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

脫離宣府鎮後,朱延平才鬆口氣。

邊塞氣息凝重,讓人時時刻刻緊繃著神經,非常的壓抑。

繁華的京師,熱鬧的市肆,渲染著一種另類的寧靜,沒有戰事就是寧靜,不需要時時刻刻握著刀柄,就是寧靜。

在永定門東邊的右安門大街上,朱延平拋出一兩銀子拋給賣桃小販:“全買了,餘下的賞錢。”

小販掂掂銀錠子,腆笑道:“公子慷慨,這柳木筐就贈予公子了。”

朱延平笑笑,俯身拿起立在最頂尖的一枚紅彤彤大桃子,掏出手絹擦著桃絨,身後二十多名家丁分配桃子,餘下的被張文強連筐抱在懷裡。

捏軟桃肉,咬破桃皮吸著甘甜桃汁,朱延平漫步在永定門大街上。

他是走桑乾河水路,出發時落後於商隊,可還在趕在商隊前面抵達京師,估計商隊如今出了居庸關,應當在昌平州一帶。

京師實在是太大了,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又沒有住宅樓這種壓縮住宅佔地面積的神器,建築又是崇尚各種佈局,所以十分的寬闊。

出右安門大街就是橫向的菜市大街,菜市大街與騾馬大街之間的路口北邊就是宣武門大街,朱延平還想去首善書院轉轉,找史可法聊聊。

史可法被左光斗收爲學生,又是他所認識不多的東林人,有必要接觸一些,瞭解一下東林上層的想法。

就在宣武門大街上,遇到了曹少欽,曹少欽一身靛藍曳撒紋飾飛鳥,做尋常貴公子打扮:“朱將軍,我家老爺關心塞外之行,派肖管事在內城等候。”

廠衛的耳目真夠靈敏的,兩人一路聊著塞外及宣大事情,進了宣武門後,朱延平打發蘇成領著家丁們去魯衍孟那裡等著。

整個京師人口上百萬,其中和尚道士不下萬人,其中最多的是和尚,不說禪宗,光藏傳密宗喇嘛最多的時候高達兩千人。現在喇嘛沒多少,多數被打發到蒙古去了。

其中,和尚人口比道士多十倍不止,有名的佛寺數不盡數讓人己都記不住,而道門的廟觀則十分的稀少,有名的無非玉虛觀、朝天宮、靈濟宮、靈佑宮、太平宮這麼五座。

靈濟宮是總管天下水神龍王的,靈佑宮是管天庭正神和各地土地城隍,真正算是道觀的只有一個玉虛觀。

靈濟宮在皇城西安門出口南處的安富坊最南端,與衍聖公府隔著宣城伯府。

北城本就沒有多少閒雜人等,畢竟這裡住著的非富即貴,一般人也進不去。

靈濟宮的道童朱延平看著,總覺得不對勁,都是練武人。

又沒有多少香客,與鬱鬱蔥蔥氣勢頗大的靈濟宮十分的不協調,看著巍峨的牌坊上‘昇平人瑞’四個泛著暗色的鎏金大字,朱延平嘆一聲:“道門勢微,不過這樣也好,難得清靜。”

曹少欽點頭,在前引路:“可不是?還是道門讓人省心,佛門不安分,白蓮教、聞香教蠱惑人心,就像牛皮癬似的。還有耶穌會,老爺開恩許他們建了個十字寺,每隔七日信衆聚會,每次都得派人看著。”

說著曹少欽一笑:“錦衣衛的兩個幫閒去的時間長了,竟然信了十字架那一套,錦衣衛的田督公臉丟大了,全給剁了。”

錦衣衛最低編制是校尉,人手不夠就會遴選錦衣衛軍餘子弟爲幫閒,算是臨時工。

朱延平也是笑笑,兩人順著臺階來到正殿前,這裡供奉著南唐二王徐知證、徐知鄂。

成祖朱棣出征,因疲憊勞累,身患疑難痼疾,雖經用藥百計,也沒法子。病情不見好轉,相傳某日,他夢見“二王”施濟妙藥,於是尋方敷服,身體痊癒。於是在二王舊地福建和京師修建祭祀道宮,賜名靈濟。

靈濟又是水神敕封的通用頭銜,如靈濟侯等等之類的,靈濟宮因爲成祖的敕封,有資格管理天下水神,成爲管理道門的道錄司下屬機構,與道錄司對應的僧錄司。

正殿前朱延平駐步,看著殿中跪拜女子的窈窕背影,見了女子髮式一愣,搖搖頭跟著曹少欽從側門而入。

一路來到一排客房前,隨行的道童止步,曹少欽展臂,有些緊張囑咐道:“朱將軍,裡面那位是我家老爺跟前紅人,萬萬不可得罪怠慢了。”

“放心,我身上又沒甲,別人碰一下就發作。”

朱延平拱拱手,進入這間客房,曹少欽將門關上。

那個圓臉的肖少監也是一襲靛藍曳撒,盤坐在鋪著竹蓆的炕上,面前擺著小桌,上面鋪著一冊書,翻閱著。

眼皮一擡,肖少監也就是天啓指著面前道:“坐吧,一路風塵,本不該如此打攪。只是朱將軍塞外之行收穫頗豐,家裡老爺喜悅。想知道一些具體的情況,就遣咱來問問。”

“不敢言累,塞外之行確實不小,白花花的銀子面前,沒人會覺得累。”

朱延平脫了布鞋,盤坐在天啓面前坐的端莊,他覺得這就是一次述職,態度要端正。

“不必拘束,就是問問話。”

天啓倒了一杯涼茶給朱延平推過去,合齊桌上的書,封面上《資治通鑑》四個字,推到一旁問:“登萊袁軍門早年有三邊封鎖大計,至今難以奏效,此次塞外之變,運作的好便能貫徹三邊封鎖大政。朱將軍去了一趟塞外,覺得這商路如何?”

朱延平端著茶水飲一口,醞釀語句:“蒙古人口約在三百萬,邊塞所見牧民多仰慕塞內百姓生活。因藏傳密宗在蒙古開枝散葉,牧民多受貴族苛政,雖有牛馬羊羔無數,卻無一頭是牧民所有。故而生活貧瘠,便嚮往密宗所說的輪迴轉世。導致性格平和懦弱,不復其先祖之勇悍。”

天啓皺眉,感覺朱延平答非所問,耐著性子。

朱延平想了想,繼續說:“以前的蒙古人是狼,那現在就是羊。故而奪取塞外商路,蒙古人這裡只要滿足其所需,就不會生事。朝廷主要的麻煩有兩個,第一是晉商操縱的輿論,第二就是河套賊。至於插漢部,我聽說了一件有些匪夷所思的消息。”

天啓這才露出笑容,道:“但說無妨,咱就是個傳話的,惹我家老爺生氣的話,咱也不敢直說。”

朱延平點頭道:“土默特部在單于城的管事斯欽巴日酒後曾言,說是插漢部頂不住建奴再三的掠奪,有不少頭人想要西遷躲避建奴兵鋒。不過林丹汗性格執拗,不服建奴曾經對他的侮辱。可見插漢部上下離心,沒有信心也沒有士氣。故而奪取塞外商路,插漢部這裡不是問題。”

天啓點頭,問:“既然插漢部中看不中用,那朱將軍覺得每年撥下去的四十萬兩插餉,是否妥當?”

搖頭,朱延平道:“哪怕插漢部再無用,插餉也要撥下去。沒有朝廷的接濟,林丹汗必然失去支撐,插漢五部也會分崩離析。甚至會懾於老奴兵威,而轉投老奴。”

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朱延平指頭蘸著茶水在炕桌上勾畫出東北地圖說:“去年朝鮮王室政變,與老奴眉來眼去的李琿被刺瞎雙眼軟禁,新上來的李倧鼓動政變的理由就是李琿忘恩負義,不念朝廷再造之恩。但李倧也不值得信任,畢竟隔著建奴,朝廷也不好管制朝鮮。遠親不如近鄰,說不好也會和李琿一樣,和老奴這個鄰居攀關係。”

“因此,裁撤插餉,插漢部潰散後,建奴失去北部壓力,朝鮮壓力自然倍增,說不好朝鮮也會投入建奴賊船。插漢部與朝鮮一北一南鉗制著建奴,再算上遼鎮,三面爲敵,建奴縱是能打仗,也因其人口匱乏而無法佔據太多的土地,如寧遠城就是如此,老奴得了也不敢守。”

“一句話,一年四十萬兩插餉換兩個圍困建奴的藩籬,值。”

天啓摸著下巴,笑說:“我家老爺也是如此想,沒有東江鎮毛帥在側虎視眈眈,說不得朝鮮早就投身賊營。那麼朱將軍,你認爲朝廷能否一舉奪取塞外商路?”

“難,此次塞外事變,與晉商交好的蒙古諸部、河套賊必然有所反應。能否獨佔商路,取決於邊軍戰力。我一路推算,認爲河套賊緩過神來必然寇邊,若相持不下,無法一舉擊潰,那麼蒙古各部也會興兵,來和朝廷要點好處。”

輕嘆一口氣,朱延平道:“整個宣大軍,我看來看去,只有盧巡按麾下的標營有戰力,其他的只能守邊,無出擊的勇氣和物資支持。好在延綏鎮楊總兵是沙場宿將,不懼河套賊作亂。打贏了也是治標不治本,只有抄了平遙縣,才能真正奪取塞外商道。”

天啓輕哼,笑道:“平遙縣,不好動,動了山西必亂。”

朱延平也露出笑容:“在平遙,據說十萬不算富。朝廷缺錢,我覺得抄了平遙,可得千萬兩之巨。足以填平朝廷虧空,緩解百姓稅賦壓力。”

天啓摸著下巴,雙目綻光道:“千萬兩,真是動心,朱將軍可有好法子?”

低頭想了想,朱延平伸出三根指頭,雙目也是光彩閃爍:“朝廷不好動手,可塞外馬賊好動手。如果肖少監能說動咱們的老爺,許我三千鐵騎,我便能擊破太原鎮兵馬,順黃河從長城老牛灣突入塞內,一路疾行直抵平遙,爲老爺抄了平遙。”

天啓眨眨眼,問:“太原鎮有兩萬戰兵,衛所軍也有五萬,你打得過?”

“兩萬戰兵能有一萬人就不錯了,衛所軍如今荒敗,算不得數。”

朱延平把握十足,天啓點點頭道:“這事咱會給老爺說道說道,如今朝廷缺錢已到了寅吃卯糧的地步。估計可行,朱將軍有什麼準備給咱說道說道,咱也爲將軍出把子力氣。”

“肖少監,我如今有五百家丁,薊鎮遊擊將軍張榜善於統軍,此次出塞的薊鎮兒郎都是好手。我們這幫弟兄合起來,算上袁樞的人馬,能有兩千騎。塞外歸附的虎大威、猛如虎也是驍將之姿,麾下也有千騎健兒。就我們這三千騎,好生操練,入冬後,我就把這件差事辦妥了。”

天啓笑容滿面,呵呵發笑只覺得肚子疼,皇帝做到他這個份兒上的,估計也沒幾個,像兩個賊頭子商量著打劫,實在是好笑:“好,朱將軍靜待佳音。”

見這位肖少監翻開《資治通鑑》,一個宦官讀什麼史書?

朱延平識趣辭別,出門與曹少欽,在走廊遇到之前正殿那女子帶著兩名秀麗少女,這女子身形高窕,身著素色襦裙,淺藍色的抹胸鼓鼓脹脹,而面容、氣質更是讓朱延平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楞了楞,讓開道路側身,只覺得淡淡馨香從面前吹過,渾身皮膚緊繃寒毛根根炸起,更是感受到血液在渾身各處洶涌澎湃的衝擊力,一浪接著一浪。

良久,走到偏門前朱延平回頭一看,不見了那高窕女子身影,一嘆:“誰家兒婦,竟此般動人……”

噗嗵!

過門檻兒的曹少欽失足摔倒,縱然武技不俗,也直愣愣的以臉貼地。

我的老祖宗吶,您活膩了,咱還年輕著呢!

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97章 示威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70章 噩夢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38章 準備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98章 合金策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301章 更荒唐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300章 荒唐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34章 密議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63章 密信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7章 譁變!第239章 登萊系第150章 刺蝟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3章 窮途末路第10章 征途前夜第38章 準備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84章 司禮監第300章 荒唐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9章 緊急調令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310章 紅與白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65章 新開始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9章 善後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04章 被坑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30章 名聲大振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93章 那一夜第32章 士紳勞軍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80章 李園圖紙第90章 義從鐵騎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85章 夜戰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3章 羞辱
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97章 示威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70章 噩夢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38章 準備第132章 楊漣作死第98章 合金策第291章 一起上賊船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301章 更荒唐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300章 荒唐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34章 密議第242章 內閣首輔下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263章 密信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7章 譁變!第239章 登萊系第150章 刺蝟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3章 窮途末路第10章 征途前夜第38章 準備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84章 司禮監第300章 荒唐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9章 緊急調令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310章 紅與白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08章 恐怖的科學家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65章 新開始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29章 善後第216章 輿論攻勢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53章 道門劍客第211章 瞞天對引蛇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04章 被坑第191章 談武論道第30章 名聲大振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51章 禮單攻勢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93章 那一夜第32章 士紳勞軍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80章 李園圖紙第90章 義從鐵騎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172章 這是個危險的年代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85章 夜戰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20章 晉地三難第13章 羞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金塔县| 胶州市| 寿宁县| 闸北区| 炉霍县| 炎陵县| 兴宁市| 麻栗坡县| 札达县| 江城| 澄迈县| 武川县| 祁连县| 泗洪县| 浦东新区| 若尔盖县| 调兵山市| 金川县| 大宁县| 资中县| 博野县| 凌海市| 英吉沙县| 赤峰市| 土默特左旗| 林芝县| 镇康县| 共和县| 湄潭县| 盐亭县| 楚雄市| 延津县| 罗定市| 衡山县| 江西省| 育儿| 佛坪县| 迁安市| 左贡县|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