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8章 內閣調軍

八月初三,朝會日。

延綏鎮總兵官,徵西將軍楊肇基一千二百里加急求援公函抵京,跑廢了好幾匹馬。

右庫,朱延平正翻著東南檔案,找著臺灣地圖和相關資料。

“朱中書,閣老們回來了,崔閣老正要尋你問話?!?

一名穿著綠色常服的中年文官找到朱延平拱手,朱延平收著桌上書冊,問:“周行人,怎麼朝會這麼快?”

“河套賊作亂,傾巢出動,楊徵西求援。用的是一千二百里加急,恐怕不是小事情?!?

周時行苦著臉,就怕西北再亂成一團,那國朝就要三面作戰,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朱延平臉色一緊,可能是塞外事件的升級,什麼都不說收好書冊,將自己名帖壓上去,跟著周時行匆匆來到文淵閣二樓的東閣裡。

這裡,五名內閣齊聚,五名中書舍人還有五名行人站在一旁,這些舍人、行人就是活資料,內閣們不清楚的地方,就由這些人補充,是人形百度,是內閣智囊團。

“詔書抵達,宣大三日內就能湊集七千騎軍。十日內,可再出一萬兵馬。”

崔景榮非常瞭解宣大軍,本人又是兵部尚書,這種打仗的事情,內閣中由他主持,能不能施行,由閣老們投票。

老頭兒揮舞著右臂,語氣帶著無奈:“可今年宣大歉收,糧秣不足,九月份朝廷撥付宣大的米祿才能抵達。所以,宣大方面的糧秣要加快補充,從天津鎮走桑乾河,直接運輸,現在運輸,不能延遲一日?!?

次輔朱國楨搖頭道:“如今各地漕糧正在北運,天津鎮囤積的米糧不能輕動,這是補充京師所需,及薊遼二鎮的。半月後,可以運輸五萬石糧食到宣府鎮?!?

崔景榮一瞪:“我不管,兒郎們要去拼命,必須要吃飽肚子。薊遼軍又無戰事,拖拖無妨。一旦延綏鎮被破,寧夏鎮孤立無援,賊虜必然勢大,到時候如何能治?”

首輔韓爌看著崔景榮非常頭疼,果然不出孫承宗所料,崔景榮執掌兵部入閣後,會給宣大軍爭取物資。

成基命輕咳兩聲道:“遼鎮糧秣不能動,朝廷有一粒糧食,就不能動遼鎮的。先由宣大兩鎮墊付,不妨從天津先擠出兩萬石運到宣府鎮。延綏鎮兵微,救援延綏鎮纔是首要大事?!?

“宣大拿什麼墊付?屯留糧秣搭進去,朝廷補充的糧食遲上幾天,宣大留守軍兵吃什麼?”

崔景榮瞪一眼成基命,誰的面子都不給,想要宣大軍出動,先把糧食的事情解決了。否則一旦出兵,這糧食的事情就不好說了。朝廷就是這麼的無賴,沒辦法,太窮了。

宣大真的沒多餘糧食?有,盧象升手裡就握著五萬石從晉商手裡搶來的糧食??蓱鹗乱黄穑幪幦奔Z食,五萬石才能吃多久?

成基命被崔景榮的胡攪蠻纏弄得臉上抹不開,崔景榮是反對遼鎮步步爲營策略的,這回擺明了要借出兵的機會,從遼鎮的虎口裡拔牙。

見朱延平來了,就說:“延平去過宣大,不妨說說?!?

內閣們扭頭看過來,顧秉謙這個不懂兵事的閣老開口了:“年輕人有想法就說說,我們這些老頭子,還是能爲你們把把關的。”

崔景榮瞪一眼朱延平,威脅的意思很明顯,你小子最好說咱喜歡聽的,否則別怪老頭我收拾你。

現在只有宣大軍能第一時間救援延綏鎮,陝西三鎮抽了不少部隊去西南平叛,只能自保,無法相互支援。宣大軍要動,就要糧食,可急切間擠不出糧食。

至於戰力充足的寧夏鎮,近在咫尺的太原鎮,直接被內閣們忽視了,他們不是傻子。楊肇基能得到這兩鎮的支援,也不會發一千二百里加急。

朱延平想了想,踏前兩步拱手道:“諸位閣老,此時當務之急是支援延綏鎮。長城防線不能丟,一切問題都可以先放下,出兵要緊。可糧草至關重要,沒有充足糧草,出征的將士,也無法安心打仗。故而,卑職支持崔閣老,先定下糧草,再談出兵?!?

成基命老臉一僵,問:“可無糧可調,又該如何?難道放著延綏鎮不管,任由套賊入關,殺我百姓,搶我妻女?”

朱延平拱手不動:“崔閣老的意思是宣大軍能擠出出征的糧草,可這隻能解決燃眉之急。套賊勢大,此戰非急切可下。所以宣大軍需要後續的糧草,還要填上宣大支付糧草所造成的虧空。只要閣老們定下撥付宣大的糧草數額、時期,我想崔閣老會同意宣大立刻出軍的?!?

首輔韓爌揉著眉頭,說的好聽,答應將來給宣大糧草,可這糧草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國庫吃緊,處處都缺糧食,給了宣大多一些,其他地方就少一些。

顧秉謙笑呵呵道:“出兵要緊,半月內撥付五萬石,過半月再撥付五萬石。到時秋糧抵京,按宣大軍所缺補充所需糧秣。宣大軍的將士在前線作戰,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吃虧。諸位說說,可行否?”

崔景榮得到了糧食,哈哈一笑:“成,有朝廷的擔保,宣大軍就能出動。韓首輔,您覺得如何?”

韓爌緩緩點頭:“如此可行。既然宣大出兵,該出多少?何人領兵?”

崔景榮看一眼顧秉謙這個士林之恥,顧秉謙只是點頭笑笑,態度很低。崔景榮看不起這個人,只是沒想到這人會支持朱延平,還爲他得罪了其他人。

扭頭看向韓爌,崔景榮自傲道:“出兵七千騎,輔兵三千。宣府總兵,鎮朔將軍馬祥麟爲主將,宣大巡按盧象升爲監軍。大同總兵楊國棟留守,總領宣大防務,並準備第二批援軍,步騎一萬。”

“如此可行,但宣大防務不可鬆懈。一萬援軍,少了些。諸位說說,何處還能湊些兵馬?”

韓爌點頭應下,可宣大軍也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延綏鎮的困境。老頭撫須,左右看著。

成基命道:“廣義營可堪一用,可爲第二批援軍?!?

顧秉謙道:“密雲守將,統率山東班軍的遊擊將軍周世錫部,所部兩千悍卒乃是山東精銳,可隨廣義營同行?!?

朱國楨想了想,也說:“盧溝橋浙軍新勇營亦有戰力,可爲第三批援軍?!?

新勇營是浙軍新建部隊,兵員多是渾河血戰的陳策。戚金部烈士子弟。

崔景榮像個兵痞子一樣,側臉斜眼看著韓爌,飲一口茶慢悠悠道:“昌平尤世威出身延綏鎮,所部八千關寧鐵騎可堪大用??山唤有蘖晔聞?,整訓半月後支援延綏鎮?!?

韓爌頭皮發麻,這崔景榮夠狠的,成基命將廣義營派出去,就是存了將這夥人拉出火坑,讓祖大樂立功贖罪的意思。崔景榮純粹就是給孫承宗添堵,要吞掉這八千關寧鐵騎。

一旦尤世威帶著這批關寧鐵騎到延綏鎮,兵部再將這夥騎軍分拆,補充到延綏鎮,尤世威只能苦哈哈跑回遼東。

楊肇基是個狠人,最擅長的就是練軍,更準確的說法就是吞併別人的部隊。

山東平叛時,楊肇基只有五百家丁,一口氣吞了七千人,邊打邊練,然後就姓楊了。

朱延平將腦袋埋的低低的,生怕這些老頭兒將他的鎮虜軍拉走。如果不是鄉試就在眼前,他早就自告奮勇,要帶兵過去漲漲經驗。

可現在不行,把部隊交出去,鬼知道還回來時還能剩幾個?反正又不是前線主將的嫡系,鎮虜軍不當炮灰都不可能。

他的鎮虜軍行軍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真怕被選爲第一批援軍。到時候,恐怕盧象升也幫不了他多少。盧象升這個人太正,他的鎮虜軍披著強軍的皮,保準被盧象升用來打頭陣。

韓爌看向朱延平道:“朱中書麾下鎮虜軍乃是天下強軍,可爲第三批援軍。另,尤世威部修陵乃是國朝大事,抽調兩千騎自成一部,爲第三批右軍,新勇營可爲左軍,鎮虜軍爲中軍。交由朱中書統率,三部將士並營合練,九月中旬出發。”

一聽給朱延平擴充兵權,顧秉謙笑吟吟道:“如此也好,邊塞出良將。出幾個南直隸大將,也是極好的?!?

朱國楨打量朱延平,他連顧秉謙都懶得去看,看了看崔景榮和成基命,見兩人沒什麼反對的意思,就說:“附議。不過朱中書缺乏資歷,恐怕鎮不住六千兵馬。”

崔景榮直接說:“不聽話的砍了就是,再說河套賊能有幾個有出息的?將這條惡狗打斷脊樑骨,我看塞外哪個還敢攪風攪雨?”

這老頭一考中進士,就在兵營裡混,一談到軍兵事,完全就是個兵痞子。

其他閣老們眉頭一皺,這就是清河崔氏的門風?

旁聽候立的舍人、行人們低著頭,一點反應都沒有。這裡沒有一個實習歷練的翰林官,他們不夠格。哪怕他們前途遠大,扯到軍事調動,別說插嘴提議,他們旁聽都不許,只能出去。

四個閣老看向成基命,這裡朱延平去不去,他本人沒有選擇。而成基命是朱延平的師尊,他的意見就是朱延平的意見。

成基命撫須沉吟,道:“延平初次帶兵,恐有不妥。諸位,可有合適的人選替延平參贊軍機?”

崔景榮搖頭道:“這小子天生就是個打仗的,我看這是多此一舉,畫蛇添足?!?

成基命臉又是一僵,兩個人合作挺愉快的,怎麼扯到軍事,這個崔老頭兒就翻臉不認人呢?

顧秉謙道:“謹慎無大錯,我舉薦徐大相。這人雖狂了點,也是個有本事的。如今賦閒在京,不如起用爲御史,下派監軍?!?

徐大相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齡不高,屢歷可是非常的豐富。天啓皇帝很看重這傢伙,結果有陣子很生氣,偏偏有人見徐大相前途一片光明,就在年初上疏,薛邦瑞請天啓追封徐大相父祖三代。

偏偏請封的是個東林人,於是徐大相倒黴了。

朱國楨道:“徐大相可以大用,就是性子桀驁還需磨練。就怕原本軍中無事,增加徐大相會平白生出紛爭禍端來的?!?

徐大相有本事,就怕和朱延平搶兵權,別看一個文官監軍光桿一個,最擅長的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

韓爌輕咳兩聲,看看成基命和崔景榮,兩人沒有反對的意思就說:“啓用徐大相爲朱延平部監軍,這事沒人反對就定下了。朱中書?”

“卑職在?!?

“你部增設新勇營、還有兩千關寧鐵騎,軍號依舊爲鎮虜。而你官職低微,統率大軍多有不便。待老夫稟明天子,向你討一方將印用以鎮軍。你是我們內閣出去的人,老夫與諸位對你也是期望深厚,希望你出征後,好好打,別讓九邊的軍將們,笑話我內閣無人?!?

韓爌笑容和煦,彷彿看著自家後輩子侄:“出征是大事,朱中書有什麼需要可以說說?!?

朱延平沉默一會兒,說出了自己的要求,整個東閣愣了,良久崔景榮說:“不好辦。”

不顧崔景榮的意見,朱延平看著韓爌:“別無所需,只此一個要求。”

第67章 共謀富貴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3章 進州城第66章 正陰陽第34章 密議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00章 荒唐第195章 斬俘第92章 再相逢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41章 名望第124章 單于城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44章 小公爺第259章 歲末上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13章 蛇是誰第62章 安排第112章 袁樞第294章 平戎服第45章 大聖歌第195章 斬俘第81章 形勢第68章 顧炎武第75章 刺殺任務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58章 本座楊衰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80章 李園圖紙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96章 做準備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90章 義從鐵騎第92章 再相逢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29章 算命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9章 夜行軍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92章 再相逢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61章 投名狀第89章 家丁難招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40章 爲難第1章 軍令如山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62章 軍號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35章 鴛鴦陣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91章 參將有召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81章 形勢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0章 拒絕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12章 算賬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41章 名望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53章 道門劍客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92章 再相逢第130章 晉商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
第67章 共謀富貴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3章 進州城第66章 正陰陽第34章 密議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00章 荒唐第195章 斬俘第92章 再相逢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41章 名望第124章 單于城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44章 小公爺第259章 歲末上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13章 蛇是誰第62章 安排第112章 袁樞第294章 平戎服第45章 大聖歌第195章 斬俘第81章 形勢第68章 顧炎武第75章 刺殺任務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58章 本座楊衰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80章 李園圖紙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96章 做準備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90章 義從鐵騎第92章 再相逢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29章 算命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9章 夜行軍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92章 再相逢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61章 投名狀第89章 家丁難招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40章 爲難第1章 軍令如山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62章 軍號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35章 鴛鴦陣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91章 參將有召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81章 形勢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0章 拒絕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12章 算賬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41章 名望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53章 道門劍客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92章 再相逢第130章 晉商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曲阳县| 富平县| 互助| 东阿县| 丹东市| 丁青县| 泰兴市| 秦皇岛市| 柏乡县| 新丰县| 出国| 鄄城县| 得荣县| 昌图县| 龙江县| 若尔盖县| 深圳市| 汉中市| 察哈| 朝阳市| 湖州市| 咸丰县| 治多县| 库伦旗| 兴化市| 通道| 佛坪县| 玉溪市| 日土县| 合水县| 巴马| 塘沽区| 彭山县| 海口市| 洪江市| 武宁县| 开封市| 房山区| 锦屏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