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6章 西北戰起

八月初一的夜,是個忙碌的夜晚。

通州張家灣,蘇成與孟府大管事交割貨物,得現銀四萬兩,還餘下三萬多兩的布匹。除了一些會調撥到垂柳莊加工服帽外,餘下的會沿途販賣給宣府大同兩鎮,最後剩下多少,都會出殺胡口,在兔毛川與單于城代表斯欽巴日以貨易貨。

而李儀,將寫好的手稿,再三檢驗沒有紕漏的內容工工整整謄抄下來,明日會託蘇成帶入京中交給朱延平。

鄉試還有八天,朱延平向他請教,對這種後起之秀的詢問,李儀是非常的欣慰,爲了維持長者的威嚴,李儀放下手頭溫習的經卷,用兩天時間解答朱延平問的五組經義、策對。

他不知道,這五組經義策對裡,能拼合出有趣的兩組,一組是鄉試正題,一組是備用的。

也是今夜,河套諸部提前發起了比歷史上更爲激烈、龐大的****。

河套根據地形和形勢,能分爲套西、套東、套中三部,虎大威那夥人就出自套東。套東內部分裂,這兩個月來還在廝殺,兼併。

而套中諸部,兩萬餘騎南下寇邊,套西諸部在棋牌臺吉率領下,更是抓住時機向西進攻,目標是蘭州。

楊御藩的父親,左軍都督府右都督,掛徵西將軍印,欽差延綏鎮總兵楊肇基,發一千二百里加急求援。

楊肇基如今四十三歲,正是一個武將最鼎盛的年紀,經驗豐富,精力充沛,他又屢歷戰功,是國朝所存不多的重將。

下一批將領還在西南戰場和東北戰場熬煉,能熬出幾個,沒人知道。

他打不過河套賊,不是河套賊強,而是延綏鎮已經空了,萬曆時期的精銳調到遼東,在楊鎬指揮下全軍覆沒。天啓初,瀋陽爆發時,兩撥延綏鎮赴遼軍也打光了,原來的總兵杜文煥調任西南平叛,帶走了僅有的精銳。

楊肇基在延綏鎮一年半,手裡能打的部隊不到兩萬人,守衛長城沿線,還有第二層防線,已經將兵力抽光。

整個榆林城,算上各家將門子弟家丁,邊將家丁,不過一千多人。此外,只有一支楊肇基的半滿編標營,總共不到三千人,守龐大的榆林城都是個問題。

更關鍵的是,寧夏鎮沒動靜,沒給楊肇基發來一點的消息。

如果不是楊肇基治軍嚴謹,夜不收外派八十里,他極有可能被打個措手不及。

陝西很大,蘭州在陝西最西邊,是通往甘肅鎮的核心要地。而寧夏鎮就是一個突出部,向北突出隔斷套中與套西,河套賊有動靜,絕對瞞不過寧夏鎮。

寧夏鎮是突出部,背後還有固原鎮,也被稱作陝西鎮,這裡一樣沒有得到寧夏鎮的警報。算上延綏鎮,這就是陝西三鎮。

“麻承詔!”

楊肇基帶著大兒子楊御萌出榆林城視察敵情,安撫軍心。在紅山口關城上狠狠一拳砸在女牆上,濃濃夜色下,望著西北寧夏鎮方向,咬牙。

他的資歷太深了,戰功太大了,所以一來就將按慣例歸屬寧夏鎮總兵所有的徵西將軍印奪走了。

更關鍵的是,這裡是西北,是西北將門的地盤。

天啓元年,楊肇基是大同鎮總兵官,掛徵西前將軍印,那裡是麻家的大本營,楊肇基沒待多久就謝病辭職回山東,如果不是聞香教作亂,可能他現在還在沂州衛賦閒。

明初共有二十三個鎮,只有那麼十個軍鎮的總兵官能掛將印,一旦有戰事,掛印總兵自動成爲周圍軍鎮的指揮。

寧夏鎮作爲陝西三鎮的橋頭堡,地域廣袤,有寧夏平原,十分重要。所以寧夏鎮總兵掛徵西將軍印,有緊急情況自己出兵的權力,西能支援甘肅鎮,東能支援延綏鎮。而固原鎮,就是寧夏鎮的後備。

河套地區無險可守,再肥美,也不得不棄守。一旦再把寧夏平原丟了,那西北出現一個西夏一樣的政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萬曆二十年的寧夏之役是萬曆三大徵第一戰,哱拜只是一個嘉靖中期從河套投靠的蒙古小酋長,當到了副總兵。致仕後有河套賊攻打蘭州,這個老頭兒還想立點功,就帶了三千家丁,沒錯,就是三千救援蘭州。

結果攻打蘭州的河套賊被他嚇跑,又見沿途各地的守將都是他的舊部,就以遼東王李成樑爲榜樣,看輕塞外、塞內,於是這個老頭佔據寧夏反叛了,河套諸部響應。

黃河百害唯利一套,再加上寧夏的平原和地形,這種地方就是天然的王霸之基。他叛亂,打的是朝廷的臉,再加上這麼重要的地形,於是明朝的戰爭機器運轉,打響了萬曆三大徵的第一戰,這個老頭兒被誅族。

相對於天下各鎮,不算東江鎮那個苦地方,延綏鎮可以說是最苦的。整個轄地狹長,跟著長城擺開,沒有任何的縱深,自然也沒有多餘的土地能養軍。

所以延綏鎮歷練出來的武將非常多,寧夏鎮是橋頭堡,常常與河套賊交戰,也涌出不少將領。還有大同鎮的大同左右衛,這三個鎮的將門,就是西北將門的發源地。

麻承詔是麻貴的侄子,麻錦的兒子,家裡祖父是總兵,父親和兩個伯父也是總兵,一幫子堂兄弟不是副總兵就是參將,最差也是個遊擊,背景十分的強。被朝廷奪了徵西將軍印,怎麼可能心平氣和?

“父帥?”

楊御萌指著北方的連綿丘陵,雙目瞪圓。

順著丘陵叢吹來的風中,參雜著人馬嘶喝聲,河套賊來了。

一道道的烽火點燃,從紅山口關城開始,沿著長城向東西兩側蔓延,一座座的烽火臺被點燃,長城內,一座座的村堡、火墩、烽火臺點燃烽火,敵情瞬息間傳入榆林城。

副總兵賀虎臣站在北門城樓上,一道道求援飛騎奔出榆林城,一隻只信鴿出籠,被軍士狠狠拋向空中,信鴿撲騰騰飛走了。

見長城沿線烽火燃起,企圖夜襲的套中賊也打起了火把,延綿數裡,不僅僅看著像火龍,更像是一片火海。

紅山關口就在榆林城正北二十里,是出塞的重要關口,也是延綏鎮唯一的出塞關口。

此時,關城內燃起火焰,扮作商隊護衛的河套賊內應起事,楊肇基指揮家丁去平定,本人站在關城城樓將佩劍塞給兒子:“去大同,找楊國棟,讓他出兵!他不動,找渠家禎,說動盧巡按,大同兵馬就能來。”

山東平叛時,楊國棟是他部下也有交情在,楊國棟按慣例掛徵西前將軍印,若有巡按盧象升的支持,楊國棟必然出兵。

渠家禎,武進士出身,也是楊肇基的老部下,還是他將渠家禎舉薦給崔景榮。

至於近在咫尺的太原鎮,楊肇基根本就沒想過。太原鎮不在背後捅刀子,就是難得的好事了。

“父帥?”

“執行軍令!”

“父帥,讓二弟去,孩兒……”

楊肇基低吼道:“你去!如果你老子死在這裡,帶著老三投孟府!”

他心裡發苦,他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皇帝陛下的手段實在是有些激烈了,延綏、大同、宣府、還有固原鎮,一次換了四個非西北出身的總兵上來,這裡不出事情纔是怪事情。

塞外的風波,就是一點火星,將西北的隱患點燃了,燒到什麼地步他也不知道。

只能希望,不要出現第二個遼東,第二個西南。

他能做的,就是釘在這裡,死在這裡。

天啓對他楊家太好了,楊御藩這個十八歲的神機營副將,整個大明朝從開始到現在,又有幾個?

上一任神機營副將魯欽下放西南,是西南五省諸軍總理。

所以,他不能退,只能死守。

烽火像瘟疫一樣在延綏鎮傳開,各處村堡一片忙碌,這裡的村堡非常有特色,整個村子被圍牆圍起來,只有兩個出入口。

孩子在哭泣,老人在嘆息。

所有能動起來的勞力不分男女,在夜裡擔著扁擔挑土,僅有的兩座門被封死。

他們不能跑,他們是邊民軍戶。要死,也只能死在村堡裡。

京師的夜色,一如既往的寧靜。

乾清宮門前,陳雄塞了兩塊金元寶給李永貞,苦笑著:“老祖宗,這事事關朱將軍私密,真的說不得。說了,朱將軍會生剝了小的這張人皮。”

袖裡摸著暖暖的金元寶,李永貞眼眉帶笑,卻板著臉:“小崽子有出息了呀?快說說,還不信咱這張嘴?”

陳雄哭喪著臉,搖頭:“真說不得,說了讓朱將軍聽去,說不得會記恨老祖宗。”

一個錦衣衛百戶要見皇帝,沒有人通傳、說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永貞心裡越發好奇,靠近陳雄低聲道:“出你口,入我耳,誰能知道?”

陳雄低頭沉吟,目光閃爍猶豫不定,李永貞不悅拉長鼻音嗯了一聲,還擡手拍拍陳雄的肩膀。

“呃,老祖宗見諒,具體說不得,只能透點底。”

李永貞露出笑容,附耳過去,陳雄低聲說著,李永貞聽著眨眨眼睛,一哼道:“倒是個有情義的,咱去通傳,你小子以後發達了,可別忘了今日。”

還以爲什麼事情,原來只是朱延平的表妹夢魘了,朱延平帶著表妹私奔入京,在東廠也不是什麼秘密。

陳雄抱著兩盒珍珠,盒子上放著李永貞剛剛翻閱過的摺子,連連點頭哈腰。

天啓正看著一排木牌,準備翻一個,每個木牌就是一個秀女的名字。

明朝的宮女起名非常有意思,入宮後摒棄原來的名字,只有冊封或成爲女官後才能恢復名字。沒名字的這段時間,一律稱作某某家女,如張三家女,李四家女。

他的雅興被打攪,心情自然很不好,不過是朱延平的事情,他還是挺關心。

今天朱延平入內閣歷練,表現的非常好,沒有忙著拉關係,也沒有下班後搞什麼聚會,連上朝的閣老們都不等,乾淨利落回家去了。

這種特立獨行的表現,就是孤臣的表現,在結黨成風的現在,殊爲難得,讓天啓很是滿意。

兩盒珍珠擺在桌上,天啓手指撫著顆顆鴿卵大小的白珍珠,陳雄躬身站在一旁手裡捧著摺子朗讀。

聽完後,天啓擡頭問:“不是說這事情由老魏管嗎?怎麼,送到朕這裡來了?”

“啓稟萬歲,朱將軍有私密急事求萬歲,不好言傳六耳,就託微臣呈送奏摺,代其向萬歲乞求。”

“那說說吧。”

天啓說著,李永貞接住陳雄雙手託著的奏摺,遞向天啓。

陳雄雙膝跪地,左右張望,哭著一張臉滿是猶豫,這回可把皇帝身邊人得罪乾淨了。

李永貞拿了十兩金子,自然要按規矩做事,躬著身子微笑柔聲:“老爺,朱將軍這事甚是私密,奴婢們就不聽了。”

天啓眨眨眼睛,奇怪看一眼李永貞,李永貞身子躬的更低了,天啓擺擺手,李永貞帶著一幫宦官退出去,天啓也返身坐到椅子上,笑道:“什麼事情這麼緊要?”

陳雄擡頭,伸出右手指著桌上奏摺,嘴上說:“回萬歲,朱將軍之妹夢魘了。將軍說是他殺人盈野,不懼亡魂。其妹自幼身子孱弱,受不得陰邪。所以託微臣,與萬歲乞求一個鎮字。”

天啓點頭,拿起奏摺看陳雄手比劃著,摸了摸,摸到折面不平整處,撕開包裹折面的紅綢,嘴上說著:“兩盒寶珠做禮,於情於理,朕該賜他一個字。上前,爲朕研墨。”

陳雄道謝,垂著頭上前研墨。

天啓看到秘奏,眉頭緊皺,當看到二百萬兩白銀的保護費後,他眼神一縮,心跳加快。

朱延平要的這個字,真是一字二百萬金!

可以這麼說,誰給天啓二百萬兩現銀,天啓不介意找個理由封他做公侯。當然,能找個理由抄家就更好了。

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24章 單于城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21章 一場交易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80章 李園圖紙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301章 更荒唐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35章 鴛鴦陣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04章 被坑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66章 正陰陽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137章 受賞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31章 瓜分橫財第94章 木材廠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90章 義從鐵騎第87章 產業第56章 哪來的虎第67章 共謀富貴第87章 產業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39章 登萊系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98章 合金策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章 軍令如山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94章 平戎服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章 形勢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69章 私奔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88章 土地紅線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83章 疑問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92章 再相逢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93章 那一夜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03章 應社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84章 司禮監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65章 新開始
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24章 單于城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37章 勾心鬥角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21章 一場交易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80章 李園圖紙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301章 更荒唐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35章 鴛鴦陣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04章 被坑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66章 正陰陽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137章 受賞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31章 瓜分橫財第94章 木材廠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90章 義從鐵騎第87章 產業第56章 哪來的虎第67章 共謀富貴第87章 產業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239章 登萊系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98章 合金策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章 軍令如山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94章 平戎服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章 形勢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69章 私奔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88章 土地紅線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83章 疑問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92章 再相逢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93章 那一夜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03章 應社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84章 司禮監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65章 新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平顶山市| 绥中县| 辽宁省| 宿松县| 建水县| 达州市| 平昌县| 焦作市| 翼城县| 乌鲁木齐县| 灵璧县| 夏河县| 南江县| 满城县| 潮安县| 霸州市| 蓬溪县| 花莲市| 罗田县| 贵定县| 本溪市| 德化县| 定西市| 义乌市| 砀山县| 翁源县| 精河县| 菏泽市| 遂溪县| 巴中市| 汕头市| 阿拉尔市| 唐海县| 黄骅市| 怀来县| 资源县| 八宿县| 砚山县| 白玉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