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4章 佈局劫掠

十月初八,山西太原。

車騎連綿的鎮虜軍首尾不相顧,車子是兩對輪還是一對輪,是一個關鍵的技術。還有承軸技術,靠著朝廷,一切凡是能想到的,都能想法子給打通。

古代社會爲了做一件事情,是可以忽視成本的。不會考慮投入和產出是否劃算,不是站在商人的角度來考慮事情。

所以長城、金字塔、紫禁城、大運河都是這麼來的。

四輪牛車可以造的更大,這是運兵廂車,內寬八尺有餘,長一丈七,足夠一甲軍士縮在廂車內移動。總比兩條腿穿著草鞋踩雪要好,比寒風裡騎馬要舒坦的多。

只有軍功至上的盛唐,纔會給精銳軍隊配備車騎。至於宋朝和明朝,武人毫無地位。在文官的指揮棒下,士兵就是兩條腿能說話的消耗品。如果這種消耗品能不吃飯,不反抗,又能跑得比馬快,能以一敵十,最好死了不會要撫卹……

“這他孃的哪是當兵,分明就是當活爺爺!”

剛從延綏鎮退伍的王嘉胤裹著羊皮襖子,整個臉纏著布巾,只露出雙眼,說話間吐出的白氣遮擋視線。

幾個跟他一起參與譁變鬥毆的弟兄並肩站著,一人道:“莫來呢?是個豬拿這樣的兵甲,吃那樣的皇糧,也能一個打十個。人家一戰繳獲三十萬之巨,以戰養戰也養得起。”

這些人如今只有一身禦寒的衣物、兩麻袋大餅,以及刀。吃不了延綏鎮的飯,那隻能去塞外當馬賊,又或者去遼東殺建奴。幾個人忙活一年,只要幹掉一個建奴,基本上這一年連著家裡老小,就不會餓肚子。

他們還有一個選擇,在山西找鏢局,加入晉商體系,成爲他們的趟子手、打手。說的好聽一點,就是門客,莊客或者供奉之類的。

他們只看到了騎乘行進的,看押牲畜、草料牛車的騎卒,根本不知道那些兩頭牛拉著的廂車裡裝的是全副武裝的軍士。

別說他們,山西軍政大員也不知道,只知道驍騎將軍入京獻俘,只帶了驍騎重甲。驍騎重甲,是對朱延平麾下五百衝陣甲騎的稱呼。現在,這五百甲騎就是精銳、悍不畏死的代名詞,各處說書人的話裡,這就是一支陷陣銳士,相當於嶽爺爺的背嵬親軍。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的嶽軍主力,岳飛的親軍嫡系背嵬軍。

此時的盧象升回京述職後,已經前往大名府擔任知府,獲得練新軍一營的許可。與王樸、戚振宗不同,他沒有訓練車騎部隊的硬性要求。天啓給了他一個可以發揮自我的平臺,允許他按著自己的想法訓練一支精銳新軍,就如歷史上那樣。

包鐵戰車裡,剛剛從太原上來的蘇成脫了皮襖對襟大衣,見左右都是自己人,便拿出這段時間在山西收集的資料,自己躲在一旁烤火。

蘇成的資料在陳雄眼中,就是小娃娃過家家,看看就成了,做不得真。

山西地圖鋪在氈毯上,朱延平與曹少欽只穿著貼身棉衣踩著襪子,手裡拿著一桿桿小旗子,每面小旗子上寫著簡略資料,另有編號可尋到更詳略的資料。小旗直接插在羊皮質地的地圖上,穩穩當當。

在米脂,曹少欽沒去自幼長大的鄉里去錦衣還鄉,也沒和巴結中官的父老士紳相往來。他挺喜歡戰車,帶著一幫工匠研究。一月多時間,這樣的包鐵戰車,足足打造出十二輛。

這只是初步打造的全封式戰車,這種只適合行進,不適合打仗。

“原有進軍路線捨棄,重新制定。”

朱延平插好山西鎮各處守軍資料小旗,握著一支鵝毛硬筆蘸著墨水,對車廂內衆人道:“山西這地方易守難攻,只走山西境內,由北攻南,根本打不穿。只聽說歷史上有河套榆林入寇,也聽說過雲中大同、雁門關入口,根本沒聽說過有韃子能從山西正北入塞。”

確實如此,綿綿大山阻斷了一切。哪怕是什麼不帶,帶著吃飯的口和刀的韃子,也不會走這條死路。山路可以走,人能走不代表大軍能走。

“從套東南攻,延綏這邊是楊肇基的地盤,我們是爲了搶銀子,不是爲了和楊肇基扳手腕。所以,我們只有一條路!”

朱延平說著,看向大同鎮西路殺胡口。

進京獻俘是一回事,帶著主力部隊從米脂悄悄轉移纔是真的。而且顏思齊今年的一百萬兩保護費也到了天津,僞裝成貿易船隊,正等著他在張家灣交接。這批銀子不能直接交給天啓,哪怕朱延平只是過過手,該有的程序要做一下。

事情是他促成的,百萬兩保護費也是給他的,和朝廷沒有關係。這是表面說法,哪怕參與的三方都知道底細,可表面工作要做。如果直接給天啓,就是打天啓的臉,打朝廷的臉。朝廷不可能和海上巨梟顏思齊有合作,天啓是天下共主,更不能和新任海賊王顏思齊有直接聯繫。

陳雄摸著短鬚道:“老爺的意思咱懂了,可走大同方向,就要和大同方面的兄弟幹仗。出了傷亡,傷的都是自家弟兄。”

曹少欽面容帶笑:“誰說打了大同鎮,就一定要死咱們的人?麻家可是響噹噹的,抽一個麻家子弟當西路參將,鎮守殺胡口。把咱們的弟兄抽出去,置身事外。到是時殺的也是麻家一系的將門家丁,朝廷要處罰也是收拾麻家守土不力之罪。如何?”

麻貴、麻錦三兄弟生下八個兒子,李成樑也有八個兒子,九邊贊爲將門虎子,朝中表爲將門有將,國朝之幸。實際上,東李西麻,李家已經被肢解,麻家發展勢頭被遏制,馬上也該倒下了。

將門不僅要看子弟資質,還要看家將、附屬將門的能力。這兩個將門集團,都有一批老一輩人拉起來的精銳家丁和忠勇剽悍的家將。李家是徹底完了,被自己養出的頭號家將也就是老奴給弄死了。現在,麻家二代中,最能打的麻承恩在遼鎮被害的全軍覆沒,其他人碌碌而爲,可麻貴還留下一批老將!

哪怕只有三四個,那也是跟著麻貴打蒙古,又在朝鮮打日本活下來的猛將。

曹少欽的話,也是朱延平的意思,他握著鵝毛硬筆寫下陽和口守備周世龍幾個字,將新寫好的小旗俯身插在殺胡口:“這是一員宿將,麻貴親兵出身,斬殺過日軍總指揮小西行長旗本武士。由他鎮守殺胡口,這關口難攻。也能將朝廷摘出去,堵住別人的嘴。”

要走大同,就要真刀真槍殺出一條路,而藉口,朱延平在河套俘虜那裡,已經找到了。這是河套人對晉商的報復,報復他們毀約。搶晉商的黑錢,殺晉商的人,還要給他們扣上勾結套賊的大帽子。

誰都知道晉商與河套賊的關係不清不楚,與河套賊關係不好,走塞外商路就是個笑話。

“至於麻家,原大同東路參將麻承宣不錯,被朝廷停職罰俸三月,轉任大同西路擔任參將立功贖罪,也是說的通的。這兩個人份量十足,再由孫先生與楊國棟配合,攻下殺胡口不是問題。這邊解決了,接下來是這裡。”

朱延平指著朔州:“我們入塞後經朔州南下,大同方面要有所表示,還要假戲真做。故而,朔州我們需要一個人留守,從表面上拖住大同軍。使大同軍無法支援山西,也保住我們的退路。誰有信心以五百人守住朔州,我就把這個差事交給誰。”

他擡頭環視,以五百人守住朔州城,真的很困難,畢竟是要假戲真做,是要和大同軍真刀實槍幹仗的。宣大精銳已經調離,在延綏,一時半會回不來。可到時,不代表沒有人進攻朔州,最少也有上萬兵馬。

衆人都沒這個信心,這事幹成了自然飛黃騰達,若是幹砸了,到時候宣大精銳與京中準備好的神機營就會夾擊山西,將所有知情人清洗的一乾二淨。朱延平或許能保命,他們這些人包括曹少欽,都是要死的。

李遂想了想,道:“老爺,末將推薦一人,以五百之衆,足以擋住上萬兵馬。”

“誰?”

“魯府家將孔有奇,這人本是遼將,是張榜副將。最善防守,同時也能從遼東邊夷或東江鎮中拉一支人馬。這支兵馬守朔州足矣,無須知道內情。戰後,從套東給一片肥沃牧地,足以安排他們。風聲過後,也能拉入鎮虜衛安置。”

有兩個張榜,哥哥與部下兩千弟兄戰死在鄒縣,弟弟就是朱延平的副將張榜,也可以稱呼爲小張榜。

“可以,我們先行攻下殺胡口一路疾馳,後路就交給孔有奇。”

朱延平說著一愣,孔有奇也是獨目,這和李遂一樣,果然是有共同語言。繼續說:“後路最少要守半月時間,他們最多也只能守半月時間。半月時間足夠神機營開拔抵達朔州,所以我部只有半月時間,攻城耗費時日綿長,我們拖不起。故而,我們還要在山西鎮做一些佈置,爭取一鼓作氣,將山西鎮主力擊潰蕩滅。”

“沒了山西鎮兵馬牽制掣肘,山西各地必然人心惶惶,我們就能隨意攻掠。尤其是太原城,陳雄你有什麼主意?”

陳雄咬咬牙,道:“老爺兵馬出朔州,小的會發動晉王府力量與三司奪權,使山西軍政陷入混亂。若可以,會給老爺拉出一支沒有退路的叛軍來。”

朱延平追問:“晉王可會支持你?”

陳雄做了個手勢:“八成可能,晉王年輕氣盛,心中抱負不小。久困王府之中,若有機會拼一下,小的能保證晉王千歲退路。說動晉王,不難。”

他是錦衣衛千戶調入晉王府執掌晉王儀衛司的儀正,代表的是皇帝,他有把握說動晉王,更敢強迫晉王發動奪權。事後追究,大不了丟了千戶之職,換個名字換個地方繼續混。 wωw. ttκa n. c o

朱延平可不敢與宗室尤其是藩王有往來,在大明,你當面指著皇帝罵,不一定會死。宗室造反,不一定會死。可與宗室或藩王往來,絕對是找死。

尋常叛軍,朝廷是殺賊首;而宗室發動的叛軍,宗室軟禁一生,跟隨的人必然是被斬盡殺絕!

所以沒有問陳雄其他的事情,和陳雄這邊交底後,陳雄裹著斗篷就離開了,去太原府晉王府報到。

驍騎將軍朱延平的獻俘車騎隊伍,繼續出發,離開太原走代州、宣府靈丘、經紫荊關入京。

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6章 戚刀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61章 投名狀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36章 巡檢司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5章 矇混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310章 紅與白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98章 春怨第198章 春怨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59章 歲末上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70章 噩夢第90章 義從鐵騎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92章 再相逢第38章 準備第248章 熊廷弼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62章 軍號第61章 投名狀第69章 私奔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97章 宋應星第12章 行軍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43章 私軍家丁第72章 揚州瘦馬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96章 做準備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89章 家丁難招第8章 敲詐勒索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263章 密信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4章 拜衙門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30章 晉商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09章 困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1章 一場交易第89章 家丁難招第14章 操練第65章 解謎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72章 揚州瘦馬第68章 顧炎武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44章 小公爺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
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6章 戚刀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61章 投名狀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36章 巡檢司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25章 矇混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310章 紅與白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198章 春怨第198章 春怨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59章 歲末上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70章 噩夢第90章 義從鐵騎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92章 再相逢第38章 準備第248章 熊廷弼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62章 軍號第61章 投名狀第69章 私奔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97章 宋應星第12章 行軍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43章 私軍家丁第72章 揚州瘦馬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96章 做準備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89章 家丁難招第8章 敲詐勒索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263章 密信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4章 拜衙門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30章 晉商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09章 困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1章 一場交易第89章 家丁難招第14章 操練第65章 解謎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72章 揚州瘦馬第68章 顧炎武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44章 小公爺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庆云县| 嘉禾县| 沁水县| 盐亭县| 十堰市| 永登县| 虎林市| 永善县| 神农架林区| 浪卡子县| 开平市| 铜山县| 乐平市| 潞西市| 宝山区| 华蓥市| 交城县| 濮阳市| 塔河县| 咸丰县| 阿鲁科尔沁旗| 玉门市| 白银市| 东宁县| 阿克苏市| 新乡县| 庆安县| 偏关县| 千阳县| 保康县| 疏附县| 拜泉县| 大方县| 天台县| 沁水县| 林州市| 山丹县| 阳原县| 财经|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