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

當夜,宮裡八千淨軍出動,廠衛人手密佈封鎖鼓樓周邊。

一車車的草束丟下來,一箱箱的銀子四人一組擡槓運走,連綿成串。機械的力量比人大,可近萬號人爲一個工作而運轉,也是極爲壯觀的。

百萬兩白銀,擱在後世也就兩輛重卡的事情,現在卻是近萬人跑一趟的工作。

北安門門樓上,天啓看著擡著竹木箱的隊伍一排排涌進來,從自己腳下的北安門穿過去,他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有了這百萬兩,他這個當皇帝的,這個年也能過的滋潤一些。

張嫣一身皮裘大氅裹得嚴嚴實實,就站在天啓身旁,她面容上的笑意更爲明顯。這麼多的銀子,這個年真的好過了。

她這個皇后當的很悽慘,和明朝的絕大數皇后一樣,都是很命苦的。明朝的皇帝都是很有特色的,但再不喜歡自己的皇后,也不會廢立皇后。相對來,皇帝們的後宮,宮鬥也沒有那麼刀刀見血。

其他的妃子受封的時候家人連同受賞,生下子嗣晉升貴妃及各種名號的時候,皇帝的賞賜更厚。她堂堂皇后的父親張國紀也是託死產的懷衝太子朱慈燃的餘萌,借這個生下來就沒呼吸的外孫貴氣,在東林人的情下,才堪堪獲得一個太康伯。

除了這個爵位和國丈的身份外,張國紀什麼都沒有。京裡的勳戚在朝堂上沒什麼話語權,可根深蒂固枝幹繁茂,自然對各種消息是極爲敏銳的。

張嫣是母儀天下的皇后不假,從法理上來講她與皇帝一樣尊貴。可她在勳戚看來,就是一個笑話,張家也是一個笑話。

每每節日時,天啓給他岳丈們都會給些賞賜,而張國紀有時候甚至會空手,什麼都得不到。

而張嫣名義上握著後宮大權,別總管後宮,她只能管住自己的坤寧宮。管著皇城兩萬宮女、宦官的不是她,也不是魏忠賢,天啓不管的話就是奉聖夫人客氏,是這個天啓的奶孃。

宮裡的事情,自從魏忠賢提督廠衛後,他就不管了,也不能管。

但日子要過,宮裡作爲皇后也是要花銷的,也是要有金庫的。這百萬兩銀子,有她張嫣五千兩。

這年頭兒有錢的就是大爺,宮人巴結你,向著你,你也要有所表示。大到宮裡,到尋常人家,妻妾有爭,固然正妻有名義上的優勢,可有錢的妾室的影響力也不。

人都是要吃喝的,妾室能給僕從撒銀子,僕從長工們自然向著妾室。

“宗柔明日夜裡就走,朕怕他一去不返?!?

天啓吐著白氣,看著燈火通明的驍騎將軍府,他試著代入朱延平的立場,以朱延平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他也怕浴血拼殺一番後,遭到滅口。

張嫣見過朱延平裡兩次,清冷的面容笑意更盛:“不會,臣妾以爲宗柔不會跑,他是迎難而上的人。他寧願戰死,也不會隱姓埋名茍延殘喘?!?

天啓頷首,又搖搖頭道:“所以這事麻煩,是好事中的壞事,壞事中的好事??偸菦]有讓人滿意的,或許這就是人情世道?!?

朱延平若不是宗室,天啓會想法子除掉魯衍孟和朱延平,在他們失去作用之後。

可朱延平是宗室,若國朝形勢穩固,面對如此豪勇、桀驁的朱延平,他也會除掉朱延平羽翼。早早弄個郡王爵位打發了,自有文官幫他看管約束。偏偏,這是個壞世道,處處艱難,大廈將傾。

在大廈將傾的壞境下,出現一個這麼豪勇的宗室子弟,偏偏外人還不知道這個身份,其本人也不知,這就多了很多的法。

這是爲數不多,和老魏一樣,可以放心用,不想用的時候一句話就能廢掉的大好棋子。

偏偏現在因爲極端惡化的財政,不得不殺了吃裡扒外的晉商這頭豬,這是驚濤駭浪的事情。孟府被滅,將近三年影響力依舊不減,晉商這件事情一旦暴露,必然會動搖天下士紳之心。

幹事的朱延平不蠢,自然知道保密的重要性。天啓也不蠢,自然知道朱延平的擔憂所在?,F在告訴朱延平他宗室身份,朱延平可以放心去打,但也因爲提前知道宗室身份而改變立場。

宗室,哪怕廢成庶人的宗室,也是恨皇室的。有一絲機會,他們就會聯合起來給皇室下絆子。

現在不告訴朱延平,極有可能這傢伙打完晉商後直接帶人就跑到塞外稱王稱霸,或者紮根西北不敢回京。這都是大問題,朱延平的戰績給了國民朝野一針強心劑,這樣的青年將領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不論失蹤、潛逃、還是割據,對朝廷的威望打擊,將是很沉重的。

作爲一個皇帝,爲了自己活的長久一,爲了子孫,爲了肩上的責任,天啓必須要考慮很多的因素和種種變化。

還有他那個三叔福王,如今在洛陽到處發火,每日飲酒意志消沉,稍有不順心就收拾王府官吏。而福王還有萬曆送的三千精銳,這些當年的精銳現在老了,可他們還沒死,還能跑得動。

他最怕的就是朱延平將山西打成一片廢墟,不敢回京,跟福王搭上線。到那時,以福王對北京城的怨恨,再加上朱延平的軍隊及晉商的家當爲羽翼,誰能擋住福王?

現在的福王還不是十幾年後那個走不動路的大胖子,這是萬曆皇帝最心愛的兒子,用心調教出來的儲君最佳人選。現在的福王,天啓不認爲是他看到的那樣天天醉酒,不理世事。醉酒只是麻醉,可卻沒有沉迷於女色。

一個被限制自由,愁苦,心生無數怨恨的男人,有足夠的財富收集美人,更沒人敢管甚至巴不得他這樣做??蛇@個人卻沒這麼做,這就是很可怕的事情。

“唉……”

一聲輕嘆,迴盪在北安門門樓上,天啓走了。

張嫣一個人站立在護欄前,更覺得冷,面容上的肌肉放鬆,沒有任何的表情,看著驍騎將軍府那一桿夜風中,掛著一串燈籠照耀的大纛。

福王、桂王、信王,朱宗柔這個以後的齊王,張嫣腦海中這些個字眼、人物及每個人背後的勢力、各人的立場都在打旋。

作爲天啓的七叔,二十八歲的桂王朱常瀛至今沒有就藩廣西,而是一直住在京裡。這在親王普遍二十歲前就藩的大明,是很不正常的。

其實,現在的桂王已經被軟禁了,因爲光宗駕崩後,這位差成了新皇帝。

很不巧,桂王這個同樣失意的皇室親王,已經聯繫上了張嫣這個更爲失意,有名無實的可憐皇后。

天啓僅有的弟弟,十三歲的信王也馬上要出宮別居,他的伴當太監王承恩也算個伶俐人,指信王也在交好張嫣。

福王的母親鄭貴妃獨居冷宮,也在交好張嫣。

似乎,都在謀劃著什麼。

驍騎將軍府,朱延平送走曹少欽後,大門關閉,只有門前兩盞大紅燈籠亮著,府中各處不時有挑著燈籠的巡夜,各房燈輝齊齊熄滅。

張嫣看著北安門外越來越少的淨軍,轉身也走了。

府中後院正房,朱延平掛好錦袍,將束髮繩稍稍放鬆,頭髮散披著根本睡不好覺,他常常壓住頭髮,一扯可是很疼的。

今晚忙的有些晚,否則睡之前還要洗個頭,將頭髮紮起來,一天換兩個髮型也不算多。別以爲將頭髮團在一起用繩帶扎著就是束髮,束髮講究不少,花樣繁多。否則秦朝的軍隊,也不會在髮型做軍階區分。

倒了一爵米酒,手握著青銅酒爵朱延平上炕,飲一口潤喉,一旁兩盞燈籠生輝,他從枕頭下取出一卷地圖。

將腦海中關於這幅地圖的資料忘卻,將自己代入晉商的角度再次開始分析。

要過年了,雖然這年發生了很多意外,這個年還是要過。不能完全鬆懈,多少會有一些警惕。

按計劃十一月初八馬少先的討晉檄文會傳到平遙、太原,晉商們會憤怒,該給的錢糧、軍械沒少給,可明明是你們技不如人被朝廷按在地上揍,現在偏偏又要污衊我們玩西漢馬邑之圍!

被這幫子混蛋污衊不要緊,關鍵的是會暴露出晉商勾結、策動河套賊入寇的本質。只需要有一些風聲,徽商等江南商團就會鼓足勁,從輿論上將這件事情坐實!東林人滾蛋了不假,他們在朝中依舊有人!

雙管齊下,晉商也扛不住,他們會怎麼做呢?

朱延平推演著他們可能會做的事情,視線中的地圖上,一個個標註的數據彷彿活動起來。

馬邑就是現在的朔州,張遼的祖先聶邑是邊塞豪商,向漢武帝獻計引匈奴單于攻馬邑,設大軍伏擊。三十萬大軍調動,結果被邊塞投降匈奴的亭尉泄密,功虧一簣。

耗費無數錢糧的一場伏擊戰白忙活了,負責這件事的大行令王恢自殺謝罪,其後就是曠日持久的漢匈大戰。

拼的元氣大傷的漢朝,總算是給後世子孫扳回了一局,贏得了發展的機會。

此時的宣府鎮張家口,以走私起家的晉商新生代集團領袖範永鬥也在飲酒,握著一支玉角,他四四方方的面容醜陋兇惡,一個人獨居不帶表情更顯嚴肅冷酷。

範家在張家口至今已有七世,在口塞跑生計的哪個不誇一聲他有信義?一口唾沫一口釘,範永斗的信譽十分的好??梢琅f改變不了,他走私糧食、鹽鐵、軍械、技術給建奴的本質。

朱延平殺人的地方已經被牧羊的牧民發現,山峽內的屍骸被一把火燒成白骨,如今白骨上面覆著一層雪,到底被殺了多少人沒人知道,估計不下兩千之衆。

也找到了他堂弟範永麟的**的屍首,連帶著一連串的各家失蹤掌櫃屍骨。

他懷疑這是邊軍做的,薊鎮的總兵王威的嫌疑最大。因爲範永麟指甲蓋上,刻著一個‘王’字!

老奴失去那批軍械和糧食的補充,已經扛不住了,請他再調撥一批。

這回,八萬石糧食後日出塞,插漢部、喀爾喀部都會出兵埋伏,建奴這邊老奴次子代善領著正紅旗、代善的兒子嶽托領著鑲紅旗也出發了。

他也放出風聲,只要王威敢伸手,他絕對要活劈了王威!

王威是綏德人,屬於老秦,與他們晉商就隔著一條黃河。他們的事情,王威自然清楚。王威對他們下手,那是知己知彼!

秦商依附晉商,王威在興和動手的時候,老秦刀客可是活躍的很,這事不是王威做的又是誰做的?

秦商不老實,那就打一頓,看他們老實不老實。

延綏鎮的紅山口是秦商最近的出塞口,但河套賊聽晉商的,直接堵死。所以,秦商是依附晉商的,被迫屈服的。

第204章 被坑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0章 拒絕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84章 司禮監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7章 譁變!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10章 紅與白第70章 噩夢第34章 密議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39章 登萊系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50章 刺蝟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9章 善後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61章 投名狀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6章 夜宿濱河第24章 拜衙門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57章 傳教士第36章 巡檢司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21章 攻城難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262章 軍號第29章 善後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97章 示威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81章 形勢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73章 軍法嚴酷
第204章 被坑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0章 拒絕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84章 司禮監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7章 譁變!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10章 紅與白第70章 噩夢第34章 密議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39章 登萊系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50章 刺蝟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9章 善後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61章 投名狀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6章 夜宿濱河第24章 拜衙門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57章 傳教士第36章 巡檢司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21章 攻城難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262章 軍號第29章 善後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97章 示威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81章 形勢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73章 軍法嚴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阳县| 广南县| 彝良县| 沙雅县| 大渡口区| 江陵县| 两当县| 青冈县| 墨脱县| 兰溪市| 嘉黎县| 图木舒克市| 水富县| 凤翔县| 丰原市| 黎川县| 宁南县| 伊吾县| 怀柔区| 兴城市| 偃师市| 个旧市| 应城市| 济源市| 九龙县| 澄迈县| 磴口县| 辽阳县| 恩平市| 内江市| 溆浦县| 临江市| 平安县| 贵州省| 镇江市| 包头市| 从江县| 孟津县| 花莲市| 北海市|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