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6章 童心未泯

滄州北,依運河而生存的興濟縣。

運河與官道並行,官道上牛馬車居中,兩側騎卒護衛,一路蜿蜒似乎見首不見尾。

滄州知州玄默,被鎮虜軍嚇了一跳,京師重地哪有這麼行軍的!

人人披甲,挎刀握槍,你這是去參加初秋諸軍大校,還是去打仗?

兵部的調令被玄默翻來翻去,找不到一點紕漏,只能還給朱延平,多囑咐幾句小心行事,別莽撞給靖之公找麻煩。

成基命與東林高層有矛盾,作爲成基命的半個學生,玄默知道成基命的地位很尷尬。東林威風時,成基命不會有好處;東林倒黴時,成基命也會被牽連。

成基命是北直隸大名府人,玄默是天津靜海人,兩個人都是北直隸人。在朝中官位被南方系把持七成的情況下,北方人自然也會彼此有一些默契。

運河上,顏思齊端著望遠鏡看著這支北上的軍隊,露出笑容對左右親隨道:“強軍!這是晉唐行軍法!”

司馬氏的晉,李唐,發揚光大的是李唐。用大量的牛車運載軍士,這是李唐的精銳部隊待遇。可以披甲直接參與戰場,解緩體力流失,可以隨時作戰。若物資充沛,完全可以晝夜不息行軍,機動力十分之高。

“是朱延平!掉頭,跟上!”

顏思齊看到軍隊正中的將旗,立馬大喝。可運河上南北交錯的船隊各走一邊,哪有給他掉頭的餘地,停都停不下,更別說掉頭。

“大哥,只能去滄州掉頭,河中週轉不開!”

“靠岸!”

南下的船靠岸只能去岸左,想靠到右岸必然會造成運河秩序混亂,顏思齊等人海上縱意慣了,違反規則向官道所在的右岸靠攏,當即北行的船隻躲閃不及,兩艘大船撞在了一起,好死不死,附近正好有興濟縣漕兵,不把這個事情搞定,顏思齊別想抽身。

馬車上,朱延平坐在大椅上,不斷有飛騎送來公文,多是京裡來的。

魯衍孟、魏忠賢還有兵部,天津鎮、薊鎮、張家灣大營都有公文、書信送來。就連五軍都督府也有公文,各處立場不一。

朱延平的鎮虜衛,是此時最特殊的一支。這是新設立的衛所軍,不用上稅,上面也不給軍餉。平時的稅截流囤積在衛所,作戰時不拿上面的物資,就拿自身囤積的糧草頂上。

京中各軍立場鮮明,也有規定的轄區,兵部崔景榮不便調動,一來是沒必要調動,各軍乖乖待在轄區就是好消息。二來是,有些部隊不能調動,只有朱延平的鎮虜衛是自由的,態度也是不好揣摩的。

不僅是他,就連前鋒張榜也收到書信。而前方興濟縣的商會士紳們,正倉促準備著勞軍。

“回報張榜,全軍不可滯留,婉拒興濟縣士紳勞軍。告訴他們,我們鎮虜軍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今夜必須抵達靜海,後日傍晚我要在張家灣吃飯。”

按行程,從滄州到通州,走水路兩日可抵,步軍行進需要五日時間。朱延平沒時間通過滄州的士紳籌集運船,而且士紳同氣連枝,此時運船不好借,借了就等於站到了士紳、東林那一邊去。

快馬飛騎背上插著一桿赤旗,換了一匹馬朝著前軍趕去。

雖然只有兩千人,可全是車馬代步,隊伍拉的非常的長。車馬擠在一起,在八丈寬的官道上,必然會影響彼此速度,拖慢全軍行進速度。

所以,一輛輛牛車拉開五六丈的距離,都在疾馳。

非常的消耗畜力,只要兩天內抵達京師,這批牛有充足的時間休養。

從鎮虜衛城到京師,路程約有六百里,一日三百的行軍速度,朱延平還是有把握的。行軍速度迅猛,是評價一支軍隊的重要指標。

此時的明軍,遠距離調動,通常無法按期抵達,都是將領領著家丁先抵達參與會議。後續的部隊,纔會三三兩兩聚攏。真正能全軍同時抵達的部隊,之前有戚家軍,後有秦良玉白桿兵,以及李成樑的遼東鐵騎。

兩日抵達京師,這在朱延平看來不是問題,實在不行還可以夜裡行軍。北直隸一帶的官道保養的非常的好,夜裡行軍一輛跟著一輛,不會走散。

錦衣衛在各縣、各港灣的據點有更快的情報傳達方式,一隻只的信鴿出籠,撲騰騰振翅,將朱延平以及各軍的動態向京師回報。

皇城東廠直房,魏忠賢穿著蟒袍玉帶,一柄長劍放在桌案上,閉目養神。

“廠公,御史黃尊素拜見楊漣,兩人相談甚密,未曾探知內容。”

一名東廠檔頭稟報後,魏忠賢身側的劉時敏提筆寫下這條秘奏,緊接著一名檔頭疾步入內,大汗淋漓雙膝跪地喘氣:“昌平尤世威部,暫無動向。不過,馬場內正在遴選馬匹。”

“報!廣公,鎮虜衛朱將軍已率部抵達興濟縣,未作停留,拒絕興濟縣士紳勞軍。全軍將士行進中進餐,按行程此時已抵達青縣。”

魏忠賢睜眼,問:“從鎮虜衛城到青縣,是多少裡?”

“回廠公,鎮虜衛城到滄州八十里,滄州至興濟縣四十五里,興濟縣至青縣四十里。總共一百六十餘里。”

“從朱延平接到調令,這才大半日功夫,就行軍一百六十里,聞所未聞!”

魏忠賢說著,看向劉時敏問:“是不是,這個小崽子早有準備?”

劉時敏搖頭:“沒有,師侄這裡從未泄露。兵部那裡,也是崔部堂著急了,纔想到朱延平。而沿途暗樁,只負責保護楊天石,並不知楊天石任務。”

魏忠賢頷首,閉目道:“速速通報老爺,就說國之良將,正火速北上勤王。”

候立在一旁的李永貞躬身:“是,師叔。”

宦官們也是有傳承的,最簡單的就是幹父子關係,其次就是師徒關係,還有各種拜把子的幹兄弟關係。

李永貞提劍大步離去,趕赴乾清宮。

魏忠賢環視候立的二十四監頭頭們,幽幽道:“我們這些無根之人,想要立足,就講兩條。對上面的老爺,我們要忠;對朋友們,我們要義。忠高於義,沒有忠,再義氣,也是逆賊王安、魏朝那般下場。”

“都下去緩緩,到拼命的時候兒,別讓下面的小崽子們看扁了。”

“是,師叔。”

一幫太監頭頭們躬身,有呼喚師叔,有口呼師叔祖的,也有叫義父的,還有一幫宦官中的後起之秀,口稱老祖宗。

這幫人下去後,魏忠賢問:“張維賢那個老匹夫怎麼說?”

劉廷元出列拱手笑說:“英國公還在和弟兄們打馬虎眼,不過下面人機靈,將他家老幺從京師梅樓裡綁了。”

“嗯,勳戚們呢?”

“李漸涼帶了三十多家子弟,與家丁共約千號人,此時在西直門桃園飲酒。其他各家,並不動靜。”

魏忠賢眨眨眼睛,一嘆:“你去下面盯仔細了,一旦京營有變,立刻回報。若形勢緊急,先將勳戚們裹挾帶入皇城。不從者,殺。”

“是。”

劉廷元拱手,想了想建議道:“廠公,京裡錦衣諸衛有軍餘子弟八萬,開承運庫、武庫,最少可得五萬之衆。”

“不妥,刀槍發下去容易,收上來可就難了。再說,糧餉消耗巨大。用他們一時,沒有五十萬兩下不來。去吧。”

劉廷元再次拱手,轉身疾步離去。

片刻後,楊衰一身血腥氣進來,單膝跪地:“廠公,有人慾劫走汪文言,已被弟兄們殺盡了。汪文言此時,還在弟兄們掌控之中。”

“呵呵,沒了汪文言,楊漣做事還是嫩了些。”

魏忠賢搖頭笑笑,問:“通州如何了?”

“陳如鬆已控制通州,周遭有變,可保通州物資無虞。”

劉時敏提筆將魏忠賢與各人的對答記錄下來,這些事後天啓皇帝都要看的。

“報!”

一名檔頭跑進來,單膝跪地:“廠公,御史黃尊素離京,出東直門。輕車簡行,據暗樁來報,說是要尋鎮虜衛朱將軍。”

“呵呵,咱就知道,上回就沒將耗子抓完。讓他去,御史出京採風,誰能不讓他去呢?”

青縣,牛馬吃著草料,鎮虜衛將士就坐在牛車上吃著乾糧,不是尋常的大餅,而是麻花這種含油脂的高能量食物。河岸邊上,停靠著一艘運船,一袋袋的蘋果還未熟透,分發到下面解渴。

來不及燒水,朱延平也不準軍士喝涼水,就連井水也不讓喝。

咬著蘋果,朱延平看著追上來的史可法,史可法馬術不精,站在他面前雙腿打顫,衣襟染血,兩腿已磨出了血泡。

“我是奉令進京,我的行軍速度越快,兵部的評價越高,絕無可能故意滯留不進。我現在是一名將軍,對待軍令,只能服從。”

朱延平說著,將一沓東林中人的書信拿起,遞給史可法,嚼著泛酸蘋果:“史兄,在其位謀其政,屁股決定腦袋。諸公的好意,我只能婉拒。兵部的調令,讓我現在去遼東找老奴拼命,我也不得不去。哪能因爲京師危險,我就不去?”

東林不少人來信,來勸他這個成基命的弟子,告訴他京師危機重重,讓他別趟渾水。是他們傻,還是自己傻?

自己已經不是鬢角童子,自然不會天真。可他們呢?只告訴自己京師危險,一副爲你考慮的模樣,讓你別參與。連點籌碼都不說,未免天真的過分了。

史可法雙手顫抖著,翻著一份份書信,一目十行看完,擡頭問:“朱兄,這還不夠嗎?諸公承你人情,不論如何,事後都會補助朱兄所虧。”

搖頭,朱延平站起看著官道上延綿的牛車,和走動活動身軀的軍士,道:“不是夠不夠的問題,這是原則的問題。八月初一,我將會交出兵權,參與順天府鄉試秋闈。可我現在,就是一軍之將,我必須服從兵部調令。這是爲臣的本份,爲人的本份。若有一份兵部調令命我原地休整,我又何苦急衝衝跑到京裡去?”

史可法氣的發抖,朱延平分明是鐵了心進京,還說的那麼好聽。

這傢伙實在是太蠢了,東林諸公的書信已經是求他,已經在借你朱延平的人情。畢竟大家都是文人,要講點臉面。自然不會把話說的太直白,多少要婉轉一些。

口頭答應給你什麼什麼,未免上不了檯面。而人情,一堆的人情,足以給你想象不到的東西。可朱延平不瞭解東林內部運作的原理,他只認調令和擺明了的好處。

一堆東林人的人情,這是什麼東西?是一堆讚美的言辭,還是兩箱白銀?

況且,朱延平也有自己的顧慮。自己是奉令行事,哪怕老魏這回被打的落荒而逃。他一個奉令行事的將軍,最多就是奪職罷了。

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9章 夜行軍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48章 南京來人第285章 夜戰第26章 夜宿濱河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59章 歲末上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6章 戚刀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75章 刺殺任務第46章 邸報惡訊第35章 鴛鴦陣第130章 晉商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9章 善後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4章 操練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50章 刺蝟第3章 窮途末路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64章 國事艱難第43章 私軍家丁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57章 傳教士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35章 鴛鴦陣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17章 譁變!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32章 士紳勞軍第259章 歲末上第204章 被坑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12章 袁樞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9章 緊急調令第119章 欺詐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7章 夜有賊人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94章 木材廠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66章 正陰陽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98章 春怨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85章 夜戰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3章 進州城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章 形勢第265章 新開始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41章 全府震動第60章 錦衣緹騎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40章 爲難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章 形勢
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19章 夜行軍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48章 南京來人第285章 夜戰第26章 夜宿濱河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54章 送上門的左良玉第259章 歲末上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6章 戚刀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209章 張揚跋扈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75章 刺殺任務第46章 邸報惡訊第35章 鴛鴦陣第130章 晉商第258章 秋後算賬第234章 平遙民脂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29章 善後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4章 操練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150章 刺蝟第3章 窮途末路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148章 爲誰而戰第186章 宗室身份第64章 國事艱難第43章 私軍家丁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57章 傳教士第55章 野豬爲禍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35章 鴛鴦陣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17章 譁變!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41章 全府震動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269章 東江戰事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32章 士紳勞軍第259章 歲末上第204章 被坑第102章 魏忠賢發問第112章 袁樞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9章 緊急調令第119章 欺詐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7章 夜有賊人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94章 木材廠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24章 雪地決戰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66章 正陰陽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198章 春怨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85章 夜戰第114章 志在何方?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3章 進州城第5章 軍火販子陳世清第281章 曹少欽借兵第163章 檔案詭異第2章 形勢第265章 新開始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41章 全府震動第60章 錦衣緹騎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40章 爲難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章 形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通州市| 宁南县| 华安县| 宽城| 监利县| 黄冈市| 卓资县| 疏勒县| 金阳县| 布尔津县| 台南县| 祁阳县| 垦利县| 高安市| 友谊县| 三台县| 隆林| 日照市| 尼玛县| 伊通| 青岛市| 安龙县| 清远市| 洱源县| 义马市| 汉阴县| 本溪| 南木林县| 平阳县| 崇礼县| 都江堰市| 合山市| 潞城市| 遂昌县| 阜康市| 乌拉特前旗| 双流县| 东台市| 广州市|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