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3章 檔案詭異

隨著雞鳴晨鼓,天色漸亮。

朱延平被遊士任拉到隔間裡,幫忙審覈上交司禮監的文檔,不是讓他看內容,而是讓他挑錯字。有個字寫錯了,不算多大事,卻非常的丟臉。

遊士任打著哈欠說:“每月也就望朔日,朔日這兩日是最忙碌的,其餘時間,朝會日大夥能湊齊。平日裡,這裡也就五十人,夜裡值班不過十餘人。”

“師弟新來,爲兄也沒什麼好告誡的。在這裡,低頭做事,學該學的即好。也別和其他人摻合,大傢伙不是一條路上的。摻合混搭在一起,沒什麼用處,也會讓閣老們看輕。”

“還有就是別搭理翰林官,這夥人眼高於頂,真正有用的翰林沒幾個。對了,今日下班後,師弟又無空閒?”

朱延平看著手中奏摺,擡頭搖頭苦笑:“有個顏先生拜會,日子定在上午。這不,大半夜就被拉到宮裡頭來了,還沒好好睡上一覺。今日下班後,要招待這位顏先生。”

遊士任飲一口茶,換個話題,挑眉問:“這三日,師弟咱們熬過來的?”

“閣老們發話了,那個監刑的曹少欽我也算認識,白日裡站著,夜裡就在承天門打鋪蓋,就這麼熬過來了。吃的喝的,也是宮裡的,魯先生那裡也會送一些,倒沒想旁人眼中那麼苦。”

遊士任聽了豎大拇指,道:“還是師弟堅毅,師兄站半日,保準撐不住。這入秋了,夜裡更是難熬。還想著今日下班後去魯府探望一番,看來是師兄多慮了。”

朱延平合上奏摺,嘿嘿笑著:“這算什麼堅毅,只能算是傻小子睡冷炕,全憑火氣旺。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多思多想,儘量少犯錯。”

成基命輕咳兩聲端著茶碗進來,朱延平和遊士任起身拱手:“拜見師尊。”

點點頭,成基命坐到主位擺擺手:“都坐吧,延平,爲師即將入朝,也沒什麼好囑咐。在這裡,低著頭比昂著頭,更難。尤其是你少年得意,更需戒驕戒躁。”

座位上,朱延平拱手。

成基命繼續說:“我的本意是讓你當個行人先看著,多學著點。不過崔閣老覺得行人的約束大了,而你又只是來這裡增長見識,不犯錯就好。所以,就讓你掛個舍人的官銜走動。還有就是,中書舍人多少要有差職,以後你就歸崔閣老那頭,負責聯繫兵部事。”

行人有行人司的行正管著,而中書舍人上頭只有內閣,是專職秘書。

文淵閣只有行人和舍人有正式的分管部門,而翰林們就是來這裡增長見識的,只負責幫幫忙算算賬什麼的。

成基命說著一嘆:“我的本意是讓你負責吏部交接事宜,最難的是吏部,這地方遠比兵部能歷練。就這樣,你去尋崔閣老,等他尋到更合適的,你就來我這頭。”

朱延平起身行禮,遊士任眨眨眼睛,心裡感嘆,這人和人就是不能比。中書舍人地位最高的分別是首輔、次輔那邊的。其次就是負責與六部對接的舍人,再其次就是沒有明確對接衙門,哪裡需要跑哪裡的舍人。

而他,管的是最清閒的一個衙門宗人府,官制上來講宗人府地位最高,可十年才修一次宗室玉牒,平日裡處理的也是各地宗室的小事情,沒什麼意義。

而且宗人府相對獨立,做什麼事情和皇帝對接,任何的公務都是處理完了,送到內閣過目一番就入檔。除非宗室們犯了大案,內閣纔有插手的機會。

崔景榮的小隔間裡,老頭提筆寫了一張便條遞給朱延平道:“今天這裡也沒你什麼事,你這兩日去兵部各司看看檔案。初三、初六這兩天朝會,你趕過來,我會考校考校你。初九、十二、十五你安心考試,考完後就安心待在這。”

“另外就是鎮虜軍,廣義營那邊可以鬆手了。兵部準備在通州給你一塊地方建立營壘,以後鎮虜軍鍛鍊行軍,往來於新營與鎮虜衛城之間,一月兩次。一切訓練,就在新營進行。你也不必去軍營親自監督,事事緊抓,你也就是個戰將。要懂的放權,要學會將將。”

看著站的筆直的朱延平,崔景榮眼眉帶笑:“另外,鎮虜軍操練所費一切糧餉,走兵部的帳。你可要將糧草用度的關把嚴了,出了紕漏我不管下面的混賬事,我只找你的麻煩。”

“崔公放心,誰貪墨或浪費一斗糧食,我讓他吞掉一斗;誰貪污一兩銀子,我融了一兩灌他胃裡。”

崔景榮只是笑笑,將展腳硬翅烏紗帽戴上,起身上下打量朱延平,道:“這掌兵,《六韜》有云,無非殺大賞小。只要你爲人端正,典明軍紀,豎立升賞懲處規矩,再握住錢糧,這兵也就穩固了。這回你率兵神速入京,惹得不少人側目。他們想通過五軍都督府派些人手跟著你喝湯,我們兵部準許了一些人。這些人,你掂量著用。”

朱延平一聽,雙眉一皺,他的鎮虜軍可是要幹髒活的,哪能讓外人進來?

這個崔老頭哪壺不開提哪壺,這不是給他找麻煩嗎?

想了想,問:“崔公,一個不留,可好?”

崔景榮呵呵笑著,將奏摺收入袖囊:“你掂量著就是,要趕走,還是要殺了,都隨你。勳戚,沒牙的老虎,打上一拳,大不了且讓他汪汪叫兩聲。”

內閣們去上朝,資歷深一點的行人、舍人們也跟著走了,這些人屬於活著的檔案,朝裡有什麼要詢問的,這些人會頂上去。

朱延平拿著崔景榮給的手書,也沒出宮,就在文淵閣對面的檔案庫房裡找資料。

各部的檔案都是最近的,用得著的,用不著的檔案會儲藏到宮裡。宮裡頭不僅要保管這些檔案,還有專人謄抄做副本。

這片庫房很大,朱延平拿著手書進去,沒有手書他也可以查閱,這道手書是專門給兵部的,許可他查閱近期的檔案。這裡的老檔,私密的另有儲存,能看的都是正常的檔案。

他直接去吏部檔案房,翻著目錄按著書櫃找書。

朱燮元的檔案不好找,這裡沒有單人類似紀傳體的檔案,而是編年體,每年升遷轉調的官員非常的多,文官三萬,武官九萬,怎麼找?

吏部的文選清吏司直接被他忽略,其次稽勳清吏司他翻了一些檔案也放棄,然後是驗封清吏司,也沒什麼收穫,就連最後的考功清吏司也是一團糟。

所有的文檔都是惜字如金,根本沒有太多的信息,想要找個人升遷屢歷,不好找。

他直接放棄,真要找,他必須從萬曆二十年開始翻閱,整整三十多年的檔案裡,才能找到朱燮元的檔案。

他應該感謝一個人,感謝解學龍,解學龍也覺得檔案不妥當,不方便查閱,去年就上奏疏,開始編輯、整理紀傳體一樣的官員檔案。方便查詢,也方便修史。

而當朝官員都是大家熟悉的,屢歷檔案最好找,所以這批人的檔案已經做好,他在翰林院的檔案堆裡找到了朱燮元的名單,萬曆二十年進士目錄。

朱延平不是正統的士紳大族子弟,自然也沒有傳承的官場知識,否則當朝大員的屢歷,就是他的功課之一。而他崛起的時間太短,又一心撲在軍事上,只和成基命維持書信聯繫,成基命也沒時間悉心傳授這些隱秘的知識。

找到朱燮元的檔案,已經是中午,抱著萬曆二十年這批進士的資料文集,朱延平來到檔案房一冊的隔間裡,自有小吏端來茶水糕點。

按著目錄找到朱燮元所在的那一冊書,朱延平鋪開,吃著點心,目光靜謐掃著。

朱燮元,嘉靖四十五年生,現在五十八歲,浙江紹興山陰縣人,萬曆二十年進士。

十九歲的時候就是舉人,受紹興知府蕭良幹之邀,入府衙講學,也是幕僚。並提議,通過蕭良乾的努力,解決了紹興水患,受惠十餘萬人。

二十六歲中進士,初授大理寺評事,說明這是個偏向法學的進士,任期內不畏強權,洗清冤案,平反三百餘人,多有功績。

朱延平看著檔案,摸著下巴,這朱燮元的屢歷非常的漂亮,是個非常能幹的官員。

之後朱燮元下放,超擢當了蘇州知府。這是天下有名的肥缺,這裡經濟不必再說,儘管十分富裕,可下面收稅的人吃拿卡扣嚴重,這些損耗都是要算著火耗裡的,最終給朝廷的稅不能少,所以火耗只能由平頭百姓承擔。

朱燮元的辦法很簡單,下面各縣送到府裡的賦稅,他看都不看,直接封存做檔送往上級衙門。自己這邊不開封,自然也就沒有火耗,也就沒有好處。沒有火耗,下面人怎麼能借著火耗去訛詐?

於是,他聲名大漲,但也將蘇州府的官員胥吏們得罪的一乾二淨,自然在這個肥的流油的職位上呆不久,被任命爲川南兵備道員,這是個苦差事。

還沒走,蘇州就爆發大規模民亂,收稅的太監收的過分了,萬餘名織工反抗鬧事。新知府壓不住,太監請朱燮元調兵鎮壓,朱燮元斷然拒絕,安撫了織工,然後赴任川南。

朱延平看到這裡,眨眨眼睛,看來朱燮元是士紳傾向的,或者可以說是他本來就是士紳一員。江南抗稅的風潮十分的普遍,朱燮元不幫宮裡人,也是一種自保,否則名聲就臭了。

當時的川南是改土歸流,剛剛平定戰亂的遵義,這就是播州之役,播州世襲土司楊家叛亂,被夷族,播州改爲遵義,隸屬四川。

之前貴州和四川還在打官司,覺得遵義應該歸貴州管轄。後來遵義被秦良玉的白桿兵收復,貴州方面戰事未歇,也就放下了爭奪遵義的心思。

戰火燒成的廢墟上,還有亂軍餘孽,根本沒有秩序可言。朱燮元就在這種情況下,逐步穩定了遵義的秩序。隨後,去廣州當學官,以右參政謝病離職。

之後起復爲陝西按察使,改任四川右布政使,署理川東諸事。

看到這裡,朱延平眸子一縮,天啓元年朱燮元升了半級,成了左布政使,名義上統籌四川政務,成爲一省重臣,按規矩要入京述職。

然而,這種時候奢崇明反了,在重慶閱軍的時候,奢崇明女婿樊龍在校場上縱馬,突然刺死四川巡撫徐可求,四川的大員們都在重慶,結果被叛軍一鍋端了。兩萬彝兵席捲川東,苗彝諸部響應,瞬息間叛軍高達十萬,奢崇明進攻毫無防備的成都。

成都當時只有兩千戰兵,蜀王竟然事急從權,委任朱燮元統領軍事,秦良玉正在石柱練新兵,一刀砍了奢崇明的使者,分兵來救。

六千白桿兵不僅救下成都,還堵住了川東叛軍出川進攻荊楚的要道夔州,也將奢崇明與重慶之間的聯繫斬斷,堵住奢崇明主力部隊進攻成都的退路,一舉擊潰奢部叛軍主力,斬首萬級。

除去秦良玉那駭人的戰績,讓朱延平詫異的是,蜀王竟然敢讓朱燮元領兵。

這根本不合規矩,藩王現在就是吉祥物,蹦躂一下都是有錯的,更別說委任他人領命,領的還是一省之軍。

而朱燮元的手實在是太快了,借保衛成都的名義,和秦良玉的威風,將整個川軍的指揮權握在了手裡。造成既定事實,朝廷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讓他當四川巡撫。

事急從權,也沒有這種從權的方法,這是找死。

更詭異的是,朱燮元要赴京述職,在重慶坐船走長江就行了,去成都做什麼!

四川的軍政大員們怎麼會那麼巧合的在重慶被一鍋端了?

而奢崇明的叛軍又是怎麼數日間暴漲的十萬餘萬的?有這麼強的統籌力,奢崇明還會被秦良玉按在地上打?

還有,這十餘萬叛軍來源於川東諸土司,怎麼好像就突然消失了一樣。

而且成都保衛戰裡,倉促間朱燮元以叛軍將領羅乾象爲內應,又遣部將設伏詐降,一舉擊潰叛軍士氣。這事情,未免順利的過分。

秦良玉在成都擊敗奢崇明,十幾萬的叛軍被她前後圍堵,大小百餘戰,怎麼才斬首萬餘?有些地方,秦良玉可以說是傳檄而定,守在那裡的叛軍直接就降了?

“怪呀……”

朱延平呢喃著,他不是懷疑秦良玉,而是感嘆朱燮元的好運氣。他也有好運氣,那是因爲他有硬後臺。好運氣就三種,一種是他這樣的,一種是天生的,一種就是苦心經營,步步爲營,水到渠成而形成的。

朱燮元,是哪一種?

第80章 李園圖紙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294章 平戎服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9章 夜行軍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65章 新開始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40章 爲難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222章 炮戰第18章 前途迷茫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36章 巡檢司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48章 熊廷弼第296章 做準備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40章 麻煩了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79章 家宴第195章 斬俘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69章 私奔第10章 征途前夜第30章 名聲大振第95章 傷離別第95章 傷離別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50章 刺蝟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41章 全府震動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2章 行軍第65章 解謎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248章 熊廷弼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53章 道門劍客第92章 再相逢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12章 袁樞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79章 家宴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3章 羞辱第98章 合金策第42章 蘇州最強第290章 火棉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70章 噩夢第63章 充當臥底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265章 新開始第290章 火棉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150章 刺蝟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03章 應社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22章 炮戰第28章 血濺五步第82章 捂死李三才
第80章 李園圖紙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294章 平戎服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9章 夜行軍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65章 新開始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40章 爲難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222章 炮戰第18章 前途迷茫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36章 巡檢司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48章 熊廷弼第296章 做準備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40章 麻煩了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79章 家宴第195章 斬俘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69章 私奔第10章 征途前夜第30章 名聲大振第95章 傷離別第95章 傷離別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50章 刺蝟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41章 全府震動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2章 行軍第65章 解謎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248章 熊廷弼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53章 道門劍客第92章 再相逢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12章 袁樞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79章 家宴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3章 羞辱第98章 合金策第42章 蘇州最強第290章 火棉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70章 噩夢第63章 充當臥底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265章 新開始第290章 火棉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150章 刺蝟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03章 應社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22章 炮戰第28章 血濺五步第82章 捂死李三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敦化市| 新乡县| 东辽县| 松滋市| 建昌县| 德安县| 囊谦县| 荥经县| 五常市| 吴堡县| 崇州市| 左权县| 东方市| 墨江| 栾川县| 云龙县| 西丰县| 琼海市| 金平| 清河县| 赤壁市| 闻喜县| 集贤县| 济阳县| 六盘水市| 安岳县| 会东县| 广南县| 普格县| 瑞金市| 安远县| 抚宁县| 浮山县| 乐都县| 宣威市| 高唐县| 灵台县| 巴里| 胶南市|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