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

臨江樓,十六道天南海北的佳餚上桌。$$$?().()()().()

外廳琴藝大家徐拂撫琴恭候,袁樞早已訂好了飯局,彷彿他就知道朱延平能辦成這件事。

兩人將斗篷解下,交給各自護衛,朱延平佩劍隨身攜帶,袁樞瞅了:“這地方用不著如此,後面站著的是魏良卿?!?

朱延平目光左右打量著,搖頭:“謹慎無大錯,這地方百年老字號,怎麼成了魏家的?老魏的手管的好,怎麼家裡人就這德行?”

袁樞也將自己的佩劍重新掛上,與朱延平站在外廳一側的水盆前洗手,對著巴掌大鏡子照了照,滿意一笑:“誰的手都一樣,老魏是吃多少吐多少,他是現吃現吐。其他人,吃下去的金銀早晚還是要吐出來的,或讓人開膛破肚,沒甚區別。這臨江樓,十年時間轉手四五次,誰能真正吞下去?”

擦著手,朱延平問:“那怎麼才能真正吞下去?”

“勳戚侯伯,與朝廷休慼與共,成爲他們中的一個,便可富貴延綿。”

著袁樞扭頭,上下打量朱延平道:“賢弟世職鎮虜衛正三品指揮使,現在也是勳臣行列,子弟也是功勳子弟。將來的路,比我這邊要寬的多?!?

“將來的事情,誰又的準?”

兩人要進內廳,徐拂婢女捧著曲單上前,袁樞看一眼單子轉手遞給朱延平,朱延平看著一連串讓他覺得高山仰止的曲單,笑道:“隨意,音律殺伐鏗鏘還是輕柔雅緻,皆可。”

“回將軍的話,曲樂最難的還是隨意一曲?!?

徐拂款款起身,雙目灼灼,粉面桃腮認真打量著朱延平。

朱延平側頭看一眼徐拂,頭:“猜人心思最難,不過我是音律外行,聽曲即可,由你做主就是?!?

心中莫名失落,徐拂頷首低眉:“既如此,妾身便獻醜了。”

內廳,兩人落座,聊起了各自見聞,琴聲響起。

門外,左良玉掛著披風,手搭在三樓走廊護欄上,看著處處披紅的樓內景緻。

四合樓的構造,部通天,站在這裡不覺得冷,耳中處處淡淡雅緻聲樂、****低吟、高談闊論、爽朗大笑紛紛入耳。

還有,一陣陣廚房散逸的香氣,左良玉對袁樞護衛道:“兄弟是哪的?”

“益都人鍾朝陽,跟著公子混日子。聽大兄口音,似是東昌府那邊的?”

“好耳力,咱左良玉,東昌府臨清人,現是將軍府中家將?!?

兩個山東老鄉開始閒聊,四周還各自站著幾名朱延平的護衛,一個個眼觀八方,白袍白披風,腰懸軍中戰刀,膀大腰圓。

從兵部大堂返回的袁崇煥,此時就住在四樓客房。

五名內閣一起爲登萊軍話,這軍餉還爭什麼爭?

匆匆換下常服,穿著素布棉襖,外罩一件青黑色襟衣,戴著四方巾,對著明鏡拿著木梳靜心梳理三捋清須,他很是滿意自己清雅賣相:“鹿公,三樓見了白袍甲士,那位驍騎將軍來了?”

“正與袁樞對飲。”

也住在這裡的鹿繼善臉色陰著,手中握著一卷書。

他們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在臨江樓留牌的新入京名妓他也見識了一遍,不管是清流只彈唱的,還是能暖榻的,他都領略了一番風情才懷??善瑯幼≡谒臉堑奶K州徐拂沒理他的茬子,徐拂的琴,與寶卷先生的琴,可是江南一時瑜璧,他也羨慕的緊。

他是孫承宗的幕僚,也是有官皮披在身上的清流人物,保定鹿門掌舵人,北方心學的傳播人,是河北士林的核心領袖人物之一。的難聽了,你一個江南來的過氣女子,憑什麼在老子面前擺譜?

清流名士一句話,可以讓名妓聲譽鵲起,身價倍增;當紅名妓一句話,也能讓默默無名的士子冒頭。名士、名妓、名道、名僧,混的都是一個圈子,都是靠相互吹捧,靠著名聲和自身能引領的輿論、時尚的資本吃飯。

其中最可憐的就是名妓,真的只是青春飯,有必要拿大?見一見,一起喝個酒,談談詩詞也是好的。偏偏再三不接牌子,擺明了不給你面子。

拉鎮虜軍赴遼,在袁崇煥心裡只是一件走個流程的事情,但還是要走一趟,畢竟朱延平不是尋常軍將,人家的跟腳不比他袁崇煥差。

這就是一件跑跑腿話的事情,就是行程計劃中的事,對他來不需要費心。而鹿繼善陰著的臉色,這纔是大事。

遼鎮還有個右僉都御史下派的遼東巡撫張鳳翼,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山西代州人。

張鳳翼排序在他前面,手裡有自己的治政、治軍權。是僅次於孫承宗的大人物,孫承宗今年已經上了十幾道明面上的請辭奏摺,暗地裡給天啓訴苦又不知道有多少。

孫承宗若走,會把遼鎮交給誰?

孫承宗作爲地方軍政首腦,還是遼鎮這樣的要地,他的提名對之後的遼鎮人事任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

袁崇煥有信心把握遼鎮,他也想把握住遼軍,這是一筆很重的資歷和本錢。出將入相,誰不想?不僅這是他本人的意願,也是他師尊韓爌的意願,也是東林人的意願。

爭取孫承宗的支持,那鹿繼善就非常的關鍵。孫承宗是保定高陽人,鹿繼善是保定定興人,兩人是老鄉,也都是河北士林領袖。

得到鹿繼善的支持,從孫承宗手裡接過遼鎮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木梳收進袖子裡,袁崇煥給鹿繼善茶碗裡添水,故作好奇:“何事引鹿公不快?”

難道要徐拂沒給自己面子,跑到袁樞那邊招待朱延平去了?

鹿繼善搖頭道:“保定那邊的事情惹得,孫奇逢衝動了些,他做的事,就怕傳出去。早上遇到同鄉,他們竟然都聽了?!?

孫奇逢十七歲中舉,會試途中父喪,守孝三年,三年期滿逢母喪,連著守孝六年。被鄉人尊敬,朝廷也賜旌旗表彰孝行。是個年少倜儻,好奇節,而內行篤修。負經世之學,欲以功業自著,流傳青史的人。

史上,這人與李顒、黃宗羲齊名,合稱明末清初三大儒。

同時,孫奇逢的膽子非常大,大的讓鹿繼善害怕。孫承宗被稱作孫高陽,孫奇逢被士林稱作孫榮城,這二孫是並肩的人物。

袁崇煥一聽孫奇逢的名字,眼皮子就一跳。

東林靠廣義營和魏黨扳手腕,這條最有力的臂膀被崔景榮和朱延平用一根針刺中筋給廢了。楊漣又搞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疏,導致核心人物悉數革職,在大理寺吃了一陣牢飯,終究是殺不得,又給放了。

當時關著的時候,孫奇逢就和鹿繼善的父親鹿正聯合北方士林湊集錢財活動,並給老魏施壓。同時放話,你老實些,否則孫承宗的遼軍就會入關!

這件事情聲震儒林,但很多人都以爲孫奇逢只是而已,嚇唬嚇唬老魏,只有核心人物知道,孫奇逢到現在還在忙活遼軍入關的事情!

楊漣那幫人都放出來回鄉過年反省去了,孫奇逢還在忙活這件事情。因爲他不相信魏忠賢會放過東林,大清洗必然會發動。大清洗面前,就是非我即敵,非黑即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爲強!

人人都是牆頭草,後發制人這種玩法,常常會把自己玩死。

遼軍入關,清君側……

這種想法很多人都有,真正在忙這件事的只有一個孫奇逢,袁崇煥也想啊,只是中樞已經沒人了,遼軍也動彈不得。

薊鎮王威擋在那,背後還有建奴和東江鎮,這種情況下遼軍想要入關,那就是蕭牆之禍,只會便宜外人。御史黃尊素幾次上疏,都在談這個蕭牆之禍。什麼是蕭牆之禍,就是家裡內亂。

黃尊素幾次上書,弄的自己差被老魏直接派人幹掉。

什麼是蕭牆之禍,表面上是兄弟內亂,實際上就是你別逼我,你逼我死,我死也要拉著你死!

文官再勢大,始終有個宦官牽制,他們恨死了宦官及放權給宦官的皇帝。將皇帝恭恭敬敬供起來,吃喝管著,你別礙手礙腳就成了。

這就是他們爭鬥的核心綱領,也是此時不少人主張的天下事天下人治;國非天子一人所有,是萬民百姓之國;天下非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他們前赴後繼鬥了那麼久,依舊沒有成果,很多人到死都沒看到這一天的到來。

更多的人沒有了耐心,可怎麼辦呢?

兵變,逼宮……是最簡單的!

東林人眼中,皇帝就是個象徵,治國治政,治民治軍,還有收稅花錢之類的事情,我們來爲你操心……

不管到時候怎麼治國,先把權搶過來再!

這權不搶,等魏黨整合好後,會拿著這權壓死他們!

有這種激進想法想法的人不多,但擁護者真的不少,商人階級是最喜歡看到這種局面的。儒人做事最講名義,所以都舉著孟聖人的招牌:君爲輕,百姓爲重。

這就導致孔府受驚,佈局借勢,由山東巡撫趙彥這個孔府外孫,進行宏觀調度,借聞香賊的手屠了孟府,屠了鄒縣……

可一幫指望當兵的不吃不喝就能打勝仗的逗逼,怎麼可能玩得轉兵變這種技術含量極高的玩意兒?

連銀子都不捨得砸,還想玩兒兵變?

所以當時,朱延平看著東林被魏忠賢手裡廠衛力量逼得玩兵變自保,看到了那麼一副詭異的兵變,連直接動手的廣義營都沒什麼戰心,浙軍新勇營更是跑到永定門前面觀望起來,更別其他附庸、搖旗吶喊的部隊。

聲勢大,雨就是這幫人的做事風格。

袁崇煥收斂情緒,出門下樓去拜訪朱延平。

他知道銀子的重要性,孫奇逢也知道,孫奇逢忙著搞遼軍入關的事情,其實也就是到處募集銀子。而他袁崇煥,手裡正握著孫奇逢弄來的銀子。

所以拜訪朱延平時,他帶了一些廣東的土特產……魚乾。

朱延平的鎮虜軍,幾乎就是他本人的私軍,虎符統軍只是笑談。遇到事情,當兵的聽誰的?項羽奪兵權一件事,很好的解釋了什麼是嫡系部隊。

這種戰力高強,上下意志高度統一的精銳部隊,顯然要比廣義營有用。起碼,祖大樂那裡還有個副將楊照牽制,還有監軍孫元化牽制??芍煅悠經]有,他孤身入營就能拿走兵權,誰能牽制?

故而,袁崇煥提著一捆魚乾十分的謹慎,生怕魚乾被人偷了。

魚乾不見了,沒起到作用,孫奇逢這個歲數與他一樣大的四十二歲中年人,絕對會掐死他姓袁的。

誰讓他這個廣東人,個頭不如孫奇逢這個河北人高壯?

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52章 二月春寒第38章 準備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25章 矇混第92章 再相逢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7章 人靠衣裝第11章 太倉換裝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93章 那一夜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57章 傳教士第213章 蛇是誰第34章 密議第46章 邸報惡訊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43章 私軍家丁第21章 一場交易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50章 刺蝟第204章 被坑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53章 道門劍客第57章 傳教士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93章 那一夜第90章 義從鐵騎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42章 蘇州最強第93章 那一夜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71章 小公爺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61章 投名狀第259章 歲末上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2章 行軍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301章 更荒唐第14章 操練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84章 司禮監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92章 再相逢第76章 雙鶴書院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97章 宋應星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29章 算命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79章 家宴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56章 哪來的虎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76章 雙鶴書院第36章 巡檢司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63章 密信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14章 志在何方?
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52章 二月春寒第38章 準備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25章 矇混第92章 再相逢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7章 人靠衣裝第11章 太倉換裝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93章 那一夜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57章 傳教士第213章 蛇是誰第34章 密議第46章 邸報惡訊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43章 私軍家丁第21章 一場交易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50章 刺蝟第204章 被坑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53章 道門劍客第57章 傳教士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93章 那一夜第90章 義從鐵騎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42章 蘇州最強第93章 那一夜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71章 小公爺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61章 投名狀第259章 歲末上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2章 行軍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301章 更荒唐第14章 操練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84章 司禮監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92章 再相逢第76章 雙鶴書院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97章 宋應星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29章 算命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79章 家宴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56章 哪來的虎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76章 雙鶴書院第36章 巡檢司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63章 密信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14章 志在何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茅市| 婺源县| 公主岭市| 武山县| 神木县| 榆林市| 冷水江市| 沭阳县| 昌平区| 禄丰县| 龙岩市| 久治县| 桐柏县| 岳普湖县| 托克逊县| 云浮市| 文化| 射洪县| 邢台县| 清远市| 大名县| 莱州市| 大足县| 寿阳县| 隆回县| 渭南市| 连江县| 玛曲县| 大足县| 钟山县| 伊川县| 昌黎县| 南部县| 阿瓦提县| 红原县| 漳浦县| 来凤县| 萨嘎县| 东港市| 云霄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