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

魯府東院,一片忙碌。

魯府東院歸朱延平使用,東院一般是客房所在;後院自然是家眷,西院是一家子侄所在的地方。整個東院一片忙碌,一箱箱的盔甲搬出來,隨朱延平住在魯府的親衛進行武裝。

東院正房廳堂裡,朱延平穿著盔甲,魯衍孟坐在一旁把玩著驍騎將軍印,又看看一沓新鮮出爐的追封誥敕,問:“你做什麼,讓天子如此厚賞?”

追封實在太厚了,朱延平若是一二品大員,追封他父母爲國培育如此大才也是情理之中。魯衍孟覺得顏思齊這件事,讓天啓追封朱延平父母也在情理之中。可匪夷所思的是,竟然連朱延平兩個早夭的兄長都給追封了,這可是封伯封侯時纔有的厚賞啊。

“虎符,我和皇帝要了虎符,以後鎮虜軍依靠虎符統軍。”

朱延平說著,擡起下巴,寇青桐爲他繫好盔帶,扶正六瓣猛虎立頂戰盔,阿杏墊著腳尖和趙家姐妹一起,爲他掛好披風。

魯衍孟一聽這話,露出笑容:“有意思,你怎麼想到的?”

“上頭衙門一層層的,礙事。若只聽皇帝,誰能對我指手畫腳?”

朱延平說著,雙臂展開,兩隻護腕綁著,春梅從牆壁上取下長劍,匍匐在朱延平身前爲他掛劍。

魯衍孟拿起朱延平的任命詔書,細細閱讀推敲:“想不通,內閣怎麼會答應你這一條?以後在京裡,你只要握著虎符和將印,誰都不敢惹你。好好想想以後該怎麼行事,別露出把柄給別人。”

說罷,魯衍孟就離開了,走在門口,他突然想到了內閣的辦法,虎符統軍也不是沒有辦法打斷。

此時的兵部大堂,崔景榮喝著茶斜眼看著成基命,渾不在意道:“怕甚?右符以後弄到兵部,這小子逃不開兵部手掌。再說,他要考進士,以後下放一縣、一州,他還能握著左符?”

虎符統軍沒有那麼厲害,因爲虎符平時不可能合在一起。

而此時的虎符,連影子都沒有,宮裡的能工巧匠正在雕刻模子。一對虎符,製作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神機營駐地,十九歲的王樸接到詔書,發愣片刻。

他身形高碩,長得也是極爲俊朗硬氣,穿的也是鎏金山文連身甲,頭上也是六瓣高尖戰盔,只是盔上立頂是一尊雙手持蛇的神像。

作爲神機營的參將,王樸下派了,按規矩提升一級,成爲山海關副將。距離總兵還差著一步半,中間還隔著一個分守總兵。山海關的總兵,不是一鎮總兵,是山海關分守總兵。

山海關防線實在是太重要了,總共有三名分守總兵,尤世威只是其中之一。

點齊家丁,王樸要趕往昌平從尤世威手裡要兵。

同年的楊御藩作爲王樸的上級,送他出營囑咐道:“王兄弟,朱延平這人得罪不得。到了他麾下,使不得京營作派。否則內閣那裡,不好說話。若戰事持久,咱會在十月率軍支援,到時我們並肩作戰。”

王樸國字臉,擠出笑容:“京裡哪個敢惹他?只是這一戰,麻煩著呢。不過楊兄弟放心就是,咱做不出作壁上觀那種丟人事。”

京中軍界,朱延平、楊御藩、還有他王樸,都是同一輩同齡,有大背景的青年將領。論背景,人家朱延平背後站的是孟府和文官,還有可能考個進士,以後的前途,他和楊御藩,追都追不上。

好在朱延平是正統的軍戶出身,軍界將門不排斥,又是個能打的,武力駭人,自然將朱延平看作自己人。他們三個人,代表的就是京營未來。

而神機營的提督坐營武臣,成國公朱純臣已經透底,這回他們三個人極有可能並肩作戰。神機營已經開始動員,高強度訓練後,楊御藩會帶一部分去西北參戰,增加神機營的實戰經驗。

對於打仗,王樸不太喜歡,太危險。可他父親王威就他一個兒子,他必須去面對,繼承王威的衣鉢,他若不行,依附王家的家丁、小將門,都會衰落。

他還有個嗣兄王鬥,就是王威從族裡收養的嗣子,作爲王樸的後備。一旦王樸不行,還有一個王鬥撐著。武將,絕嗣的機率非常大。

當年有名的猛將劉綎劉大刀,就絕嗣了,出入軍營二十餘名燕趙女護衛輕甲快騎,一時的風流名將,卻沒有一個兒子。其中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軍營生活太苦了。尤其是騎將,每日騎馬,對子孫根磨損太大。

一支飛騎火速南下,前往山東登州。

朱延平部的關寧鐵騎有了主將,可浙軍新勇營還沒有主將,這支浙軍可以說是戚家軍的最後的餘脈。想要鼓動這支軍隊,一般人不行。

內閣想到了戚繼光的子孫,使者帶著空著的官職告身去登州,讓戚家推一個子弟出來,推誰,就將誰的名字填上來。

魯府門口,西長安大街上,朱延平摟著阿杏,輕輕拍著她背:“以後就安心住在先生這裡,等打完仗立了功,考中進士我們就回一趟老家。到時候呀,我向皇帝給你討個誥命,是三四品那種。”

朱延平身後,兩桿嶄新的大纛插在馬車上迎風招展,一桿是‘大朙鎮虜衛指揮使朱’,另一桿是‘大朙驍騎將軍朱延平’,兩桿赤邊白底黑字大纛頂端,頂端處紋繪展翅朱雀。

阿杏咬著下脣點著頭,吐不出字,可能一開口就要哭。

魯衍孟抱著孟聞玉,道:“去吧,我在這裡,沒人能翻天。”

“嗯,先生也多多保重。”

雖然軍營就在京城外,朱延平還有兩次入京的命令,可他不會再來魯府了,見了分心,更添悲傷。

兵權不是那麼好拿的,要牢牢抓住兵權,一些東西不得不捨棄。

西城兵馬指揮使司派出兵丁開道,只有二品以上大員出入京城時,五城兵馬使司纔會沿途進行封鎖、警戒。一是爲安全,二是爲了體現重臣的威嚴。

朱延平是三品衛所武職,七品代理文職,這些都不夠格。夠格的是驍騎將軍印,這枚列將軍印在手,朱延平也就有了二品大員纔有的待遇。

緊緊摟著,吸一口阿杏發間清香,朱延平轉身登上馬車,坐在大椅上揮手:“出發。”

車輪轉動,西長安街上路過的官員、勳戚們望著朱延平,朱延平一把拉下面甲,閉目養神誰都不看。

旗分爲纛、旌、幡、旗、幟總共五級,以前朱延平只有一桿象徵一軍的大纛,現在有了兩桿,一桿是屬於他個人的。

一輛輛四輪牛車上,甲士持盾站立,人人拉下面甲。

一隊錦衣衛都督府撥下來的旗手,擡著一套玄武七宿星宿幡旗開路。這不是七桿幡旗,二十八宿,每一宿還有附屬星宿幡旗,湊齊後纔是完整的四相星宿幡旗。這裡,總共九十餘桿星宿幡,幡旗如林。

徐大相年近四十,接到詔書後就將江西老家的舉人們打發了,作爲一個進士,會試的經驗是很重要的,江西士子也是很團結的,他被削職這段時間,就在給江西的舉人們講課。

沐浴一番後,徐大相穿上御史常服,胸前補子是御史獨有的獬豸。

“虎符,真是個膽大的。”

感嘆一聲,徐大相將烏紗帽戴上,出門登上馬車,老僕駕車,先前往吏部報到,然後要去三法司所在的都察院拜會左光斗、楊漣等人,最後領會了這些人正管大佬的意思,他才能去軍營找朱延平。

如果是別的軍將,那就不是去找朱延平報到,而是去接管指揮權。

吏部大堂,總管吏部部堂事的右侍郎、內閣閣老成基命接受徐大相的述職。至於吏部尚書**星,已處於停職思過的狀態,一個近七十歲的老頭兒,有必要思過?所以,下場很簡單,就看上面怎麼打板子,是榮譽退休,還是清算到底。

徐大相講述著之前任職時的心得,又講了講被削職這段時間的體悟,然後又說了對接下來任職期間的準備。

他心裡感嘆,這有個大背景就是惹不起。這不?本來一個吏部主事、或員外郎就能完成的事情,堂堂內閣閣老親自出動,不是警告他又是什麼?

徐大相的膽子真的很大,歷史上和天啓頂過牛,後來崇禎時期也和剛登基的崇禎頂過牛。要知道,崇禎這傢伙不好惹,殺起文官來,比起太祖高皇帝也不差多少。徐大相是爲數不多,頂過崇禎,卻保住命的人。也僅僅是因爲頂過牛,所以一輩子就廢了。

隨後徐大相又去都察院拜見上級,這邊是黃尊素接待他,兩人都是四十四年進士,有同科情誼。兩人性格差不多膽子都很大,對政事改革裁弊有著相同的觀點,所以交情也不錯。

徐大相也知道黃尊素與朱延平的關係,都察院是東林最後的據點,這邊派黃尊素來見他,意思也很簡單了。

可徐大相心裡憋屈,他堂堂監軍,難道要聽一個和自己兒子歲數差不多大的小子命令?

形勢比人強,他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這回再不聽話,搞不好又是讓他離職閒居。這對有大抱負的徐大相來說,是非常難受的事情。

徐大相,看看這名字,志向自然不言而喻。可惜,他是三甲進士,連六科官都當不了,更別說是內閣。內閣這邊,按規矩必須要有六科資歷的人才能當。而六科官的前置要求就是翰林屢歷。想進翰林院,必須是二甲進士……

京師周圍有很多的軍營,鎮虜軍被安置在一座京營三千營廢棄的軍營裡,三千營已經廢了,這座軍營都成了民居,兵部命令下來,鎮虜軍轟走隸籍三千營的家眷,佔了這座馬營。

“咚!咚!咚!”

操練的大營鼓聲響徹,一隊隊的軍官離隊,前往轅門處。

張榜剛接收一批武庫調撥的軍械,送走這些管著全軍吃飯家伙的老爺,就站在轅門前等著朱延平。

他知道朱延平的性子,一旦有事情,會第一時間來軍營。

果然,他看到了南邊涌來的一隊人馬,星宿旗幡如林開道。

轅門哨塔上,號手放下望遠鏡,小心翼翼收進包裹,抽出號角,鼓足氣吹響。

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218章 疾如風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6章 夜宿濱河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13章 羞辱第20章 拒絕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98章 平戎臺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5章 鴛鴦陣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15章 工坊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39章 登萊系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71章 小公爺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41章 名望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29章 算命第92章 再相逢第38章 準備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3章 窮途末路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6章 巡檢司第150章 刺蝟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43章 朋與友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16章 意外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15章 工坊第73章 山東聞香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38章 準備第52章 二月春寒第6章 戚刀第218章 疾如風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70章 噩夢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97章 示威第12章 行軍第57章 傳教士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章 形勢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37章 受賞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19章 欺詐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79章 家宴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29章 算命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43章 私軍家丁第17章 譁變!
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218章 疾如風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6章 夜宿濱河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13章 羞辱第20章 拒絕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98章 平戎臺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5章 鴛鴦陣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15章 工坊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39章 登萊系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71章 小公爺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41章 名望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29章 算命第92章 再相逢第38章 準備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3章 窮途末路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6章 巡檢司第150章 刺蝟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43章 朋與友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16章 意外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15章 工坊第73章 山東聞香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38章 準備第52章 二月春寒第6章 戚刀第218章 疾如風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70章 噩夢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97章 示威第12章 行軍第57章 傳教士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章 形勢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137章 受賞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19章 欺詐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79章 家宴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129章 算命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43章 私軍家丁第17章 譁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嘉善县| 灵武市| 逊克县| 怀远县| 北京市| 开平市| 平山县| 凭祥市| 南通市| 裕民县| 吴桥县| 富阳市| 长沙县| 北辰区| 开化县| 四川省| 乌兰浩特市| 故城县| 台安县| 多伦县| 东海县| 瓦房店市| 武安市| 南宁市| 西林县| 玉门市| 丹巴县| 望谟县| 荔波县| 太康县| 静安区| 德兴市| 鄱阳县| 乳源| 永川市| 伊川县| 潞城市| 彭山县| 砀山县| 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