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

次日,三月十四朱延平沐浴後,少監曹少欽來魯府,帶來了一套三品武官常服,這是臨時借用。一套精美的常服,沒有百兩銀子弄不來。

朱延平的職務是衛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使是正三品。六部尚書也纔是正三品,而指揮使上面還有都督府,明初時,文官沒有三師三公三少之類的加官,在品級上和武官比不了,徹頭徹尾的重武輕文。

曹少欽抱著拂塵身子半躬在門前等候,不時拿餘光瞥一眼,見魯衍孟認真給朱延平束髮,露出羨慕的眼神,他入宮前也是孟學子弟,他自然知道魯衍孟的身份。

官員的髮式不是在頭頂綁成一團就能行的,不同品級有不同的扎法,一束束頭髮從顱後相互交疊纏繞而上,最後用一根白綢帶束住。

隨後朱延平穿上敞袖緋袍一對老虎補子的常服,腰間玉帶分實束和虛束,朱延平是武官身份,自然是實束。

最後戴上圓翅烏紗帽,穿上官靴,朱延平這一身裝扮算是完成了。

侍女雙手捧著臉盆大小的玻璃圓鏡,朱延平展臂照了照,露出滿意笑容:“先生,我可有官的樣子?”

魯衍孟洗著手,看一眼身姿高碩挺拔的朱延平道:“礙眼,還是穿甲戴盔看著閤眼。”

朱延平抖抖袍袖露出雙手,出門轉身拱手:“先生,那我去了。”

“嗯,昨夜教你的禮儀,可記住了?”

“銘記在心,不敢忘記。”

魯衍孟點頭,朱延平身子躬了躬,轉身之後雙手負在背後,邁著八字步像個螃蟹一樣走了。魯衍孟見了,笑罵:“耀武揚威,像個收稅的吏,哪像個官。”

曹少欽陪笑,握著拂塵一甩,對魯衍孟躬身行禮,魯衍孟擺擺手,曹少欽才轉身緊步跟上朱延平,魯衍孟不問話,他和魯衍孟連話都不敢說。

府門前,一匹御馬打著響鼻,曹少欽道:“朱將軍,聖上口諭,許朱將軍皇城騎馬。”

朱延平拱手道謝,拍拍馬脖子見挺溫順,翻身上馬動作輕捷,握著馬繮一抖輕踹馬腹,御馬邁蹄。

他可不知道皇城騎馬的待遇,基本上有點身份的人都有了,就連宮裡有點地位的宦官,老魏大手一批,人人皆可皇城騎馬。弄得這些宦官私底下沒少罵娘,爲啥?

因爲這項榮譽不是平白享受的,一年有四次的重要節日,每次有皇城騎馬特權的人員,都要給皇室進獻一匹良馬……

出小時雍坊沿著街道北上,這皇城腳下當官的就是多,來來往往的基本上都披了官服。文官的補子是飛禽,武官是猛獸,一眼就能認出來。

穿的都是常服,不論文武一至四品緋袍,五六七品是青袍,八、九則是綠袍。這裡多是青袍,緋袍少見,朱延平吸引了不少人矚目,一看是老虎補子是個武官,也就不當一回事。

也只有過往的武官會和朱延平拱拱手,朱延平在馬上拱手還禮。至於文官根本不搭理朱延平,朱延平也就不搭理這些文官。

曹少欽一路講著附近著名的宅院或朝中大佬的府宅:“那是文正公李西涯舊宅,這是當朝首輔葉公家宅……”

西涯是李東陽的號,這位祖籍長沙府,世代隸籍金吾衛是軍戶。李東陽是神童,代宗景泰皇帝還將小時候的李東陽抱在懷裡聽講。歷經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六個年號五位皇帝,這位在天順年間入仕,歷經四朝,在內閣工作了十八年。

文正是文官最高的諡號,意思就是可以做文人表率,十分之崇高。有范仲淹、司馬光、方孝孺、曾國藩等。

本來人死後蓋棺定論纔會評定諡號,武宗皇帝是個不拘泥傳統的人,想讓李東陽死的安心,就派楊一清去傳話,將諡號文正的消息告訴李東陽。七十多歲,彌留之際的李東陽激動的從牀上一躍而下……

“那是衍聖公府……”

曹少欽說到一半閉嘴,朱延平俊朗面容毫無怒色,只是側頭看了一眼府門,道:“這座府邸,該我家先生入住。”

皇城西安門處,吃了早飯的錦衣衛禁軍正在交班,當值的軍官看樣子是百戶,是一名中年矮壯漢子,滿臉大鬍子迎上來檢查了文書,又打量朱延平片刻,沒有搜身憑著經驗打量後,拱手:“曹公公,請。”

曹少欽拿了蓋了門防官印的文書,只是嗯了一聲,姿態甚高。

騎在馬上,朱延平打量西安門的城樓而左右城牆,城樓通體高有七八丈,城牆高在兩丈出頭。聽說皇城裡頭的禁城城牆更高,足有四五丈。

整個北京城周圍一片開闊,沒有險峻地形設防。所以由燕王府擴建而來的禁城、皇城、北內城、南外城就是一道徹頭徹尾的要塞!

皇城外有一圈護城河,也做漕運之用,與通州張家灣的潞河是相連的,而內部的禁城也有一圈護城河,十分之寬,十丈有餘。

護城河與城牆緊挨著,想要翻過去,只能在河水裡向上攀,毫無落腳的地方。所以想要進紫禁城,只能走門,十分的險固。

他想不明白,這樣的要塞城池,怎麼會陷落的那麼快!

騎在馬上,曹少欽指著兩人左首北端的一排建築說:“從頭起依次是鴿子房、果園廠、藏經房、西酒房,後面是甲乙丙丁承運諸庫房。”

其後又指著南邊惜薪司、大光明宮及髒罰別庫等等,兩人面前是波光粼粼的太液池,也就是後世所謂的中南海和北海,正前方的玉河橋將太液池一分爲二。

太液池中荷葉碧連天,幾艘龍舟載著人漂浮,東北方向是萬歲山,太液池是挖出來的人工湖,土石堆積成的就是萬歲山。

過玉河橋,面前是一座圓形宮殿亭臺,朱延平左右望著,可以說是目曠神怡,這時候曹少欽說:“朱將軍,前面是承光殿,將軍在此等候,咱從玄武門入宮稟報。”

“成,有勞了。”

承光殿中間是圓亭,四個方向分別還有乘涼臺閣,朱延平覺得這裡彷彿是個表演戲劇或講學的地方。

在此下馬,朱延平沒有造次亂走,站在太液池旁邊雙手負在背後南望,曹少欽留下一名小宦官,爲朱延平講解各處地方。

承光殿正北是一座半島山叫做瓊華島,山頂有廢棄的廣寒宮。承光殿以南,便是兵杖局以及關帝廟及等等膳房。南面的太液池,此時已有中南海的說法,中南海西邊是紫光閣,東邊有崇智殿。

崇智殿對面是左右蕉園,這裡儲存著各種書籍孤本,就連幾次妖書案的書籍也留有檔案,往來崇智殿閱讀的以翰林官爲主。

至於大名鼎鼎的釣魚臺,就在崇智殿以東,懸在太液池中,此時就有幾名官員在那裡垂釣,身後也有青綠官袍的官員走動,抱著公文往來。

這就是皇帝的家,聽說明初藩王的王府規模只比皇宮小一線,朱延平左右望著,估計皇帝想要一天走遍皇城,還得騎馬,兩條腿非得磨短了不可。

沒過多久,曹少欽領著五名宦官來了,下馬神色有些尷尬,朱延平只是回頭看一眼,繼續向南眺望。

曹少欽拱手道:“朱將軍,萬歲爺忙於政務,差焦少監來問話。”

一名圓臉宦官上前拱手,見朱延平神態顯得冷峻嚴肅,這圓臉宦官笑容有些僵硬:“咱奉旨而來,還望朱將軍多多包涵。”

曹少欽上前兩步,腳步有些顫,低聲道:“朱將軍,這位焦少監是萬歲爺身邊的紅人,不可得罪。”

朱延平收回目光,長出一口氣,轉身對焦少監拱手道:“宮中閣樓錯落有致,磅礴大氣,一時沉迷其中,還望見諒一二。朱某是個隨和人,焦少監有話請講。”

總感覺這些宦官與其他宦官的目光不一樣,都在打量他,一個高窕俊美宦官跟在焦少監背後目光灼灼,一名小宦官更是仰著頭,像看猴子一樣讓他很不爽,不由瞪了一眼過去。

焦少監上前兩步,展臂,兩名健壯宦官擡著木盒上前,焦少監道:“是這樣的,萬歲爺想問問朱將軍,可有法子生出威能更大的雷電,比如將人電死。”

朱延平見那個小宦官收回目光低頭後,才把目光收回來看著這套重新加工裝飾過的鋅銅發電裝置,眉頭輕蹙:“焦少監,朱某確實有法子增強電力,只是不實用,無法在野外佈置擊殺敵人,只能固定在一處,暗算一些人畜。”

焦少監聽的眼眸一亮,急忙問:“如何佈置?”

朱延平眉頭又是一皺,魏忠賢是成年後進宮的,聲帶沒變化還是雄厚男子音;曹少欽也是如此,怎麼這個焦少監聲音也不像尋常宦官那樣陰柔?

想了想,朱延平道:“可有紙筆?”

承光殿中就有紙筆,取來後朱延平走到太液池邊取了一點水,盤坐在草地上鋪開紙,一邊研墨對跟過來盤坐在對面的焦少監說:“這發電,不缺銅,缺的是鋅錠,有足夠的鋅錠才能佈置出來。”

提筆花了簡單的電路圖,朱延平指著說:“其中具體生電原理我也不知,但電路如水路,還是很好識辨的。一座發電池不行,那就建造更大的發電池,用銅線連接起來。每個電池鋅錠這一段延伸出來的銅線並聯成一股,銅錠那邊的銅線也並聯成一股,到時這電力想來會大不少。”

朱延平想了想,指著發電池中的鋅銅道:“若是將鋅銅分別鍛打成片,增加與水的接觸面,想來會發出更大的電力。”

焦少監摸著下巴,沉吟道:“涓涓細流自然是無害,若百川匯聚則成大河足以衝死人馬牲畜。這個有道理,朱將軍是早有腹稿了吧?”

點頭,朱延平將比圖紙中電池並聯線路補齊,笑說:“雷電之威甚猛,我之前就想如何增強電力,如果能裝備到軍中就好了。可想來想去,沒有這種可能。若是聖上想要更強的電力,這鋅錠不可缺少。宋應星先生是個踏實人,能做事,還望焦少監美言一二。”

焦少監與左右看一眼,笑吟吟道:“這是自然,萬歲爺遣咱忙活這事,咱也想將這事辦的妥妥當當。朱將軍,萬歲爺還有口諭。”

朱延平趕緊起身,單膝跪地:“臣朱延平恭請聖諭。”

焦少監板著臉:“卿於國有功,發電池足以留名史冊。卿有科舉之志,不便厚賞,世職轉升爲錦衣衛千戶。太僕寺於天津鎮開墾多有進展,許卿兩萬畝牧場,望卿勤勉開墾,牧養戰馬以輸朝廷。”

一眨眼,朱延平的戶籍就調到了京師。朱延平也有些愣神,自己有了北京戶籍?

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34章 密議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85章 夜戰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65章 新開始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65章 解謎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129章 算命第259章 歲末上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97章 宋應星第8章 敲詐勒索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119章 欺詐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1章 一場交易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44章 小公爺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130章 晉商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94章 平戎服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83章 疑問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6章 夜宿濱河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36章 巡檢司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38章 準備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98章 合金策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66章 正陰陽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57章 傳教士第239章 登萊系第2章 形勢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2章 行軍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75章 刺殺任務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50章 刺蝟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38章 準備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38章 準備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6章 戚刀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59章 歲末上第51章 戰術改進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18章 疾如風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25章 談買賣第41章 全府震動第309章 困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4章 操練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248章 熊廷弼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66章 正陰陽第224章 雪地決戰
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34章 密議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85章 夜戰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65章 新開始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65章 解謎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129章 算命第259章 歲末上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97章 宋應星第8章 敲詐勒索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119章 欺詐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1章 一場交易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44章 小公爺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130章 晉商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94章 平戎服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83章 疑問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26章 夜宿濱河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36章 巡檢司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38章 準備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98章 合金策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66章 正陰陽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57章 傳教士第239章 登萊系第2章 形勢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2章 行軍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75章 刺殺任務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50章 刺蝟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38章 準備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38章 準備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6章 戚刀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59章 歲末上第51章 戰術改進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18章 疾如風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25章 談買賣第41章 全府震動第309章 困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4章 操練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248章 熊廷弼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66章 正陰陽第224章 雪地決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甸市| 辰溪县| 大连市| 镇原县| 瓦房店市| 黄浦区| 体育| 英德市| 罗田县| 武安市| 秦皇岛市| 扎鲁特旗| 肇东市| 宜兴市| 剑川县| 沅江市| 普兰店市| 左权县| 高州市| 巴东县| 华安县| 玛曲县| 凤台县| 皋兰县| 宁阳县| 图片| 塘沽区| 大庆市| 咸宁市| 汉寿县| 定南县| 鄂尔多斯市| 雷波县| 长沙县| 灌阳县| 阳谷县| 休宁县| 清苑县| 延吉市| 长垣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