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

之後府裡又談起買地的事情,以前秦朗提議在山東買地,因爲聞香教衆不穩,這地方土地價格低廉。|||?.【】【】【】【】.

去了一趟山東後,秦朗反倒不提倡買了。因爲土地確實便宜,便宜到了本地士紳都不敢買的地步。

爲什麼這麼便宜?因爲聞香賊太活躍了,釀成大變往往就缺一個火星子。

他的建議就是等,等聞香教鬧事情,這幫人跟蝗蟲一樣,攻破一個縣,基本上這個縣的土地就全成無主的了。到時候鎮虜軍距離近,順便占上兩個縣,多少土地都就有了,還是不要錢的土地。

擴編後軍隊的性質如果是衛所軍,朱延平也是可以答應的,前提就是衛所要有實土,可以屯墾自養。戰兵這一條根據兵部和戶部的尿性及情況,是不可能了。

新擴編的部隊只能是衛所軍性質,除非朱延平拒絕擴編。

那麼這樣一來,給新軍弄養家的土地就成了朱延平的條件,要麼兵部找一塊土地撥給新軍衛所,要麼朱延平過去清查土地,從衛所世襲軍官、周圍大戶嘴裡把軍戶的田敲出來。

國朝最寶貴是什麼,是銀子,是人口,是糧食,更是土地。

此時的宮裡,也是十分的熱鬧,各地鎮守選出來的雜耍班子入宮表演,勳戚百官齊聚,在京七品以上的幾乎都來了。

除了選進來的雜耍班子,還有宦官、宮女排成的劇目,而且這些劇情很詭異,多是官員士紳勾結,如何如何欺壓百姓,強搶民女的戲碼。

這種戲碼也是祖制,一直有宮裡人排演,給待在宮裡的皇帝上上課。反正皇帝不這個戲碼是皇帝的事情,宮裡這個戲碼是一直保持著的。

天啓一家子,晉王、老魯王坐在前排欣賞著,吃喝笑談著。

兩側列桌的文武大臣和勳戚們,一個個見了晉王朱求桂疲倦的面容,都魂不守舍。論血仇,晉王砍了那麼多的官員,絕對比老奴還要可憎一萬倍。

老奴再狠,也沒有傷到他們的根本,而晉王傷到了,一刀砍下去完成了斷其一指的效果。幾乎在京官員,人人都有親友喪命在晉王手中。

這一代的老魯王朱壽鋐有賢王之稱,其父魯恭王朱頤坦也是朝野聞名的賢王,多次將王府的土地撥給無地百姓或拿出王府的米祿接濟魯藩宗室。

只是魯恭王命不好,長子早亡,現任魯王是次子,同時現任老魯王也是無子,所以做事情非常的大手筆,花魯王府的錢不心疼,給天啓也是變著花樣弄好處。

他只有一個願望,希望能從魯藩宗室中過繼一個閤眼的爲嗣子。可他的兩個弟弟,一幫侄子眼巴巴等著,誰願意看著王位落在外人手裡?

各個王府爲了爭王位,叔叔誣陷侄子與後孃私通,庶子構陷嫡子不孝之類的麻煩事太多了。爲了省麻煩,更是沒有過繼這麼一種法,除非這位老魯王沒有弟弟沒有侄子,纔會有收嗣子的機會。

老魯王坐在天啓右首,笑吟吟著:“皇帝,晉王,看看那些官員,比雜耍有意思。”

晉王坐在老魯王右首,咳嗽著:“做賊心虛而已,皇爺爺那裡聽不安穩?”

“斬草不除根,皇帝仁厚給了聞香賊一個機會,現在賊頭有恃無恐,各方面又欺壓的緊,我看這事情拖不得了。”

當初造反的聞香賊,都讓天啓赦免了,如果一直打下去,山東會徹底打爛。畢竟當時遼東大敗丟土千里,西南的形勢極端惡化,川東全丟,貴州只剩下貴陽一座孤城。所以不能不赦免,連大清洗都沒有。

老魏給老魯王倒酒,腆著笑臉:“皇爺,您就把心放在肚子裡。我們老爺早有應對,就怕這些賊子不鬧騰。”

“你這是什麼話?鬧騰起來損耗的還是我大明的元氣,得利只是山東士紳,於國朝何益?不過,這話也在理,鬧的越早越好,拖得越久,積重難返,也就越難收拾。唉,都是一幫衣冠禽獸!”

見天啓沒反應,魯王側頭對著天啓:“皇帝,山東拖不得了。光今年就有大約三千戶百姓求著將田產併入王莊,咱沒敢答應。這三千戶百姓的土地,都併到了滋陽大戶手裡。聽,濟寧州那邊的遼民賣兒賣女,現在缺的就是那麼一把火。”

天啓皺眉:“皇爺爺,濟寧那邊的遼民怎麼出問題了?前年朕就下旨責令北直隸、山東官員安排入關、渡海遼民生計,官府給糧種、農具、耕牛,讓他們開墾荒地,並罷免賦稅三年。怎麼,濟寧那種地方也會這樣?”

濟寧州是漕運週轉要地,經濟發達,日子再難去漕運上幫工,也是可以過下去的。

魯王府也有買賣通過濟寧,魯王知道濟寧的事情,天啓不覺得奇怪。

“反正在濟寧,府裡的人沒瞅著州衙門有什麼舉措,反倒是紙裡包火玩的賊溜。聞香賊就差跑到各地衙門去燒香了,連咱的王莊都沒放過。山東百姓苦,滋陽不少丁壯都去運河上找生計,遼民是外來的,自然在碼頭上混不下去。那邊械鬥引發的火災,咱都聽了好幾起。還有梁山那邊,又被賊人佔了去。《水滸傳》這本書,該封!”

《水滸傳》的確是一本神書,將怎麼起家、怎麼團結內部,怎麼選擇戰略方向,就連怎麼排兵佈陣都有涉及。天字號的梁山泊甩在那裡,當年徐鴻儒造反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佔據梁山,安置叛軍骨幹家眷。

晉王見天啓沉默,呵呵一笑:“皇爺爺的莊子被人訛了,看來那夥賊人真真是活膩了。《水滸傳》這書卻也封不得,書就是書,人心變化不是一本書能改的。朝廷若封書,不是擺明了自個兒心虛?實在不行,梁山那邊設個縣或設個守備、操守,給鎮了,看誰還敢去梁山上立旗子。”

天啓的左首坐的是皇后張嫣,其次是抱著一歲過一皇子朱慈炅的任貴妃,其次纔是桂王和信王。

桂王真的不敢插話,的越多越麻煩,天啓一直把他軟禁在京師,意思很簡單,就是防著桂王。

信王這個不更是不知道什麼,年後他就要出宮,他也捨不得宮裡的種種,也捨不得養母東李。

天啓皺眉:“聞香賊確實該動動了,皇爺爺安心就是。咱們家裡那把刀就在邊上,打建奴前,拿這幫不知死活的混賬練練兵,也是好的。”

魯王臉色爲難:“就怕戰事延綿,耽擱了遼東那一頭的事情。這國朝,怎麼就沒幾個真心能爲國的?難不成,要練一支宗室兵馬?”

他冒著風險打報告,就是聞香賊跑到他的王莊裡燒香,還打傷了王府官吏。而且魯藩一個縣主,家裡男人都被聞香賊給打癱了,這個主,他必須給藩裡宗室做一做。

用宗室子弟來建立軍隊?

天啓聽了搖搖頭一笑,他就是願意這麼搞,文官們也不願意讓宗室掌握軍權。有這個苗子,過個十來年,就是一大批宗室將領,這個頭朝臣不會讓開的。

他現在只搞出來宦官將領,連勳戚將領都沒扶起來幾個,更別難度更高的宗室將領。

晉王端著酒杯,讓老魏給他添酒:“遼東那邊,咱沒什麼好的,皇帝守好山海關就是。還有那個林丹汗,被喇嘛灌弄成了瘋子,現在什麼話都敢講,什麼事都敢做。我看,插漢部,也就那樣了。這內患,始終比外患害人,山東處理穩妥了,再收拾建奴不遲。攘外,必先安內。”

天啓聽了不置可否,端著酒杯笑吟吟看魯王:“皇爺爺,既然是爲魯藩出口氣,那邊練軍燒銀子,魯藩是不是該表示一下?”

“這個好,衡王那家子也不能少,戰事會波及河南,周王那家子也跑不了。我們這三藩宗室湊錢,湊五萬兩,米八千石,夠不夠?”

“皇爺慷慨,奴佩服!”

ωωω. Tтká n. C○

老魏伸出一個大拇指,魯王斜眼瞥著:“怎麼,魏也要參一手?聽你給遼軍當了兩次散財老金童,反倒被姓孫的指著鼻子罵了兩回?”

“可不是?人家志向高潔,守身如玉,哪會看得上奴爲人?練軍的事情,京畿內四鎮處處缺銀子,這強幹弱枝的事情拖不得,奴可沒那個餘力插手賣好。”

魯王凝眉緩緩頭:“唔,這強幹弱枝是良心事,這事的確拖不得。皇帝,這事咱回去給各處打打招呼,能湊多少是多少。畢竟,各藩宗室也是要養活的。”

天啓給魯王敬酒賣乖,論在宗室裡的號召力,他還真比不上老魯王。

老魯王無後,花錢買好的事情沒少做,更因爲無後,才值得信任。

整飭京畿內四鎮,就是明年天啓的第一要務,讓誰來負責這事情,也是天啓頭疼的事情。李邦華在天啓元年幹過,效果不錯,可人一走立馬就荒廢了。而且李邦華的東林背景,決定了這件事的不可能。

此外還有兩個人選,第一個是高第,可這人是灤州人,整飭京師內四鎮與規矩不符合。第二個是太倉的王在晉,可這是個人與朱延平是老鄉,不能選。

除了這個三個人外,天啓又想不到其他可靠的。可這三人真的不合適。

漫天的煙花,朱延平掛著斗篷,張開斗篷裹著阿杏,看著中院演武場竄上夜空的煙花。 wWW ?тт κan ?C〇

這個年,比去年的熱鬧。

現在是天啓四年臘月二十九,除夕;乙丑年戊寅月乙酉日;公元165年月6日。

今夜過後,天啓、朱延平實歲十九,張嫣十八,信王十四。

吳三桂十三,李鴻基、張獻忠十八,施瑯四歲,鄭成功半歲。

黃宗羲十五歲,王夫之六歲,顧炎武十二歲。

袁樞、盧象升二十五歲,孫傳庭、洪承疇三十二歲,楊嗣昌三十九歲,秦良玉五十一歲,李定國四歲。

三十五歲的瞿式耜從四十三歲的師尊錢謙益那裡出師,目前在家守孝;溫體仁五十二歲,周延儒三十二歲,張溥二十三歲,張採二十九歲;蕺山先生劉宗周四十七歲,魯衍孟二十七歲。

老奴六十六歲,代善四十二歲,黃臺吉三十三歲,多爾袞十三歲,多鐸十歲,阿濟格二十歲;阿敏三十九歲,鰲拜十五歲;孝莊十二歲,待搶。

此外,顧橫波六歲,董宛半歲,卞玉京兩歲,李香君、寇白門一歲,柳如是七歲,陳圓圓兩歲;目前,都在受苦或流浪中……

勃蘭登堡大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五歲,法國作家莫里哀三歲,距離華盛頓出生還有一百零七年。

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二十五歲,再有一個月就會被國民剁頭,完成無頭查理的歷史稱號。

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41章 名望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95章 傷離別第69章 私奔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18章 疾如風第61章 投名狀第79章 家宴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94章 平戎服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25章 矇混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12章 算賬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300章 荒唐第212章 算賬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213章 蛇是誰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63章 密信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34章 密議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6章 意外第1章 軍令如山第94章 木材廠第203章 應社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6章 戚刀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97章 示威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15章 工坊第95章 傷離別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36章 巡檢司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3章 窮途末路第65章 解謎第36章 巡檢司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48章 熊廷弼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36章 巡檢司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44章 小公爺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12章 袁樞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65章 新開始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
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63章 充當臥底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41章 名望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95章 傷離別第69章 私奔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18章 疾如風第61章 投名狀第79章 家宴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294章 平戎服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25章 矇混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12章 算賬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300章 荒唐第212章 算賬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213章 蛇是誰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63章 密信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70章 整軍備武上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34章 密議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6章 意外第1章 軍令如山第94章 木材廠第203章 應社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6章 戚刀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97章 示威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115章 工坊第95章 傷離別第134章 無敵,也是一種錯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36章 巡檢司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3章 窮途末路第65章 解謎第36章 巡檢司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48章 熊廷弼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36章 巡檢司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44章 小公爺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12章 袁樞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28章 血濺五步第265章 新開始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定西市| 常熟市| 巨野县| 天水市| 醴陵市| 永安市| 仁化县| 游戏| 安化县| 温宿县| 高雄市| 襄汾县| 霍邱县| 都江堰市| 乐东| 信丰县| 崇明县| 安丘市| 东至县| 建阳市| 岢岚县| 台前县| 青冈县| 依安县| 青海省| 雅安市| 湖北省| 铜鼓县| 阿拉尔市| 齐齐哈尔市| 杨浦区| 株洲县| 呼伦贝尔市| 霍林郭勒市| 梧州市| 司法| 安乡县| 奈曼旗| 丽水市|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