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章 共謀富貴

“太極主乾坤分陰陽能定四時變化,合易經八卦,能涵蓋宇宙、六方變化至理,釋天地變化及蕓蕓衆生諸般相。”

入夜,太倉驛館裡,楊衰看著陳如鬆呈上的正反太極圖案,麪皮緊繃著,雙手交錯在懷裡,袖袍遮掩下十指交錯緊緊扣著,他憋的很難受。

真怕自己笑出來,丟了威儀。

這個陳如鬆,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對面,陳如鬆觀察著楊衰神情,嘴上原話照搬,滔滔不絕又義正嚴詞,不失慷慨:“而朝中奸邪名賊氣焰囂張,倒轉乾坤陰陽,是非黑白不分。可以說是順其者昌逆其者亡,倒行逆施,以至於人人不能自安!此時正該是我輩隨魏公撥亂反正,肅正乾坤,號令陰陽歸位,別天地不同,振君臣綱紀之時!”

說完,陳如鬆還不忘揮臂,以增加自己的氣勢及決心。

楊衰實在是憋的難受,擡手道:“陳知州心憂國事,卻明珠蒙塵,實在是屈才了。此事,本官會向魏公稟明,不使賢才屈身。”

深吸一口氣,陳如鬆知道自己賭對了,有哭的衝動,他的苦和委屈,只有他知道。

真的是一副服服帖帖的樣子,拱手道:“有勞楊千戶,心中諸般委屈,得千戶一言,真是暢快了。蒙千戶看重,若有差遣,陳某願赴湯蹈火。”

“陳知州言重了,赴湯蹈火說不上。過陣日子,興許要陳知州助力一二。”

陳如鬆離去後,楊衰捂著肚子嘿嘿低笑,隨即仰頭大笑卻無多大聲響,宣泄著心中暢快。笑罷拿出一份密文,不由手拍著桌子搖頭髮笑,這個陳如鬆實在是謹慎。

擔心說錯話,將朱延平的那番話一字不漏的背了下來。

陳如鬆毫無矜持不好笑,他見多了沒氣節操守的文人,真正讓他好笑的是他隨手一畫,竟然讓陳如鬆想那麼多,竟然能聯想到張輔之那裡,與他的差事不謀而合。

隨後朱延平做出的解釋,更是讓他頗有些匪夷所思,實在是貼切,可謂一個完美的解釋。這種經歷,他回京後完全可以吹噓,說他如何的深謀遠慮出了個謎,然後又如何如何被朱延平解讀。

這不僅是一種吹噓的資本,更意味著人心所向!

沒讓他遙想多久回京後該如何吹噓,王師爺與樓彥章來了,帶來了陳如鬆的投名狀,一份寫好的黑賬以及一小盒黃金。

王師爺雙手遞上黑賬,身子有些抖,這是陳如鬆赴任太倉半年來,記錄的所有黑賬,包括陳如鬆自己的,這是太倉官員連帶蘇州府知府的死穴,沒有什麼投名狀比這個更有誠意。

王師爺怕楊衰翻臉不認人,畢竟眼前這位可是實打實的錦衣衛掌職千戶,錦衣衛中排行前十的人物。

楊衰握著紙頁泛著,目光隨意掃著,見都是新墨新紙,擠出笑容道:“陳知州有心了,但此物本官要之何用?”

這種黑賬,給他他也用不上,他不敢查,一查就會讓各地的官員寒心,進而大失地方人心。留著也是沒用,等靠這東西威脅對方效忠的時候,也是絕途末路,到那時又有什麼用?

他笑吟吟看著王師爺,握著黑賬在身旁燭臺上點燃,隨手拋到一邊。

王師爺暗道一聲高明,心神安定,拱手退到一旁。

楊衰推開木盒,雙眼瞇起,展露微笑擡頭對樓彥章說:“樓捕頭,回去對陳知州就說心意本官收下了。”

大約百兩黃金,楊衰接過盒子時心裡有數。

樓彥章二人再次拱手,楊衰指著一旁燃燒的黑賬,道:“希望陳知州不要再做糊塗事,這類害人害己之事,往往還會牽連子孫。”

官場上鬥個你死我活,除了謀逆外是不會牽連到子嗣生命。陳如鬆這種做派,一旦暴露出去,本人會玩完,就連後代也會跟著倒黴。

楊衰也有些佩服陳如鬆的心狠,再來太倉前他就看中了陳如鬆的才幹。這人在太倉不久,卻有好政績,殊爲難得。

之前也只是試探試探,沒想到陳如鬆將朝中局勢看的清楚,就是膽子小,器量不足忍不住。經不起打熬磨練,直接就軟了。

濱江村,朱延平擺了兩桌大餐,招待從衛裡回來的家丁。

這回北上,說不好還要去遼鎮拼命,雖說家丁都簽了死契,可強迫著去,沒什麼幫助,反倒會影響士氣。

“諸位弟兄看得起我朱延平,簽下了紅契。我當初本意就是帶著弟兄們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如今前途不明,有九死一生的險局。”

三杯酒下肚,朱延平端著酒杯在三張桌子之間踱步,目光環視:“我們都是泥腿子出身,我更是光棍一條不懼生死。深恐害了弟兄們性命,我也喪命於外,到時弟兄們的家眷,誰來養活?”

喝了點酒,瘦臉紅撲撲的趙小七起身,聲音青澀卻昂揚:“老爺說的哪裡話!反正小七聽不明白!世上哪有有了好處湊上去,禍事了就逃的道理?”

他環視四周,揚著下巴:“老爺於小七有再造之恩,家裡老漢說了,以後小七的命就是老爺的。都拿了老爺好處,這時當逃兵,回去不怕衛裡鄉親戳脊梁骨?都是爺們兒好漢,莫墮了鎮海衛的名頭!”

朱延平擡手將趙小七按到椅子上,說:“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少弟兄折在外面,年邁父母怎麼辦?妻兒誰來養活?”

幾名有家室的家丁低下了頭,這批家丁都是家裡有兄弟的,不是獨子。

趙小七身子扭了扭,站不起來,陰著臉說:“反正簽了死契,小七就是老爺的人。哪個軟蛋欺負老爺心慈,老爺饒他,小七不饒他!”

他就是想不通,說好的有難同當,不就是去千里之外的北京,怎麼有人就慫包了。當初去杭州,怎麼不見有人逃逸?說到底,還是自家老爺心慈,換陳胖子來,誰敢說個不字?

張文雄,也是張二的哥哥,低頭眉頭緊蹙。張二爲救朱延平受傷,也不知能不能痊癒,就怕落下殘疾。雖然朱延平給了張二一個哨官的職務,他還將世襲總旗的官職給了張二,跟著朱延平要在太倉打拼一番。

可如今朱延平搭上錦衣衛的線要去北京,他猶豫了,他放不下有孕在身的妻子。

趙小七的話像一根刺紮在他心裡,沒錯,朱延平心軟讓他們留在太倉,可衛裡鄉親會怎麼看他們?恐怕,他的妻子也會埋怨他這個做丈夫的不爭氣。

他猛地擡頭,端起酒杯一口飲盡,看向朱延平,目光凝著咬牙道:“老爺仁慈,世上沒有從天上平白掉下的富貴。咱一身血肉,早就賣與老爺,老爺不趕咱,咱就不走!”

“對,張大哥說的對,世上沒有白來的富貴!”

一人起身,又有一名有家室的漢子緩緩起身,臉色猶豫,吱吱唔唔道:“老爺,俺不識字,只能寫個姓名。不想家裡崽子也和俺一樣受窮,跟著老爺拼一番富貴也值。就是死了,衛裡鄉親接濟也餓不死家裡人,如果富貴了,小崽子也就能讀書、吃肉、穿好看的新衣裳。”

一個個家丁先後表態,最後何衝、樓靖邊與蘇成站起來,他們三個是朱延平身邊的親近人,表態沒意義,有強迫的意思。

這些家丁,想的周全的有心退縮,也知道留在太倉會遭人白眼。

朱延平端起酒杯,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道:“衛學荒敗,等咱弟兄們發達了,辦一所衛學,讓衛裡的孩子有書讀!”

聽說曾今衛裡繁盛時,衛學子弟是能和縣學、州學子弟年年比試,勝負對開的那種繁盛。

教育真的很重要,大同右衛爲什麼名將輩出?除了邊塞漢子勇悍外,明初時一批進士官員貶入大同右衛充爲軍戶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今日弟兄們不棄我朱延平,滿飲此杯,共謀富貴!”

“共謀富貴!”

“幹!”

“幹!”

陳雄端著酒杯仰頭一氣飲盡,哈著酒氣,他覺得這是一個好差事。

外院東房裡,阿九端著酒杯小抿一口,繼續閉目養神,聆聽院內的動靜。

內院西房裡,撐開的窗戶前,寇青桐輕晃著腦袋仰望夜空,她的男人是個仁德、有氣節的人,她馬上就能去北京,那裡也有她的親人。

東房裡,阿杏懷裡抱著一隻瞇著眼至今未睜的小老虎,憂心著。

她娘李朱氏在油燈前穿針引線,爲即將遠行的朱延平縫製布鞋,瞅到女兒的神情,也是搖搖頭,同樣憂心。

回到州衙門的陳如鬆,他是福建泉州府同安人,擱在後世就是廈門人。從小到大喝的都是烏龍茶,喝慣瞭如今也發達了,自然要喝烏龍茶中的極品。

家中儲存也是豐富,在書房翻著一罐罐竹筒,手裡握著小腿粗的老竹竹筒,泛黃的竹筒上貼著紅紙,寫著‘安溪甲’三個字,神情不捨。

王師爺在一旁看著眨眼,沒想到自家老爺真狠,連鎮宅的寶貝都取了出來。送給楊衰的金子,自然是太倉這邊的官員籌集的,陳如鬆也不是大頭,這種份子錢投出去沒必要心疼。

混在官場,錢財有出有進沒心疼的意義,可這合口的茶葉,就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猶豫再三,陳如鬆將這罐安溪產的甲等烏龍茶放到桌上,索性又拿了兩罐甲等與三罐乙等烏龍茶。

王師爺看著眉頭直跳,這回自家老爺可真是捨得,他都有些心疼了,就怕朱延平嘴裡要一斤茶,送茶卻送錯了。這種口是心非的事情,王師爺又不是沒見過。

上前兩步,王師爺躊躇再三說:“老爺,世上哪有指明要一斤茶的?學生就怕這茶送了,朱延平那裡會有旁的心思?”

陳如鬆愕然,輕拍手掌道:“對,未曾想到這一茬!”

王師爺指著桌上,呈金字塔擺在鋪紅綢盤裡的竹筒,道:“老爺,這茶?”

“送!既然都開口了,哪有不送的道理?”

陳如鬆轉過身去,不看讓自己心傷的茶葉,扭頭吩咐:“再取六罐,裝滿銀兩。我想這樣,總是萬全了。”

王師爺拱手:“老爺英明。”

門口,樓彥章看的眼皮直跳,算了算竹筒的體積,這下五六百兩銀子又無了。

第137章 受賞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24章 單于城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29章 算命第124章 單于城第1章 軍令如山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9章 善後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92章 再相逢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7章 譁變!第150章 刺蝟第97章 宋應星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36章 巡檢司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40章 麻煩了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9章 緊急調令第248章 熊廷弼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13章 蛇是誰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141章 名望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90章 義從鐵騎第88章 土地紅線第35章 鴛鴦陣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79章 家宴第7章 人靠衣裝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68章 顧炎武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章 形勢第129章 算命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12章 行軍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9章 善後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5章 矇混第189章 小小風雪
第137章 受賞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24章 單于城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29章 算命第124章 單于城第1章 軍令如山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9章 善後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92章 再相逢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7章 譁變!第150章 刺蝟第97章 宋應星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36章 巡檢司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40章 麻煩了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9章 緊急調令第248章 熊廷弼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213章 蛇是誰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141章 名望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225章 杜鬆養子第90章 義從鐵騎第88章 土地紅線第35章 鴛鴦陣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79章 家宴第7章 人靠衣裝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68章 顧炎武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章 形勢第129章 算命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12章 行軍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9章 善後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5章 矇混第189章 小小風雪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北市| 南通市| 蓝田县| 通江县| 马鞍山市| 奎屯市| 石屏县| 浪卡子县| 瓦房店市| 盘山县| 斗六市| 隆子县| 丹凤县| 辽中县| 苏尼特左旗| 工布江达县| 浦东新区| 临夏市| 屯留县| 凤阳县| 汉川市| 和龙市| 永新县| 周宁县| 外汇| 德惠市| 库车县| 乌拉特中旗| 丹寨县| 沙湾县| 阿巴嘎旗| 湖州市| 云和县| 子洲县| 柯坪县| 凤凰县| 南漳县| 敦化市| 娄底市| 友谊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