒本事沒膽子的人,最見不得就是有本事有膽子的人。以後時間長了,你們就知道這姓楊的是個什麼德行。”

“將軍,弟兄們願意跟著將軍混飯吃?!?

朱延平喜歡劉行孝這種性格,說走就走的人,是坦蕩人。

“就怕三郎說這話,不過本將也喜歡三郎這話?!?

劉行孝說著,鋪紙,開始提筆繼續書寫軍令,給一旁親衛將使了個眼色,親衛將對朱延平笑了笑,轉身出帳回來時雙手捧著一領披風,抖開掛在朱延平肩前鐵釦上。

“這中二把不能無掌事的,本將以前哨朱延平爲把總,你們三人有無意見?”

劉高旭見朱延平升官,憨憨一笑連連搖頭,韓英起身笑著對朱延平拱拱手以示恭賀,楊春茂臉色僵著抹不開,擠著笑容拱手。連披風都給掛上了,還問意見不意見?

“這是升職軍令,現在中二把脫離杭州大營序列?!?

朱延平雙手接過軍令,臉上浮現喜色,猶豫片刻道:“卑職謝將軍栽培!提拔之恩,沒齒難忘?!?

劉行孝笑著點頭,長出一口氣道:“本將今夜返回南京大營,而中二把歸屬問題還需本將與國公爺細稟。故而這段日子,你們先返回蘇州本貫所在,立營操練待命。教頭劉文靜會跟隨督練,並典持軍紀??梢蒙倬殻羧雵珷敺ㄑ?,南京這煙花之地,沒準能讓弟兄們待上一兩年?!?

一聽果真能回鄉,幾個人都面露喜色,朱延平眉頭輕皺,抱拳道:“那卑職等告退,與弟兄們收拾帳被車馬後,與將軍同行。”

“嗯,去吧,早走早安生?!?

四個人出帳,魯衍孟湊上來笑道:“是不是要收拾傢伙,一起滾蛋了?”

“先生珠璣在握,料事於前,三郎服了?!?

魯衍孟搖頭笑笑不以爲意道:“若是其他將領,咱可算不準。這楊國棟的本性,咱親身經歷過?,F在是去南京?”

朱延平搖搖頭,對劉高旭三人說:“去吩咐弟兄們收拾行裝,咱回家了!”

“遵命。”

兩人緩行,朱延平說:“將軍本打算讓我們中二把的人去山東班軍,投奔一個叫周世錫的遊擊將軍。楊總兵是山東人,就怕跟著周世錫這個山東人再有這種事情,所以就說願意跟著將軍吃飯。將軍不方便帶著弟兄們去南京,先讓咱回衛裡操練。”

魯衍孟聽了發笑,輕輕錘打朱延平一拳:“姓楊的是山西晉南人,否則做不了山東都司,別把山東人說的一文不值,你家先生就是山東人?!?

朱延平挑挑眉頭,左右張望一眼低聲道:“今夜弟兄們要跟著將軍北歸,恐怕沒時間幫先生報仇了。另外,咱也擔心到了衛裡,會讓將軍忘了弟兄們。畢竟當兵的那麼多,我們這幫兄弟也不是義烏那些從小就操刀的寶貝貨?!?

“不著急,你家先生仇人多著呢,姓楊的只是一個小卒子而已。如果劉將軍不收繳火銃,說明這位是真的看上了弟兄們。三郎,你要知道,各地投軍的人,很多是不得不去,主動投軍的,和被動投軍的,這士氣是不一樣的?!?

聽了緩緩點頭,朱延平想到現在兵員素質,就是一嘆:“軍兵是國家安康的鐵壁,這樣的兵,三郎都不知道該怎麼來說。”

他也嘆自己的未來,跟著這樣的部隊打仗,他很懷疑自己衝的快了,會被坑死。

可他現在想退出,也沒有機會了。

哪怕有機會退出,一起投軍,尤其是被他勸來的那批弟兄;似乎很賞識他的劉行孝;衛裡的老少鄉親尤其是贈刀贈碗的李家老太爺;還有那位資軍百兩姓張的天如先生,這些人又該怎麼看他?

言而無信,貪生怕死,表裡不一的小人?

魯衍孟怔了怔,道:“看多了,也就習慣了,沒啥好往心裡去的?!?

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40章 麻煩了第27章 夜有賊人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98章 合金策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55章 野豬爲禍第309章 困第130章 晉商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19章 欺詐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41章 名望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3章 籌議盜糧第35章 鴛鴦陣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300章 荒唐第129章 算命第22章 水寨難立第95章 傷離別第61章 投名狀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84章 司禮監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56章 哪來的虎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19章 欺詐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3章 窮途末路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25章 談買賣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6章 夜宿濱河第300章 荒唐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12章 行軍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3章 羞辱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248章 熊廷弼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29章 算命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7章 譁變!第92章 再相逢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76章 雙鶴書院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章 形勢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301章 更荒唐第24章 拜衙門第19章 夜行軍第70章 噩夢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
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40章 麻煩了第27章 夜有賊人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98章 合金策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55章 野豬爲禍第309章 困第130章 晉商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19章 欺詐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41章 名望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3章 籌議盜糧第35章 鴛鴦陣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300章 荒唐第129章 算命第22章 水寨難立第95章 傷離別第61章 投名狀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84章 司禮監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56章 哪來的虎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19章 欺詐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3章 窮途末路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25章 談買賣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6章 夜宿濱河第300章 荒唐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12章 行軍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3章 羞辱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248章 熊廷弼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29章 算命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7章 譁變!第92章 再相逢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76章 雙鶴書院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章 形勢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301章 更荒唐第24章 拜衙門第19章 夜行軍第70章 噩夢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宫市| 宁远县| 仪征市| 奎屯市| 尖扎县| 股票| 色达县| 云林县| 蓝田县| 临夏市| 丹阳市| 永顺县| 新河县| 大田县| 临沧市| 诸暨市| 南郑县| 高陵县| 尼玛县| 鄢陵县| 宜川县| 河东区| 哈密市| 苏尼特左旗| 巴塘县| 合川市| 都匀市| 新宁县| 邯郸市| 西安市| 宜都市| 渭源县| 峡江县| 临泉县| 天峨县| 长宁区| 民和| 肇州县| 区。| 瑞昌市|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