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率軍的是邊軍宿將,這種事情小公爺還能相信,那朱延平雖是個帶兵的把總,說到底也就是個新兵,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本事。
一聽這位爺提起火銃,劉行孝心裡那根弦繃緊了,腆著臉:“那小公爺的意思是?”
沒好氣瞪一眼劉行孝,小公爺握著茶杯磕在桌上清脆作響:“爺沒旁的意思,既然那小子會使火器,就先讓他用著。不過爺手下都是些榆木疙瘩腦袋,不開竅。你寫封信,爺派些人去太倉學學經驗,還有個難題交給他。”
劉行孝起身,拱手開懷笑道:“請吩咐,那小子腦子靈光,說不好還真能解決小公爺的難題。”
“別誇海口,他解決不了也無事。”
小公爺坐在一旁,想了想說:“情況是這樣的,沐家有個小子帶著一夥滇軍偷偷跑過來,非要和爺比火器技法。他沐家不是精於火銃輪射戰術?問問那小子,能不能改良火銃射擊戰術,比沐家的強一些就成了。”
論輩分,他還要比沐家來的那人高兩輩,叫一聲小子也不怕沐家人說什麼。
露出笑容,小公爺伸出指頭點著:“如果他有好法子,爺賞他個守備噹噹,如果這事能成,你也做個參將。”
劉行孝遲疑片刻道:“小公爺,營中弟兄都想不出,他一個愣頭青能有啥好法子?”
“不不不,這就是你的眼界問題,營裡的弟兄都已習慣沐家提出的射擊戰術,訓練的時候又是拿命在練,腦子裡的漿糊都擰成了一根筋。他們自然想不出,能想出來的,沐家也能想到。朱延平是新丁,腦子才活絡,爺的高瞻遠矚,你懂了?”
蘇州府報功南京後,小公爺看來這朱延平是劉行孝提拔的人,能算是自己人,而他也想給點好處,讓朱延平想想法子時多點動力。
他認定朱延平就是靠優良、先進的秘魯銃才無損擊斬了六十餘賊人,肯定這人是個有火器天賦的好苗子。所以,心裡多少有些期望。
他一開口,都督府自然是聽他的,南京兵部誰敢不給他面子?
惹急了這位爺,兵部尚書好說,至於下面的副手如侍郎或六品主事,可能哪天去喝花酒,會被人蒙了麻袋丟茅坑裡。
於是朱延平衛裡的百戶身份,一躍升爲從五品衛鎮撫,世職由軍戶提爲世襲百戶。南京方面也批準蘇州府的申請,鎮海軍給了八百兵額,從一把擴充到一總,所缺物資由太倉州撥付。
正規的來說,朱延平此時的本職是鎮海衛鎮撫使,太倉防禦操守使是差役,是一種加派。
明朝的正規軍事編制一直是都督、衛指揮使、千戶等衛所官,隨著衛所軍制的敗壞,都成了空職;戰兵體系的總兵、參將、遊擊、守備以及把總都是加派的差事,這些卻成了實職。
正月二十二,濱江村河畔,楊國銳的酒樓對面,朱延平與院主簽定了租房文書,在六房戶房書吏見證下,在戶房立了檔案,交了十二兩租金和抵押金,這院子半年內歸他了。
一所二進出的院子,前後兩個門。他沒有什麼傢俱,搬家很方便,比較麻煩的就是要在院子後面的空地上扎帳篷,這地是濱江村的地,當地士紳不反對後,暫時允許他扎兩居多,如《金瓶梅》、《燈草和尚》之類的,還有三國、水滸、西遊之類的書。
楊國銳也沒法子,急著趕時間,就順手將書店銷售最火,擺在前排的書直接抱來,帳都沒來及付,現在也有些窘迫,故作不快道:“三郎與天如先生、東郭先生論交,說腹中無錦繡,在場的鄉親也不相信,這才氣展現了又不會不見,就給鄉親們做一首如何?”
“對對,朱將軍如今也是我們濱江村裡的人,也該給我們這些鄉鄰一份見面禮纔是。”
濱江村歲數最大的士紳老者開口,其他人紛紛應和。
何衝這些家丁也眼巴巴望著,很是期待自己的家主能做出一首豪氣的詩來。
魯衍孟見羣情響應,有些憐憫看著朱延平。
人羣裡,阿九戴著斗笠,挑著雜貨做賣貨郎打扮,手裡搖著撥浪鼓遠遠望著,嘴角帶笑。
朱延平目光盯在《西遊記》上,伸手抽出來看著封面上的孫猴子,皺眉回憶著,所有人都望著,希望他能做出一首好詩來,到時也是一番談資。
“如今朝廷升了我朱延平的官職,這是升遷之喜;今日又喬遷濱江這水澤靈秀之地,是喬遷之喜;就差金榜題名之喜與洞房花燭之喜。如今人生四大喜事已有其二,確實該做首詩詞,以示心意。”
朱延平說著,握著《西遊記》來到一旁桌旁,這是之前放牌匾的地方,魯衍孟急忙湊上去研墨,笑嘻嘻低聲道:“期待三郎大作。”
某人低聲,臉皮發緊:“先生莫笑,藉此詩言志而已,就怕衆人說我猖狂。”
楊國銳等人圍過來,站在一步外,擔心打擾朱延平。
鋪紙,將《西遊記》放在去鎮住紙,提筆,左手拖住右臂袖袍,蘸墨。
朱延平看著《西遊記》封面寫下三個字:大聖歌。
隨後按著歌詞,寫下四句,魯衍孟緩緩念道:“一腔熱血一身膽,不知退後總向前。強者爲尊應讓我,英雄至此敢爭先……”
他的神情嚴肅起來,帶著一絲驚奇。這首詩不押韻,後兩句是直接抄《西遊記》裡的詩,可前兩句展現出的無畏英勇,以及抗爭精神,是極度符合此時士林風氣的。
至於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忌諱……萬曆時期民間抗稅,比這過分的詩詞多了去,還不是毛事沒有?
“好詩,好氣概!”
四周的士紳大聲叫好,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直隸的人地位徒降,對北方一直懷有偏見,他們可沒有那麼多忌諱。
再說最要害的是後兩句詩,這是朱延平引用來的,要追究也是追究《西遊記》。
前面兩句詩洋溢出的豪勇,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