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

塞外的風波已經引發張家灣的物價波動。

很多貨物都是走運河上來,或有走私的,也有趕在七月份馬市貿易的,塞外的動盪,無疑讓這些邊關貿易的商團受到了影響。

各處馬市的貿易額已經分配好,現在塞外的動盪打破了這一切。但此時和朱延平關係不大,他將自己定位的很清楚,只是一把刀而已,上面有需求,他就出塞走一趟。

有魯衍孟和崔景榮以及成基命這個師尊在上面頂著,下面還有得到好處,一幫士氣高昂的弟兄,他的那份好處少不了。

不會是直接的分紅,而是給他一定比例的貿易額,這就足夠了。

午後的宴會,閻應元就談起塞外的事情,有些擔憂,擔心邊塞再起戰事。東北、西南的戰事已經讓朝野有識之士擔憂,再加上一個邊塞戰事,實在是讓人不能不擔憂。

而東南與荷蘭人的戰事,實際上並未停止,按照後世的國際法來說,現在雙方還沒有簽定停戰協議,現在還處於交戰狀態。

其中交戰的雙方都有損失,最大的損失就是貿易。其中唯一得到好處的就是由鄭一官改名後的鄭芝龍,他舅舅是澳門海商,被他舅舅推薦到海王李旦那裡當個翻譯。

李旦如今老了,李氏宗族內部爭奪又和外姓船頭爭奪將來的首領位置。鄭芝龍當時什麼都沒有,帶了兩條船南下充任李旦的使者,調解福建方面和荷蘭人的戰事。

但是鄭芝龍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在雙方賣好,遊離在雙方之間壯大自己,在福建巡撫南居益那裡,他是一個翻譯和僱傭軍頭頭。在荷蘭人那邊,他就是個翻譯官,跟著荷蘭人跑南洋商路,同時在臺灣紮了一個村堡,算是根據地。

此時的臺灣,經過老將軍沈有容兩次征討平叛,老實了不少。處於一種奇怪的無政府狀態,福建看不上這窮山惡水。

看重這個風水寶地的只有四個人,登萊副總兵沈有容,海賊王李旦麾下外姓最強的船幫首領顏思齊,之後就是荷蘭人和鄭芝龍。

此時的顏思齊,已經移民數萬,分劃了十片攻守合一的堡壘區域。同時又與臺灣土民談條件,用貿易維持了和平。

現在的顏思齊捏死鄭芝龍如同捏死一隻螞蟻,他之前眼睛盯著李旦的位置,等待著。對臺灣的基業,並不看重。可現在,顏思齊已經看不上李旦海賊王的位置,這個海上的傳奇人物,有了更爲廣大的志向。

李旦橫在朝鮮、日本、大明貿易線的中間,收取的利潤真正是日進斗金。是個人,都想成爲李旦第二。

就在今年,顏思齊等一幫福建人等因不滿日本德川幕府的統治,準確來說是不滿足德川幕府的剛剛頒佈的海禁政策。

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與朱延平同齡的一個青年,爲了遏制九州南部薩摩藩島津氏、北部長州藩毛利氏的膨脹,施行了海禁。

德川幕府的海禁與大明的海禁一樣,只允許官方貿易,這種貿易叫做堪合貿易,憑藉印信有計劃的貿易。爲了防止地方藩屬大名因貿易而崛起,德川幕府施行海禁,由德川家族把持貿易,藉此維持統治。

大明的海禁純粹就是東南商團一手推進的,不準朝廷插手。海禁只針對朝廷和普通百姓,士紳商團們操縱海禁,玩的很爽。當然,如果出海的那幫海賊頭子再聽話一點就好了。

至於嘉靖年間的倭亂,抱歉,這些倭人只是當時的海賊王王直的僱傭軍,說白了就是王直的馬仔。這場倭亂,就是東南商團和朝廷的一場博弈。

被德川幕府壟斷、控制的貿易自然沒有什麼暴利,海賊王李旦又快不行了。於是顏思齊等人準備造反,想聯合日本地方強藩推翻德川家族的統治。

他們密謀起事造反,參與日本朝野的反抗鬥爭,也是有底氣的。因爲德川家族的統治並不穩定,德川家族的天下是投機取來的,是站在豐臣政權的屍骨上,通過一系列妥協得到的所謂天下。

各地的藩屬,並不是德川家族的原屬,而是曾經的對手。而德川家族又只吃獨食,施行強幹弱枝政策,各地的藩屬日子並不好過,常常要找大商人借貸過日子。甚至發生了強藩破產,父親出家把家業拋給兒子,兩個兒子相互謙讓不得不找個養子來繼承的古怪事。

要知道之前的戰國時代,爲了幾百石的土地,往往會父子相殘,兄弟反目……

就在今年六月十五日,顏思齊與摯友楊天生、漳州海澄老鄉陳衷紀、福建延平府人鄭芝龍等二十八人拜盟爲兄弟,立下誓言:“生不同日,死必同時”。

當衆推舉顏思齊爲盟主,主持造反大計。

不幸事泄,德川幕府遣兵搜捕,顏思齊率衆倉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駛至九州西海岸的外島洲仔尾,陳衷紀建言:“吾聞疏球爲海上荒島,勢控東南,地肥饒可霸,今當先取其地,然後侵略四方,則扶余之業可成也。”

沒錯,這夥人當膩了的海賊,再強的海賊如李旦,也是無根之木。垂垂老矣,想回家鄉看一眼,或者是葬入家鄉宗祠,都是奢望。

於是,這夥人召集部衆,開始大規模開發臺灣。要以臺灣爲根基,攻琉球尚氏王國爲跳板,進而奪取日本……

顏思齊有這個大志向,老鄉陳衷紀有這個志向,很多大的船幫首領都有這個志向。而鄭芝龍沒有,去跑他的南洋貿易了。鄭芝龍與朱延平一樣,眼中只有錢。

爲了反攻日本,顏思齊安頓好臺灣事宜後,帶著東江鎮毛文龍打下的白條去找毛文龍,想得到毛文龍和沈有容這個老朋友的介紹信去找登萊巡撫袁可立。

論權勢,大明沿海一線就數袁可立的控制範圍大,控制程度深,兵多將廣,火器犀利。控制著山東、天津、東江鎮和朝鮮。

日本那邊的貿易,顏思齊這夥人是不可能做了,手下兄弟要養活,只能去找袁可立,加入京杭漕運的序列。或者招安也可,能得到袁可立的支持攻掠日本最好。

今年,則是顏思齊最重要的一年。找不到新的貿易航線,他這個反攻日本的海賊大聯盟必然潰散。所以,他本人出動。

熬過今年,維持住軍心,他就能反攻日本。若不能,他就死定了。

爲了重開德川幕府的貿易航線,他手下這些所謂弟兄,絕對有人會挑頭剁了他這個盟主,用他顏思齊的頭顱去示好。

貿易航線,關鍵的就是貨源,最好的工藝品在大明,這纔是最值錢的東西。而日本金銀一比四的兌換率,更是巨大的錢袋子。可惜德川家族也知道國內的情況,嚴控金銀兌換。並用本國盛產的黃金,交換呂宋島上盛產的白銀。

顏思齊受夠了德川家族的貪婪,就如當年收稅的礦監那樣的貪婪,萬曆四十年,十五歲的他還是一個讀書少年,受不了侮辱殺了礦監的家僕外逃出海。

如今二十年過去,他正值壯年,大明海域活著的傳奇,他應該拼搏出一番,闖下更加廣大的天地。冒著被袁可立砍了的風險,去拜訪這位實權派封疆大吏。

整個大明此時的封疆大吏,有兵有權的大人物,算下來只有三個人。登萊巡撫袁可立,薊遼督師孫承宗,四川巡撫朱燮元。

七月初六,曹少欽帶著封賞詔書和兵部閣文,來到了張家灣,不過他被堵在了轅門外。

潞河西大營再次擴建,近兩千軍士在校場上穿著坎肩,光著膀子操練著。

校場中央的高臺上,朱延平這個毫無名義,只是錦衣千戶空職的人同樣光著膀子,卻坐在主位上,戴著蒼纓氈笠目光嚴肅,審閱著高臺下的演武。

隊形不必再說,古代軍隊對戰場隊形的要求極端的苛刻。

兩千人的部隊,不好指揮。朱延平也在學習,能做的就是熟悉下面各部的特性,根據特性安排任務。或調整軍官,讓軍官的性格能與部下軍士相配合。

這種不斷的磨合,才能將軍心統合在一起,讓每一個的力量都能發揮出來。

打仗是一門技術活兒,智慧和勇氣都不能缺乏。

張榜站在臺前,一手按著腰間戰刀,不斷髮令,通過高臺兩側的四面大鼓指揮校場中的軍士變陣。

張家灣本來就是一座貨物集散地,這裡是寧靜的。劉行孝赴任後,張家灣大營的操練就破壞了這裡的寧靜。

五天前抵達的這支部隊,更是天天不休,弄得張家灣雞犬不寧。潞河西營旁白就是雙鶴書院,時常有清流名士或朝中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這三個清貴衙門的閒職大臣來雙鶴書院講學。

這裡有擾雙鶴書院的清靜,已被彈劾了幾次。

“收隊,歸位!”

鼓聲傳令,各隊哨官舉著右臂,重複著鼓點軍令,遍佈校場的隊伍匯聚,如一條條毛毛蟲,蠕動著,整合著,不多時成爲九片方陣,催促的鼓聲停歇。

“袁剛!”

“標下在!”

袁剛昂首走出自己所在的方陣,昂首挺腰闊步,只是臉色很難看。

朱延平一腳踩在高臺護欄上,身子前俯呵斥道:“今日又是你部最爲散亂!好生整頓,半月後若還是如此模樣,你部從上到下,一律遣散歸籍山東!”

“遵令!”

袁剛歸列,狠狠瞪著手下這二百山東響馬世匪構成的部隊。

“今日,朝廷的封賞下來了。開轅門,諸將隨我迎接天使。”

轅門處,曹少欽站在馬車上看著,也是目曠神怡。

隨行而來,觀閱軍容的神機營副將楊御藩與部將顏曾互看一眼,楊御藩目光凝著:“強軍,比咱的沂州軍還強。”

顏曾臉色板著,艱難擠出一絲笑意:“朱將軍不要袁剛,正好咱們收了,找袁樞公子談談,說不好能成。”

曹少欽聽了發笑,側頭看一眼二人笑道:“恐怕,楊將軍養不起這二百家丁。”

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13章 羞辱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44章 小公爺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92章 再相逢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98章 平戎臺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290章 火棉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89章 家丁難招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12章 行軍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03章 應社第202章 閉關鎖國的朱延平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18章 疾如風第35章 鴛鴦陣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24章 拜衙門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4章 操練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95章 傷離別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3章 進州城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03章 應社第248章 熊廷弼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309章 困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222章 炮戰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4章 拜衙門第130章 晉商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0章 征途前夜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301章 更荒唐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52章 二月春寒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20章 拒絕第221章 攻城難第84章 司禮監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95章 傷離別第300章 荒唐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3章 窮途末路第16章 意外第94章 木材廠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174章 延綏告急
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13章 羞辱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44章 小公爺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92章 再相逢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98章 平戎臺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290章 火棉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89章 家丁難招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12章 行軍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03章 應社第202章 閉關鎖國的朱延平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18章 疾如風第35章 鴛鴦陣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24章 拜衙門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4章 操練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95章 傷離別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3章 進州城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03章 應社第248章 熊廷弼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309章 困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222章 炮戰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4章 拜衙門第130章 晉商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0章 征途前夜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301章 更荒唐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52章 二月春寒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20章 拒絕第221章 攻城難第84章 司禮監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95章 傷離別第300章 荒唐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3章 窮途末路第16章 意外第94章 木材廠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174章 延綏告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屏山县| 扶风县| 惠东县| 库尔勒市| 肥东县| 内黄县| 老河口市| 津市市| 桓台县| 诏安县| 保德县| 灵武市| 德清县| 乡城县| 沛县| 陇南市| 谷城县| 四子王旗| 中江县| 高安市| 泸州市| 剑河县| 邓州市| 南城县| 田阳县| 中方县| 阿城市| 平潭县| 甘德县| 莆田市| 松江区| 汽车| 易门县| 乳山市| 左云县| 松原市| 日土县| 柳河县| 鞍山市|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