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

西長安街,距離西長安門不足一里的魯府。

劉高旭剛剛離開這裡,帶來了朱延平的消息,還在宮裡和皇帝陛下下棋。

反正就是這麼安撫阿杏的,他實在是想不明白自家兄弟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竟然有那麼多的官老爺行禮。就連內閣裡的閣老,也突然好說話了。

魯府很大,除了魯衍孟的親近護衛外,只有宮裡撥來的一些年老宮女,說是年老也就三十歲出頭,被打發出宮,有些無處可去,就被老魏安排到魯府。

魯衍孟都賜給了那批隨他逃難的護衛,雖說這批女子歲數大了點,可入宮的時候都是千挑萬選的秀女。在宮裡鍛鍊了禮儀,又是三十歲風韻最盛的年紀,一般這種調調的女子,在不少地方都是搶手貨。

而且,她們更有不少手藝,阿杏這兩日就跟著這些宮裡退出來,成爲人婦的秀女們學習著刺繡針織,也學習禮儀。

寇青桐也在跟著學習,她會詩詞,也會鑑賞,但唯獨一樣東西是她當年學不到的,那就是宮裡的禮儀。她在教坊司學過禮儀,也有家傳的,可味道不對,遠不及宮裡的正統。

魯府花園,金菊成片,魯衍孟雙手負在背後,在院中走動:“那小子現在如何了?”

剛從承天門回來,送了一趟餃子的阿九跟在身後,笑道:“還成,夜裡就睡帳篷,只是臉三天沒洗,看著挺憔悴。”

魯衍孟踱著步,沉吟道:“臘月時,他要做一件大事情。我想讓你幫他一把,這事做成了,給你兩萬兩。”

“兩萬兩鑄成的銀像,比我都高。公子說說,怎麼個事情?”

“你去平遙,召集一些人手。時候到了,你自然明白該怎麼做。”

魯衍孟停下,從袖子裡取出一疊銀票遞過去:“定金一萬兩,這事做成了,我會給青城和龍虎山打個招呼,你可以拿回白鶴觀。”

阿九接住銀票塞懷裡,目光盯著腳下,問:“要不要知會一聲崆峒?還有五臺山那幫禿驢,畢竟山西是他們的地盤。”

“不需要,五臺山的和尚們六根不淨,崆峒山下錯賭注,這回我們準備送他們往生極樂。”

魯衍孟說著看一眼阿九,繼續說:“其中原因事成後再告訴你,華山那邊會在十月後,派一批人手去幫你。晉商們霸道,不給秦商活路,這件事做完,塞外也就平靜了。如果能蕩滅崆峒,或許你可以佔據這裡。”

阿九眨眨眼睛,點點頭,露出笑容:“或許,下回見面,公子就該稱呼貧道爲賀真人了。”

“希望如此。”

阿九走了,帶著一萬兩的銀票一個人去了山西,他希望這是他最後一次做事情。

疤臉秀才戴著面具,握著摺扇問:“公子,要不要加派一批人手?這筆買賣太大了,不保險,多一些人手也是好的。”

獨目的孔有奇點頭:“就是,我們弟兄還能爲公子做事。”

魯衍孟搖頭,輕嘆道:“派人過去,瞞不過阿九,他心裡會生彆扭。外地人多了,晉商就會警惕,阿九一人足夠了。再說,弟兄們已經累了,該過過清閒日子了。”

爲了敲開平遙堅城,魯衍孟提前落子,魏忠賢也沒幹等著。抽出三百戶匠戶直接將張家灣的作坊擴大一倍,這裡已經有七百戶匠戶,三千餘人,也免了其他任務,以滿足神機營訂單和朱延平所需爲主要任務。

只要朱延平得手,最少一千萬兩的白銀就能入手,國朝最大的財政壓力就能得到緩解。

而且,這一次廣義營的事情讓天啓心裡長了根刺,準備在京畿範圍內的薊鎮、天津鎮、宣府鎮之外,再設立昌平鎮和保定鎮。這都是需要銀子的,銀子一步砸到位,就能練出好兵。砸不到位,等於花錢養了一幫農夫。

再說平遙城,這是一個縣城,可城牆比起太原來,也不差多少。因爲平遙城是明初時建立的,起初是北伐軍的前進重要據點,後來朱元璋準備在這裡給某個兒子建立王府,自然將城牆修的要多堅固有多堅固。

後來平遙封藩的計劃落空,但平遙城已經修建好。再後來,晉商們自己花錢保養著這座堅固的烏龜殼,整個平遙城,真的非常難打。

城牆不好攻,城內晉商各大家族一家家聚在一起,高牆院落修的跟戍堡有一拼。每個家族,依靠青石青磚,修建的和迷宮一樣,太難打了。

此時的顏思齊,苦巴巴在宣武門大街的一家酒樓裡喝悶酒,這朱延平實在是不好找,好不容易追到京師,結果人家在承天門接受皇帝的罰站面壁。可他真的拖不起,越拖,他敗亡的可能性越大。

他已經通過福建的老鄉陳如鬆弄明白了朱延平做下的事情,哪怕再等半個月,他也要等。哪怕朱延平只幫他取得貿易資格,他就能盤活局面。

如果能拿到臺灣鎮總兵的官印,他就敢依靠臺灣,一路打到日本。

另一頭,滄州鎮虜衛城。

蘇成帶著北上的弟兄們,順著淨河一路來了這裡。

“張兄弟,那就是我們家主的基業,鎮虜衛城!”

簡易碼頭上,蘇成穿著坎肩,頂著烈日瞇眼,齜牙笑著,左手抱著兩歲的兒子,右手指著。

張天賜端著望遠鏡,道:“好地方,好氣魄!”

朱延平的堂兄朱二郎雙手叉腰,也是咧嘴笑著:“張大哥,這地方一片荒蕪,看樣子衛城不修牆,怎能算是好地方?”

“你不懂,這裡真是好地方。只要能將鹽鹼沼澤改良,千里平原沃土,又有淨河灌溉,臨海多雨,怎麼不是好地方?再說,如今火器日益強大,再厚的牆也能轟開。與其費力修牆,不如練出強軍。打防守,是沒出路的。只有野戰,才能取得勝利。”

隨行的王一經點頭,摸著八字鬍笑道:“自古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城牆終究是死的,人爲牆,衆志成城,不論進退,誰能擋?”

作爲純正的戚家軍骨血遺脈,王一經有這個豪氣和底氣。戚家軍最重軍紀,軍法催動,人牆前進,任何擋在面前的雜碎,都能碾成渣渣。

朱二郎撇撇嘴,這地方哪及得上太倉繁榮。

朱延平在北方闖下好大的基業,又是一家之主,連蘇成這個過繼給外姓的子弟都在跟著拼打,本枝血親子弟如果不出來拼命,連鄉親們都會看不起。

以前大家是破落軍戶軍餘,沒那麼多講究。如果這個家主的位置能讓出去,朱延平的父親早就送出去了。

現在不一樣,朱延平這個家主完全可以說是憑著一己之力開創了一番家業,如果族裡還不出人手,這就是對祖宗的不孝,對子孫的不負責。

秦朗帶著留守的軍士,拿著賬簿對賬,計算一番後畫押蓋印。

這回蘇成帶到南方出售的牛馬羊只總共賣了七萬兩,朱延平與衛裡平分。這七萬多兩又全買了蘇滬的紡織品,運了上來,通過孟家渠道能賺到十萬兩。大家都是投了錢的,按著比例分紅就成了。

秦朗就是對賬,帳能對上,能經得住衛里人推敲就沒問題。

本來不可能這麼快,太倉各家的仿製品都是有固定渠道的,這回是剛剛致仕,載譽歸鄉的王在晉牽頭,張溥的張家響應,帶動士紳們以九成市價一口氣吃下了牲畜,以人情價賣了紡織品給蘇成。

這種人情買賣只有一回,是吳地士紳給朱延平的扶持,這就是鄉黨互助扶持的規則。

秦朗撥打算盤,繼續算著,如果以後光是南北販運紡織品,利潤能有兩成。如果北方朱延平有店鋪,不算投入,利潤能有三成。

如果這批貨,能販賣到塞外,利潤能有五成。以物易物,換成牲畜只要入塞,利潤會有一倍。只是,牲畜容易生病發瘟,這種貿易風險太大。牲畜商路跑得越遠,利潤高的同時,風險也越大。

而這一切利潤有一個基礎,那就是朱延平的實力和人脈,否則一路上的剋扣,足以讓利潤平白減少一半。利潤少一半的同時,風險高了不止一倍。

蘇成走過來,拿了個梨子啃一口,問:“秦先生,難道有不妥的地方?”

“沒有,我在想如何運作,才能穩定住這條紡織商路。”

秦朗說著,讓副手收拾筆墨賬簿,問:“蘇州的貨源以後能有多少?”

所謂的商路,就是貨源和銷售途徑。

“王家、張家看好家主前途,這兩家佔了大頭。以後在太倉每兩個月,能擠出三萬兩的貨,一年是十八萬兩,期限三年。”

沒有任何的字據,憑著的就是雙方的信譽。

秦朗使了個眼色,和蘇成在河邊走著,沉吟片刻道:“正好夠我們週轉,這批貨物我準備提走三成,先發給衛裡。這樣,衛里人能得到看得到的錢,不管自用還是拿出去換東西,都是他們的事情。一能讓他們消減疑心並擁護東家,二來,減少他們在貨物中的本金,以後的買賣,東家這邊就能佔到七成利潤。”

湊上來的朱二郎問:“爲啥不全發下去,這樣以後利潤就全歸我家三郎了。”

秦朗看一眼朱二郎,看向蘇成一笑:“我想,蘇將軍應該知道其中的關竅。”

蘇成緩緩道:“懂一點,家主佔七成正好,一成給軍官將佐,兩成給衛裡軍戶。日子久了,大家就成了一家人。”

秦朗頷首,望著河水,良久才說:“衛裡的弟兄,軍心,人心,這纔是東家的根基。沒有鎮虜軍,東家就如同沒了一條腿。另一條腿再健壯,也是跑不起來的。二十四日,京裡就出了事情,如果沒有鎮虜軍的弟兄,東家縱有通天之能,也破不開局面。”

朱延平想的很簡單,有錢大家一起賺,大頭在他,由他掌控。這樣在軍事上,財力上,就能雙重控制住鎮虜衛。

可他想不到,鎮虜軍會被源源不斷的商業利潤,刺激膨脹到什麼地步。

入夜,朱延平坐在馬車裡回孟府,他終於自由了,準備好好洗個澡,睡睡暖炕。那邊曹少欽也自由了,他監刑,過往的官員的眼神如箭,能刺死他。

“老爺,有位顏先生持貼來拜。”

樓靖邊雙手捧著一疊帖子,朱延平拿起來一看,有袁樞的名刺、登萊總兵沈有容、東江鎮總兵毛文龍,就連劉行孝的名刺也有一張,還有一張是陳如鬆的,除了名刺還有配屬的介紹信。

什麼人,能將這些人名刺搞到手?還讓他們寫信做介紹?

看看那個拜帖,寫著顏思齊三個字,沒有一點印象,有些疲乏吩咐道:“明日一早,我接待這位顏先生。”

第97章 宋應星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218章 疾如風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04章 被坑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3章 羞辱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0章 拒絕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44章 小公爺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56章 哪來的虎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9章 緊急調令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59章 歲末上第239章 登萊系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12章 算賬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90章 義從鐵騎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301章 更荒唐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92章 再相逢第56章 哪來的虎第92章 再相逢第73章 山東聞香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30章 名聲大振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57章 傳教士第16章 意外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18章 疾如風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89章 家丁難招第300章 荒唐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6章 戚刀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3章 進州城第124章 單于城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27章 夜有賊人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12章 袁樞第24章 拜衙門
第97章 宋應星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218章 疾如風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204章 被坑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3章 羞辱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0章 拒絕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44章 小公爺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56章 哪來的虎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9章 緊急調令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59章 歲末上第239章 登萊系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212章 算賬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90章 義從鐵騎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17章 戰鬥宣言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301章 更荒唐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92章 再相逢第56章 哪來的虎第92章 再相逢第73章 山東聞香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30章 名聲大振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57章 傳教士第16章 意外第91章 參將有召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18章 疾如風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89章 家丁難招第300章 荒唐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6章 戚刀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288章 大裁軍序幕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86章 地震,女奴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28章 宣大猛將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184章 捷報入京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3章 進州城第124章 單于城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27章 夜有賊人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112章 袁樞第24章 拜衙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杭锦旗| 茂名市| 青川县| 亳州市| 绥阳县| 望城县| 彰化县| 穆棱市| 铜川市| 偏关县| 青田县| 应城市| 巴青县| 岢岚县| 舒城县| 仙游县| 汉中市| 双柏县| 梅河口市| 永年县| 长岭县| 开原市| 天祝| 宣武区| 昌吉市| 甘谷县| 乐至县| 西平县| 垦利县| 泰来县| 太仓市| 外汇| 米林县| 南岸区| 广南县| 虹口区| 舟曲县| 虎林市| 都安|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