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8章 宣大猛將

十一月二十七,朔州城。【】【】?..COm

看著城樓裡樑柱上的刻痕,算上今天已有十四道,明天夜裡,孔有奇就可以自由撤離。

聽到城外炮響,孔有奇苦笑一聲,恐怕能堅持到明天早上,也是一件難事。

朔州孤城兵少,根本鎖不住通往寧武關的道路。朱延平攻破的寧武關已經落入宣大軍手裡,被大同東路的一名守備金國鳳占據。

孔有奇現在不怕城外的官軍攻城,他沒有劫掠城中大戶,城外官軍缺乏動力。巴不得圍著他,等著他動手劫掠,然後官軍再打死他追剿賊贓。

現在隨著幾處兵馬到來,城中大戶越發不穩,這些大戶纔是關鍵。一旦從內部發作,官軍靜看著,他孔有奇也很難壓住。

大戶不是沒有實力抗擊他,而是缺乏動力。之所以不動手,怕的不是孔有奇,怕的是朝廷惦記上他們的護衛。

再,一旦起了衝突死的是自家的護衛,這撫卹朝廷可不會管。

這就導致一個可笑的局面發生,城外的官軍漫無目的開炮,城頭上孔有奇繳獲的城防火炮卻是對著城內的……

他可不怕官軍突襲攻城,雁門關的軍隊也調來了一些,猛虎如因爲是跟過朱延平的,雖然掛著守備銜,地位可不低,算是城下官軍的核心指揮之一。

他馬賊出身不會被排斥,邊軍這類軍將多了去,論起來猛如虎可是地道的軍戶子弟。

宣大軍是崔閣老的嫡系,驍騎將軍與崔閣老那是什麼交情?自然,驍騎將軍的人,也是咱宣大系的兄弟。

城下最高的武將只是從大同打發來的一名參將,是不久前調到大同東路的參將虎英,是原先的陝西靖虜參將,岷州衛世襲四品僉事。

至於總兵楊國棟,根本不敢離開大同,大同的官員也不敢放他走。擔心楊國棟這位魏忠賢的義子離開後,代王效仿晉王,那大同就完蛋了。

山西的混亂,也引發大同各地與晉商有牽連的家族發生騷動。大同出塞道路就三條,分別是大同東路天成衛城北端的新平堡,這裡是大同兩座馬市之一。

第二條是宣大總督衙門所在的陽和衛城旁的陽和口,第三條就是殺胡口,也是馬市所在地。

殺胡口落在河套賊手裡,無數的家族子弟出塞逃難,否則朝廷追究起來,進行誅連,這沒幾個能逃走。

寧武關,宣府前衛世襲百戶出身的大同守備金國鳳祭拜了山西總兵鮑承恩的衣冠冢。鮑家的人已運走遺體,這裡留下的是朱延平草草修建的‘大明山西總兵鮑承恩自刎報國墓’。

他昨天趕到這裡,只來得及收斂戰死的晉軍遺體,大河堡東邊官道上晉軍的遺體已被野狗狼羣啃食,看著十分可憐。

本來這事會由山西方面派人負責,秩序在,任何一個單位的人口損失,都是要造冊上報朝廷的,尤其是士兵。

可晉王太狠了,將他觸手能及範圍內的官吏殺的一個不剩。

跟著金國鳳來的宣大軍士,已經有一部分後撤返回大同境內。這裡是山西,以朔州通過陽方口爲地界分隔。

他們宣大的兵過來,沒有兵部的調令,這就是擅自跨出轄區。戰時沒人,戰後追究起來,可是要命的!

金國鳳以收斂晉軍屍骨爲由帶兵過來,現在屍骨收斂在大河堡,如何安葬不由他管,戰死的士兵要驗明正身,這是文官監軍的事情。

可沒有一個文官敢來山西地界,所以這些戰死的晉軍弟兄,只能在大冷天躺在那裡。

這不是戰死,這是一場屠殺,在晉軍行軍的路上,尤其是剛剛出寧武關五里處,毫無防備的時候被騎軍伏擊,徹底的一場奇襲,一場追殺。

戰死的晉軍,九成多都是背後受傷,是逃命的時候被追上砍死的。

對著河套賊立下的墓碑,金國鳳倒了一碗酒,吐著白氣道:“如今,那七殺將軍距離此處八十里。他們心狠手辣,全殲鮑總兵一部,又屠平遙一縣六萬餘口。我們,是守著寧武關看著他們過去,還是後撤回大同?”

跟著他來收斂屍體的大同軍撤走不少,現在只留下大同東路參將府掌印官,薊鎮總兵王威的嗣子,王樸的嗣兄王鬥及王家家丁二十餘人。

穿著魚鱗甲,掛著代表七品武職的綠色披風,王鬥手裡提著頭盔,英俊硬氣並存的面容不帶表情:“天大地大,對咱這些人來軍法最大。金守備,你我合軍不過三百,家丁止有五十,打得過?”

“不打,良心不安。晉軍的弟兄死的慘,明明已經潰了,這位七殺將軍還是不眨眼給殺光了,這不是咱邊塞漢子的作風?!?

邊軍和河套賊打仗,誰先逃就表示認輸,基本上不會往死裡打??赡芙裉炷闶枪佘娢沂琴\,明天可能就會調換身份,做什麼都有香火情。

金國鳳將鳳翅盔戴上,轉身看著王鬥:“七殺詩碑、討晉石碑殺氣、恨意沖天。這七殺將軍絕對是遼鎮敗將,帶著潰軍從遼東逃到河套過日子。這回是逮到機會,找晉商報復。甚至咱懷疑,他背後是晉王千歲授意。我沒有和他做對的心思,這是朝廷與晉王千歲的事情?!?

“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給晉軍的兄弟留活路!咱當兵討飯的命苦,他也是當兵出身,怎麼就不願高擡貴手呢!”

死死盯著王鬥,金國鳳吐著白氣:“現在這位七殺將軍志得意滿,滿載而歸。正是我們襲擊的好時候,不求殺他多少,只爲給晉軍的弟兄出口氣。敗在他手裡,咱也認了。王掌印,這事你幹不幹?”

王鬥看著朱延平給鮑承恩立下的墓碑,眨著眼睛:“他的確是領兵出身,可他殺晉商殺的咱心裡暢快。我不想摻合這件事情,留在這裡就是想勸金守備一起走。咱是宣大的人,無令佔據山西寧武關,或出境在山西作戰,就是贏了以後也沒好果子吃。崔閣老也保不住咱,軍法規矩在那裡,逾越不得?!?

金國鳳不甘心,問:“那在陽方口外伏擊,如何?這裡靠近大營,稍稍一擊我們就退,不和他硬打。”

他逼得夠緊,他缺王斗的戰力。

王鬥皺眉:“怎麼打?除了你我家丁外,其他人連馬匹都無,到時候跑都跑不掉。”

“就你我家丁五十餘騎,只佔個便宜,如何?”

“幹,就依金守備,咱幹一票!”

朱延平現在是抓緊時間往朔州跑,早出關一日,越早安生。

昨天曹少欽帶人走代州、平刑關、靈丘回京,他走朔州。

今日他縱馬前驅,最先來到寧武關,關城中沒有朝廷兵馬,關中店鋪、家居門房緊閉,街上游蕩的人見了他如避瘟神。

“宣大軍無人,若是盧象升在,必然遣軍佔據此處天險?!?

寧武關並沒有擋住官道,可朱延平要帶著錢財車隊經過寧武關,不拔掉裡面的釘子,他怎麼敢安安心心的行軍?

兵家要地不僅僅是堵住主要道路的關隘,也有威脅道路安全的據。

否則大軍經過,裡面的敵軍縮起腦袋,可等以後的補給糧隊經過時,裡面的人可就露出了獠牙。

大河堡,朱延平看著自己當初匆匆立下的鮑承恩墓碑,飲下一杯冰酒。

鮑承恩的表現算是可以了,起碼是個聽令的將軍。比這年頭太多的將軍強,他已經聽了張家口的事情。至今,攻打張家口的那些軍將和士兵,還不願意離開張家口。

張家口已經被他們掘地三尺,人人都有發了橫財,可朝廷就是調不動。哪怕祖大樂等人願意聽令,他們也無法強行逼著部下出戰。

再哪怕他這個目標帶著大批劫掠晉地的財物,這些軍隊就是不願意動身。

人要知足常樂,他們已經很知足了,張家口弄到的橫財足夠他們過一個安穩、富足、有酒有肉還能找女人的年。他們實在是不願意再去冒風險,畢竟朱延平這一部殺性實在是太大了。

幾千騎全殲山西鎮兵馬,連山西總兵都被幹掉了,誰敢惹?

大冷天的,跑上去跟縱橫山西,殺晉商武裝跟殺雞一樣的賊軍作戰,這不是活膩了嗎?

別遠在宣府張家口的這將近兩萬部隊,隨著朱延平北歸,大同的兵馬都陷入了惶恐。

與虎大威玩躲貓貓的麻承宣直接帶兵後撤,遠遠讓開了朔州到殺胡口之間的官道。

守在大同鎮,負責看押代王的楊國棟某種意義上來被大同的文官軟禁,他們不敢面對代王,希望楊國棟留在這裡牽制代王。楊國棟不算什麼,可他是魏忠賢的義子,這層身份在,可以和代王硬抗。

宗室再衰落,真逼急了也是能咬人的。晉王能在太原各種血洗,除了大筆銀子砸下去收人外,隸屬晉藩的郡王們、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輔國、奉國中尉們也是出了力氣的。

現在還不是明末那種全國陷入悲觀,到處充斥著失敗主義的時代。

宗室們的心,還是熱的。沒有被崇禎皇帝搞的一片冰涼,這是一位很能搞的皇帝,手段太多了??伤褪亲ゲ蛔『诵?,所以他悲劇了,連累整個國家、民族跟著悲劇。

一旦代王效仿晉王,大同這邊沒幾個人敢著代王幹架。代王有銀子,你們誰有?誰又敢掏出銀子來和代王比?

銀子是什麼?銀子就是軍心,誰的銀子多,苦哈哈的邊軍就給誰賣命!

代王在王府坐牢不假,可他還是代王。

法統、名義來講,代王是代國的君王,是內藩之主。如朝鮮、蒙古諸部,就是外藩。

雖然沒有什麼代國,可代地還在,一個代字,號召力遠不如秦、魏、晉、趙、楚、燕、吳、齊這些戰國強國的國號強,這些國號可以代表一省,可代也能代表大同一地,這就夠了。

陽方口外,朱延平勒馬扭頭望著兩側山坡,只見一面面旗幟立起,出現在兩側:“伏兵?”

“將軍速退,看旗號不下兩營!”

“退不得,我們在山西大搖大擺信步閒庭,憑的就是殺出的威名!想經過大同,不打兩仗,怎麼能有威名?畢竟,宣大軍也是要做些場面,好給朝廷一個交代不是?”

朱延平著,高舉手中大刀,身後親騎迅速列隊。

“殺!”

金國鳳一馬當先,怒吼著提著一桿大刀從左側殺來,右側王鬥左手挽著馬繮,右手提槍衝的快,家丁親騎衝的也不慢,他們是王威送給王斗的,保護王鬥纔是他們第一職責。

看著衝來的五十餘騎,擡著火銃的樓靖邊皺眉:“就這麼?”

看著山坡上的幾桿宣大戰旗順著風倒下去,朱延平挑眉,一笑:“勇氣可嘉,射人先射馬,給崔老頭給面子。老頭兒選拔出這些苗子,也不容易?!?

“遵命!”

第212章 算賬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90章 義從鐵騎第70章 噩夢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41章 名望第198章 春怨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68章 顧炎武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6章 戚刀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265章 新開始第16章 意外第283章 疑問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43章 朋與友第297章 示威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88章 土地紅線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62章 安排第262章 軍號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25章 談買賣第55章 野豬爲禍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9章 緊急調令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59章 歲末上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44章 小公爺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69章 私奔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248章 熊廷弼第97章 宋應星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3章 窮途末路第24章 拜衙門第58章 本座楊衰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1章 太倉換裝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62章 軍號
第212章 算賬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90章 義從鐵騎第70章 噩夢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41章 名望第198章 春怨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52章 一聲炮響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68章 顧炎武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6章 戚刀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265章 新開始第16章 意外第283章 疑問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43章 朋與友第297章 示威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88章 土地紅線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62章 安排第262章 軍號第22章 水寨難立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25章 談買賣第55章 野豬爲禍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9章 緊急調令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59章 歲末上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44章 小公爺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69章 私奔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248章 熊廷弼第97章 宋應星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55章 野豬爲禍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3章 窮途末路第24章 拜衙門第58章 本座楊衰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1章 太倉換裝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62章 軍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平昌县| 行唐县| 通州市| 齐齐哈尔市| 潼关县| 石棉县| 遵义县| 舟山市| 金沙县| 宁陕县| 无极县| 京山县| 永修县| 富蕴县| 稻城县| 武安市| 会东县| 固阳县| 双牌县| 上杭县| 合肥市| 淳化县| 北京市| 龙陵县| 克东县| 海晏县| 永福县| 延川县| 铁岭县| 乌兰察布市| 阿巴嘎旗| 洪洞县| 左权县| 溧水县| 余干县| 宽城| 延庆县| 共和县| 南涧|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