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

半夜,被寒冷夜風吹醒,朱三郎嗅到香味,裹緊衣襟領口縮成一團出了草棚屋,來到火堆旁蹲下。看著一地雞毛,朱三郎沒想到魯衍孟又禍害了左右人家。

將摺好的枯枝丟進火堆裡,魯衍孟彷彿一個沒事人一樣,挖小坑掩埋著內臟、雞毛,見朱三郎對火堆發愣,沒管他做的這勾當,覺得這人轉變的的確有些快。

“雞是陳家的大公雞,知道剛纔發現了什麼不?”

朱三郎側頭,看一眼道:“別說陳家老大不在,陳胖子在扒灰?”

“扒灰?呵呵,你竟然知道這個詞兒,失敬了。”魯衍孟笑嘻嘻說著,蹲著像個螃蟹一樣挪到朱三郎身旁,低聲道:“陳家家丁不在,和我猜的那樣,他們幹起了夜不收的差事。”

夜不收,斥候的別稱,是個喜慶的名詞,指夜裡執行軍務不會被收走魂。

聳聳肩,朱三郎渾身鬆了一股勁,他其實也有逃跑的心思,這回徹底熄了。懶洋洋躺在雜物上,將錢袋子掏出來拋給魯衍孟道:“感謝你的好消息,取些錢,明日就散了吧。四書五經也學了個差不多,也算對父親有了個交代。”

“學了個差不多?好大的口氣,咱六歲啓蒙,至今十八年,也不曾誇口學了個差不多。”將錢袋子拋回去,魯衍孟躺下,仰望夜空:“走不了了,姓陳的爲了少僱人手,準備將咱充爲軍戶。可笑,我竟然成了軍戶賤役……”

朱三郎奇怪,這傢伙去偷個雞,難道還和陳世清面談了一番:“你怎麼知道的?”

“本來想從陳家弄點銀子,順手翻了翻拓印的軍籍堪合,有一份堪合就寫了咱的名字,對了,你和大牛入徵,也算是投軍立世,不起個名字顯得落魄,怎麼說,你也是我的學生。”

想了想,朱三郎覺得自己起名字的水準夠嗆,不是朱大富朱大貴,就是朱建軍朱建國,想想就寒顫,扭頭道:“魯先生才高八斗,那就幸苦幸苦吧。”

“誰讓我是你的先生呢,份內之事何談辛苦?”

魯衍孟搓著臉頰,能搓出什麼,是衆所周知的事情。輕輕拍拍手抖掉,道:“有了,如今邊患不息,遼東、西南聽說西北蘭州也有戰亂,還有個東南福建,這樣吧,你要投軍就起名延平,等啥時候我闊綽了,再給你起個應景的字。大牛……就叫高旭吧,有個昂揚向上能彰顯志向的好名字,那些監軍老爺也會青睞有加。”

“朱延平?劉高旭?好名字,先生走街串巷幫人起名字,改名字,也能餬口,比我們強。”

對於這簡陋的恭維,魯衍孟翻了個白眼:“強個屁,十個秀才比不上一個拿刀的丘八,也別喊先生了,先生先生,聽著彆扭。”

朱三郎,現在的朱延平很滿意自己的名字,也喜歡劉高旭這個名字,返回草棚將大牛喊醒,讓他一起爲響亮順口的新名字高興高興,主要還是一起吃雞,讓他別錯過了這隻雄壯的大公雞,反正他守孝是吃不上了。

草棚裡,大牛……劉高旭被搖醒,眼珠子瞪圓低聲道:“三郎,想通了?”

“別想了,陳家的家丁就在外面巡夜,誰能跑出去?”

“那就打出去!”

“我們若逃,鄉親們發覺肯定要阻攔,鄉里鄉親,你下得了手?走,外面烤烤火,魯先生給你我起了個響亮的名字。”

三人聚在火堆旁,等著魯衍孟的佳餚出世,不能吃肉的朱延平拿了鐵鍋,煮了一些凍豆腐,相互閒聊著。

“其實守孝貴在心,不在行。守孝丁憂,全了名聲卻荒廢人事,應該改改。”

魯衍孟自言自語:“也不對,有形式在,才能將盡孝一事貫徹人心。若無形式做骨,如何能撐得住?”

夜裡,突然響起銅鑼敲打刺耳聲,千戶所另一頭隱約有人高喊:“何家兄弟要逃!快來人哈!”

家家戶戶的丁壯聞聲而動,有抄起鋤頭的,有拿出家傳兵器的,一邊穿著外衣,口中罵著衝了出去。

衛所裡,家家戶戶可都是出了代價的,要麼出丁,要麼出錢。有人要逃,這是和所有人過不去,抓住了最輕也是暴打一頓,打殘了也要去充軍從徵。

“不要動,咱一動,指不定會被誤會。”

他們也有逃的動機,現在最好不動,魯衍孟趕緊開口,手裡拿著木勺攪著鐵鍋,一副專心煮菜的樣子。

何家兄弟實在是太猛了,大哥何進,老二何衝一人提著一根哨棒,肩並肩從街道那一旁硬是打了過來,畢竟都是鄉親,下不了死手。

這一頭,火把從外來,僉事陳世清帶著醉態,騎在馬上,身邊八名家丁披著皮甲或半身罩甲,一手握著火把,一手握著刀,還有兩人端著火銃,身上綁著燃燒的火繩。

何家兄弟被堵在街道上,進退不得,想要從朱家倒塌的房子缺口衝出去,劉高旭抄起鐵耙,雙手緊握,瞪目喝道:“何家兄弟,別給我們兄弟招罪!”

“大牛兄弟,一起逃吧,從徵的,死的可都是你我這樣沒人管的賤命!”

“俺不管,你們兄弟怎麼鬧騰別犯朱家地界,什麼都好說!”

“嘭!”

火銃手小心翼翼,瞄著地下閉著眼睛開銃,火銃成功炸響,他臉蛋安全後,才一副劫後餘生的模樣睜眼,一旁陳世清罵道:“慫包貨,這是戚爺爺當年督造的鳥槍,不是你見過的破爛貨,怕甚怕!”

何家兄弟被火銃一驚,膽氣去了三分,背靠背,握著哨棒,兄長何進大呼:“陳大人,放俺們兄弟一馬,來世俺願爲陳大人做牛做馬。”

“休得聒噪!棄械束手,本官給你們兄弟一條活路。否則,嚴懲不貸!”

“敢問大人,是怎樣的活路?”

“本來你家去一人就好,既然你們兄弟齊心,那本官成全。只要棄械,既往不咎。”

陳世清大聲說著,還看了眼一旁的魯衍孟三人,一旦這五個人一起要逃,沒人能擋得住。起碼,光一個大牛發瘋起來,就沒人擋得住。

於是,他用更大的聲音喊道:“鄉親們都能做個見證,只要你們兄弟放下棍,本官絕不追究苛責爲難。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你們兄弟一起從徵,如何?”

火銃在這裡就是擺設,這裡的都是鄉里鄉親,火銃手也不會往人身上打,打了會被鄉里人看不起。他們雖然忿恨何家兄弟要逃,可卻不想要了他們的命。

只要是能談判協商解決的事情,那就儘量不要動手。否則今天對何家兄弟動手,改日就會對他們動手,這是基本的規矩,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是衛所基本的秩序。

何家兄弟不信,他們的行爲是逃軍,在軍中是犯得上砍頭的重罪。

周圍有威望的老人也在呼喊著,規勸何家這兩個後生。

魯衍孟側頭,在朱延平耳邊輕語道:“現在兩邊僵持,時間久了姓陳的臉面放不下,可能會害何家兄弟性命。站出去,你給兩邊一個臺階下,對大家都好。”

“那我該說什麼?”

“隨你!”

魯衍孟猛地一推,朱延平向前三五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牛更是握緊了鐵耙,面向陳世清,陳世清眼眸一縮,笑呵呵道:“朱家三郎的孝義,鄉親們有目共睹。現在三郎有話說,大夥聽聽。”

媽的,這個讀書人太狠了,這種情況能說啥?

和朱三郎過世兄長關係不錯的何衝喊道:“三郎,有話就說,哥哥們不怨你。”

深吸一口氣,朱延平想起了老家的村長是怎麼勸自己畢業入伍的,照貓畫虎,指了指自己道:“孟先生剛爲三郎起了個大名,他說遼東、西南川貴、西北蘭州、東南福建都有邊患戰事,這種時刻正是大丈夫挺身而出,共赴國事,憑手中刀殺敵寇,保家衛國,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大好時機!”

“他給三郎起名延平,以後三郎就叫朱延平,大牛叫劉高旭,是先生爲我二人投軍起的大名。何家二位兄長,咱都是年輕人,待在衛裡沒個營生有什麼前途?不如投軍,我們兄弟肩並肩,殺出一個富貴來!和鄉親們舞刀弄棒,不算本事,他日衣錦還鄉,帶著鄉親們一起富貴,那纔是真本事!”

一名牙掉光了老太爺聽了,在子孫攙扶下走出人羣,含糊不清道:“朱家小子的話在理,現在的世道比戚爺爺那會兒好不了多少,正是豪傑一展拳腳的時候。何家後生,聽勸,跟著朱家小子投軍去吧。”

陳世清也鬆了一口氣,接過話道:“何家兄弟,你們兄弟二人自幼就不安分,橫行鄉里時本官睜隻眼閉隻眼,就想著你們這等豪氣,他日也會有一番作爲。未曾想你們竟然如此令本官失望,連三郎都不如!”

“若信陳大人,信鄉親們,信我朱三郎延平,何家二位兄長,放下棍棒,明日咱一起投軍去!”

何進看了看朱延平,扭正腦袋去看陳世清,陳世清對他緩緩點頭,何進將手中棍棒一丟,雙膝跪地磕頭道:“與舍弟無關,是小人貪生怕死鼓動舍弟出逃,還望陳大人寬宏大量。”

“大哥!”

“跪下!快向大人請罪,向驚擾了的鄉親們請罪!”

何衝扭著脖子,神情不甘棄棍跪地。

何進給他擺足了臉面,陳世清搖搖頭笑道:“只是一時衝動而已,何況本官已與鄉親們做了約定?今夜雖讓鄉親們失眠,可卻讓我等發現了三郎這樣的豪傑,這是好事,這是喜事。都起來吧,你們兄弟就跟著三郎,幫三郎處理了家務事,一起來營。”

“謝大人寬宏,我們兄弟以父母在天之靈起誓,絕不再逃。”

陳世清只是點點頭,驅馬上前拱手道:“今夜鄉親們都在,也做個見證,朱三郎朱延平,孝義、忠勇沒得說。這回衛裡出丁是上面的軍令,本官也沒法子。可卻能幫三郎一把,咱左千戶所有幾個空缺的總旗官,該不該給三郎一個?”

老太爺上前一步:“陳家人就是囉嗦,給三郎一個百戶也應該,這事就這麼定了,這麼冷的天,大夥都散了吧。”

陳世清趕緊下馬,拱手賠笑:“老太爺說的在理,可後生手裡只有任命總旗官的職權,正七品百戶,可是要向都司報備覈查的,要有軍功才行。”

“哦,是這個理,那就都散了吧,這天怪冷的,凍病了可不好。”

年近九十的老太爺可是衛裡的寶,陳世清可不敢得罪老壽星,還想著討人家歡心沾沾福氣。

這年頭,家裡有個年過八十的老頭,真是福氣,起碼會拿朝廷給的糧食吃。地方官員,也會時常拜訪,是公務,搞清楚養生法子也是很重要的……

境內高齡人口,也是政績之一。因爲這意味著子孫孝順,子孫孝順是父母官的教化所致,是朝廷恩德的體現,很簡單的邏輯體系。

“三郎,隨本官來一趟衛所衙門。”

拍拍朱延平的肩,陳世清一副有好事情等你的神情。

魯衍孟一副就該如此的樣子,誰能保證何家兄弟不再跑?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大個子看著他們,把朱延平帶走,並以此控制住大個子劉高旭……

第198章 春怨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130章 晉商第221章 攻城難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50章 刺蝟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69章 私奔第71章 小公爺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68章 顧炎武第35章 鴛鴦陣第7章 人靠衣裝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45章 大聖歌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6章 意外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72章 揚州瘦馬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248章 熊廷弼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2章 行軍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310章 紅與白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92章 再相逢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93章 那一夜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80章 李園圖紙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4章 拜衙門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40章 爲難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3章 進州城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29章 算命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89章 家丁難招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1章 太倉換裝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94章 平戎服第150章 刺蝟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22章 炮戰第36章 巡檢司第36章 巡檢司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68章 顧炎武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章 形勢第283章 疑問第13章 羞辱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
第198章 春怨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130章 晉商第221章 攻城難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50章 刺蝟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69章 私奔第71章 小公爺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68章 顧炎武第35章 鴛鴦陣第7章 人靠衣裝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45章 大聖歌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6章 意外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72章 揚州瘦馬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248章 熊廷弼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2章 行軍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310章 紅與白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92章 再相逢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93章 那一夜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80章 李園圖紙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4章 拜衙門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40章 爲難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3章 進州城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29章 算命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89章 家丁難招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1章 太倉換裝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94章 平戎服第150章 刺蝟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22章 炮戰第36章 巡檢司第36章 巡檢司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68章 顧炎武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章 形勢第283章 疑問第13章 羞辱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汉川市| 涟水县| 十堰市| 梅州市| 昌图县| 额敏县| 昭平县| 枞阳县| 商水县| 卓资县| 监利县| 黔南| 常宁市| 如皋市| 岳池县| 芮城县| 诸城市| 海盐县| 禹州市| 隆昌县| 泽库县| 阿克苏市| 多伦县| 克什克腾旗| 柞水县| 仲巴县| 北川| 房产| 奇台县| 体育| 峨眉山市| 平原县| 靖西县| 洛宁县| 无锡市| 台东市| 加查县| 佛山市| 林口县|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