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章 劉廷元上門

三月初二,有雨。

濛濛細雨斜吹,大堂內朱延平握著劉廷元託陳雄送來的一冊《紀效新書》,這是戚繼光所著兵法,講的是運用。另外一冊《練兵實紀》是根本,流傳並不廣泛,在通州劉廷元暫時蒐羅不到,過幾日會從京城謄抄一冊送來。

院中,細雨滋潤,小片桃樹含苞初綻,香氣襲人。

南方早春,朱延平一路乘船北上,基本上也是走到哪裡,花開到哪裡。

屋檐落下一排水珠成簾,豆大雨珠落在青石臺階上噼啪作響。

“老爺,劉提刑來了。”

放下書,朱延平出門迎接,看著撐著紙傘的劉廷元,有些奇怪,上次來宣個旨,留下一冊兵書就匆匆走了,現在下著雨跑來做什麼?

劉廷元披著斗篷,將傘遞給陳雄,對朱延平拱手:“將軍,惡客又來了。”

“談何善惡,來了就是客,進屋烤烤火。”

朱延平側身展臂,與劉廷元來到火盆前,蘇成進來爲劉廷元沖茶,朱延平問:“提刑冒雨而來,想來是有指教的。”

雙手搭在火盆上烤火,劉廷元點頭:“奸細那邊審出來了一些眉目,有一件差事,不知將軍可願做做。”

點點頭,朱延平笑說:“爲國出力,沒有什麼願不願意,提刑說說。”

“這事不急於一時,如今朝廷缺銀子,說起來也話長。”

劉廷元沉默了一會兒,繼續說:“大約在六七月時,晉商會有十萬石左右的新糧走宣府鎮張家口販賣給蒙古大汗林丹汗,以林丹汗所屬的插漢五部爲中轉,賣給建奴。”

林丹汗,此時的蒙古大汗。插漢部是音譯,後來的叫法是察哈爾。

“與蒙古進行馬市貿易是國朝所允許的,可不能賣給建奴,事關三邊封鎖策略。可地方上見財眼開,早已成了篩子,朝廷大政無法落實。以至於晉商走私糧食、鐵器、鹽巴給建奴,地方上下熟視無睹,爲小財而失大義,該殺。”

觀察著朱延平神色,見他神色平靜,劉廷元問:“將軍,覺得如此賣國之徒,該如何處置?”

“抄家,夷三族。該賺的錢可以賺,不該賺的,伸手剁手,不長教訓就砍頭。”

朱延平也沒什麼好說的,走私保準有大利潤,這是誰都無法捨棄的。但走私給敵國,這就該殺了。

緩緩點頭,劉廷元道:“如今朝中糾結,誰都無法分出力量去得罪晉商。但十萬石糧食,必須要截流,一粒都不許流出塞外。宣大崔總督,延綏鎮楊總兵雙方會合作,準備調集馬賊搶了這十萬石糧食。一旦這批糧食被劫,那後幾批糧食,晉商年內是不會發貨了。這樣能減少建奴儲備,增加遼軍勝算。”

十萬石糧食,這個不是一筆小數字,重量大約在一萬噸。出塞前價值十幾萬兩銀子,到了建奴那裡,能賣三四百萬兩,這還是扣除路途牲畜、人丁消耗的結果。

天啓二年初冬,建奴就因爲糧食不足,殺了很多儲糧不足的遼民,一來是奪取糧食。二來是保證安穩,省的糧少的遼民吃完糧食造反。

當年的糧食,漲到了一石八十兩銀子,天啓三年冬,則在一石六十兩銀子左右。這麼大的利潤差,有點能量的都在走私糧食。

朱延平聽著皺眉,疑惑道:“馬賊?官軍僞裝的還是募集的義士?”

劉廷元搖頭笑笑:“這種事官軍調動瞞不過晉商耳目,有了折損也不好填補。況且消息走漏,晉商的報復,沒幾個人吃得消。”

搓搓手,他繼續說:“這批人手以秦地刀客、河套馬賊爲主,具體能招到多少人手也是不知。估計也有兩千騎左右,我們廠衛也會出動三百餘騎。所以,想請朱將軍出馬,去掙點辛苦錢。”

朱延平聽明白了,這就是一起廠衛策劃的黑吃黑,低頭沉吟,手拿著鐵釺撥弄竹炭,問:“我最多能召集多少人手?”

劉廷元展露笑容道:“不要超過二百騎,通州大營也會湊出三百騎,人手多了形跡不好掩藏。過幾日通州大營有變,將軍可在通州大營操練騎卒。軍械方面會由劉某負責補充,這人手招募選拔,就看將軍手段如何。”

魯衍孟這幾日的來信中,朱延平判斷自己這個師傅已經和廠衛進行了全方位的合作。估計,這起事件就是一次練兵,給他練兵的機會。

緩緩點頭,朱延平臉色嚴肅:“就二百騎,過幾日有了地方安置家眷,朱某就招募遼民編練騎卒。不知,還有什麼要求?”

劉廷元想了想,搖搖頭道:“無須訓練戰陣,這是馬賊的手筆,能疾如風,侵略如火即可。遼東鐵騎戰法與馬賊頗爲類似,將軍所招人手懂遼東鐵騎戰法,那就學這個。若無人精通,劉某抽調許些兒郎助將軍一臂之力。”

搞明白了自己這邊的要求,朱延平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問:“晉商那邊是怎麼走的?聚集一路,還是分散出塞?”

“散的,等最後一路晉商出塞,各處就可行動,所搶的就是自己的。事後,延綏鎮的楊總兵會招安這些河套馬賊,秦地刀客願意爲國出力的入我廠衛,不願的發放路引,允許他們自由出塞獵殺遊散建奴韃子。至於將軍,廠公會在天津尋一片土地,許可將軍建立莊園養兵。”

天津,在天津三衛設立前,一直是荒蕪的。

人口繁衍,對土地的需求和開發動力是極大的。可天津這一片,看歷史地圖就會發現,這裡真的很荒蕪,天津南邊的河間府、山東濟南府,可以說是縣城連成片,可天津就是一片荒蕪。

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渤海灣消退,才讓天津這片土地越來越大,可這片土地是鹽鹼地,不是那麼好開發的。入關的遼地難民,朝廷許可他們在天津開墾,會發放耕牛農具,墾到多少都是遼民的。

可身無一物的遼民不幹,不是他們懶,而是這片鹽鹼地真的是種什麼都沒產出。而且大片的鹽鹼沼澤地,蚊蟲密集,不是過日子的地方。

路過天津時,朱延平還疑惑過,天津這邊不缺水,大片原野荒廢,開墾好能年入百萬石糧食,爲什麼不開墾。

搞明白原因後,他也就對天津那一片的土地沒興趣了。

天津的土地,不值錢,朱延平沉吟起來,這投入和收穫不成比例。

以他現在的財力,養二十多名家丁都困難,如果養二百名騎馬家丁,別說人,光馬匹就能將他吃窮。

魯衍孟前後會給他撥過來三百多匹馬,想來也會順道解決馬料的問題,可現在劉廷元在面前,朱延平不多要點好處,怎麼對得起之後的拼殺?

廠衛召集兩千多騎,晉商恐怕武力也不低,這事有風險,光搶來的糧食,這些又能值多少錢?最多,填平招募家丁、訓練、撫卹的坑。

劉廷元問:“將軍,可有疑惑?”

“有一點小困難,我若豢養二百騎馬家丁,且不說外人如何猜疑,光我自己,就會被吃窮。再者,這事要保密,招募遼兵做了這件事,以後就不好遣散。可,朱某實在是養不起。”

劉廷元還當朱延平怕事,可銀子,朝廷也沒銀子,老魏也沒銀子,他又想了想天津那邊的土地,追問:“將軍可是爲馬料擔憂?”

“正是,朱某勒緊褲腰帶,又有師尊接濟,養二百家丁尚可,若有馬匹,這事就爲難了。”

點點頭,劉廷元心裡有底,露出笑容:“天津鹽鹼之地,開發不易。崔少卿被東林暗算後,在太僕寺也沒閒著,在天津這一片種植苜蓿,開闢牧場。這苜蓿草耐鹽鹼,聽說長勢不差,又是優良牧草。若崔少卿那邊點頭,這兩日劉某就領將軍去看看,選上一塊地先用著。”

崔呈秀,真的非常能幹。

太僕寺管著十六所遍佈各省的官營牧場,年入百萬兩,銀子都補貼了國用。太僕寺的小金庫,窮的連老鼠都不去。這傢伙硬是招募流民,以極低的代價,在天津即將開闢出第十七處官營牧場。

“善,明日朱某就招募家丁,做好準備,以待劉提刑驅使。”

劉廷元點頭應下,他很想知道朱延平的騎戰和統兵能力,他們要培養自己的將領,爭取在關鍵時刻有力量可用。

想了想,劉廷元左右看看,壓低聲音道:“將軍近來專心練兵即可,將軍已是監生。若在科舉前,我們打敗東林,這科舉一事,就落於我等之手。”

朱延平聽的眼眸一縮,這才露出笑容:“劉提刑安心,某傾力以赴。擋路者,必教他粉身碎骨!”

輕輕點頭,劉廷元起身,有些不屑說道:“禮部顧尚書,是蘇州府崑山人,與將軍是同鄉,不妨多走動走動。這人雖無恥了些,也是東林所迫。若今年打敗東林,此人就會入閣,做主考官。”

天啓二年,顧秉謙當時就是禮部尚書,都七十一了,按說幹幾年就該退休。但這老頭偏偏人老心不老,想更進一步,偏偏東林又瞧不上他,他堂堂江東顧氏子弟,竟然還看不上他,這位很乾脆的投了魏忠賢。

東林創始領袖顧憲成,是常州府無錫人,也是江東顧氏。顧秉謙被東林拒絕,還遭到東林逼迫,自然是恨的牙癢癢。

大有此處不留爺,大有留爺處的氣概。

改變門庭倒也無所謂,這人爲了繳納投名狀博取老魏對自己的信任,顧秉謙不顧自己七十高齡,帶著兒子登門拜訪魏忠賢,當著客人的面,說:“我希望認您做父親,但又怕您覺得我年紀大,不願意,索性讓我的兒子給您做孫子吧!”

顧秉謙比魏忠賢大十八歲,論輩分直接成了老魏的乾兒子之一……

旁觀的人,連忙誇顧秉謙不愧是禮部尚書,懂禮,這事辦的漂亮……

顧秉謙連臉皮都不要了,這麼大的投名狀,等於與士林決裂。老魏,他還能說什麼?

很不巧,這位顧秉謙與顧炎武同族,都是崑山顧氏。

看劉廷元想引薦一番,朱延平笑著推辭,他可不想和顧炎武翻臉。他還想繼續當個臥底,畢竟腳踩兩隻船,有時候也是妙不可言的。

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52章 二月春寒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0章 拒絕第44章 小公爺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2章 行軍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36章 巡檢司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38章 準備第87章 產業第43章 私軍家丁第23章 進州城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65章 新開始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72章 揚州瘦馬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19章 欺詐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04章 被坑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98章 合金策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63章 充當臥底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21章 攻城難第124章 單于城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13章 蛇是誰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22章 炮戰第36章 巡檢司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9章 夜行軍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63章 密信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69章 私奔第75章 刺殺任務第62章 安排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25章 矇混第13章 羞辱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63章 密信第16章 意外第36章 巡檢司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98章 平戎臺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97章 宋應星第89章 家丁難招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65章 新開始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37章 受賞第89章 家丁難招第95章 傷離別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
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52章 二月春寒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0章 拒絕第44章 小公爺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2章 行軍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36章 巡檢司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38章 準備第87章 產業第43章 私軍家丁第23章 進州城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65章 新開始第214章 不從大勢盧象升第72章 揚州瘦馬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19章 欺詐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04章 被坑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98章 合金策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63章 充當臥底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21章 攻城難第124章 單于城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13章 蛇是誰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22章 炮戰第36章 巡檢司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9章 夜行軍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63章 密信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69章 私奔第75章 刺殺任務第62章 安排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25章 矇混第13章 羞辱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63章 密信第16章 意外第36章 巡檢司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98章 平戎臺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97章 宋應星第89章 家丁難招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65章 新開始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37章 受賞第89章 家丁難招第95章 傷離別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大冶市| 通海县| 新津县| 寻乌县| 仪陇县| 涿州市| 望城县| 乐昌市| 永清县| 成都市| 东乌珠穆沁旗| 古田县| 滨州市| 浠水县| 台前县| 康平县| 武安市| 都昌县| 子洲县| 安吉县| 子洲县| 南涧| 关岭| 高青县| 武安市| 阜宁县| 漯河市| 绵阳市| 中阳县| 泰和县| 长白| 北京市| 吉林省| 西宁市| 将乐县| 平南县| 白山市| 太和县| 仲巴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