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1章 幾個故事

與盧象升的會面,註定的乾巴巴的。

要怪,就怪兩個人有太多相似的地方,該有的禮儀雙方都做足了。

盧象升在宣大總督府辦公居住,後院有一片杏園,兩人就在黃橙橙的杏林中用宴。宣大巡按不常設(shè),巡按這種差事也沒有固定的府衙,而盧象升乾的事情更類似於宣大總督的差事。

除了不能隨意處置千總以上的將軍,盧象升的權(quán)限與當(dāng)初的崔景榮沒區(qū)別。

招待朱延平的只有四菜一湯,好在米飯管夠。

朱延平也不客氣,連吃了三海碗硬是將菜吃完了,盧象升沒法子,只能吩咐廚子再弄上一桌菜。

新的一桌菜,朱延平連筷子都沒動,撫著肚皮很是滿足,見他故意噁心自己,盧象升只是笑笑,這才重新開口,之前朱延平只顧著吃,沒搭理他的話茬子。

“吃飽了?”

“嗯,家鄉(xiāng)飯可口,不由多吃了些,盧巡按不介意吧?”

“怎會?既然吃好了,我們也該談?wù)勑蟮氖虑椤!?

盧象升擡手拍開兩壇酒泥封,握著一罈遞給朱延平道:“袁樞說了你不少好話,我與袁樞見面不離酒肉,也是有話直說。我想,我們沒必要繞圈子,有些話直說無妨。”

嗅了嗅酒,是杏花酒,朱延平道:“確實該好好談?wù)劊葟氖颤N地方開始?”

抱著酒罈飲一口,盧象升雙目如星:“先說說朝廷,宣大這裡的事情你我只是落子,做好本份就好。你覺得,朝廷此時最需要什麼?”

朱延平也喝了一口酒,道:“表面上是政令不通,內(nèi)耗嚴(yán)重。實際上就是缺錢,有錢就能解決各處的問題。我更覺得,朝廷缺時間,朝中的事情需要水磨的功夫慢慢梳理。可形勢緊張,東北、西南的戰(zhàn)事,根本不給朝廷時間。”

搖頭,盧象升道:“不,朝廷缺的就是錢。沒有邊塞壓力,給再多的時間,朝廷還是這幅樣子。你將朝中的人想的太好了,不要期望朝中人能一笑泯恩仇。”

“你我是南直隸人,知道江南有多麼的富裕。我給你算一筆賬,比如這遼餉加派,是按照農(nóng)戶土地來收稅的,分攤在每畝地上,一畝地也就多收一分二釐的銀子,算成米也就三斤而已。每年遼餉加派約在二百六十萬,可怎麼會逼得百姓家破人亡?”

飲著酒,盧象升聲音含怒:“爲(wèi)什麼會發(fā)生這種事呢?無非是因爲(wèi),在收稅的過程中,經(jīng)手的官員,永遠是不會按朝廷的指示辦事。換而言之,他們總會想盡辦法,將自己應(yīng)納的賦稅轉(zhuǎn)嫁到底層百姓身上;甚至藉此機會,大發(fā)國難財。在遼餉出現(xiàn)之前,它就存在了。”

對著認真聆聽的朱延平,盧象升笑笑,笑的難看:“在這種情況下下,大同就出現(xiàn)了一種怪事。民田一畝價值銀七八兩,卻要納餉二兩。一畝地,此時年產(chǎn)糧三四石,換言之,底層百姓要繳納正稅、加派近三兩,說白了,一畝地要將六成乃至七成的收成交到衙門。於是乎,賣兒賣女,已成了常事。”

“甚至,我懷疑邊遠一些的地方,一畝地價值七八兩,百姓一年卻要繳納十兩的賦稅。可能現(xiàn)在還沒這種事情,可按照苗頭,這種事情不遠了。”

朱延平點頭,仰頭猛灌一口酒,雙目凝著:“這話我信,地方上缺乏監(jiān)督,御史們忙著幹別的事情。”

盧象升輕嘆一口氣,道:“我在戶部時,發(fā)現(xiàn)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就關(guān)於遼餉加派,去年總共收了四百七十萬兩,其中田賦三百五十萬兩,遠超過去幾年。西北幾省地廣人稀,又因天旱連年,每畝不算正稅,平均下來一畝地要七分銀子,一家二三十畝,人均四錢銀子。下面到底收了多少銀子,我們戶部不清楚。”

“但是我可以肯定,西北地區(qū)的農(nóng)戶已經(jīng)撐不住了。而淞滬地區(qū),改稻爲(wèi)桑,平均分攤下來一畝地只有四分銀子,但百姓多以務(wù)工爲(wèi)主,人均不足二錢。與西北比起來,這裡百姓還有別的來錢路子,擔(dān)子不重。朝中以南人爲(wèi)主,多數(shù)人只看到了江南繁華與運河兩岸的昌盛,根本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西北的危機。”

也是狠狠灌了一口酒,盧象升咬牙切齒:“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重癥下猛藥的時候,最多十年,西北必反!”

朱延平臉色嚴(yán)肅,跟著喝悶酒,冷笑道:“有錢人不納稅,我們有什麼辦法?幸虧天子聖明,知道哪些人是真心爲(wèi)國。”

又是輕嘆,盧象升道:“我在戶部,空暇時就會翻閱檔案。說說河道吧,嘉靖時期河道屢屢決堤。河堤是由地方截流的賦稅進行修繕,爲(wèi)什麼修不好?所以世宗皇帝派遣宦官監(jiān)督河道,後隆慶年間,派遣的河道監(jiān)察使收回。萬曆年間河道問題復(fù)發(fā),神宗皇帝又派遣宦官監(jiān)督河道。每逢大雨這些宦官就會住到河堤上,哪怕堤毀人僥倖生還,也會被神宗皇帝賜死。”

咬著牙,盧象升道:“後光宗皇帝收回這批河道監(jiān)察宦官,毛病又犯了。直到去年八月,魏忠賢才派出宦官監(jiān)察河道。朝野一片罵名,可在我離任之前,河道方面少了不少麻煩。”

放下酒罈,盧象升狠狠搓著臉,低聲道:“我已分不清朝中誰是誰非,也沒有心力去分析。每日想著,心如刀割。財帛動人心,可有些人連臉皮都不要了,說一套做一套,嘴長三尺,背後傷人的本事十足,卻沒幾個有真材實幹。想不明白的事情太多了,袁樞有大才,爲(wèi)了躲災(zāi)賦閒在家。兵部的主事孫傳庭,年富力強,卻因爲(wèi)追查一批火器去處,惹了不該惹的人,主動離職避禍。”

朱延平默然,盧象升深吸一口氣飲酒,露出笑容道:“剛纔那話別往心裡去,權(quán)當(dāng)是個故事。再給你講個故事,我父爲(wèi)祖父選墓時,風(fēng)水先生說是地方不好,雖然會讓子孫富貴一時,卻有滿門忠烈的隱患。”

“我父則大笑,盧家百餘子弟若能忠烈於國事,亦是我父之心願。”

朱延平舉起酒罈道:“敬令尊。”

兩人咕嘟咕嘟飲酒,盧象升面上浮現(xiàn)紅潮:“你我身卑權(quán)低,做好本份事就好。你可知,我並不喜歡你的作風(fēng),太招搖。趙彥父子該死,可你也不該在首善書院擊斬趙寶印。再者,你非將門卻有五百家丁,盡是馬隊重甲。你好好想想,朝中有變,誰能容你?”

朱延平沉默片刻,說:“盧兄,自古以來可有三百年國祚之朝廷?我也給盧兄講個故事,我夢到天下大亂,我因姓朱,滿門被殺。五百家丁,我那師尊還能護得了我。有這五百家丁,待訓(xùn)練好後,誰能擋我?”

盧象升欲言又止,的確,數(shù)來數(shù)去還真沒有一個三百年國祚的朝代,二百年的時間足以讓社會各階層發(fā)展飽滿,於是內(nèi)部衝突根本沒有緩和的餘地。

帶著這種心思的人不少,不少人都蟄伏著,等待著,更多的人則是醉生夢死。

“盧兄,你心憂天下萬民蒼生。我朱延平心中,也裝著萬民。此次塞外,很多人本可以活命,可我硬是給殺了,其中也有冤魂。可不殺,就難以威懾晉商。塞外商路,干係重大。這裡多掙一兩銀子,就能少壓榨百戶人家。”

朱延平臉色平靜,拍著自己的心口,目光炯炯看著盧象升:“所以我殺的問心無愧,我吃飯飯香,睡覺踏實。我與盧兄不同,我是破落軍戶子弟,我吃過苦,我理解百姓的苦。我比盧兄還要恐懼天下大亂,所以我要以殺止殺,殺少數(shù)人,救多數(shù)人。”

“前幾日在大同,我找道士算了一掛,說我能所向無敵,卻是橫死落幕。我朱延平不怕,只要我能保蒼生太平,再多的人我也能殺,何惜一死?”

“不知盧兄如何看待魏忠賢,反正誰給我軍權(quán),我朱延平就受誰驅(qū)使。朝中的事情,盧兄是不願看明白。我是不在乎,朝中人人可殺,心無百姓的官員皆可殺。”

飲一口酒,朱延平露出笑容道:“我曾與師尊戲言,說是天下百官活埋了,必然有冤屈的。若一個隔著一個埋了,不會有冤枉的。”

盧象升挑眉,道:“這是哪門子歪道理,不過該殺的不少。若太祖高皇帝在世,如魯先生所言,朝中百官一個都跑不了。地方官員,也逃不了剝皮萱草。”

抱著酒罈,盧象升神情認真:“恪守你的信諾,你就是袁樞之後,我盧象升第二個朋友。若他日擁兵作亂,我第一個不饒你。”

朱延平抱著酒罈與盧象升輕輕一撞,一聲脆響,道:“我覺得,你打不過我。”

盧象升一笑:“那你可以試試,我也會練兵。”

各飲完一罈酒,盧象升送朱延平去偏院休息,門前,盧象升手緊緊握著門框,搖著頭,眨著醉眼:“給你說個秘密,聽了不要詫異。”

“說說看。”

“松江府的徐光啓你知道吧?精通西學(xué),自成一派,被人稱作陽明公第二。這個秘密就是他的,我知道你打造了一批擡槍,造價多少?”

朱延平也是扶著門框才能站穩(wěn),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回答:“每桿三十五兩左右。”

盧象升點頭,道:“魏國公世子也打造了一批優(yōu)良火銃,是秘魯銃,總共五百桿,每桿造價三十兩。你知道徐光啓五年前在河南練兵的時候,打造了多少桿秘魯銃?”

“不知。”

“五千桿!每桿造價一百五十兩,比佛朗機火炮還要貴三十兩!兵部的火銃,一桿才二兩多,呵呵,是不是被嚇著了?”

盧象升呵呵笑著渾身打擺:“不要相信那些人,這個事情下面沒人知道,我還是在兵部查檔案的時候知道的。其中三千桿秘魯銃,就在我的標(biāo)營裡!”

盧象升走了,朱延平站在門前目送盧象升離開,臉色的驚愕神色僵在那裡。

沒想到,徐光啓也是那種人。一百五十兩一桿的火銃,真敢開口。

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98章 平戎臺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70章 噩夢第94章 木材廠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159章 當(dāng)然是好處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12章 袁樞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55章 處理應(yīng)社第204章 被坑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59章 歲末上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24章 雪地決戰(zhàn)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78章 搶銀川關(guān)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6章 巡檢司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95章 傷離別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27章 夜有賊人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3章 羞辱第283章 疑問第158章 風(fēng)險的背後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218章 疾如風(fēng)第84章 司禮監(jiān)第38章 準(zhǔn)備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quán)中第96章 藝術(shù)家與科學(xué)家第19章 夜行軍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fēng)波起第222章 炮戰(zhàn)第61章 投名狀第91章 參將有召第150章 刺蝟第262章 軍號第96章 藝術(shù)家與科學(xué)家第125章 談買賣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10章 紅與白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80章 李園圖紙第73章 山東聞香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3章 窮途末路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0章 征途前夜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59章 歲末上第14章 操練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43章 朋與友第249章 西南戰(zhàn)報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18章 疾如風(fēng)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45章 大聖歌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62章 軍號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88章 土地紅線
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98章 平戎臺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70章 噩夢第94章 木材廠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159章 當(dāng)然是好處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12章 袁樞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55章 處理應(yīng)社第204章 被坑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59章 歲末上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24章 雪地決戰(zhàn)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78章 搶銀川關(guān)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6章 巡檢司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95章 傷離別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27章 夜有賊人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3章 羞辱第283章 疑問第158章 風(fēng)險的背後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218章 疾如風(fēng)第84章 司禮監(jiān)第38章 準(zhǔn)備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quán)中第96章 藝術(shù)家與科學(xué)家第19章 夜行軍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fēng)波起第222章 炮戰(zhàn)第61章 投名狀第91章 參將有召第150章 刺蝟第262章 軍號第96章 藝術(shù)家與科學(xué)家第125章 談買賣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310章 紅與白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80章 李園圖紙第73章 山東聞香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3章 窮途末路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0章 征途前夜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59章 歲末上第14章 操練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43章 朋與友第249章 西南戰(zhàn)報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18章 疾如風(fēng)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45章 大聖歌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62章 軍號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88章 土地紅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金昌市| 大宁县| 安义县| 内江市| 镶黄旗| 屏边| 达日县| 峨山| 聊城市| 西安市| 上虞市| 慈利县| 迭部县| 房山区| 德庆县| 泸西县| 崇文区| 牙克石市| 长白| 马山县| 安图县| 库尔勒市| 黔东| 太保市| 会昌县| 阿坝| 铜川市| 金溪县| 广河县| 平昌县| 临城县| 建瓯市| 佛坪县| 桦川县| 鲁山县| 大田县| 甘谷县| 平泉县| 金溪县|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