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2章 士林之恥

京中的老資格舉人一片片的匯聚,通常都是同鄉之間合夥租下院落,一起攻讀,爲明年三月的會試做準備。

而老資格舉人下面還有一幫人,還忙著八月的鄉試,也就是秋闈。

國子監監生有部分人可以直接參考春闈會試的資格,其他人也要考試獲取資格。國子監裡的監生實在是太氾濫了。只要肯砸銀子,基本上都能如願以償當個監生。

比如之前提到的汪文言,鹽商後代,本名汪守泰,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人,族兄汪守昆曾爲義烏縣令,幫著戚繼光招募了第一批戚家軍。

汪文言在老家就如同宋江這個押司一樣,乾的是獄吏差事,都是不入流的差事。卻在家鄉名望十分之高,活脫脫的及時雨。

放了死牢中蒙冤的死囚,汪文言隻身逃到北京,成了當時大太監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的座上客,往來京師名門、清流之間,聲勢鵲起,與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人交好。

然後,花錢弄了個國子監監生,在國子監高談闊論,各種笑談風聲,大筆的銀子砸下去,成功離間浙楚齊三黨的監生。使三黨變成兩黨,從根基上將諸黨聯盟搞垮,爲其後東林獨大製造了基礎。

王安被魏忠賢搞死時,魏忠賢想要捏死這個負責在內廷王安與外廷之間做聯繫的汪文言,當時汪文言的職位是內閣的秘書,中書舍人。

第一次,汪文言奪職,在牢裡待了一陣,回家。

第二次,因爲阮大鋮的事情暴露東林內部不和,魏忠賢再次下手,將重新啓用爲中書舍人的汪文言逮捕奪職。想要撬開汪文言的嘴,這個及時雨幾乎知道東林的一切運作渠道。只要曝光,東林就完了。

結果因爲錦衣衛內部清洗不乾淨,北鎮撫使劉僑被御史黃尊素說動,犧牲自己火速辦成定案,將汪文言放了出去。

所以理論上,監生可以直接爲官。想要以進士身份當官,普通監生要經過四場考試,首先是國子監內部的考試,其次是北直隸的鄉試,然後是春闈會試成爲貢士後,參與最後的殿試。

河間府滄州城東八十里處的淨河邊,新的鎮虜衛城還在修建中。

由兵部、戶部、工部派出的人手勘察後,確定城池各項標準,結果被朱延平直接給砍了。兩丈高,一丈多厚的城牆,周長總共將近六裡,這麼大的工作量將朱延平給嚇住了,他可不想讓自己的士兵修個一年多,纔能有座像模像樣的城。

於是,一座非常大的營寨開始修建,普通的板築土牆。外圍挖渠溝引淨河水,挖出的泥土板築爲四尺高牆基,上層紮上柵欄,六尺寬的牆基上栽植荊棘。

如果條件允許,最多給牆基包上一層青磚。

城牆的防禦力?

在火炮面前,除了京師那要塞一樣的城牆外,其他城牆都是擺設。他要的就是一座堅固的柵欄,能提供掩護的永久性工事。

滄州及天津鎮招募了五千工人,百人一隊分片施工,入秋前就能完成河渠與牆基挖建。營壘中的營房,也能修建個七七八八。

一座新型的城市,哪怕是衛所城,也是一塊財源。各處商會前來查詢,一看不修城牆,沒城牆算哪門子城市?但這裡的人口也是財富,散了不少,依舊有不少商會買地,修建房屋。

五斗秀才秦朗負責和這些人打交道,本就不多的人更是被朱延平的條件嚇跑了不少。朱延平不會出售或租借營壘中哪怕一寸土地,拒絕了外來資本的注入。

修城由戶部撥款,所謂的外來資金就是給他的好處。可這裡是朱延平的根基之地,他不會允許有任何一家商會的觸角延伸過來。

修築方面的事情,由陳雄和秦朗負責,陳雄管理度支,秦朗管工作進度,陳子龍就四處晃悠,學習著經驗。也有雙鶴書院一些無法參加鄉試的學子前來幫工,更類似於實習。

陳雄與秦朗的專業和職位嚴重錯誤,交替過來才能各展所長。這只是朱延平學習到的用人方法,正在一步步摸索。

朱延平甩手不管,整日帶著兩千騎四周浪蕩,操演行軍,或模擬演習。

雙鶴書院的學子前來幫工,是成基命的意思,首善書院也派了一批學子常駐,來幫幫朱延平這個東林內的後起之秀,帶隊的是史可法。

史可法隸籍錦衣衛,有秀才功名,有資格參與鄉試秋闈,但沒有參加,就這麼來找朱延平。

朱延平在國子監那邊,已經省去了內部的考試,被直接保舉,可以參加北直隸的鄉試,過了就是舉人。哪怕沒過,國子監還有一批直接保舉參加會試春闈的名額。

朱延平沒過鄉試,有些不相干的人也會樂意給朱延平一個參加會試的名額。孟學嫡流啊,如果兩次表現平平,那孟學的臉就有意思了。

廣袤的鹽鹼地上,兩千騎分成十隊,圍繞著中央高臺奔突,或逆向旋轉,或正向旋轉。

高臺上,一名經驗豐富的中年旗官背後插著五色旗,兩手各握一桿黑旗、白旗,總共七色,來回換著,依次調度臺下十支馬隊。

馬踏地搖轟隆隆,朱延平一襲金甲掛著大紅金織虎頭紋披風,左手按著腰間戚刀刀柄,右手搭在護欄上,靜靜看著奔馳中,隊形錯綜複雜的鎮虜騎。

這種隊形沒有一點實用性,唯一的作用的就是訓練隊形,彼此的配合,以及對旗令的適應力。

來這裡已有半月,下面人才熟悉、適應了這種明初京營兵的花式訓練法。最開始是步隊,其後是騎馬緩行,直到現在的快馬疾馳。

內環正轉,中環逆轉,外環又是正轉,操練中的軍士稍不注意,就會兩騎相撞。

這種花式訓練法,看著好看,因爲危險。

每個軍士,必須要緊跟著所屬隊伍,每隊的軍官必須熟悉、能快捷的反應過來旗官發佈的命令,並第一時間傳達軍令,完成隊形改變。

史可法與陳子龍輕騎而來,站在外圍一處小小的山包上勒馬。

眼前的兩千騎的訓練法,讓他們眼花神亂,又心馳神往。看著指揮高臺上一襲金甲的朱延平,兩人有著壓抑不住的羨慕。

人天性中就有一種控制**,小到玩弄花草嬉戲貓狗,大到操縱牛馬,指揮人羣。甚至駕馭牛車馬車,也是很有快樂的。

朱延平斜眼一瞥,見香爐中的檀香燃燒殆盡,故作不視,繼續盯著下面奔馳的馬隊。

“將軍,到時候了。”

朱延平不語,張榜又說:“過度操練,徒耗馬力。”

朱延平這才點頭,扭頭對旗官道:“命各部緩行,重整隊列,列陣待命。”

旗官高舉一支白旗示意,只用一支白旗,就將疾馳的各隊調動。

“嚯!”

李遂右臂舉起掛著綵帶的長槍,左右招展,由他開始降速,身後騎士縱馬與他並列,緩緩減速。拉成一條細長線的馬隊,聚合在一起,勉強形成一個方隊。

作爲騎將,以及騎軍,騎術最爲關鍵的反倒不是馬術,而是控馬。駕,嚯都是控馬的口令,而發音方面,‘嚯’音是直接以嘴型吐出去的,還有‘哈’音,比‘駕’更爲簡練。

只有加速的時候,纔會發‘駕’音,轉向之類的,會用‘嚯’‘哈’兩音。如果能人馬合一,上下嫺熟,領頭的騎將橫衝直闖就對了,後面的弟兄自然會緊跟著。

遼東鐵騎的戰法,最重機動性,不僅是指跑得快,還要靈活。

列隊完成後,每個人才鬆一口氣,喘著大氣,齜牙咧嘴。其中不少人騎術很差,整個人就是綁在馬鞍上的。一旦墜馬,絕對會被自己人踩死。

如果兩騎相撞,造成的誤傷必然是一連串的,所以這種訓練,到現在爲止,依舊沒有達到最高速。在各隊騎將指揮下,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

“以後,全軍每三日集訓。左右兩部及前軍部每日不減,中軍部開始操演炮術,後軍部操演銃術。今日無傷亡,加餐。解散。”

“嗚,嗚嗚……”

朱延平說完揮手,兩名號手握著號角吹奏,荒涼的號聲在夕陽下傳蕩。營壘中幫工的軍士家眷們開始收工,準備去領糧食、果菜做飯。如果家裡男人訓練表現好,可能會得到半隻羊,或二十斤魚。

吃的大鍋飯,以百戶爲單位。

指揮高臺下方,騎卒紛紛下馬,或幫著同隊兄弟下馬,帶著馬匹去淨河邊上洗馬,餵馬後吃飯,洗澡後休息。

訓練很苦,但伙食管飽。

塞外一行,鎮虜軍上到朱延平,下到軍士,都狠狠賺了一筆。最少的一人,都掙了一斤銀子,整個鎮虜軍的收穫,與朱延平持平。

只要伙食管飽,他們就不會走。

再說,沒人是傻子,如今訓練如此緊迫,說明以後還有大任務。

離鄉當兵,爲的就是一口飯。活著能吃飽,很多人就能滿足,若能娶個媳婦那就更好了。

人人都怕死,當兵的更怕白死了,死了後給家裡什麼都留不下。

再多的苦,他們也能吃下。報酬足夠,撫卹得當,他們就敢死。

他們是朱延平的根基,朱延平知道這些人才是真正與自己一體的。他能做的,就是讓每一個弟兄吃飽肚子,儘可能武裝他們,找各種能增強戰力的法子。

一切,爲的就是富貴,爲儘可能保住性命享受富貴。

史可法縱馬前往指揮高臺,陳子龍慢了一步,結果見史可法這個眼巴巴來找朱延平的士林俊彥,一言不合騎馬走了。

高臺下,朱延平坐在木梯上,手裡握著橘子揉著,低頭看著陳子龍帶來的書文,確認數目符合後,取出‘鎮虜衛指揮使朱延平印’對著印面哈氣,蓋印。

“兄長,史兄怎麼就走了?”

陳子龍接住書文,忍不住詢問。

朱延平懶洋洋躺著,剝著橘子一笑:“他性子急,帶給咱一個消息。說是這回主考官是禮部尚書,咱們的老鄉顧秉謙。他自己不考,勸我別污了名聲。可我眼巴巴等了那麼久,怎可能放棄?”

“那要不要追回來?”

吃著橘子,朱延平搖頭:“不用追,書生意氣而已。魯先生與魏忠賢表面交好各取所需,我若拒考,魯先生還怎麼施展報仇大計?再說,他們這夥人就是來歷練的,他敢跑回去,左公保準拿戒尺抽他。”

吃著酸甜橘子,朱延平總覺得史可法給他甩臉色,逼他拒考應該是有人授意。

陳子龍似懂非懂點頭,朱延平從一旁籃子裡取了個橘子丟過去道:“給孟管事說說,就說下回糧食再多運些。多一千石就可,我們掏市價。”

整個鎮虜衛城百廢待興,什麼都沒有,軍士、馬匹、築城工人,家眷們將近一萬六千人,糧食壓力不小。

朱延平看著陳子龍離去,嚼著橘牙,面容笑意越來越盛。

顧秉謙,蘇州崑山人,顧炎武的族老。鼎鼎有名的士林之恥,讓兒子認小他一代的魏忠賢爲幹爺爺,他也就成了魏忠賢的白鬚兒。

這個進士,他這回是拿定了,他要考慮的是拿二甲進士,還是三甲進士。

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章 軍令如山第203章 應社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63章 密信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58章 本座楊衰第212章 算賬第61章 投名狀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112章 袁樞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21章 攻城難第20章 拒絕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9章 善後第213章 蛇是誰第198章 春怨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8章 前途迷茫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6章 戚刀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63章 充當臥底第57章 傳教士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61章 投名狀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48章 熊廷弼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97章 宋應星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3章 進州城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130章 晉商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04章 被坑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92章 再相逢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34章 密議第91章 參將有召第43章 私軍家丁第51章 戰術改進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3章 進州城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29章 算命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84章 司禮監第29章 善後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33章 籌議盜糧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29章 算命第271章 大旱徵兆
第240章 內閣首輔上第111章 事了拂身去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第1章 軍令如山第203章 應社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263章 密信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293章 麻煩開始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58章 本座楊衰第212章 算賬第61章 投名狀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289章 升賞風波第246章 搶錢的路子第112章 袁樞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21章 攻城難第20章 拒絕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9章 善後第213章 蛇是誰第198章 春怨第126章 我的眼裡只有錢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305章 武人之殤第230章 真真假假第18章 前途迷茫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83章 投名狀完成第227章 退路在哪裡?第6章 戚刀第54章 魯衍孟逃了第144章 決戰序幕第63章 充當臥底第57章 傳教士第249章 西南戰報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61章 投名狀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248章 熊廷弼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46章 邸報惡訊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1章 一場交易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303章 山東二害第253章 各方談判第97章 宋應星第60章 錦衣緹騎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82章 捂死李三才第257章 子子孫孫都姓倪第23章 進州城第254章 司禮監內亂第130章 晉商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99章 天逼人反第204章 被坑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92章 再相逢第173章 軍法嚴酷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96章 藝術家與科學家第34章 密議第91章 參將有召第43章 私軍家丁第51章 戰術改進第88章 土地紅線第192章 我們必須死第286章 一鼓作氣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23章 進州城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129章 算命第122章 兩千套軍械第104章 天啓的箭第84章 司禮監第29章 善後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295章 防範措施第78章 孫傳庭的兵法第28章 血濺五步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33章 籌議盜糧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93章 各人選擇第129章 算命第271章 大旱徵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高州市| 乌鲁木齐县| 尉氏县| 黄浦区| 体育| 剑河县| 安化县| 邢台县| 扶绥县| 阳新县| 精河县| 郧西县| 冕宁县| 靖宇县| 大埔区| 红桥区| 隆安县| 南充市| 峨边| 济南市| 新和县| 南通市| 全州县| 六盘水市| 娄烦县| 霍城县| 察隅县| 宝坻区| 金昌市| 博野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中山市| 额济纳旗| 伊金霍洛旗| 吐鲁番市| 哈巴河县| 大竹县| 宜昌市| 五台县|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