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

內閣首輔朱國楨要致仕了,將他的事情拖到年尾,也是給他的面子。````..

現在朝中,以魏黨獨大,魏忠賢這邊整合諸黨後,一口氣將內亂的東林打趴下,遇到了與東林內亂前一樣的問題,那就是分贓問題。

參與黨爭的官員,好聽了是爲了鬥爭的旋渦中自保,保的有用之身進而報國、施展胸中才華韜略。的難聽了,那就是不滿足排資論輩的方式,青年人熬到中年,都熬不住了,沒耐心了,都在造老年人的反。

社會階層發展失衡,日漸強大的士紳階層想要更大的話語權,於是東林出現了。士紳階層中也有另類主張的,於是齊黨、浙黨、楚黨出現了,現在整合版本的魏黨出現了。

朱國楨要致仕,這種形勢下他必須致仕,首輔要麼是各方面的平衡需求推出來的泥偶,要麼就是某一方的代表,現在朝中不需要他進行過度了。

這是一種大勢,除非他投靠魏忠賢。就算他違背自己的心去投靠,老魏也要搬掉他,老魏是掌舵人,現在魏黨要考慮的不是壯大,因爲已經夠大了,屬於獨霸。

現在老魏要考慮的就是內部的平衡、團結,以及朝中行政的運轉,在行政高效與內部團結之間找平衡。調控這種內部資源分配,老魏需要掌握更多的資源進行週轉、替換。

這顯然,是一個費心思的工作。

魯衍孟給朱延平簡略分析了一下,朱延平也只是聽了個大概。他沒有在任何一個衙門裡主過事,也沒有統籌過相連的幾個衙門進行運轉之類的工作,他只考慮過內部團結和內部運轉效率,都是在自己內部的團體裡動手術,經驗不是很豐富。

朱國楨退休,那繼任首輔是誰?

山西那邊的事情耗去了朝中主要的精力,而且山西的事情還需要給天下一個交代,朱國楨退休可以揹走一些名譽上的擔子。但實質上的事情擺在那裡,這就是繼任者的麻煩。

離開東閣,朱延平沒有急著去找成基命和崔景榮,而是拉著遊士任裹著斗篷在黑漆漆的天色下,來到文淵閣外漫步,問起了繼任者的問題。

遊士任雙手縮在兔絨暖袖裡,吐著白氣,目光凝著:“難,至今沒個定數。山西那邊是個大包袱,光京中便有十七家錢莊倒閉破產,各方面損失更是難以衡量。現在連我都想啃晉商的肉,喝他們的血。這回,光我家裡就有八百多兩銀票作廢。”

打擊晉商後,就連傳統晉商都被牽連,信譽一落千丈,信譽破產、資金斷裂的晉商錢莊比比皆是,更有其他商團落井下石故意擠兌。對內閣來,明年的經濟是個大包袱。

扭頭看一眼朱延平,遊士任揭開斗篷一角指著補子道:“我現今在戶部忙的要死,很多地方都是託錢莊轉運賦稅,現在一連串的錢莊破產,乘火打劫的賊子比比皆是。至於你問的,我也不好回答。”

著搖搖頭,遊士任擠出笑容:“之前,顧閣老眼巴巴等著,次輔的位置師尊也坐不穩,還有魏閣老在爭。現在,搞不好師尊會被推出來缸。”

朱延平皺眉,大明版本的經濟蕭條?

兩人望著一排排懸掛的大紅燈籠,他問:“戶部別要虧?”

“朝廷的銀子誰敢這麼不要臉吞?錢莊破產了,他們還有其他產業能湊錢出來,湊不出來那就變賣。戶部的銀子他們走著關係要掙,出了事情自然要擔干係。還有什麼事情?”

朱延平搖頭,道:“臘月二十八,除夕前夜師兄來一趟,我們一起過過生辰。”

遊士任頭,露出笑容:“也好,年初我就想法子從戶部跳出來。你那有位置,就給我留一個監軍的差事。現在的戶部,椅子上長刺了。坐了,屁股疼。”

返回文淵閣二樓,朱延平來到成基命隔間,成基命正在整理上朝時所需的奏摺。有些摺子要交上去,有些寫的是應對方案。

“爲難,宗柔這是不懷好意呀!”

成基命對一旁遊士任笑著,扭過頭看向朱延平道:“遼軍的水,深的很。這回朝廷富裕了一些,前日鹿繼善,昨日袁崇煥連著去爲師府上。爲的還是遼鎮明年的錢糧,崔閣老那裡定的比今年高了二十萬兩,大約是五百九十萬兩。光這,都無法令遼鎮滿意。”

“師尊,遼軍想要多少?”

“六百八十萬,比崔閣老預期的高了九十萬兩。換算到遼軍戰力,也就三個車營,四個騎營的組建費用。這筆軍餉,依爲師的意思能撥還是撥給遼鎮爲好。這是孫高陽、遼鎮的救命錢。”

成基命著看一眼遊士任,遊士任躬身,退出隔間站在外面把風。

飲一口茶,看著抿著嘴脣的朱延平,成基命緩緩道:“孫高陽有孫高陽的難處,遼鎮也有遼鎮的苦。這麼吧,往年還有今年撥到遼鎮的錢糧,用在軍事上的不到三成。撥過去五百萬,撐死也就一百五十萬花到了地方,花的還是高價。”

“怎麼可能?”

朱延平雙眸微縮,他的底線是一半,竟然纔有一絲絲花到了實處。成基命的法,很明顯就是高估,實際更低,低的令人髮指!

“怎麼不可能?遼鎮是出了名的排外,他孫高陽是帝師不假,憑什麼他一到山海關,就被遼將們當祖宗供起來?他們供的不是孫高陽,是銀子,是我大明的血汗錢。”

咬著牙,成基命上下打量渾身緊繃,彷彿跳起來要打人的朱延平,他緩緩吐一口濁氣道:“這些,在你當初入內閣行走的時候,爲師不告訴你,也會有人告訴你。你這個人太傲了,生性冷僻,又不講人情。連你師兄想給你交交底,被你被嚇走了,更別旁人。這種話,爲師本不想與你。可現在,不不行。”

“遼鎮被吞的錢,具體去處爲師也不準,就連孫高陽也不清楚。爲師只知道經手的官員,會上下打,上到內閣,下到你這樣的中書舍人,面面俱到,只有你沒有收到這筆分成。現在登萊方面要錢糧,你誰願意給他們?袁軍門太直了,一不二,把銀子撥給登萊,誰都撈不到,你誰會願意?”

朱延平張張嘴,什麼都不出,這個消息太駭人了。

成基命沉默片刻,見朱延平沒發問,繼續:“爲師現在就是爲難,孫高陽缺銀子,他也想做實事。可他沒有根基,趕鴨子上架急匆匆的去了遼鎮,連個可靠的人手都無,你他能做什麼?能維持住遼鎮的架子,已經難爲他了。”

孫承宗在翰林院待過,也在詹事府待過,這些都是攢資歷的好地方,可絕對不是培養嫡系的地方。這兩個衙門都是清流的自留地,清流們保持著文人相輕的習慣,不會服人。

沒有在地方任職,沒有嫡系部隊,沒有心腹手下的孫承宗急匆匆去遼鎮上任,和他進行交接的,他手下負責交接的,都不是他的人!

他掛著兵部尚書銜,內閣東閣大學士的職銜,可他就是沒有嫡系部隊!

看看大明的歷任兵部尚書,有幾個像孫承宗這樣沒有地方任職經歷,沒有掌握過兵權就成爲重鎮首腦的?

就連之前的貴州巡撫王三善危難之際領命去西南就任的時候,都記得回了一趟河南歷城,帶了一票子弟兵纔去的貴州。

成基命看著朱延平,閉上了眼睛:“本來,爲師想著把你鍛鍊一番,送到遼鎮替孫高陽鎮場子。只是沒想到,你和袁樞成了朋友,反倒與鹿繼善結了仇。袁樞被你和盧象升刺激了,他不想看著袁軍門幸苦一生的結果打了水漂。你與盧象升相互攀比,袁樞是你們的朋友,他也要和你們比。如今,你爲師該拉孫高陽一把,還是看著你和袁樞掐斷孫高陽唯一的救命繩?”

朝廷給遼鎮的錢糧都是有主的,孫承宗需要更高的錢糧,按比例這樣落到遼鎮的就多了。有了這些多出來的錢糧,孫承宗就可以強化現有部隊。

成基命也清楚遼鎮的情況,若不是有陝西三鎮和宣大軍前後調撥過去的三萬人馬,還有魏忠賢分兩批送過去的火器鎧甲,孫承宗連廣義營這樣的模範營,面子工程都做不了!

因爲,他根本控制不住遼鎮!

孫承宗是東林人,是成基命的好朋友,兩個人一起在翰林院、詹事府混資歷,都是大器晚成,非常談得來。

袁可立也是東林人,性格上、命運上與成基命也是類同的,兩個人關係也不錯。

現在,兩邊都在爭明年的錢糧,自己最看好的徒弟又幫著袁可立,這讓成基命如何決斷?偏偏自己的兒子成克鞏,也混到了朱延平的圈子裡。一邊是快被局勢逼死的老朋友,一邊是徒弟和兒子的前程,該怎麼選呢?

至於袁樞,沒有袁可立的默許,袁樞不可能在大過年的時間裡,放著年不過跑到京師活動爭餉。袁樞不甘心,袁可立又不是無慾無求的聖人,他也不甘心啊。

走私資敵以範永鬥爲首的這一夥晉商被一棍敲死,誰都看出了建奴的末日,誰都想爭一把。爭到了就是名垂青史,各種榮譽更是難以盡數。

朱延平努力平復心情,眨眨眼睛哈一口氣:“師尊因公爲難,學生因私不爲難。遼鎮重建已有三年,三年時間啊!三年時間放著建奴靜靜恢復元氣,白白廢了這麼好的三年時間。學生不想多什麼,只求師尊念在戰亂波及蒼生的份上,給登萊軍一個機會。早早平了遼東叛亂,早早爲朝廷省一份元氣。”

“若盧象升有難,你救還是不救?若是魯衍孟呢?爲師此生,與葉公亦師亦友,與孫高陽情同兄弟,與你王師叔有父子情誼。就這麼三人,你爲師該怎麼辦?你去找崔閣老吧,朱首輔要幫登萊,今日你能服另外兩位閣老,擬票時爲師附議就是。”

“讓師尊爲難了,學生告退。”

朱延平轉身,出了隔間聽到裡面一聲嘆息,他又能有什麼辦法?

不幫袁樞,就是背棄朋友,也是背棄自己的利益,也是違背自己的良心。

要怪,就怪這奇怪的世道,人人都不得自由。

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48章 熊廷弼第310章 紅與白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3章 羞辱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213章 蛇是誰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27章 夜有賊人第57章 傳教士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37章 受賞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1章 太倉換裝第9章 緊急調令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94章 平戎服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309章 困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8章 前途迷茫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4章 操練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70章 噩夢第45章 大聖歌第45章 大聖歌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6章 意外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98章 合金策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66章 正陰陽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6章 戚刀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29章 算命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53章 道門劍客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263章 密信第57章 傳教士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92章 再相逢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93章 那一夜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59章 歲末上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57章 傳教士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章 軍令如山第57章 傳教士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8章 敲詐勒索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98章 春怨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34章 密議
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48章 熊廷弼第310章 紅與白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3章 羞辱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213章 蛇是誰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27章 夜有賊人第57章 傳教士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37章 受賞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1章 太倉換裝第9章 緊急調令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94章 平戎服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309章 困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8章 前途迷茫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4章 操練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70章 噩夢第45章 大聖歌第45章 大聖歌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6章 意外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98章 合金策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66章 正陰陽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6章 戚刀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129章 算命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53章 道門劍客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263章 密信第57章 傳教士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92章 再相逢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93章 那一夜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59章 歲末上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57章 傳教士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章 軍令如山第57章 傳教士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8章 敲詐勒索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198章 春怨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34章 密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资源县| 无极县| 任丘市| 达拉特旗| 沧源| 河津市| 天峨县| 黑龙江省| 偏关县| 红安县| 浙江省| 邵阳县| 天津市| 信丰县| 靖边县| 克拉玛依市| 安图县| 阜新市| 柯坪县| 阿瓦提县| 和政县| 宝鸡市| 巢湖市| 苍梧县| 昌平区| 班戈县| 淅川县| 凉山| 合川市| 赣榆县| 昭觉县| 景东| 开化县| 雅安市| 云林县| 江源县| 余江县| 莱芜市| 长宁区|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