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

二月十八,科考完畢的宋應星、餘煌、侯峒曾等人南下南皮,準備參觀軍鎮。

同日,大名府知府盧象升也趕過來,與朱延平談談軍械的事情。

兵部造,這類軍械盧象升也不想要,更看不上,他想委託張家灣工坊製造軍械,各方面標準與車騎幕府等同。

現在只有張家灣工坊達到了標準化、系統化作業,這在先秦是很普遍的,大秦的組織度擺在那裡,後人太難超越了。

現在漸漸晝長夜短,白日裡暖和,因四時不正,夜裡還是很冷的。

東江鎮第二批兩千兵員,泰安第一批兵員三千人抵達,一萬六千人中有一萬三千人分佈各處施工,每日都在變。

帶著少年扈從朱延平視察各處,不時有書吏拿著公文過來由他審計、簽字入檔。

燒磚所需的柴炭,每日所需的糧食用度,工具磨損《?的補充,又有哪些物資入庫,又該支出哪些,雖然由徐卿伯執掌統籌,最後朱延平還是要過眼,做最後的統計。

組建好的輜重解煩營已經開始奔波,將工地上所需的一切建材從各方面運抵,只有七百多人的橫海營也在運河冰消後,加入運輸行列。

同時,登萊水師組織運力,正在從東江鎮運輸八千左右的勞力加入施工。

各處春耕基本結束,霜凍確實嚴重,種子下土後,農戶也只能幹看著聽天由命。

朱延平召集南皮北滄州、興濟,南東光、景州、寧津勞力,以糧食爲工錢,管飯爲條件,召集的勞力數據已突破一萬人。

這些人加入到幕府修建工作,作爲指揮核心的幕府,自然不能蓋個房子砌上幾道牆就完事,要有最基本的防禦力,也要體現將軍幕府的不同來。

這裡是大平原,那就人工堆積一座高出地平線的建築!

所以幕府的工地上,最先乾的不是開挖渠道修建排水暗渠,而是運土,堆積一片高地。

整個幕府會修建在高地上,俯觀整個軍鎮。

運來的四方長條巖石壘砌高低周邊,東西長一百二十丈,南北八十丈的幕府基地四周壘砌巖石,內中填埋土方,高一丈六。

這是個巨大的土方工程,將盧象升給鎮住了,這哪是修建衙門,而是修建臺城。

幕府工地外,戰車上朱延平比劃著構圖解釋:“火器威力越來越大,修建城牆徒耗人力,不頂事。所以外圍土壘高不過四尺,中間壁壘高八尺便足夠了。”

“幕府四周設立炮臺,足以支援各處。”

他自信滿滿,外圍土壘只是初步防禦之用,給銃兵或輕便炮兵提供掩護的工事。真打起來,防線是軍鎮的圍牆,火力輸出點就是修建在高臺上的幕府炮臺。

這裡是個大平原,只要幕府有高度優勢,就能俯觀周邊在軍情方面取得優勢,火炮自然也有優勢。

外圍土壘與軍鎮圍牆之間,就是給來犯敵軍挖的墳墓。

盧象升捏著淡淡八字鬍,目光還盯在幕府基地土方工程,只看一個個的工作組推著獨輪車順著緩坡將土方運上去,傾倒後由上面的壯漢打瓷實。

只是幕府工地周邊,挖磚窯的積土用盡,現在還在挖土,好像挖河渠一樣,挖的阡陌縱橫,他張張嘴:“宗柔,別說你還要修建護城河?”

這傢伙有錢,也不能這麼花呀!

“要護城河做什麼?軍鎮府城確實會開挖河渠引水,現在開挖的渠道是爲建築所用,以後作爲幕府糧草、軍械囤積的地下儲倉。”

水源暗渠已經開始開挖,長二十里從運河取水,暗渠以青磚壘砌,石條封頂,明面上源頭是運河,還有幾處分支蔓延到側近小河,這樣一來軍鎮內就有了自己的水源。

方便取用,也方便灌溉軍鎮外圍的自留地。至於更外圍的軍田,也在進行水渠開挖、重整工作,保證灌溉。

盧象升眼中,整個工地到處都是人,晃得他眼睛疼,心裡也疼:“宗柔,幕府衙門是朝廷的,這花的錢是幕府的還是你的?”

如果是幕府的,這麼花錢盧象升絕對要代表戶部批評一頓朱延平,再多的錢也不是這麼個花法;若是朱延平自己墊錢,更要罵一頓,你錢多給我借一點,也沒必要給朝廷這麼砸。你現在砸的痛快,以後幕府撤除,這地方保準又是別人的了……

“是朝廷的,戶部特批,只要我從南洋買來百萬石米,撥出十萬石給幕府添做軍資。這麼多糧食又吃不掉,也不能賣,又儲存不了幾年。所以就借這個工程,將消耗不掉的糧食散給周邊做工的百姓。”

盧象升理解了,這十萬石糧食,就是給朱延平這件事中出力的好處,算是戶部拋出來的誘餌,給朱延平增加動力。反正糧食撥過來,還是公用。只是,修建幕府衙門,卻被朱延平理解爲公用。

朱延平又不傻,隨意回答著指著下一份更爲精細的幕府構造圖指著:“現在的高臺是初步工程,後續還會修建第二層,第二層上會修建一座八角八層高塔,以作觀敵瞭望之用。如果可以,就請高僧過來開開光,改成佛塔。”

還有第二層土方工程……

越高,運土的環境越差,工程難度越大,盧象升徹底被打敗了,眼巴巴望著朱延平:“宗柔賢弟大手筆,可見是不差錢的,你看能否借些糧食給愚兄週轉週轉?”

朱延平攤手,一臉抱歉:“建鬥兄,爲趕工期,府中預算滿打滿算,積存軍糧只夠撐到五月。等南洋的首批糧食運抵,小弟這裡纔有餘糧。”

如果不是很清楚自己打不過朱延平,又是借錢的孫子立場,盧象升真的想發飆:“那……南洋的糧食不到,你又該怎麼辦?”

捲起構造圖,朱延平瞇著眼看著蔚藍天空下處處忙碌的工地,齜牙一笑:“十萬石糧食不好拿呀,南洋購糧一件事若能成,我給朝廷省了最少百萬兩。所以上頭纔看著小弟胡整蠻幹,小弟這裡撒出去的糧食也是小弟省出來的。”

“若買糧一事不能成,現在花掉多少不該花的,就該由小弟來補上虧空。怎麼,建鬥兄也喜歡搞土方工程?”

盧象升趕緊搖搖頭,苦笑:“沒錢,怎麼敢?”

朱延平聳聳肩,拉著盧象升落座,打了個手勢,他的專職御手李秀策駕著戰車向南離開工地。

這是一架四匹馬拉載的戰車,戰車寬闊,隨身服侍的少年扈從在戰車上走動,將一碟碟涼菜、乾果、茶酒、水果擺上,看的盧象升一愣一愣的。

這傢伙打仗厲害,來錢的路子也廣,這享受方面更是……真不知怎麼形容,真是有些窮奢極欲的架勢。

夾一口鹿角菜,喀嚓喀嚓清脆嚼著,飲一口甜米酒下嚥,朱延平示意盧象升動筷子:“建鬥兄那裡,情況如何?若是爲難,小弟這裡還能擠出千石糧食。”

吃著蒜薹肉片,盧象升搖搖頭:“不缺糧,現在兵員兩千,缺的是繼續招兵的軍餉。大名府賦稅不豐,各處水利用度頗大。入秋朝廷會視察各處水利建設狀況,所以今年這個軍維持在兩千,以做好水利工作爲主。如此一來,可保今後無虞,便能全力專心練軍。”

說著還伸出五指晃晃:“若朝廷批了五萬兩撥款,今年府裡便可兩頭出力氣,練軍、水利各不耽擱。若批不了,就想著來宗柔這裡借幕府兩萬兩補足軍資,招齊一營兵馬。不過看情況,幕府內也不充沛。”

朱延平想了想,道:“建鬥兄,幕府沒錢,小弟還有家財。要不大名府衙門打個借條,算好利息,咱先籌備一萬兩以供建鬥兄應急。”

“惹人閒話,這事就算了。想來,朝廷不會看著車騎幕府專美於前,這回這款子應該能下來。”

盧象升躊躇再三還是拒絕,朱延平的錢好拿,可拿到大名府後,可能用不到練軍上。府衙門裡資歷比他高的進士不少,這夥人要拿銀子去修水利,他也沒法子。

要維修的水利工程擺在那裡,要花的錢是定數。這方面的事情他不管,由河道方面的衙門、專員負責,大名府掏出錢糧就行了。錢糧不夠,那些人以前吞了的就要吐出來。他借朱延平的錢回去,這錢正好填了窟窿,等於打水漂。

如果是從兵部拿到練兵專項款子,會由兵部監督,或者走幕府的帳都是專用款子,大名府其他官員也只能乾瞪眼,這就是區別。

後面的牛車裡,參觀施工的宋應星的評價就四個字:刮地三尺。

要構建那麼大的土方工程,只能開挖周圍的土,哪怕朱延平這邊要搞大面積的地下倉庫,挖出的土依舊不夠,只能從周圍繼續挖土。

朱延平的手筆實在是大,等到軍鎮、幕府修好,這裡必然是一方重鎮。

好不容易有了一片自己能施展的土地,朱延平自然要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幕府修建高地基,建成臺城高閣有防禦的考慮,也有享受、顯擺的成分在。

而四座軍營,朱延平參照南方客家人筒子樓的建築原理,統統將營房修剪成六角四層樓,節省建築面積,增加防禦力。筒子樓的形成就是爲了防禦力,在他看來,完全就是圓柱碉堡。

兩座居民街坊,也一律是高樓建築,用高樓建築將從四方圍起來,增強美觀、防禦力和土地使用效率。

至於成本,燒磚方面是大頭。人工方面,最大的支出只是糧食。

等各方面修建好,僱傭的勞力遣散後。會以地下倉儲線路爲骨幹,挖出地道將各個區域連接起來。

這地方好啊,腳底下全是黃土,挖掘方便。華北平原搞地道戰,想來非常的有意思。

整個軍鎮、幕府,在朱延平的設計理念中,完全就是一座堅固的烏龜殼。

而表面上,這裡只有密集的高樓建築,卻沒有高聳城牆,想來一些不懂行的人也看不明白。

因考慮防禦性,除了幕府建築會使用大量木材建造議事大廳外,各個方面的建築以磚石爲主。

對青磚的需求量非常大,燒磚就是燒土。

土方工程、燒磚工程,註定了朱延平要背上刮地三尺的美名。

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19章 夜行軍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62章 安排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43章 私軍家丁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53章 道門劍客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22章 炮戰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79章 家宴第112章 袁樞第93章 那一夜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198章 春怨第150章 刺蝟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21章 攻城難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3章 窮途末路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309章 困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35章 鴛鴦陣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124章 單于城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96章 做準備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21章 攻城難第124章 單于城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81章 形勢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79章 家宴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283章 疑問第115章 工坊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30章 晉商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65章 新開始第221章 攻城難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84章 司禮監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212章 算賬第92章 再相逢
第147章 說客黃尊素第19章 夜行軍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62章 安排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43章 私軍家丁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64章 國事艱難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53章 道門劍客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22章 炮戰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79章 家宴第112章 袁樞第93章 那一夜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198章 春怨第150章 刺蝟第277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21章 攻城難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47章 盜糧誰坑誰第188章 延綏軍變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3章 窮途末路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15章 軍心不穩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267章 組建幕僚第309章 困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35章 鴛鴦陣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124章 單于城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296章 做準備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21章 攻城難第124章 單于城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81章 形勢第199章 軟磨硬蹭是前奏第79章 家宴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283章 疑問第115章 工坊第268章 幕府會議第130章 晉商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65章 新開始第221章 攻城難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97章 將軍幕府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84章 司禮監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212章 算賬第92章 再相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肇庆市| 叙永县| 赤峰市| 平度市| 平顶山市| 陆河县| 普宁市| 犍为县| 汽车| 怀柔区| 通江县| 安化县| 丽水市| 保亭| 柯坪县| 普宁市| 讷河市| 清水县| 贺州市| 北票市| 奇台县| 泗水县| 内丘县| 兰考县| 平谷区| 山东省| 额敏县| 锦州市| 南城县| 金阳县| 筠连县| 玉田县| 盘锦市| 常宁市| 手机| 嫩江县| 谷城县| 凭祥市| 南通市|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