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

“世人皆雲,驍騎將軍美姿顏,今日一見果真俊逸卓羣,姿儀甚威。【^^】【】.【】【】.【】”

魚乾放在一邊,袁崇煥入座上下打量朱延平,嘴角帶笑,一對漆亮眼睛放光,一副很滿意的神情,神情談吐,非常的爽朗、大方。

他又看著袁樞,喊著袁樞的字:“袁伯應、朱宗柔、盧建鬥,你們三友在遼東那邊,也是名震諸將,更別京中士林。這回返京,各方談及三友,多有欣慰。都國朝邊患不靖,正是你們三友揚名建功之時。”

士林中相友善的一幫人,或可以並論的人,都會起一個名號。如武三袁指的就是袁可立、袁應泰、袁崇煥;文三袁即袁中道、袁宏道、袁宗道三兄弟。

同樣的還有畢懋康、畢懋良兄弟的二畢,張溥、張採的婁東二張。

朱延平在士林中有響亮的名聲,袁樞也是跟腳深厚,盧象升是突然崛起的,靠自己實力崛起的。他們三個是好友,便被士林稱作京中三友,也叫宣武三友。

宣武三友不僅是指他們在宣武門大街的首善書院認識,也是指他們三人的立身根本在於宣揚、崇尚軍事。

“元素公過譽了,著實過譽了。”

袁樞喊著袁崇煥的字,笑吟吟道:“只是前輩擡愛,纔有我等後輩微薄名聲。哪及的上元素公爲國奉公、身鎮邊防?”

朱延平面容帶笑,看著袁樞與袁崇煥打交道,相互誇著對方,學習著這種交際手段。

看兩個人相互刨根挖底,將對方值得一的舊事就提出來一頓狠誇。

比如袁樞就誇袁崇煥身在江湖之遠,卻有廟堂憂國之心。從六年前袁崇煥中進士在福建邵武當知縣時的舊事起,袁崇煥在任時喜歡與人談論兵法,遇見退伍的老兵時,袁崇煥就上去與其討論邊塞上的事情。

以親身詢問來考證九邊軍機,是知行合一的表現,是務實不務虛的體現,是很難得的……

又誇袁崇煥捨身報國,天啓二年春,回京述職的時候冒死單騎前往潰敗的遼鎮進行實地考察?;貋磲?,袁崇煥就因爲這番表現被御史侯洵看中,委以寧遠軍事,還有內帑二十萬兩支持。

朱延平聽到這一節,飲茶的時候差噎著。沒有韓爌這個當時新任的內閣次輔師尊當抵押,天啓窮的能賣血,會把二十萬兩銀子丟給你一個入京述職的知縣?

然後又看著他們扯到了袁樞的愛好上去了。袁樞兩大愛好,第一是父子相傳的兵法,第二就是收藏字畫、古董。

收藏界一個個人名在兩個人口中來回傳遞,如丹青聖手董巨、祝枝山還有董其昌的作品,還有其他收藏界的朝中大員,如退休的禮部尚書張問達、此時的山東巡王惟儉、以及到處奔波的錢謙益藏品等等。

看來兩個素不相識的人想要初次見面就談的愉快,首先要做的就是投其所好,查對方的資料,會面時撿對方的得意舊事。畢竟,話不投機半句多,要找投機的話來。

收藏界的事情談完,袁崇煥又轉到了軍事。

東道是袁樞,袁崇煥與朱延平都是客,他先在袁樞這裡刷夠了初次見面的分數,就該談朱延平這邊的了,再他找這兩人爲的還是軍事上的事情。

對朱延平也是一頓狠誇,西北之戰中朱延平的軍功很大,很耀眼。最耀眼的還不是軍功大,而是看透了楊肇基的算計。從楊肇基謀劃的驕敵之計之中,不動而已,一動風雷生,直接搶走了楊肇基的辛苦結晶。

很多朱延平自己都不記得的細節,都能在袁崇煥的口中煥發光彩,如領軍出征月餘時間睡覺都不脫甲,行軍途中更是秋毫未犯,甚至連鎮虜軍驅使河套俘虜修葺綏德州官道這件事,也被袁崇煥大特。

在朱延平這裡,袁崇煥碰了一鼻子冷屁股,他把朱延平誇成了霍去病再世一般的人物,結果朱延平只是時而推辭幾聲過獎了,又解釋一下這樣做的原因,又很嚴肅的這樣做只是作爲一個將軍的本份,不值得誇。

他不喜歡朱延平的嚴肅,更覺得朱延平不會做人:我把你吹到天上,你吹我幾句又不會掉根毛?

難怪這位在京師中戴著冷傲孤高的帽子,如此不近人情,若不是一手打仗的本事超羣,還有幾個大佬站在背後鎮場子,你子早被髮配九邊苦寒吃草去了!

軍事話題是三個人都有準備的話題,袁崇煥不相信袁樞、朱延平不知道他的來意。

將朱延平吹噓一番是宴會流程,這個流程走完後,袁崇煥斂去笑顏,也是嚴肅:“晉商之中出了範永鬥等背棄祖宗之十惡不赦之敗類奸賊,聞者無不駭然錐心。商賈爲求一利,當真是什麼都能割捨,遑論廉恥。”

“那範賊逃至建奴賊窩,必然慫恿建奴寇邊。明年邊關再起戰事,我遼軍枕戈待旦,將士們個個身懷血海深仇。正所謂養軍千日用在一時,明年這場大仗,不知二位如何看?可有來遼地做做客,赴遼參戰的興趣?”

赴遼部隊是客軍,客軍作戰軍功翻倍、糧餉方面也有特別津貼。

當然,規定上如此,話也是這麼,但還要看客軍的拳頭硬不硬,還要看去什麼地方做客。

對於各鎮來,最苦最要命的差事就是赴遼參戰,多少支部隊去了遼鎮,怎麼消失的都沒人能清楚,比西南戰場還要噁心。

遼軍被人堵在家裡,按倒在牀上暴揍,依舊不忘算計友軍。算計客軍的本事可比打仗的本事高多了,典型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袁崇煥眉目清雅,膚色稍暗,皮膚還是很好的。同時三捋掌長清須,更是有著靈逸仙氣。話也是中氣十足,聲音郎朗,氣勢頗爲雄壯。

唯一不夠好的就是面目偏柔,與雄壯的聲勢相左。同時個子矮,腿短腰也短,坐在那裡也低朱延平、袁樞半個頭,話間揚著下巴鬍子顫著。

隔著屏風珠簾,徐拂打量著三人,盧象升她也見過,是個儒雅內藏韜略珠璣的人,是個內斂遇事則張揚的人,青年得志自然意氣風發。

袁樞給她的印象是硬氣爲先,其後是沉穩,比同歲數的盧象升要穩健的多,心裡能藏住事情。和袁崇煥這種前輩打交道,也兜得住。

至於她一直關心的朱延平,和京中傳聞一致,是個冷漠的人。袁崇煥沒來之前,與袁樞在一起時,也是寡言少語,不輕易發表態度。

而垂柳莊那幫姐妹表示,朱延平卻是個待人極好的人,在買賣上從不會欺負那些姐妹。朱延平拉來的單子,雙方也是按著協議分成。面對弱勢女子還能保持著對金銀的剋制,所以朱延平首先是一個內斂、矜持的人。

矜持,不就是冷漠?

做自己該做的,不欠別人什麼,做什麼都講清楚。所以,也是個對人對事講究分明的人,有原則。這種人不能惹,不能欺,能做朋友自然是很好的。

她自幼流浪,被人販子買走,十五歲出道,十九歲落幕至今四年。什麼樣的人沒見識過?對於看人,她還是有這個信心的。

靜靜撫琴,豎起耳朵聽著裡面的交談。

遼軍是個什麼德行,朱延平也摸清了,沒想到袁崇煥卻能一副把握十足,請你們一起赴遼分潤軍功的姿態,這種撒謊做戲的本事和心理素質,值得認真學習。

袁樞面上笑容不減:“範賊這等漢奸確實該死,如元素公所言,人奸賊作祟,狼蟲虎豹逞兇,明年的遼鎮不安穩。只是不知,孫督師那裡,需要我們去多少?”

話音一轉,袁樞看向朱延平,扭頭瞥著袁崇煥道:“實不相瞞,若遼鎮提供糧餉,宗柔的鎮虜軍,盧建鬥新建的大名新軍以及敝人的家丁都是可以赴遼的。我們三人,都想見識見識建奴韃子長了幾顆腦袋。此外,登州軍廖棟部、山東周世錫部、魏頎部都是數得著的精兵悍將,都是可以赴遼的?!?

袁樞現在沒有家丁,但他想有,一封信就能從登萊拉出一支千餘人的家丁部隊。

此時邊軍打仗,主力部隊是各將家丁,名義上的正軍乾的是輔軍、搖旗吶喊的勾當。至於輔軍,都是存在於賬面的,這些人和本該屬於輔軍的軍餉、裝備,都被上上下下吃光了。

袁崇煥稍稍計算,袁樞拋出來的這些部隊都是有名號的部隊,可堪一戰的戰兵最低能有八千,輔軍大約有六七千。如果袁可立那邊頭,光登萊就能拉出兩萬多戰兵,算上鎮虜強軍,還有盧象升的大名新軍,能有三萬。

整整遼軍三分之一的戰力,人數是遼軍的五分之一。

朱延平見袁崇煥看過來,露出笑容:“殺韃子,大明健兒何懼辛勞?我鎮虜軍這邊也好話,遼鎮提供米豆糧草即可。所缺軍餉,建奴能搶咱的,咱自然也能搶建奴的。這個條件滿足,到時調令下來,我鎮虜軍就可出征?!?

袁崇煥聽了一笑:“驍騎將軍果真鋒銳,我們也知鎮虜軍車馬龐大運力驚人,以神速著稱。若戰事爆發,我們遼鎮在山東購糧以供軍用。到時鎮虜軍攜帶軍糧赴遼,能節省不少虛耗。如此可行?”

這是連訂金、本金一起掏了,朱延平如何不行?看一眼袁樞道:“可行,遼鎮信我,我自不會失信遼鎮?!?

袁崇煥走了,臨走拉著朱延平的手,再三囑咐讓他嚐嚐自己家鄉的土特產,還一再表示這東西快過年,自己也捨不得吃,勻出一些給的朱延平的,清廉風範十足。

朱延平還怕有毒,自然是頭應著。

送走袁崇煥,袁樞拆開扎捆魚乾的布繩,摺疊在魚腹內的銀票一疊又一疊,他翻開一看,數了數:“齊德來,這個數。”

現在的銀票信譽,真的不可靠,見是魯衍孟的錢莊銀票,袁樞笑容更甚,塞到了朱延平手裡。

看著銀票,朱延平一笑:“我那有些人手,專門做這個的。或許,我們可以弄來更多的。”

袁樞聽了眨眨眼睛:“那你看著做,建鬥那邊窮的揭不開鍋,記得給他分一些。還有,你繳獲了平遙書冊古董,我要鑑賞鑑賞?!?

聽著琴聲,兩個人坐到牀榻邊,朱延平見袁樞還盯著他,甩手:“那你也看著辦,把玩之後記得還回來。對了,這袁崇煥怎麼如此的大方?我對他不理不睬,他卻如此熱情,我可聽這人的脾氣比崔閣老還要大,奇怪。”

著還抖抖手中五千兩嶄新銀票,關於銀票這件事情,他確實也該找魯衍孟談一談。

袁樞努著嘴,眼珠子轉著:“興許,他脾氣大是因爲本性急躁。遼鎮那邊爛了屁股,纔想著拉咱們去救火。故而,也因爲急躁而熱情。這種性子急的人最好別招惹,否則會死纏爛打,撞了南牆頭破血流還會撞?!?

朱延平挑眉,袁樞的意思他懂了,現在還不到出軍的時候,也不到登萊軍摘桃子的時候,所以不是翻臉的時候。

到了翻臉的時候,對待這種性子暴躁、手段急切的人,最好直接一巴掌拍死。

初次見面,事情還沒談,就悄悄在土特產裡塞了五千兩銀票,這種行徑手段,實在是太急了。當然,這種大方是能交到很多朋友的。

第79章 家宴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3章 羞辱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115章 工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65章 解謎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58章 本座楊衰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29章 算命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35章 鴛鴦陣第68章 顧炎武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41章 名望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6章 意外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35章 鴛鴦陣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33章 籌議盜糧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0章 拒絕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2章 行軍第70章 噩夢第212章 算賬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21章 攻城難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1章 太倉換裝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84章 司禮監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36章 巡檢司第301章 更荒唐第310章 紅與白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65章 解謎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30章 晉商
第79章 家宴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3章 羞辱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115章 工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65章 解謎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58章 本座楊衰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29章 算命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35章 鴛鴦陣第68章 顧炎武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41章 名望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6章 意外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35章 鴛鴦陣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33章 籌議盜糧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0章 拒絕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2章 行軍第70章 噩夢第212章 算賬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21章 攻城難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1章 太倉換裝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84章 司禮監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36章 巡檢司第301章 更荒唐第310章 紅與白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65章 解謎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30章 晉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浠水县| 乃东县| 泽普县| 永兴县| 望都县| 丰城市| 华宁县| 克什克腾旗| 察哈| 内乡县| 洮南市| 湘潭县| 丰镇市| 松滋市| 垫江县| 石台县| 禹州市| 新龙县| 措美县| 温宿县| 常宁市| 新安县| 广宁县| 柘荣县| 高密市| 桂东县| 庆安县| 上虞市| 阿城市| 马公市| 色达县| 通州市| 津南区| 兰坪| 噶尔县| 玉田县| 大关县| 沾化县| 河曲县|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