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科考完畢的宋應星、餘煌、侯峒曾等人南下南皮,準備參觀軍鎮。
同日,大名府知府盧象升也趕過來,與朱延平談談軍械的事情。
兵部造,這類軍械盧象升也不想要,更看不上,他想委託張家灣工坊製造軍械,各方面標準與車騎幕府等同。
現在只有張家灣工坊達到了標準化、系統化作業,這在先秦是很普遍的,大秦的組織度擺在那裡,後人太難超越了。
現在漸漸晝長夜短,白日裡暖和,因四時不正,夜裡還是很冷的。
東江鎮第二批兩千兵員,泰安第一批兵員三千人抵達,一萬六千人中有一萬三千人分佈各處施工,每日都在變。
帶著少年扈從朱延平視察各處,不時有書吏拿著公文過來由他審計、簽字入檔。
燒磚所需的柴炭,每日所需的糧食用度,工具磨損《?的補充,又有哪些物資入庫,又該支出哪些,雖然由徐卿伯執掌統籌,最後朱延平還是要過眼,做最後的統計。
組建好的輜重解煩營已經開始奔波,將工地上所需的一切建材從各方面運抵,只有七百多人的橫海營也在運河冰消後,加入運輸行列。
同時,登萊水師組織運力,正在從東江鎮運輸八千左右的勞力加入施工。
各處春耕基本結束,霜凍確實嚴重,種子下土後,農戶也只能幹看著聽天由命。
朱延平召集南皮北滄州、興濟,南東光、景州、寧津勞力,以糧食爲工錢,管飯爲條件,召集的勞力數據已突破一萬人。
這些人加入到幕府修建工作,作爲指揮核心的幕府,自然不能蓋個房子砌上幾道牆就完事,要有最基本的防禦力,也要體現將軍幕府的不同來。
這裡是大平原,那就人工堆積一座高出地平線的建築!
所以幕府的工地上,最先乾的不是開挖渠道修建排水暗渠,而是運土,堆積一片高地。
整個幕府會修建在高地上,俯觀整個軍鎮。
運來的四方長條巖石壘砌高低周邊,東西長一百二十丈,南北八十丈的幕府基地四周壘砌巖石,內中填埋土方,高一丈六。
這是個巨大的土方工程,將盧象升給鎮住了,這哪是修建衙門,而是修建臺城。
幕府工地外,戰車上朱延平比劃著構圖解釋:“火器威力越來越大,修建城牆徒耗人力,不頂事。所以外圍土壘高不過四尺,中間壁壘高八尺便足夠了。”
“幕府四周設立炮臺,足以支援各處。”
他自信滿滿,外圍土壘只是初步防禦之用,給銃兵或輕便炮兵提供掩護的工事。真打起來,防線是軍鎮的圍牆,火力輸出點就是修建在高臺上的幕府炮臺。
這裡是個大平原,只要幕府有高度優勢,就能俯觀周邊在軍情方面取得優勢,火炮自然也有優勢。
外圍土壘與軍鎮圍牆之間,就是給來犯敵軍挖的墳墓。
盧象升捏著淡淡八字鬍,目光還盯在幕府基地土方工程,只看一個個的工作組推著獨輪車順著緩坡將土方運上去,傾倒後由上面的壯漢打瓷實。
只是幕府工地周邊,挖磚窯的積土用盡,現在還在挖土,好像挖河渠一樣,挖的阡陌縱橫,他張張嘴:“宗柔,別說你還要修建護城河?”
這傢伙有錢,也不能這麼花呀!
“要護城河做什麼?軍鎮府城確實會開挖河渠引水,現在開挖的渠道是爲建築所用,以後作爲幕府糧草、軍械囤積的地下儲倉。”
水源暗渠已經開始開挖,長二十里從運河取水,暗渠以青磚壘砌,石條封頂,明面上源頭是運河,還有幾處分支蔓延到側近小河,這樣一來軍鎮內就有了自己的水源。
方便取用,也方便灌溉軍鎮外圍的自留地。至於更外圍的軍田,也在進行水渠開挖、重整工作,保證灌溉。
盧象升眼中,整個工地到處都是人,晃得他眼睛疼,心裡也疼:“宗柔,幕府衙門是朝廷的,這花的錢是幕府的還是你的?”
如果是幕府的,這麼花錢盧象升絕對要代表戶部批評一頓朱延平,再多的錢也不是這麼個花法;若是朱延平自己墊錢,更要罵一頓,你錢多給我借一點,也沒必要給朝廷這麼砸。你現在砸的痛快,以後幕府撤除,這地方保準又是別人的了……
“是朝廷的,戶部特批,只要我從南洋買來百萬石米,撥出十萬石給幕府添做軍資。這麼多糧食又吃不掉,也不能賣,又儲存不了幾年。所以就借這個工程,將消耗不掉的糧食散給周邊做工的百姓。”
盧象升理解了,這十萬石糧食,就是給朱延平這件事中出力的好處,算是戶部拋出來的誘餌,給朱延平增加動力。反正糧食撥過來,還是公用。只是,修建幕府衙門,卻被朱延平理解爲公用。
朱延平又不傻,隨意回答著指著下一份更爲精細的幕府構造圖指著:“現在的高臺是初步工程,後續還會修建第二層,第二層上會修建一座八角八層高塔,以作觀敵瞭望之用。如果可以,就請高僧過來開開光,改成佛塔。”
還有第二層土方工程……
越高,運土的環境越差,工程難度越大,盧象升徹底被打敗了,眼巴巴望著朱延平:“宗柔賢弟大手筆,可見是不差錢的,你看能否借些糧食給愚兄週轉週轉?”
朱延平攤手,一臉抱歉:“建鬥兄,爲趕工期,府中預算滿打滿算,積存軍糧只夠撐到五月。等南洋的首批糧食運抵,小弟這裡纔有餘糧。”
如果不是很清楚自己打不過朱延平,又是借錢的孫子立場,盧象升真的想發飆:“那……南洋的糧食不到,你又該怎麼辦?”
捲起構造圖,朱延平瞇著眼看著蔚藍天空下處處忙碌的工地,齜牙一笑:“十萬石糧食不好拿呀,南洋購糧一件事若能成,我給朝廷省了最少百萬兩。所以上頭纔看著小弟胡整蠻幹,小弟這裡撒出去的糧食也是小弟省出來的。”
“若買糧一事不能成,現在花掉多少不該花的,就該由小弟來補上虧空。怎麼,建鬥兄也喜歡搞土方工程?”
盧象升趕緊搖搖頭,苦笑:“沒錢,怎麼敢?”
朱延平聳聳肩,拉著盧象升落座,打了個手勢,他的專職御手李秀策駕著戰車向南離開工地。
這是一架四匹馬拉載的戰車,戰車寬闊,隨身服侍的少年扈從在戰車上走動,將一碟碟涼菜、乾果、茶酒、水果擺上,看的盧象升一愣一愣的。
這傢伙打仗厲害,來錢的路子也廣,這享受方面更是……真不知怎麼形容,真是有些窮奢極欲的架勢。
夾一口鹿角菜,喀嚓喀嚓清脆嚼著,飲一口甜米酒下嚥,朱延平示意盧象升動筷子:“建鬥兄那裡,情況如何?若是爲難,小弟這裡還能擠出千石糧食。”
吃著蒜薹肉片,盧象升搖搖頭:“不缺糧,現在兵員兩千,缺的是繼續招兵的軍餉。大名府賦稅不豐,各處水利用度頗大。入秋朝廷會視察各處水利建設狀況,所以今年這個軍維持在兩千,以做好水利工作爲主。如此一來,可保今後無虞,便能全力專心練軍。”
說著還伸出五指晃晃:“若朝廷批了五萬兩撥款,今年府裡便可兩頭出力氣,練軍、水利各不耽擱。若批不了,就想著來宗柔這裡借幕府兩萬兩補足軍資,招齊一營兵馬。不過看情況,幕府內也不充沛。”
朱延平想了想,道:“建鬥兄,幕府沒錢,小弟還有家財。要不大名府衙門打個借條,算好利息,咱先籌備一萬兩以供建鬥兄應急。”
“惹人閒話,這事就算了。想來,朝廷不會看著車騎幕府專美於前,這回這款子應該能下來。”
盧象升躊躇再三還是拒絕,朱延平的錢好拿,可拿到大名府後,可能用不到練軍上。府衙門裡資歷比他高的進士不少,這夥人要拿銀子去修水利,他也沒法子。
要維修的水利工程擺在那裡,要花的錢是定數。這方面的事情他不管,由河道方面的衙門、專員負責,大名府掏出錢糧就行了。錢糧不夠,那些人以前吞了的就要吐出來。他借朱延平的錢回去,這錢正好填了窟窿,等於打水漂。
如果是從兵部拿到練兵專項款子,會由兵部監督,或者走幕府的帳都是專用款子,大名府其他官員也只能乾瞪眼,這就是區別。
後面的牛車裡,參觀施工的宋應星的評價就四個字:刮地三尺。
要構建那麼大的土方工程,只能開挖周圍的土,哪怕朱延平這邊要搞大面積的地下倉庫,挖出的土依舊不夠,只能從周圍繼續挖土。
朱延平的手筆實在是大,等到軍鎮、幕府修好,這裡必然是一方重鎮。
好不容易有了一片自己能施展的土地,朱延平自然要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幕府修建高地基,建成臺城高閣有防禦的考慮,也有享受、顯擺的成分在。
而四座軍營,朱延平參照南方客家人筒子樓的建築原理,統統將營房修剪成六角四層樓,節省建築面積,增加防禦力。筒子樓的形成就是爲了防禦力,在他看來,完全就是圓柱碉堡。
兩座居民街坊,也一律是高樓建築,用高樓建築將從四方圍起來,增強美觀、防禦力和土地使用效率。
至於成本,燒磚方面是大頭。人工方面,最大的支出只是糧食。
等各方面修建好,僱傭的勞力遣散後。會以地下倉儲線路爲骨幹,挖出地道將各個區域連接起來。
這地方好啊,腳底下全是黃土,挖掘方便。華北平原搞地道戰,想來非常的有意思。
整個軍鎮、幕府,在朱延平的設計理念中,完全就是一座堅固的烏龜殼。
而表面上,這裡只有密集的高樓建築,卻沒有高聳城牆,想來一些不懂行的人也看不明白。
因考慮防禦性,除了幕府建築會使用大量木材建造議事大廳外,各個方面的建築以磚石爲主。
對青磚的需求量非常大,燒磚就是燒土。
土方工程、燒磚工程,註定了朱延平要背上刮地三尺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