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7章 受賞

“上喻,錦衣衛千戶朱延平忠貞體國,勇於任事。輸良馬二百匹於太僕寺……”

高臺上,曹少欽先念升賞朱延平的詔書,其次纔是順手幫兵部唸了部文。

給朱延平賞賜的名義是他捐了二百匹良馬給太僕寺,按規矩這麼多馬匹可以給個監生名額,並給個七八品不拿工資的散職就能打發了。

可朱延平已經有了監生身份,還有一個校尉級別武散階,而且出塞利潤朱延平讓出去三四萬兩,還幫天啓出了一口怨氣,這賞賜就有了說法。

於是,朱延平現在武散階是從四品宣武將軍,武勳正五品驍騎尉,由世襲錦衣衛千戶轉升鎮虜衛指揮使,妥妥的正三品。

這種連官服都不配發的正三品武職,也這麼容易掛到腦袋上,可想而知這個正三品武職的水份有多麼的大。

武散階和武勳交替,代表資歷和功勳,與架空的衛所體制職位組合在一起,有一種軍銜的作用。文官也有文散階和文勳。

文武散階頂級從一品和正一品,都是榮祿、特進榮祿及光祿大夫。

文武勳,正一品都是左、右柱國,從一品是柱國。

其中,武散階簡單劃分來說,正二品由低到高是初授驃騎將軍,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從二品是初授鎮國將軍,升授定國將軍,加授奉國將軍。下面依次就是正三品三昭將軍、從三品三遠將軍、正四品三威將軍、從四品到從五品是武字將軍號六副,正六品及以下則是二信、二忠校尉。

這些將軍號只表示榮譽和資歷,不像四徵四鎮或討虜平賊這樣有明確職責的將軍號,越少不輕易送出去的將軍號,越是珍貴。

一個武將,最得意事情除了軍功封侯或馬踏敵都外,就是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將軍號。就像橫野將軍會讓人想到徐晃,翊軍將軍會想到趙雲,或白馬將軍公孫瓚。天策上將李世民,或者千牛衛大將軍李元芳及上將潘鳳之類什麼的……

隋朝的將軍號最爲氾濫,十威十明十壯十昭等等,多的讓人看了迷糊。

如今功勳不顯,雖然重軍功,重的是軍功帶來的資歷,而不是功勳本身。文武散階及文武勳,只能做一個資歷的參考,失去了地位的體現。

文武散階可以看作升官任職的資歷標準,那文武勳就重要多了。大明朝冊封的侯伯,除了靠女兒的皇戚之外,文武大臣想要封伯封侯,除了立下大功外,前置要求就是文武勳要達到左柱國。

如果是同爲正一品的右柱國,抱歉,會升爲左柱國,再給不少的賞賜,比如萌子弟爲官,給錦衣衛世襲軍職或監生名額。之前的趙彥,就是這種情況。

朱延平想要獲得爵位,武勳方面要早作準備。以後立功了可以少其他賞賜,專門提升武勳。別說這都是朝廷決定的,各種賞賜朝廷在推敲的時候,都會考慮受賞之人的態度。

畢竟每個人都是有關係網的,自己不在京,京中的後臺會幫忙爭取,或轉達意見。

相對於朱延平收穫,張榜就得到了五十兩雪花銀賞賜,萌子侄一人爲錦衣衛世襲校尉。

沒錯,張榜就撈到了這麼點東西,僅僅是個錦衣衛最底層的位置。這就是背景和人脈的重要性,這種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衛所制再衰落,那也是軍官世襲。

張榜也是靈山衛世襲千戶,可這是從他們祖父那一輩才從民戶投軍,立下軍功後賞賜的世襲千戶身份。可朱延平祖上打明初開始就是軍戶,哪怕一直軍戶,不算魯衍孟、崔景榮、成基命帶來的加成,傳統的衛所世襲軍官們,認可朱延平的傾向也是多於張榜。

五軍都督府管事的文官擔任的都督府僉事,可都督們也是能說話的,只是沒有決定權。

說白了,軍戶們都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後代,祖先們都是抗元的義士,香火情一直在。他們反對文官剝奪五軍都督府的職權,反對兵部總攝軍事,也反對民戶從軍。

至於袁樞,則什麼賞賜都沒有,因爲袁樞不要。他哪怕有個一官半職,只要步入朝廷的體系內,立馬就會戴上東林的帽子。

還有陳雄這個錦衣衛總旗,因爲範永麟這樣的重要人物自盡,但也有苦功,升了個百戶。

在場的軍士,一律編入鎮虜衛爲軍戶,鎮虜衛從大同東路天成衛改遷到河間府滄州東八十里築鎮虜衛城。

至於原來的鎮虜衛世襲軍官、軍戶、軍餘們,則繼續待在天成衛,依舊掛著鎮虜衛名頭,多設置一個衛僉事,如鎮海衛的衛僉事陳世清一樣。

唔,原來的鎮海衛就是這麼搞的,從太倉衛變成鎮海衛,然後遷到福建延平府,留在太倉的就是個骨架子,沒啥意義。

這也是明中期的變動,擱到明初衛所改遷他地,軍戶要跟著遷移,沿途會熬死不少老弱。

受了賞賜,朱延平免了下午的操練,讓軍士們早早休息,好明日搬家。

張家灣最有名的梅樓裡,朱延平設宴招待曹少欽與楊御藩。

曹少欽這個東廠的骨幹在場,楊御藩表現的十分拘謹,生怕惹曹少欽不快。他家十世將門,軍中關係錯綜複雜,更是不敢隨意結交宦官。

自然,他與曹少欽也就沒什麼交情。

然而朱延平冷落曹少欽,一個勁兒詢問楊御藩神機營裡的裝備,讓楊御藩這個比朱延平小兩歲的副將很是尷尬。很想回答,又怕搶了曹少欽的風頭,不想回答,又擔心惡了朱延平。

朱延平不能得罪,當年的山東事情,指揮作戰的趙彥一家子被魯衍孟收拾的支離破碎,他父親楊肇基更是平賊中堅也是見死不救,萬一魯衍孟遷怒過來,沂州楊家也擔待不住。

“營中的火器花樣繁多,各有用途,只是炮隊有一些疑難問題。”

楊御藩回答著,觀察著曹少欽:“如朱將軍所說,炮隊習慣於佛郎機火炮,畢竟用了一百多年,各方面技藝嫺熟。只是佛郎機火炮射程不足一里,開花彈十發三炸,威力遠不如將軍炮。只是將軍炮鑄造艱難,又易炸膛,不受將士們信賴。”

朱延平舉杯與身旁的曹少欽對杯,對桌對面的楊御藩示意,仰頭飲一口道:“難道就沒有一種能大規模列裝的火炮?”

飲了酒,楊御藩見曹少欽只是吃菜,便搖頭道:“難,精造的火炮性能優異,不差夷人多少。可北方以煤炭冶鐵多脆,遠不如南方竹炭冶煉的鐵韌性好。就連將軍炮,也過時了。新造的大將軍炮固然威力大,也堅固,可一門兩三千斤重。做城防火炮尚可,隨軍調轉,受限地形,並不適用。”

與火銃一樣,明軍對火炮的要求也是高精度,加上兵部造的赫赫威名,導致火炮炸膛率提都不能提。很多火炮填裝時,只敢放三分之一的火藥,否則就會炸膛。但這麼點火藥,縱然是新式火炮,射程也不如老式火炮。

就連開花彈,引爆的成功率也令人堪憂。

果然,朱延平驗證了自己的猜測,可他並不準備糾正明軍點錯了的技能樹。要糾正,也該他親自來糾正,其中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

曹少欽聽的煩了,給楊御藩使了個眼色,楊御藩當即起身告辭。

“世代將門子弟,打仗倒是好手,只是膽量未免太小,拖泥帶水不乾脆。”

揮退服侍的隨行小宦官,曹少欽換了大碗倒酒,埋汰楊御藩。

朱延平將魚盤放到自己面前,吃著:“人家家大業大,哪敢得罪曹兄?對了,京裡最近可有趣聞?”

曹少欽將酒碗推過去,齜牙一笑:“有,崔呈秀也將自個兒的鬍子剃了,說是廠公無須,他怎麼敢蓄鬚?剛調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就去找楊漣這個左副都御史。楊漣以爲是崔呈秀派人動的手,兩個人在都察院打了起來。”

接過酒碗,兩人對碰一口飲盡,朱延平擦著嘴角:“有意思,老爺怎麼處置的?”

“各罰俸三月,都成了京都笑談。那日,你真該將左光斗、**星、高攀龍這夥人的鬍子都給一併削了。再讓顧秉謙、周應秋也將鬍鬚剃了去拜訪這些人,那才就熱鬧。”

曹少欽笑吟吟說著,看著朱延平壓低聲音道:“咱們的老爺最近胃口不錯,也準了朱將軍的提議。說是會調撥一批工匠充實張家灣匠坊,多打造一些優良火器,以助將軍。”

說著努努嘴示意門外,曹少欽擠眉弄眼:“這位楊副將,就是來匠坊看看。如果以後匠坊運作的好,這裡能獲得兵部鑄造火炮的單子。火炮這邊按著良心造,也有許些微薄利潤。朱將軍,意下如何?”

吃了一口涼拌鹿角菜,好似脆骨一般在口中嘎吱作響,嚥下後朱延平笑問:“老爺許我鎮虜衛擁有火炮?”

點頭,曹少欽道:“既然遷到滄州,自然可以擁有火炮。不過,騎卒只有這兩千。步卒最多五百留守,兵力不能再高了。火炮這邊,將軍炮過於沉重,不利於輕騎行進。老爺許了二十門佛郎機火炮,將軍用心造炮,轟開平遙縣城應當不難。”

佛郎機火炮經過百餘年不斷的優化,最大的優點就是輕便、高射速,以及難得的穩定。

這種火炮分母炮和子炮兩種,母炮就是炮身,炮身後裝,子炮就是一個提前裝好火藥和開花彈的彈倉,一手就能提起來。使用時放入母炮後膛卡槽,固定後就能發射。

這是最原始的子母炮,還有進階版本如左輪手槍一樣的子母炮,打一炮轉一下底座更換彈倉,又能打一炮。

有子母炮就有子母銃,子彈這個名詞就出現在這時候,也是最原始的後膛裝步槍。鉛丸與彈倉一體,彈倉可以理解爲子彈殼。因爲後裝的子母銃漏氣嚴重,鉛彈打不遠,也就被淘汰了。

明顯的點歪了技能樹,這種例子太多了。

神機營的炮隊連炮鏡都有,火炮普遍都有校準的炮耳,如果火炮性能可靠,炮手嫺熟,完全可以制定好座標,在夜裡開炮。

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195章 斬俘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98章 平戎臺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9章 善後第79章 家宴第52章 二月春寒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112章 袁樞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222章 炮戰第119章 欺詐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2章 行軍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50章 刺蝟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48章 熊廷弼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95章 斬俘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9章 善後第294章 平戎服第14章 操練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125章 談買賣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10章 征途前夜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90章 火棉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92章 再相逢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42章 蘇州最強第89章 家丁難招第87章 產業第203章 應社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66章 正陰陽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45章 大聖歌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30章 晉商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4章 拜衙門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15章 軍心不穩第61章 投名狀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40章 麻煩了第67章 共謀富貴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76章 援軍!援軍!
第42章 蘇州最強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195章 斬俘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0章 征途前夜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98章 平戎臺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64章 國事艱難第264章 大理寺三人組的坑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9章 善後第79章 家宴第52章 二月春寒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112章 袁樞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222章 炮戰第119章 欺詐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32章 士紳勞軍第12章 行軍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50章 刺蝟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187章 會爆炸的護身符第248章 熊廷弼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76章 雙鶴書院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195章 斬俘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29章 善後第294章 平戎服第14章 操練第118章 出塞設計第125章 談買賣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10章 征途前夜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46章 邸報惡訊第290章 火棉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92章 再相逢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42章 蘇州最強第89章 家丁難招第87章 產業第203章 應社第169章 虎符與將軍號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66章 正陰陽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47章 坑遼計劃第45章 大聖歌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130章 晉商第26章 夜宿濱河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24章 拜衙門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74章 延綏告急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1章 一場交易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15章 軍心不穩第61章 投名狀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40章 麻煩了第67章 共謀富貴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176章 援軍!援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探索| 呈贡县| 昌江| 西青区| 大田县| 台安县| 鹤峰县| 新河县| 思茅市| 肃宁县| 商水县| 大港区| 赞皇县| 吉首市| 伊宁县| 唐山市| 吉林省| 荆门市| 绥滨县| 叶城县| 儋州市| 广饶县| 西充县| 高陵县| 寿阳县| 阿克陶县| 托克逊县| 临桂县| 东丰县| 资中县| 永济市| 梁河县| 五峰| 洮南市| 海丰县| 温州市| 荥阳市| 义乌市| 炎陵县|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