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3章 山東二害

當夜,朱延平所部駐紮德州,還未抵達禹城。--

現在的山東各處已徹底失控,官道上有朝廷的兵馬、也有聞香賊、山東乘機而起的世匪、活不下去的遼民、躲避兵災背井離鄉的百姓。

這些人真的不好分辨,可能之前是官兵,可能一眨眼之後就變成了叛軍。

歷史因素擺在那裡,當年跟徐鴻儒殺紅眼的叛軍主力是不能放歸民間的,這批降軍構成了山東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份額的軍力。也因爲這個歷史污點,這些降軍日子過的也很難受。

好在,聞香教元氣大傷,已沒有人能將各地教衆統合起來。

就連現在的教主王好賢也不行,當年他們計劃八月十五三方共舉,事泄。王好賢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捲了財物從灤州逃跑,於宏志在景州縮起腦袋,只有徐鴻儒在鄆城佔據梁山安置婦孺,帶著骨幹反了。

王好賢又見徐鴻儒打了官軍一個措不及防還稱帝,就急忙忙湊上去討論皇位的歸屬問題……

這樣一個人,天啓都懶得殺,只是流放了事。

聞香賊、世匪、遼民、百姓幾乎沒什麼差別,行軍過快在路上突然遭遇,會吃虧的。

按著稍稍正常一點的行軍速度,能保證所部戰力,也能讓一些人摸清自己的動向,進而避免不必要的戰鬥。

朱延平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聞香賊。

他現在來了,誰都會躲著他。上門找他掰腕子的人,不多,絕對是敵人。

是民是匪,在這個信息封閉的世道,有時候真的只是一念間的事情。

皇帝放他來山東,是讓他來徹底摧毀聞香教的,爲孟府報仇只是順帶。不是讓他來山東亂殺一氣的,這個底線要分清楚。

遊士任已快馬抵達歷城,與山東方面進行全面交接、磋商平亂事宜。

德州城,南城城樓。

朱延平並未入城,而是將指揮核心立在城樓,全軍依靠城牆立營。

燈火通明,朱延平細細翻閱先鋒虎大威的軍報,等監軍周道登看完後,說:“這一仗,周公如何看?”

“該打。”

周道登觀朱延平神態而說話:“山東糜爛,非一日之寒。齊魯之地,自開國便匪患不絕,白蓮妖邪屢屢死灰復燃。如此形勢下,山東三司當慎重從事,知小見大。然而一再姑息養奸,養虎爲患,不僅是有司官員不作爲,地方士紳也有過錯。”

他說著,跟著朱延平來到城牆邊上,享受夜風吹拂,俯觀車營燈火。

手扶在護欄上,朱延平點著頭:“確實該懲戒一番,可我想不明白,聞香邪人爲禍地方,士紳也多有受難,他們怎麼能忍得住?”

這一點,朱延平真想不明白,低頭看著營壘中燈火照耀的巡哨軍士。

看著朱延平側臉和微皺的眉毛,周道登撫須沉吟片刻,道:“將軍知其一,不知其二呀。聞香賊子爲害地方不假,可其中說道多了。”

“對於地方根深蒂固之大族,聞香賊不會輕犯,他們欺負的還是小胳膊小腿的商鋪,更多的還是欺壓百姓。這話說的難聽了,地方上政治清明,各有司各司其事,大戶人家擴張艱難。水渾了,纔好摸魚。”

朱延平扭頭,看著一臉靦腆微笑的老頭兒,眨眨眼睛笑哼:“確實,周公這話說到了點子上,這是大實話。地方不亂,宗族怎麼擴大?”

最明顯的一樣東西就是土地,百姓們要麼加入聞香,要麼被逼的活不下去,不論怎樣,他們的土地早晚都會流落出去,這就是一塊肉。

新興、小型士紳也扛不住聞香教的死纏爛打,要麼破產,要麼從賊,要麼依附大族。

秦朗家裡就是這麼一回事,父親脾氣硬,聞香賊上門燒香不掏錢,最後不明不白被人打死。秦朗脾氣硬,也被逼得變賣家產北上通州,遠離家鄉。

人離鄉賤,如無必要,又有幾個人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

周道登雙手搭在護欄上,長出一口氣:“哈……將軍,若想要山東平穩,必要除兩害。首害便是聞香逆賊,自萬曆末聞香勢大後,各地地痞、奸邪爭相投靠。這些人好逞言辭之利、血氣之勇,耍勇鬥狠講究江湖義氣。往往一方造亂,八方呼應,在地方上同氣連枝,驕橫不法。斬草難除根,是爲首害。”

“這第二,則源於遼人。遼人所缺不過衣食工作,所望不過身有所依。山東貧瘠,橫空多出遼地一百六十萬張嘴,難堪負重。然,山東尚有荒地、山地,也有海鹽之利,多百萬人口不多。關鍵在於,官害。”

見朱延平皺眉思索,周道登提示道:“朝廷有朝廷難處,朝野對立。各地也是如此,官府各衙門橫徵暴斂,不恤民力不體民生,地方上生計貧乏,哀聲載道,百姓心懷怨恨已久。堵不如疏,官害在於他們將民生漸差的根由,推在遼民身上。”

“遼民何其無辜?百姓又何其無辜?爲官者,貪利不仁爾。也怪朝中精力被東北、西南戰事牽扯,黨爭不絕疏於吏治。”

“周公看的明白,對於虎大威攻伐王氏之事,本將心中也有不忍。百姓所求不過溫飽,嗚呼,溫飽此般難得!求心安者難心安,求安穩者不安穩。百姓之溫飽,吏治之清明,邊塞之安穩,事事讓人心憂。”

“將軍是有心之人,上體天心艱難,下憂萬民生計。只需守身嚴謹,上下之事,還需緩步漸來。”

朱延平聽了周道登的話,只是點點頭,繼續吹著夜風。

山東歷城千佛山,夜色中一片刀光,一名名僧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盡數被斬殺一空。

一名名大漢剃髮,或本來就是禿頭,收拾著廝殺痕跡。

車騎府軍戴孝出師,有些人敏感的神經末梢被狠狠敲了一榔頭!

四月二十二一早,京師文淵閣。

崔景榮還在咆哮,大罵畢懋良沒有擔當,京營兵馬和九邊部隊正在進行大裁軍、大整頓,京東饑民成片,你這個戶部堂官竟然想著撂挑子,你還有沒有良知,還有沒有責任心!

以天下事爲己任的讀書人氣概、擔當,聖人的教化都餵了狗?

管你怎麼罵,人家畢懋良就是待在家裡不出門,你厲害來抓我呀!

戴著青銅面具在內閣裡辦公的魯衍孟聽著東閣裡的吼聲,搖搖頭,繼續做單子。

別說戶部尚書畢懋良,順天府府尹畢懋康也是一屁股爛賬,京東災民的事情導致北直隸巡撫下臺,太僕寺專門負責這事的兩名少卿是次要責任,也被憤怒的皇帝罷免。

他這個順天府尹就是第三責任人,上頭的人都滾蛋了,現在的京師輿論壓力,都莫名其妙壓在他這個順天府尹頭上,也有甩袖不幹的架勢。

“尚方劍,爲什麼不給?給!”

崔景榮巴不得朱延平將聞香賊殺個乾淨,談到山東的事情,崔景榮眼中只剩下聞香賊。

魏廣微遲疑道:“崔公,車騎將軍請尚方劍,恐意不在聞香賊子。”

崔景榮瞥一眼魏廣微,道:“給,請尚方劍無非方便行事,震懾地方。聞香之患起於地方有司疏忽,著實該懲。地方官,也該治治了。”

魏廣微瞇眼,道:“那有些事情也該給車騎將軍說明白,別殺錯了無辜之人。”

內閣中沉默片刻,這涉及到另一個改革。

顧秉謙道:“我看,尚方劍要給。但這奉劍之人,需要好好選一個。”

說著,顧秉謙看向成基命,成基命搖頭:“此事關乎殺生大權,本官理應避嫌。”

崔景榮想也不想就明白,這是再派一個監軍的意思,道:“這事我們內閣不能拖後退。車騎幕府送來的奏報也都看了,現在山東東昌府、兗州府的軍隊全癱了,其他各處軍隊短時間內不可輕動。能以迅雷之勢彌平山東者,只有車騎府軍。”

下面的人請尚方劍方便節制地方,內閣這裡通過,才能輪到皇帝說話。皇帝想賜,內閣、六科官反對,也賜不成。

崔景榮一臉肅殺:“朝廷沒有耐心陪著聞香妖人耍心機,今年的大旱尚未影響深遠並擴散。誰也不知具體會旱到哪一步,總之爲避免聞香妖人鼓動山東饑民鬧事。在夏收前,必須結束山東戰事。怎麼快怎麼來,越快,節省的元氣越大。誰在這件事上拖後腿,那就是國朝的罪人!”

“一旦饑民四起,到時候殺的人、枉死於亂軍的百姓,朝廷耗費的錢糧,地方上遭到破壞的生產,都將是難以計數、挽回的損失。若諸位擔心揹負濫殺惡名,此事我崔景榮一力承擔。”

顧秉謙乾乾一笑,道:“崔閣老這哪裡話?誰都知平靖山東的重要性,這事如崔閣老所言,誰拖後腿,不論是誰的門人,都該殺。這事就這樣,票擬後送交司禮監,交由皇上處斷。現在,再議議南洋買糧的事情。”

漕運的糧食始終是個定數,北方這麼大範圍的大旱,糧食缺額太大了,光靠漕運,朝廷有錢,也會被虛耗活活拖死。

晉王寶藏就等神機營整備好後開府山西開挖,可這些錢很多,終究有花完的時候。相對於漕糧,朱延平從南洋買糧就便宜的多。

同樣的代價,能從太倉運來百萬石米糧,而朱延平能弄來三百萬石!

至於南洋的糧食怎麼來的,他們都不想去管,只要戶部撥錢,收糧就行了。

現在的顏思齊船隊還在安南沿海威懾,逼著安南人繳納保護費,現在不收銀子了,收大米。

如果不是還沒做好準備,顏思齊還準備將呂宋的那個佛郎機人總督趕走,自己推個呂宋人給朝廷任命爲總督……

任命呂宋華僑當呂宋的總督,在大明歷史上有例可循,這事可以幹。

要知道,呂宋產米、產香料、產銀,有很多很多的銀埋在土裡,誰不眼紅!

爲了獲得朱延平支持他搞呂宋,顏思齊一門心思撲在糧食上。

這年頭,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已經被英國幹翻了,當初無敵艦隊存在的時候,呂宋的總督、教會人士制訂了一份攻佔大明的計劃,建議將大明分成幾個教區、無數個侯爵、伯爵領地,並提拔大明人治理大明人……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很動心,可無敵艦隊還沒出發,就被英國幹翻了。

而當時,他們要面對的是前期的萬曆皇帝,以及張居正、戚繼光這對文武黃金組合……

更重要的是,因爲呂宋產銀,萬曆皇帝也是眼饞的要命,也在做進攻呂宋的計劃,隨著張居正死亡,軍中清洗戚繼光影響、寧夏、播州、朝鮮三大徵一個接一個打完,也將國庫打空了。

更關鍵的是,江南人不支持這場戰爭,因爲攻佔呂宋後,江南的海運買賣,會被皇帝截胡……

第18章 前途迷茫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2章 行軍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29章 算命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66章 正陰陽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68章 顧炎武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90章 火棉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9章 夜行軍第48章 南京來人第98章 合金策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16章 意外第195章 斬俘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12章 袁樞第204章 被坑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43章 私軍家丁第309章 困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62章 軍號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309章 困第27章 夜有賊人第80章 李園圖紙第79章 家宴第37章 勾心鬥角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94章 平戎服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83章 疑問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22章 炮戰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218章 疾如風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24章 單于城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章 軍令如山第283章 疑問第20章 拒絕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283章 疑問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24章 單于城第148章 爲誰而戰
第18章 前途迷茫第159章 當然是好處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117章 我們的敵人是晉商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2章 行軍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29章 算命第231章 艱難的信任第77章 拜師成基命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66章 正陰陽第272章 中樞反應第177章 被搶兩萬石第68章 顧炎武第101章 天子儀仗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290章 火棉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11章 太倉換裝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9章 夜行軍第48章 南京來人第98章 合金策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74章 兵變前奏第16章 意外第195章 斬俘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112章 袁樞第204章 被坑第52章 二月春寒第266章 開府建牙第273章 刮地三尺朱延平第120章 坑王樸他爹第43章 私軍家丁第309章 困第215章 討晉檄文風波起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106章 進宮承光殿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262章 軍號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49章 不瘋沒肉吃第309章 困第27章 夜有賊人第80章 李園圖紙第79章 家宴第37章 勾心鬥角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94章 平戎服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31章 瓜分橫財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73章 山東聞香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第283章 疑問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222章 炮戰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244章 袁崇煥之清君側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105章 魯衍孟的血仇第218章 疾如風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133章 誰家兒婦此般動人?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24章 單于城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章 軍令如山第283章 疑問第20章 拒絕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48章 南京來人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38章 天啓三件事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283章 疑問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24章 單于城第148章 爲誰而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大名县| 原平市| 丘北县| 洪湖市| 呈贡县| 全州县| 高安市| 伊宁县| 疏勒县| 丰城市| 青海省| 嵊州市| 犍为县| 海门市| 改则县| 河津市| 西林县| 西青区| 湘潭市| 西藏| 昌图县| 中牟县| 武隆县| 杂多县| 孙吴县| 台山市| 义乌市| 瓦房店市| 讷河市| 沛县| 黄浦区| 郑州市| 昌邑市| 辉县市| 涡阳县| 太保市| 工布江达县| 芦山县| 繁昌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