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

正月十五的朔日,每月初一的望朔日,這兩個時間的朝會與平常不同,平常官員們穿著繡著補子的常服,戴著寬大軟翅烏紗帽即可。

望朔日和朔日,穿的更爲隆重,上朝的官員都會穿戴公服,公服花紋爲大、小獨科花,沒有補子,頭戴展腳細長硬翅烏紗帽。與宋朝的文官公服類同,在這兩個時間穿,面聖升官的也要穿彰顯隆重的公服。

此外還有重大節日時,官員們會穿朝服,這是一種類似先秦之前的禮服,頭戴樑冠,掛墜各種美玉。

還有與朝服類似,色澤更爲嚴肅的祭服,戴的都是樑冠。

官員們有這樣的要求,皇帝也不例外,平時穿便服就能上殿,像今日這樣的朔日,皇帝可以穿常服,也可以穿更爲隆重的燕弁服或者皮弁服,這兩個禮服都是樑冠,有十二道樑。此外還有武弁服,這是調兵遣將、接受四夷臣服時才穿的。

至於冕服,一年也只有那麼四五次穿戴,另外還有通天冠服,這是皇子大婚或祭祀時皇帝纔會穿的。

今日,天啓皇帝沒有穿常服,而是穿著玄色燕弁服,領邊紋飾小龍紋章,九龍玉帶束腰,頭戴十二烏紗質地樑冠,用金線拉邊成十二道,冠前醉著五彩寶石代表五行五曜。

明朝的朝會,皇帝在不在都無所謂,各項人事調動都是安排好的,在朝堂上走個過場而已。要是事情多,皇帝懶得搭理,就分廷議和集議兩種,都是朝臣的事情,形成決策後給皇帝,皇帝滿意就蓋印,不滿意就打下去重新議論。

決定權在皇帝手裡,可文官議事的時候,皇帝卻不能獨斷專行想怎樣就怎樣。萬曆皇帝就是被氣的不上朝,不上朝不代表他不知道朝堂裡的事情。

朝堂上大臣們的任何決議,萬曆皇帝不點頭,是不可能頒行的。

龍椅上,天啓皇帝接受跪拜後,看了一眼六科官首列的大鬍子楊漣,面容平淡道:“諸卿,朕這裡有個小玩意兒先讓諸卿看看眼界。”

站在皇帝身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一抖拂塵,從側門進來端著木盤的六名宦官,人手盤中一副發電池,王體乾道:“諸公,這是鎮海衛指揮同知朱延平所造發電池,此電雖小,卻是國朝大事吶。”

六組發電池走了一圈,有的人心不在焉擔憂著前途,有的人喜色浮於言表,他們都知道,掌握雷電的意義,這將極大的振奮民心。

這些發電池不僅是鋅銅組合,還有鐵鉛酸溶液組成的。

禮部尚書顧秉謙這個有名的不要臉無節操老骨頭臉都漲紅了,握著牙牌賀喜:“聖上,此乃祥瑞徵兆,當大賞朱延平。並宣告天下,以振萬民之心!”

“臣御史倪文煥附議。”

魏忠賢的得力干將倪文煥跳出來率先響應,隨後一幫人響應。

新任的工科都給事中魏大中出列,聲音含怒:“臣魏大中反對,如今北直隸地震連日不息已有半月,臣只見災民受難,不曾見祥瑞。此時當以賑濟災民爲重,妄談祥瑞於國何用?”

這時候刑科都給事中陳熙昌這個中立大臣出列,這個老頭雙手託著奏摺昂聲道:“萬歲,臣陳熙昌有本要奏。”

天啓皇帝笑容淡淡:“先論朱延平這事。”

“回稟萬歲,臣正是要彈劾朱延平。”

陳熙昌說著躬身,雙手高舉著奏摺。

和他寶貝兒子陳子壯被朱延平莫名其妙得罪,在同僚朋友之間丟了個大臉。至於朱延平的師傅魯衍孟,別人怕,他們陳家不怕,紮根兩廣的陳家,不買孟學的帳。再說,朱延平的黑賬是貨真價實的,他有什麼好怕的?

奏摺層層轉遞送到天啓皇帝手裡,翻開垂目一掃,天啓輕哼一笑:“倒是個膽大的,此事不必再議,朱延平功過相抵。陳卿,如何?”

陳熙昌抱著牙牌猶豫再三,道:“萬歲英明,臣無異議。”

其他大臣莫名其妙互看一眼,陳熙昌是中立大臣,誰都不知道他彈劾了朱延平什麼,這事也就這麼過去了。

天啓皇帝身後,魏忠賢看著陳熙昌步入班列,瞇著眼看向倪文煥。

這時候天啓皇帝仔細看完彈劾朱延平的摺子,直接收進自己寬敞的大袖裡,揮揮手,六名宦官抱著發電池下去了。

朱延平那點事,在他看來根本不是事,和老油條比起來,只是手腳生疏沒做乾淨。而陳熙昌彈劾朱延平最重要的一條罪還不是偷盜官倉,而是結交魏國公世子。

這事天啓早就知道,沒什麼意義。

見皇帝神色不快,倪文煥不等東林人動作,率先發作,也取出奏摺再次出列道:“萬歲,臣彈劾兵部尚書趙彥于山東平叛時縱容部下殺良冒功,故作不視並堆砌首級京觀。山東受難百姓民憤頗大,從推倒京觀中多見親族冤死首級,此時可謂民怨沸騰。而聞香賊餘孽已有復起之勢,臣懇請嚴查此事,以安山東民心。否則山東香賊再亂,建奴、奢安在側,恐一時難平,荼毒無數。”

接近七十歲的趙彥花白鬍子花白臉,痛苦閉眼不等他的盟友救援,站在前排的他上前兩步噗通無力跪倒。

完了……

吏部尚書**星眼眸一縮,左光斗暗暗咬牙,楊漣只是輕嘆一口氣。

內閣中,首輔葉向高只是擡了擡眼皮,繼續打盹;次輔韓爌雙眉緊皺著,朱國楨這個老頭反倒是輕輕一哼,也瞇著眼睛。

倪文煥雙手託著奏摺繼續說:“臣又聞,趙彥之子,錦衣衛僉事趙寶印於京中跋扈,欺壓良民之事數不勝數。更是走私鹽鐵軍械於河套賊,人證物證俱在。”

天啓怒容,問:“趙卿,可有話說?”

“罪臣悔不該當初,是罪臣教子無方,倪御史句句是真,罪臣認罪。”

趙彥哽咽著,老淚縱橫滿面,他真的後悔,後悔捲入學說之爭,還是直接動刀子滅了孟府滿門。懂點輕重的人,都不會爲他說話。

就連楊漣這個反閹黨急先鋒,在這種時候也不想搭手。

雖然黨爭是認人不認事,可也要顧忌士林輿論。魯衍孟這個本該死去的人重現在京師,還有了崔景榮的保護,這就註定了趙彥的悲劇。

趙彥只是孔府外孫,孔府不好拿捏,也不能在明面上拿捏,可魯衍孟收拾一個延安府的望族還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畢竟延安府靠近邊塞,四年前河套賊四十餘股突破延綏、固原鎮防線,一路險些衝到西安府劫掠,當時就路過了延安府。

趙彥滅孟府要借聞香叛軍的手,那魯衍孟要滅趙家借河套馬賊的手,也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不少人看著認罪痛哭,毫無抵抗的趙彥,心裡都不好受,又覺得解氣。反應快一點的,想到了關竅,去看新任的兵部左侍郎崔景榮。

崔景榮站的穩穩當當,風霜侵染的面容透著剛毅,這是個狠人。當年西南播州之戰時,他是監軍,猛將劉綎聽說崔景榮父親過壽,不遠千里派人賀壽,結果被崔景榮一頓收拾,劉綎反倒更乖巧了。

這傢伙在官場上根本不講人情,他就是來當官爲國效力的,其他的不管。就是這麼簡單,而且孟府的血仇觸犯了士林底線,尤其是心學子弟的底線。

如果魯衍孟不收拾趙家,崔景榮可能會抽魯衍孟兩個耳光。

整個朝堂靜悄悄,剛剛彈劾過朱延平的陳熙昌有一絲後悔,皇帝保朱延平的態度很明顯,可以說是縱容也不爲過。現在那個魯衍孟出手,直接要搞死堂堂兵部尚書,他真的害怕了。

官可以不做,可家族不能不管。

天啓也沒想到收拾趙彥會這麼簡單,這個老小子仗著軍功,平日裡走路也是甩著袖子的。不過,也因爲有軍功和直接認罪的態度,不能直接殺了立威。

沉吟片刻,天啓道:“趙卿有功社稷,削籍遣還本貫。錦衣衛僉事趙寶印知法犯法,不體天恩罪加一等,削職,斬立決。”

此時的首善書院,主位上坐滿了朝中閒散官員,以詹事府少詹事成基命官職最高,這也是他的無奈,想做事情都做不了,朔日隆重的朝會,有他沒他都一樣。皇帝不會起用他,東林更不會用他,就連魏忠賢那邊也不會招惹成基命。

在這裡朱延平坐在下首,遇到了史可法,兩人拼桌坐在一起,看著場中學子演武較技,有劍術、也有騎射、還有步射。

讓他蛋疼的是,每一個上場的學子必須吟詩一首,以示文於武先。他弓術一般,騎術也算不上精熟,這些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不通詞韻,沒法子當場作詩。

場上一名英武青年方臉大眼面相英武,縱馬跑圈,手握短弓,一枚枚箭矢釘入箭靶,引得圍觀清流士紳、閒散勳戚、學子們連連叫好,喝彩。

“這是登萊巡撫袁軍門之子袁樞,擅長丹青,騎射技藝在京師也有有名的。只是不願出風頭,這回來書院演武,可是奔著朱將軍名頭來的。”

史可法態度更爲謙卑,初次見面時他因爲張溥而高看一眼朱延平,現在朱延平可是孟學嫡流,容不得他不恭敬。

袁樞十箭全中,驅馬過來翻身而下,將弓遞給僕從,臉上出汗顯得格外紅潤,拱手道:“久聞朱將軍武名,何不顯露兩手,讓袁某開開眼界?”

朱延平翻開茶碗倒一杯茶水舉起來雙手遞過去,苦笑道:“不怕袁兄笑話,弟蒙學較晚,不善詩詞之道。”

袁樞一飲而盡,只當朱延平謙虛,笑道:“詩詞小道而已,隨意就好。袁某今日專程而來,爲的就是瞻仰一番朱將軍英姿。等朝會散後,戶部盧主事也會來湊湊熱鬧,到時咱爲朱將軍引薦引薦。”

坐在一旁的趙寶印與袁樞在前年一起調轉過糧草,四十多歲的漢子也湊上來,正要借袁樞的面子和朱延平緩解一下關係。

他看來自己是東林二代,袁樞和朱延平也是東林二代,都是自己人有些事情可以談談。

可朱延平見他過來,瞪目,趙寶印止步,張張嘴沒說出話來。

朱延平扭頭對袁樞拱手:“不瞞袁兄,弟智遲,急迫間做不出詩詞,勉力而行徒惹人笑。若袁兄想要看弟武技,稍等片刻。”

袁樞一想也對,朱延平的兩個師傅都不是普通人,如果做的詩詞差了,是很丟人的。拱手笑道:“是爲兄考慮不周孟浪了,那咱就拭目以待。”

山門外,響起一聲刺耳鑼聲。

一襲麒麟賜服的李漸涼在十餘名錦衣衛簇擁下衝進山門,高舉手中明黃色詔書,左右環視大喝道:“錦衣衛僉事趙寶印接旨!”

見他手裡有聖旨,書院內所有人都起身,趙寶印稀裡糊塗的,對袁樞拱拱手,趕過去。

朱延平抄起戚刀,對袁樞和史可法拱手,走出涼臺對站在臺階上爲首的成基命拱手俯身,不發一言。

“帝詔,錦衣衛僉事趙寶印不體天恩……鐵證如山。斬立決!”

趙寶印跪在地上臉色發白,擡頭五官皺在一起,眼淚都能擠出來:“李三兒,你和哥哥開玩笑呢吧?”

李漸涼握著詔書,面容陰冷:“罪臣趙寶印,接詔謝恩。”

趙寶印站起來指著李漸涼尖聲大叫,向後退著:“不!不可能,我父是兵部尚書,不可能……”

“孟學子弟朱延平在此,孟府血仇不共戴天,看刀!”

朱延平大吼一聲,隔著三丈,趙寶印扭頭驚愕之際,所有人錯愕之際,朱延平彷彿瞬息間移動到趙寶印面前,一抹刀光閃過。

戚刀歸鞘,朱延平邁步,探手一提趙寶印頭顱,剛好將正要被血液衝起的趙寶印首級抓住提在手裡,趙寶印無頭身軀站立在原地,筆直噴出丈高血泉。

一名錦衣衛衛士雙手端著木盒單膝跪在朱延平身旁,血泉在空中飄散落地,朱延平將趙寶印還在翻動眼皮的首級放入裝滿石灰的木盒。

血泉落下,因爲風力朱延平不沾一絲,轉身對跟過來,瞪目驚詫之極的袁樞、史可法等人笑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袁兄,此詩如何?”

一片寂靜,朱延平提起合上蓋的木盒,轉身出山門,仰頭髮出中氣十足的長笑:“呵呵哈哈哈!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痛快!”

噗嗵

趙寶印無頭身軀栽倒,四肢輕微抽搐著。

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29章 算命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300章 荒唐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73章 山東聞香第84章 司禮監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13章 蛇是誰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85章 夜戰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1章 一場交易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04章 被坑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45章 大聖歌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25章 談買賣第43章 私軍家丁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94章 木材廠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97章 宋應星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58章 本座楊衰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62章 安排第14章 操練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45章 大聖歌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96章 做準備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93章 那一夜第63章 充當臥底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6章 夜宿濱河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1章 太倉換裝第84章 司禮監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56章 哪來的虎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6章 意外第212章 算賬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91章 參將有召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17章 譁變!第176章 援軍!援軍!
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29章 算命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300章 荒唐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73章 山東聞香第84章 司禮監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13章 蛇是誰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85章 夜戰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1章 一場交易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04章 被坑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45章 大聖歌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25章 談買賣第43章 私軍家丁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51章 戰術改進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94章 木材廠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97章 宋應星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58章 本座楊衰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62章 安排第14章 操練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45章 大聖歌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96章 做準備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93章 那一夜第63章 充當臥底第30章 名聲大振第26章 夜宿濱河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1章 太倉換裝第84章 司禮監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56章 哪來的虎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6章 意外第212章 算賬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91章 參將有召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17章 譁變!第176章 援軍!援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 刚察县| 确山县| 修水县| 阿鲁科尔沁旗| 龙游县| 开封县| 故城县| 昭觉县| 新兴县| 上犹县| 美姑县| 安庆市| 徐闻县| 当阳市| 永定县| 扬中市| 盖州市| 略阳县| 泰宁县| 舟曲县| 嘉善县| 紫金县| 长兴县| 海阳市| 京山县| 吉隆县| 通州区| 延寿县| 万源市| 郴州市| 格尔木市| 垦利县| 克东县| 石柱| 麻江县| 新源县| 阿荣旗| 安仁县| 东光县|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