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8章 搶銀川關

八月二十八,延綏戰事直轉而下,全面惡化。

昨日,棋牌臺吉先鋒黑兔攻破延綏鎮最西邊的定邊營,穿過打通榆林內長城,直撲安邊營,要將外長城出口打開。

榆林周邊的地形以丘陵居多,四面環山,有內外兩道長城,延綏鎮就被長城包圍。

整個延綏西邊的定邊、安邊、寧塞、靖邊四營守備及各處戍堡,一口氣直接崩潰瓦解,這出乎楊肇基的預料。他知道河套賊和延綏鎮的將門有交情,卻麼想到交情這麼好,這幫守將還沒接戰,就帶著部隊大跨步向東邊的榆林城敗退。

他的想法是依靠長城防線,以及成片的戍堡層層抵禦。給朱延平說的是能守全線七天,實際上就是催促朱延平加速行軍,他有信心守住全線十天。

結果,事情發展變化的太快,副總兵賀虎臣帶了一千騎過去支援,還沒到定邊營,就被一**的敗軍裹挾,這夥敗軍連糧草、軍械都丟了個差不多,一個勁兒的和賀虎臣要補充,欺負這個保定人。

於是賀虎臣率軍後撤,在黑河墩立下大營。這裡是內外長城根據地勢交界的一個地方,內外長城交錯,整個延綏鎮的長城防線,就像一個橫擺的數字8。

剛跑到黑河墩,楊肇基就傳令賀虎臣向銀川關撤退,去那裡休整。同時,一封措辭苦巴巴的公函送到朱延平手裡,請朱延平爲賀虎臣部提供糧草軍械。

如果延綏鎮是丘陵地形,那米脂更是不得了,就是建立在連綿羣山之中一條裂縫上的縣城,周圍全是山,只有南北一條路。

縣南銀川驛周圍是大營,在米脂縣北與銀川關之間設立前營,靠山傍水依城修建,一片忙碌。

山坡上,帷帳結成陣幕,兩面大纛在帥帳前飄揚。驍騎將軍是列將軍,按規矩朱延平也能被稱作大帥。如果資歷深厚一些,列將軍也是有資格開府建牙的。

正統六級將軍號本質上沒有品級,朱延平本級過低,衛所職務是朝廷制官,可現在不頂事,否則他不可能那麼容易獲取。所以他的品級不高,又無實際大軍功,故而距離開府建牙,還差兩步。

朱延平這兩日過的很不如意,他欠楊嗣昌人情弄來兩萬石米豆,楊嗣昌隔三差五來信訴苦,這批糧食真的是楊嗣昌求爺爺告奶奶弄來的,這個人情欠大了。

可盧象升全部徵調,楊嗣昌留在榆林的心腹死活不給,盧象升和朱延平討要這批糧食,整個延綏巡撫衙門無糧救濟難民,朱延平能不蓋印批準?

這個盧象升太黑了,竟然威脅他,他不給糧,他就讓人帶難民來米脂,反正榆林和米脂又不遠,一副滾刀肉的模樣。

用楊嗣昌的人情換盧象升的人情,不知是賠了還是賺了,反正朱延平知道現在的延綏,這兩萬石米豆,可以換來五六萬兩銀子。

軍將拿擠出來的軍需販賣,不要太過分,朝廷也不會在意,只要你能打勝仗就好。五六萬兩銀子弄不來,一兩萬還是可能的,結果就這麼沒了……

現在倒好,他成了活菩薩,就連楊肇基都要咬一口。

紅山口已經放棄,各處防線統統放棄,全軍收縮榆林城,高達兩萬軍力,加上銀川關的賀虎臣部近萬人,這就是延綏鎮的全部家當。

還有近在米脂的,來自京營序列的朱延平萬餘車騎精銳,楊肇基有了後路保證,要和河套賊打陣戰,打野戰。現在要把銀川關交給朱延平,等朱延平補充了賀虎臣部,賀虎臣率軍北上榆林,纔會把銀川關交給朱延平。

給朱延平等人的感覺很不好,彷彿楊肇基這一仗贏定了,勝券在握。你給我的軍隊補充糧草軍械,我就讓開關卡讓你參戰,給你分軍功的機會,否則我寧願打的幸苦些,你也別想要好處,還要承擔支援不力,虛耗國力的罪名。

陣幕內,朱延平端坐帥位,楊肇基的公函在下面走了一圈,一個個臉色都不太好。

“盧象升的事情,我們可以不在意,畢竟這是山西助戰的糧食,救濟難民我們也有功勞。可楊肇基,未免有些不厚道。他既然求我們,卻擺出一副我們有求於他的模樣。這一點,本將軍甚是不暢快。”

朱延平開口,爲會議定下主調,以後和盧象升有合作的機會。而魯衍孟的告誡,他記得很清楚,人不能處處都有朋友,不能沒有敵人。要和楊肇基鬧彆扭,就要在延綏那邊豎立一個好榜樣,用作參照,來顯示楊肇基的壞。

盧象升確實夠意思,朱延平賭氣,回函中表示這批糧食可以給延綏,必須用作救濟難民。所以,延綏施粥各處都有告示,說明糧食的來源,爲朱延平和鎮虜軍攢好名聲,說是鎮虜軍的弟兄省出來的。

“但是,西北平亂關乎朝廷大局,我們吃皇糧拿俸祿。大局面前,就要擯棄私怨,共爲國事。這是爲臣、爲人的本份,國事當頭,有什麼私怨,戰後我們再尋楊肇基算賬。所以,楊肇基和我們討要軍械糧秣,我們儘量滿足。”

列席的六人,旁聽的營將都靜靜聽著,鎮虜軍裡的弟兄知道朱延平的性子,他不讓你說話,你就別插話。王樸那邊被朱延平收拾過幾次,戚振宗這邊都是英烈老軍子弟,知道什麼是主將的威嚴。

“可我鎮虜軍也是有心無力,全軍備用軍械止有三千套,這批軍械關乎弟兄們吃飯保命,萬不能借出去。不妨從綏德州找些軍械運到銀川關,至於糧食,先運二百石過去。徐監軍,這事就交給你來辦,扶助友軍,也是一番功勞。”

徐大相應下,撫須輕笑,楊肇基要軍械糧食,朱延平滿足他的要求,反正表面工作做到了,還帶了一個‘借’字,用來噁心楊肇基。

送和借是不一樣,不僅是還不還的事情,是臉面問題。朱延平送一批軍械過去,可以說成錦上添花,若是借一批過去,足以說明延綏鎮的落魄,是求著鎮虜軍的,這在情面上是雪中送炭,起碼錶面是這樣。

作爲一軍之主,就要當好這個家,哪怕是一枚槍頭,一支箭,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借字,足以說明朱延平的態度,咱給盧象升糧食是因爲糧食就擺在榆林,握在人家手裡我們點不點頭並不重要,沒有多餘的選擇。

現在有選擇的餘地,主動權在我,那別人要和咱們要好處,咱就不會急衝衝湊上去當菩薩。

朱延平又扭頭看向王樸看的王樸渾身不自在:“王將軍是綏德人,不妨也出點力,湊些能用的傢伙送到賀虎臣那裡。這是借用,戰後有繳獲,楊肇基於情於理,也要歸還不是?”

王樸苦著臉應下,戚振宗看著挑眉,這個朱延平未免有些急了,還非拉著王家過來趟渾水。王樸只能找綏德的將門借兵器,那楊肇基借鎮虜軍軍械的事情,自然會傳開,想賴賬都不成。

弄妥了楊肇基的事情,朱延平環視左右:“都說說,這個賀虎臣是個什麼來頭。”

他只知道賀虎臣是保定人,是天啓初年各地選將才冒頭的。之前在天津鎮當海防遊擊,又在登萊做參將,因山東聞香不穩,又調到兗州府。

是袁可立登萊系的武將,楊肇基也可以算是登萊系的大將。登萊系算是東林傾向,起碼因爲袁可立的原因,還都戴著東林帽子,外人是這麼看的。

朱延平與袁樞的關係擺在那裡,他想知道賀虎臣這個人的具體情況,看能不能分化,成爲朋友。給賀虎臣軍械糧草,是楊肇基要借,於情於理不得不意思意思。難道除此之外,鎮虜軍就不能給賀虎臣送些良心貨拉關係?

戚振宗開口了,道:“楊肇基曾爲登萊總兵月餘,當時賀虎臣調任登萊爲其麾下參將。可能,楊肇基欣賞賀虎臣,察覺到河套不穩,就在七月將賀虎臣討到了延綏任事。開戰後,楊肇基親督紅山口,賀虎臣留守榆林城,可見兩人關係。”

登州戚氏,戚振宗自然知道楊肇基和賀虎臣之間的關係,也清楚重量級武將的屢歷。

延綏鎮這邊,若能將賀虎臣分化,那楊肇基手裡一萬人,馬祥麟、盧象升一萬人,賀虎臣一萬人,孤立楊肇基,鎮虜軍能選擇的餘地就大了。

起碼,怎麼打仗,不會被楊肇基牽著鼻子走。戰後,自己這邊人多,評定軍功也相互說好話,能得不少好處。

戚振宗的話,讓朱延平的打算落空了。戚振宗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戚振宗這種將門子弟一眼就知道他的算盤,直接了當告訴他,賀虎臣是楊肇基心腹。

揉揉眉心,朱延平道:“如今賀虎臣部糧草不繼,軍械匱乏。無力鎮守銀川關,我們鎮虜軍就在側近,不妨幫幫友軍。李遂?”

“末將在!”

朱延平擡眼看一眼湛藍天空與望不到盡頭的枯敗羣山,道:“率部前往銀川關,接手關防事宜,爲延綏鎮節省一份軍力也是好的。先帶去二百石糧食,這樣賀虎臣那裡好說話。若其執意反對,就將糧食散給周圍難民,你出關去榆林,找盧象升談談糧食的事情。”

朱延平說著,一旁秦朗提筆寫著,軍令自然不能原話照抄,要潤色潤色。

解下自己新佩的雁翎刀,這是出征時老魏送來的宮裡收藏,一把拋給李遂:“不論成敗,記得去拜訪鎮朔將軍馬祥麟,和他談談遼東的事情。將我鎮虜軍的意思帶到,就說我們是客軍,相互扶助是情理使然。我們鎮虜軍來延綏,就是爲了殺敵立功。如果可以,我們願意和宣大軍聯手,撈個大的。”

“將軍放心,末將去了。”

李遂露出笑容,接了軍令。

他自然理解談遼東的重要性,那邊坑能打的軍將是出了名的。如今孫承宗搞什麼遼人守遼土,遼地將門發展迅速,更是排外,排斥客軍。

“袁剛,你部做好調動準備,一旦銀川關入手,你部即刻北上,登關協守。”

其他人神色古怪,馬祥麟小馬超,獨目子龍的名聲是各處傳揚的,朱延平現在派個獨目的李遂去……

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300章 荒唐第41章 全府震動第51章 戰術改進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37章 受賞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52章 二月春寒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35章 鴛鴦陣第218章 疾如風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7章 譁變!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2章 形勢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65章 解謎第262章 軍號第41章 全府震動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7章 人靠衣裝第91章 參將有召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7章 譁變!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94章 木材廠第137章 受賞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7章 譁變!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7章 人靠衣裝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57章 傳教士第62章 安排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298章 平戎臺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04章 被坑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98章 合金策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章 軍令如山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1章 太倉換裝第213章 蛇是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25章 談買賣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84章 司禮監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73章 山東聞香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6章 戚刀第43章 私軍家丁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80章 李園圖紙第34章 密議
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300章 荒唐第41章 全府震動第51章 戰術改進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37章 受賞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52章 二月春寒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35章 鴛鴦陣第218章 疾如風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7章 譁變!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2章 形勢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65章 解謎第262章 軍號第41章 全府震動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7章 人靠衣裝第91章 參將有召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80章 李園圖紙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7章 譁變!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94章 木材廠第137章 受賞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7章 譁變!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7章 人靠衣裝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57章 傳教士第62章 安排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298章 平戎臺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04章 被坑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98章 合金策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章 軍令如山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1章 太倉換裝第213章 蛇是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25章 談買賣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84章 司禮監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73章 山東聞香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6章 戚刀第43章 私軍家丁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80章 李園圖紙第34章 密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邹城市| 绥芬河市| 甘南县| 新竹市| 象州县| 嘉义县| 垦利县| 嘉义县| 抚州市| 临泉县| 习水县| 衡东县| 儋州市| 九龙城区| 新安县| 咸宁市| 井研县| 巨野县| 濉溪县| 津市市| 宁都县| 蒙阴县| 永清县| 麦盖提县| 黄梅县| 冀州市| 平遥县| 应城市| 泾川县| 莫力| 西青区| 桑日县| 石城县| 陆良县| 蒲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屯留县| 东台市| 鱼台县|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