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3章 軍法嚴酷

北直隸鄉(xiāng)試之後,李儀看女兒的目光總是奇怪,看的李秀英渾身不自在。

等發(fā)榜後,李秀英才反映過原由,他父親李儀高中鄉(xiāng)試解元!

一省的解元,這個含金量十足,若無意外,也有近半的把握考中二甲進士。更何況,這還是北直隸的解元!

如果命好,甚至有希望衝到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每一個都是名留青史的存在!

如果李儀再在會試中考的第一名,成爲會元,本人又是北直隸出身,李三才族人,那麼東林力挺之下,連中三元當個狀元那就稀奇了。

這是每個讀書人的最高榮譽,與文官死後被朝廷評定諡號爲文正一樣。什麼是文正,生前的行爲可以當文人的表率、榜樣,就是文正。

整個大明朝,目前爲止只有兩個人完成了連中三元,第一個屬於忌諱人物,叫黃觀,不僅連中大三元,就連小三元也給包了,從童生縣試一路考到殿試,次次第一,被朱元璋點爲狀元。後來成祖靖難,這位黃觀站錯隊,自然就成了忌諱人物。

第二個是商輅,英宗正統(tǒng)皇帝時考的,被當時人稱作:我朝賢佐,商公第一。

每三年一次,每次解元就那麼些,想要考中會元、狀元,競爭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連中三元的夢,李儀也只是想想。

不過北直隸鄉(xiāng)試解元的身份,他一個二甲進士跑不了,京師裡的衙役快班剛剛報喜拿走喜錢,就有一堆人上門拜訪,忙的李儀手忙腳亂,一張臉死憋著一副一切不出所料的神情。

對一些李三才在世時,還算有交情的那夥人提出什麼姻親之類的請求,李儀連連搖頭,你們家中的那些小魚小蝦,能比的朱延平那條猛虎蛟龍?

朱延平自然也中了,鄉(xiāng)試第三,報喜的人上魯府報喜,東院的女眷樂的找不著北,魯衍孟神色奇怪,他竟然只是個第二名……

魏忠賢那邊這回可是出了大力氣,顧秉謙在魏忠賢面前十分的乖巧。本來他們的意思要酬謝魯衍孟的支援,可天啓皇帝不允許,因爲這樣一來魯衍孟的名望就會大漲。

魯衍孟不行,朱延平自然也就不行,哪有徒弟名次高出師傅的?

皇帝發(fā)話了,可老魏不敢直接這麼幹,一番運作後,覺得朱延平對李秀英有意思,就點了李儀,算是酬謝朱延平。通過李儀這件事告訴魯衍孟,不是我們不給面子,而是不敢給。

這一科參考的舉人,少了不少,那些東林子弟、向著東林的,或向東林表達投名狀的,還有厭惡閹黨的士紳子弟,就沒有參考。

毫無疑問的是,這一科的三百名進士,必然多是閹黨中人。你不表示表示,會試都過不了,更別說是皇帝把關(guān)的殿試。

李儀是李三才的堂侄,有李三才遺留的深厚人脈支持,京師士林不覺得奇怪。歲數(shù)不是問題,上一屆的狀元文震孟考的時候正好五十歲,人家是文徵明的曾孫,文天祥的後裔。

唔,文震孟二十歲中舉人,天啓二年第十次入禮部考場,把名字從文從鼎改成了文震孟,一發(fā)不可收拾直接考到了狀元。算是大器晚成,至於年齡,就是一種資歷,從中舉開始折算。讓他含羞的是,萬曆四十七年,他的親外甥姚希孟就考中了三甲進士。

震孟,想來是能壓住希孟一頭的……

魯衍孟是什麼人,大家心照不宣,自然不會去質(zhì)疑。

朱延平這邊,通過兩首《甲子雜詩》,奠基了才名,又是魯衍孟唯一的親傳弟子,沒有什麼大的質(zhì)疑。

總的來說,士林還是可以接受這次會試的前奏,起碼看著是公平的。更關(guān)鍵的是,魯衍孟師徒不是底層士紳能得罪的,犯不著在這種事情上來回蹦躂拉仇恨。

高層一點的士紳,犯不著和孟府撕破臉皮。真鬧的不可開交,那個朱延平打上門來,誰擋得住?

所以,現(xiàn)在朱延平也有了舉人功名,舉人另一個稱呼叫做孝廉,是可以直接當官的,只是才能運氣一般了,很難入中樞。絕大部分的三甲進士,也是如此待遇。歷史上那麼多狀元,又有幾個能有大作爲?

進士,只是一個起跑點,能跑到哪兒,還要看手段。

八月二十一,小雨,略寒。

曹少欽作爲監(jiān)軍太監(jiān),捧著虎符來到馬營,朱延平聚將。

他當仁不讓坐在主位,左邊坐著文臣監(jiān)軍徐大相,其次是三十歲,穿著金盔金甲的戚振宗,再後是張榜;右邊坐著的是中官監(jiān)軍曹少欽,其次是金盔金甲的王樸,最後還有一名錦衣衛(wèi)出身的青年將領(lǐng)周遇吉。

按國朝律,擅改軍制等同謀逆大罪,朱延平可不會傻乎乎的套什麼軍師旅團營,沒意義。這只是單位名稱罷了,關(guān)鍵的是指揮結(jié)構(gòu),更關(guān)鍵的是改指揮單位的名稱,恰恰就是擅改軍制的典型例子。

爲了得心應(yīng)手指揮軍隊,朱延平就在最基本的指揮單位上下功夫,五百人一部,叫做小營。千總營將,而百年前一個把總麾下就四百到六百人。現(xiàn)在一個千總能管五百人,已經(jīng)很不錯了。

每營分左右兩把,每把四個哨隊,每隊五甲。每甲十二人算上甲長正好是標準的鴛鴦陣人數(shù)。算上軍官、號手、旗手、郎中、參贊、嚮導官,督糧官、典軍吏,正好五百人出頭。

並且,他下了死命令,只有把總以上可以帶家丁,人數(shù)不能超過所掌軍隊的十分之一。哨官可以帶兩個護衛(wèi)馬弁,算是他們軍官身份的體現(xiàn)。

整個指揮核心就這麼七個人,整個鎮(zhèn)虜軍分左中右三軍,中軍朱延平本部擴充到三千人,六營,一營五百人。張榜掌前軍兩營,何衝統(tǒng)率家丁甲士一營,李遂一營,袁剛一營算是車營,最後一營是錦衣衛(wèi)湊出來的人手,歸周遇吉。

左軍王樸,下面四營關(guān)寧鐵騎,朱延平不插手王樸怎麼管理,哨官以上他必須面試合格纔會發(fā)放委任狀。

右軍戚振宗,下面五營新勇,分前後左右中,另有一營家丁,純正的戚家軍骨血部隊。戚振宗北上,到京師可以說是從者雲(yún)集,本就帶了本家的二百家丁,從薊鎮(zhèn)老軍子弟中選了三百人,補充爲一營五百之數(shù)。

如今整個鎮(zhèn)虜軍九千人,算上這次補充的牛馬,總共擁有八千匹戰(zhàn)馬,牛車三千輛,牛四千頭,是一支高機動的部隊,極限條件下,全軍可以攜帶兩萬石糧草。等以後千總營將這一級補充家丁親衛(wèi)後,人數(shù)能達到一萬。

等十六名營將到期,朱延平兩手各握一枚虎符,輕輕合在一起,符合。兩片虎符紋理相交,卡在一起,似乎還鑲嵌了磁鐵。

“符合。”

朱延平起身,雙手拖著虎符放入樓靖邊端來的紅綢漆盤裡,返身落座。

列席的其餘二十二人同時起身,拱手拜道:“我等拜見驍騎將軍。”

“嗯,都坐吧。”

朱延平說著,拿起桌上鐵釺輕輕敲打,樓靖邊轉(zhuǎn)身取來長筒,取出一卷地圖在桌上鋪開。

鐵釺指在宣府鎮(zhèn),朱延平左右看一眼落座的諸將道:“如你們所想,兵部密令我部今夜開拔。走昌平、居庸關(guān)直抵宣府鎮(zhèn)。再走張家口,走塞外去土默特人那裡徵調(diào)三五千騎手。務(wù)必在九月中旬,抵達延綏戰(zhàn)場。”

曹少欽從袖子裡取出一份摺疊起來,金黃色絲綢裝裱的聖旨晃了晃,就收了起來。

徐大相則取出兵部調(diào)令,簽著崔景榮的畫押、印信及兵部大印的調(diào)令,只是調(diào)令時期是後天的。

王樸接過兵部調(diào)令,有些遺憾問:“驍騎將軍,怎麼不誓師了?”

扭頭看一眼王樸,朱延平看向其他人道:“我們鎮(zhèn)虜軍,不需要誓師鼓勁。回京的時候,帶著敵人首級、俘虜,就是最好的誓師。原本預定在後日,今日有雨,故而提前。”

戚振宗身材高大,濃密八字鬍抖了抖沒說話,只是濃眉緊皺。

朱延平繼續(xù)說:“過一會兒會有一營兵馬押送糧草,到時糧草不卸車,由我軍直接接管。戚將軍?”

“末將在!”

“傳令全軍收拾行裝,軍帳捨棄,昌平方面已有準備。全軍輜重,由新勇營護衛(wèi)。”

戚振宗右臂橫在胸前,行禮告退。

朱延平看向王樸,王樸挺直腰,見此朱延平露出笑意:“王樸率關(guān)寧鐵騎前鋒營爲前軍,立刻去做準備,得我將令即刻出發(fā)。”

王樸起身,麪皮繃緊聲音發(fā)顫:“將軍,末將初履軍事,這先鋒恐會有漏子。”

朱延平挑眉笑道:“你是新將,戚將軍也是初陣之將,本將軍也是頭一回率領(lǐng)近萬兵馬。徐監(jiān)軍也是初次,曹監(jiān)軍也是如此,在座諸人,有幾個是宿將出身?放心去做,總會熟練起來的。”

王樸哭喪著臉行禮,這回真是被坑慘了,仔細想一下,別說軍將,就連下面的軍士也都能算是新軍。這仗,還怎麼打……

王樸離去,本部四名千總營將跟著離去。

在座的基本上都是鎮(zhèn)虜軍一系,朱延平努嘴望著營房外雨幕,這就要開始了……發(fā)愣片刻,收斂心緒扭頭對周遇吉道:“這次雨來的是時候,有天助,但還需人謀。全軍隱秘行軍一事,就交給周將軍了。”

“末將遵命。”

周遇吉起身,一抖披風掛好戰(zhàn)盔護頸甲片出去了。

“張將軍,你爲中軍前鋒將,將王樸部盯緊了,我可不想我們經(jīng)過昌平,就有關(guān)寧軍士逃到尤世威那裡。若有執(zhí)意要逃的,扒光了綁官道旁,自有人來處置。”

“典軍張?zhí)熨n?”

帳外候立的張?zhí)熨n大步入帳,拱手俯首卻是昂聲:“卑職在!”

“巡視全軍,嚴禁各營行軍喧譁,犯禁者鞭五。職高一級,加五鞭。”

“巡哨當值軍士執(zhí)勤不嚴者,鞭五。”

“若有逃軍,本人鞭二十,本甲軍士連坐鞭十,甲長同罪。”

“沿途不可離隊五十步,犯者鞭五,正管者同罪。”

“沿途欺壓地方良善者,當衆(zhòng)鞭十。”

“無故剋扣軍士口糧者,篡改軍功不公者,鞭三十,同謀、知情不報者減半,一律革除軍職。”

“聞鼓不進者,軍士鞭五,職高一級,加五鞭。”

“聞金戀戰(zhàn)不退者,戰(zhàn)後不計軍功。”

“臨陣畏敵而退者,割耳。戰(zhàn)後若無首級軍功,斬首。”

“各將若有戰(zhàn)死,奪不回屍首,家丁親兵無傷或無首級軍功者,鞭五十。各營丟失將旗,營將斬首,傳首三軍十四營。”

朱延平念著,自有主簿秦朗提筆書寫,這些東西都是存檔,是戰(zhàn)後向朝廷述職時必須要呈交的東西,此外還有糧草度支賬冊、軍功冊、戰(zhàn)損花名冊。

每一條軍令都是對現(xiàn)有軍法的強化,格外的嚴酷。他每念一句,徐大相心跳就加快一分,後面的簡直可以說是殘酷。

“本將就這十條,抄錄成冊,發(fā)放於每隊哨官。告訴每一名弟兄,這戰(zhàn)若是敗了,我朱延平無臉存世。誰壞朝廷平亂大計,壞我朱延平前途,壞我鎮(zhèn)虜軍弟兄發(fā)財大計,我朱延平臨死,也要將他千刀萬剮!”

第242章 內(nèi)閣首輔下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119章 欺詐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36章 巡檢司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42章 內(nèi)閣首輔下第92章 再相逢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quán)下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61章 投名狀第25章 矇混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48章 熊廷弼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302章 軍威之戰(zhàn)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98章 平戎臺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04章 被坑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73章 山東聞香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66章 正陰陽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1章 軍令如山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55章 野豬爲禍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35章 鴛鴦陣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68章 顧炎武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6章 戚刀第112章 袁樞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275章 平叛調(diào)令第198章 春怨第232章 春秋義戰(zhàn)第86章 地震,女奴第71章 小公爺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13章 蛇是誰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69章 私奔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301章 更荒唐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55章 處理應(yīng)社第272章 中樞反應(yīng)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140章 爲難第10章 征途前夜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52章 二月春寒第51章 戰(zhàn)術(shù)改進第75章 刺殺任務(wù)第225章 杜鬆養(yǎng)子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53章 樹敵無數(shù)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6章 夜宿濱河第57章 傳教士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19章 欺詐第224章 雪地決戰(zhàn)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39章 蹩腳的戰(zhàn)鬥第57章 傳教士第61章 投名狀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40章 爲難第137章 受賞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249章 西南戰(zhàn)報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
第242章 內(nèi)閣首輔下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119章 欺詐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36章 巡檢司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242章 內(nèi)閣首輔下第92章 再相逢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quán)下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61章 投名狀第25章 矇混第67章 共謀富貴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248章 熊廷弼第30章 名聲大振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302章 軍威之戰(zhàn)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98章 平戎臺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204章 被坑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06章 這年頭宮裡也沒有餘糧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73章 山東聞香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66章 正陰陽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1章 軍令如山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55章 野豬爲禍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35章 鴛鴦陣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68章 顧炎武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6章 戚刀第112章 袁樞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275章 平叛調(diào)令第198章 春怨第232章 春秋義戰(zhàn)第86章 地震,女奴第71章 小公爺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213章 蛇是誰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69章 私奔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301章 更荒唐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55章 處理應(yīng)社第272章 中樞反應(yīng)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140章 爲難第10章 征途前夜第33章 籌議盜糧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52章 二月春寒第51章 戰(zhàn)術(shù)改進第75章 刺殺任務(wù)第225章 杜鬆養(yǎng)子第72章 揚州瘦馬第153章 樹敵無數(shù)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6章 夜宿濱河第57章 傳教士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19章 欺詐第224章 雪地決戰(zhàn)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39章 蹩腳的戰(zhàn)鬥第57章 傳教士第61章 投名狀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40章 爲難第137章 受賞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249章 西南戰(zhàn)報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太仆寺旗| 汝阳县| 辰溪县| 婺源县| 洪洞县| 阳春市| 民权县| 吐鲁番市| 大同市| 沾益县| 铜山县| 雷波县| 定兴县| 高安市| 安化县| 洛南县| 龙江县| 红安县| 西宁市| 张北县| 阿拉善右旗| 洛扎县| 汶川县| 和田市| 彝良县| 安乡县| 余干县| 万荣县| 桐乡市| 海门市| 房山区| 正安县| 荥阳市| 铁力市| 家居| 石泉县| 惠安县| 宜都市| 合肥市|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