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章 刺殺任務

來人一副貴公子打扮,網巾束髮,淺青曳撒紋飾硃紅紋理,樸素不失富貴,衣裝透著靈逸色彩,面相也是俊秀,只是眼神不羈隨處亂瞄,更是管不住手撫著朱延平的山文鎏金對襟甲,還試著搬了般盔甲架。

“真傢伙,小公爺當真是大手筆。”

笑吟吟感嘆一聲,這人坐到炕邊,一副主人的神態拍拍一旁空著的位置道:“在通州我不方便露面,將軍到了京師,某做東道。”

門外蘇成、陳雄等人守著。

朱延平帶著笑容入座,拱手道:“好說,閣下是?”

“在衛裡跟著田老大混飯吃的,我姓李,如今的名字叫做李漸涼。”說著,從寬闊衣袖裡取出一包巴旦木放到炕桌上,脫靴盤腿坐上炕去,眼角餘光打量朱延平。

朱延平還是笑容不減,絲毫沒有見怪的意思,他也喜歡這種沒有太多禮數約束的談話環境,也脫靴上炕,抓了兩粒巴旦木剝開吃了起來。

李漸涼嘴裡嚼著香脆巴旦木,說道:“家裡老漢糊塗犯了點事,在老魏手裡栽了個跟頭。這回來通州,就是要與將軍合作,在老魏那頭弄個投名狀,把這事糊弄過去。”

“李千戶,我朱延平受劉將軍賞識才能有如今的富貴,否則缺衣少食,家徒四壁。凡是魏公的意思,我尚有餘氣,也會去做。”

朱延平表達自己的態度,眼睛盯著李漸涼。

聽口氣這傢伙也是有來頭的,他不管什麼來頭,他只想完成魏忠賢吩咐的任務,或許算是一次考驗。

“將軍倒是豁達,有個人上串下跳不服老,若乖乖養老,老魏也懶得收拾。可他找死,所以這就是你我的差事。”

李漸涼說著,從另一個袖子裡掏出一疊厚厚資料放到炕桌上,道:“可有酒水?”

朱延平拍拍手掌,吩咐進來的蘇成去買些酒菜來,他則翻開資料,當首的名字讓他一愣,這是個後世普通人不清楚的名字,可在如今,卻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李三才。

這是東林黨此時的領袖,一幫江南人創立的東林,讓他一個陝西人成爲領袖,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顧憲成、高攀龍那幫元老死了個差不多,高攀龍、葉向高這樣的元老還在,李三才卻是領袖,其中沒有秘密是不可能。

朱延平只是一直以爲是李三才的名聲大,支持者多,才能成爲領袖,然後眼前的資料,讓他發現,自己錯了,錯的離譜。

李三才,祖籍陝西臨潼,武功右衛的世襲軍官,和首輔葉向高、前前任首輔方從哲一樣,是軍戶出身。

明朝軍戶人口和民戶比例是一比五,可在科考上,雙方進士名額差不多持平。從階級比例上來說,軍戶子弟似乎是考霸?不對,按比例來說真正的考霸是匠戶子弟,匠戶人口更少,可進士比例確實最高的!

嘉靖年間,李三才因祖父調入北京進行皇城宿衛工作,便舉家東遷,僑居在順天府通州的張家灣。家裡沒錢連通州城裡的房子都買不起,此地瀕臨運河,西北近望北京的小鎮,李三才就在這裡長大。

萬曆二年,他以二甲第七十名考中進士,從此進入官場。因爲敢說話,敢和當時的首輔山西人張四維頂牛,於是受到東林領袖顧憲成的賞識,加入東林。

熬了二十五年,萬曆二十七年李三才以右僉都御史下放爲漕運總督,並巡撫鳳陽諸府。這時,明朝朝野水火之勢已大體形成,播州、朝鮮的戰火連綿不斷,皇宮之中萬曆皇帝要立愛子福王爲太子,遭到全體大臣的反對。

這份資料寫的很詳盡,朝野對立是因爲國家要平叛,沒錢,皇帝就派宦官收礦稅,礦稅每年也就五十萬兩左右。就這點錢,把握礦產的士紳都不願意掏,輿論各種反對,各種罵萬曆皇帝與民爭利。

好在萬曆皇帝手腕眼光不錯,打壓了戚繼光一系的將門軍中勢力,擡起了東李西麻兩大將門集團鎮守邊關,東邊是遼東李成樑,西邊是大同右衛的麻貴。其中還有延綏鎮杜家杜桐、杜鬆兄弟,世代將門的劉綎父祖三代。

朝廷的兵馬爭氣,在打仗方面沒出多大的漏子。

在漕運總督的位置上,李三才待了整整十三年!他掌控了這個國家經濟大動脈整整十三年,什麼人認識不了?什麼事情又辦不成?結識的人脈,那就是名聲。

這傢伙竟然倚仗名聲用辭職威脅萬曆皇帝,萬曆皇帝也想將他搬開,結果滿朝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願意接李三才的位置,最後萬曆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漕運總督的位置,萬曆始終找不到人手去接任,於是李三才就繼續當著。

李三才因爲手腳不乾淨被彈劾,誰在漕運總督的位置上,想要手腳乾淨根本不可能。可李三才的名聲、人脈實在是廣大,壓了很久,直到方從哲弟子建立的齊黨被東林欺負的不像話,方從哲出山成爲齊楚浙黨的盟主,對李三才的彈劾事件才爆發。

其實方從哲也不想招惹李三才,可萬曆皇帝似乎很看重方從哲,讓方從哲繼葉向高之後一人擔任內閣,實際上就是獨相,真正的大權獨攬。

這時候李三才發動士林輿論,想要從地方督撫的位置上一舉進入內閣,他是二甲進士,資歷也夠。可歷來的內閣成員都是經過六部五寺或都察院任職一段時間後,纔會入閣。哪有從地方督撫直接上來當內閣的事情?

這也是挑戰方從哲的地位,於是諸黨發動對李三才的彈劾,想要一舉搞死這個老小子。

朝中圍繞這件事情產生曠日持久的爭鬥、辯論,最後李三才的名聲實在是太大,影響力無與倫比,在士紳階層中擁有極大的號召力。

握著罪證的方從哲,也只能逼得李三才自己上奏摺辭職。

萬曆至天啓,有三大案,分別是鋌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

鋌擊案就是有人拿著棒槌進入皇宮大內差點打傷萬曆的皇長子,東林藉著這件事逼得福王的生母鄭貴妃下跪道歉,而萬曆皇帝只能幹看著,看著自己最心愛的女人被欺負,最喜歡的兒子福王就藩洛陽離他們夫婦而去。

穩定了皇長子,也就是天啓皇帝老子光宗泰昌皇帝的儲君位置,鋌擊案也被東林宣揚爲固國本,因爲嫡子、長子繼承製不能改變,維護這個制度就是維護國本。

然後就是紅丸案,光宗皇帝八月繼位,玩女人過度身體有些虛,吃了太多補藥,太監進獻瀉藥泄去藥力,然後身體徹底虛了。

這種時候浙黨的人李可灼進獻仙藥‘紅丸’,這時候首輔方從哲在場,只當是補藥,不認爲誰敢下毒。然後當了一個月皇帝,年富力強的光宗皇帝死了,留下十三歲的皇長子朱由校和十歲的朱由檢。

然後就是移宮案,東林黨一幫老頭和英國公張維賢,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秉筆太監提督東廠與御馬監勇士營的魏朝,錦衣衛掌印駱思恭的幫助下,衝到皇城,在安放光宗屍骨,也是寢殿的乾清宮,將守孝的天啓皇帝從養母李選侍那裡搶了出來!

然後匆匆確立君臣關係,保證了天啓的皇位。

三大案,前者鋌擊案東林保證了光宗皇帝的繼承權,紅丸案和移宮案,保證了天啓的帝位,東林出力甚大,在天啓看來居功甚偉。於是繼位後,東林獨霸朝堂

可這,是天啓的本願?

一個被臣子挾持登上皇位的皇帝,年紀幼小又無威望,安排給他的師傅孫承宗還是東林人,外有東林,內有王安、魏朝,他又能做什麼?

三大案在資料中匆匆帶過,朱延平沒有看到多少內質的東西,可他知道,魏忠賢要收拾李三才,必然背後站著的人是天啓皇帝。

放下資料,朱延平長出一口氣,他沒想到李三才是那樣的人,經營名聲的同時,竟然能攢下四五百萬兩的家產,請東林領袖顧憲成吃一頓飯,竟然能花掉三千兩銀子!

這飯吃的已經不是人,而是國祚!

不過,這是個好榜樣,是真正的成功人士。換做他,機會合適他也會這麼幹。

吃著涼拌藕片,飲一口酒,李漸涼問:“看完了?”

“看完了,觸目驚心。”

李漸涼放下筷子,又問:“想不想殺他?”

“上面有命令,殺了就是。”

朱延平拿起筷子,吃了一塊豆腐,語氣淡然:“李三才七十多歲,也夠本了。”

笑笑,李漸涼道:“本來戶部空缺,國朝艱難到如此地步,也能將就著週轉。這個混蛋似乎巴不得我大明完蛋,竟然想當戶部尚書,所以,他要死。”

朱延平點頭:“七十歲老眼昏花,人都看不清,確實該死。請問李千戶,需要我如何做?”

“你倒是心急,這個老頭一巴掌就能拍死,關鍵是要讓他死的自然,不能被瞧出端倪來。”

李漸涼又從袖子裡取出一份薄薄資料遞給朱延平,朱延平翻開一看,是李三才護衛的資料,一名給李三才講養生之道的道士,道號青陽子,是陝西崆峒派的人,似乎是李三才的老鄉。

“這個青陽子劍術出神入化,腰間裹著一條軟劍,手裡拂塵是暗器,要除李三才不難,難得是這人。”

李漸涼說著摸摸鼻子,道:“近期他的徒弟會來通州,他可能會短暫離開李三才。具體有沒有下手機會,也是不知。不過,老魏只給了你我五日時間。要在三月三上巳節,通州開運大會前,了結此事。”

朱延平聽了皺眉,五天的時間太短,連今天都給算進去了。就問:“若沒有機會下手,該如何是好?”

笑笑,李漸涼無所謂說:“老賊既然要爲國出力,何必執迷於北京戶部,南京不是還有一個戶部?這麼大歲數又在春季多變的氣候南下,不死也難。”

朱延平愕然,這李三才確實是找死……

李漸涼轉身下炕穿靴子,回頭看著朱延平說:“這就是老魏給你我的一次機會,做成了是你我投名狀,於我的作用更大些。做不成也沒關係,老魏收拾李三才不是多大的事兒。”

“李千戶,朱某也想要這份投名狀,十分迫切,可有其他好法子?”

第119章 欺詐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51章 戰術改進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84章 司禮監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87章 產業第26章 夜宿濱河第97章 宋應星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4章 操練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4章 操練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59章 歲末上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2章 行軍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12章 算賬第84章 司禮監第203章 應社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30章 晉商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212章 算賬第36章 巡檢司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12章 袁樞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0章 征途前夜第66章 正陰陽第125章 談買賣第137章 受賞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58章 本座楊衰第87章 產業第283章 疑問第62章 安排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94章 木材廠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61章 投名狀第203章 應社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29章 算命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40章 麻煩了第12章 行軍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72章 揚州瘦馬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5章 軍心不穩
第119章 欺詐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51章 戰術改進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84章 司禮監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87章 產業第26章 夜宿濱河第97章 宋應星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4章 操練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4章 操練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79章 賊入套矣!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59章 歲末上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12章 行軍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12章 算賬第84章 司禮監第203章 應社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30章 晉商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212章 算賬第36章 巡檢司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12章 袁樞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0章 征途前夜第66章 正陰陽第125章 談買賣第137章 受賞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58章 本座楊衰第87章 產業第283章 疑問第62章 安排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94章 木材廠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61章 投名狀第203章 應社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29章 算命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40章 麻煩了第12章 行軍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72章 揚州瘦馬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5章 軍心不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苏尼特左旗| 贵定县| 建宁县| 横峰县| 和顺县| 吉林市| 安远县| 宣威市| 尉氏县| 伽师县| 平潭县| 仙居县| 呼伦贝尔市| 阿巴嘎旗| 乡城县| 依兰县| 察隅县| 临颍县| 扶绥县| 望谟县| 祁连县| 明水县| 游戏| 德惠市| 玉溪市| 安新县| 广丰县| 雷州市| 泰兴市| 连州市| 常德市| 龙岩市| 磐安县| 丘北县| 讷河市| 镇江市| 阳新县| 白银市| 田东县|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