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5章 武人之殤

雙方都看著朱延平,等他的決斷。《

朱延平手裡有強軍做撐腰,上頭也有足夠硬朗的人脈,山東戰事怎麼個走向,全在朱延平的一念之間。

車騎幕府有三司,後勤司、參軍司、典軍司,現在又多出一個招討司。朝廷將負責山東戰區平亂的招討司掛在幕府體系內,意思很明顯。

雖然幕府編制內沒有明確有這個招討司,可遊士任是掛在幕府的官,朝廷委任爲招討司正官,又沒有解除原來的職務,等於變相將招討司掛在幕府體系內。

要知道,這年頭升官或改遷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是除職,其後纔是授予新職務。遊士任是直接接受新職務,並沒有走除職的程序,授職詔書裡也沒提。

所以,遊士任除非主動請辭幕府裡的官職,否則這個招討司設立一日,就歸屬幕府一日。

搖著頭,朱延平右手指尖用勁敲打掌下摺子,咚咚悶響,緩緩道:“徐公,山東的爛賬都在這裡。我很想幫山東一千四百萬百姓做點事情,可我不相信你們。該殺的我一個都不會放過,該救的,能救的,我都會出手。”

“這話難聽,說實話一向是很刺耳的。山東的戰事,或許對你們來說我們車騎府軍有喧賓奪主的嫌疑。可有一點望山東軍政文武要弄明白,我車騎府軍不是天津兵馬,而是隸屬於內閣、司禮監雙重指揮的。我們,是京營兵馬,來山東不是跨省支援的平級客軍,是聖意欽差下派。”

“徐公所言的剿撫並用,這話應該該給招討遊正使說,而不是對我朱延平說。”

周道登見朱延平直接撕破山東的遮羞布,低著頭飲一口茶,茶碗向前一推。

一旁遊士任道:“朝廷委大任於本官,山東千萬百姓之生計,本官自然是顧慮。可現在,我們當務之急是平亂,而不是談善後。打仗,豈能因爲善後問題而束手束腳?只有一鼓作氣蕩滅聞香逆賊,山東方面即使傷筋動骨,戰後恢復也是健全的。”

“若遮遮掩掩,捨不得擠破一個個膿瘡,只是爲了給朝廷一個交代……本官想來,朝廷不會想要這樣的交代,否則何至於委任本官當招討正使?又何至於派遣車騎府軍下向山東?”

“如車騎將軍所言,山東方面穩住運河以東,以西曹濮之賊,自有車騎府軍負責蕩滅。”

作爲欽差的山東平亂招討正使,這只是一個五品官,可現在是戰時,是欽差的,自然是山東戰區內的總指揮。

起碼是名義上的總指揮,按慣例這個位置該徐從治來坐,現在落在遊士任手裡,朝廷對山東不滿的態度,想要敲打山東的意思很明顯了。

徐從治嘆一口氣,心中將王惟儉咒罵無數遍,若不是這個混賬東西,他早就對山東各方面動手了,何至於等到這一步……

當然,他只是這樣安慰自己,他真敢豁出自己的前途不要,早就將聞香賊的尾巴掃乾淨了。

邪教作亂,最初不控制,到後面說什麼都遲了。

聞香教固然蠱惑人心,可沒有惡劣的生存形勢,沒有各地衙門的不作爲,聞香賊根本發展不了,聞香教能發展,直接的說,都是地方官員不作爲、放任所致。

他們搞不好民生,百姓活不下去,纔會大規模信仰聞香教,因爲跟著聞香教可以欺負那些欺負過自己的士紳!

本該爲受欺負的貧民伸張仗義的工作,衙門不管,那聞香教來管……

本該爲受災百姓進行賑濟的衙門不管,那聞香教來幹。聞香教能起來,皆因地方官瀆職!

會議散,朱延平沐浴更衣,一襲粗布白袍,就等天明後進行祭拜真武大帝。

另一頭,熊文燦喝了點酒,以大明文人的性子來說,喝酒後都是直性子,說話不經過大腦:“徐巡撫,這朱車騎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大夥兒都知道他要把曹濮之地殺穿,我們提議戰後設立軍屯,既能開發荒地,又有充足的勞力興修水利,他怎麼就看不明白!”

“他就知道殺,他殺的曹濮之地人頭滾滾,俘獲的其他百姓怎麼安置?總不能再放歸地方?殺了他們的親友,再放歸地方,再次作亂,誰還會投降?”

對徐從治,熊文燦心裡也是有意見的,當年他和李邦華是山東布政使司參政、參議,而徐從治只是一個兵備道員。現在,李邦華到處調動,跑到了中樞當戎政左侍郎,大權在握。

他跑來跑去,險些差一步在太原被晉王砍了,再回到山東卻變成了當年下屬的下屬……

人家徐從治紮根山東,成功趕走王惟儉,現在真的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

尋常的巡撫,早就被朝廷給廢了,徐從治還安安穩穩坐在那裡,這就是兵權的重要性!

失去徐從治的鎮壓,山東兵馬從逆的會有多少,真的不好估計。

徐從治手撫在冰冷戰盔上,面目嚴肅道:“這位是個有主意的人,車騎幕府英才匯聚,沒道理沒考慮善後的問題。只是這善後的問題,爲難呀。”

確實爲難,山東大旱,要善後必須要從外面運糧進來。

人家能善後,能弄來糧食,就會順手把這事辦了,名聲、軍功都有。

若是合作搞善後事宜,山東方面又弄不來糧食,湊上去做什麼,蹭人家的功勞?

以山東的形勢,短期內不可能出軍,各地軍隊不做好處置,可能一離開駐地就會失蹤。

而平叛,最重要的就是時間!

時間緊迫,主動權在人家手裡,朝廷又把名義給了人家,名義、實力人家都有,何必找你們合作?乖乖聽話奉令做事就對了,事情忙完了分你們一些苦功,就不錯了,還想要什麼!

軍功倒是其次,關鍵是合作的姿態。

只要是平級合作,那山東很多官員的處置、對士紳的處置,山東方面也是可以說話,進行影響的。

現在是上下隸屬關係,那朱延平要殺誰,根本不會和山東方面討論,直接開刀。有什麼不妥,戰後再算賬。可人都被砍了,誰又會上去找朱延平的不痛快?

朱延平的姿態太硬,過於霸道,說難聽了就是吃獨食,根本不給山東面子、活路!

另一邊,張榜與廖棟漫步在大明湖畔,各處湖泊溪河水位下降,可大明湖依舊充盈,原因這就是這裡的水是泉水,不怕天旱。

湖中蓮葉連綿,夜風裹著淡淡蓮香,兩個人專程尋了個涼亭,飲酒。

“曾記得當年,爲兄以武進士下派都司府掌印官,你們兄弟還是都司府衛士,當時你們就在這裡爲咱接風。如今想起,歷歷在目。當時豪言壯志,十七位兄弟,卻已不在了。”

廖棟一碗悶酒飲下,搖著頭:“爲兄窩囊,堂堂一省總兵,卻只是個旁聽!”

張榜額間孝帶垂在兩肩,笑道:“我們領兵的,不就是這個賤命?能活下去的,誰又會來當兵?三年,小弟等這一日等了三年。山東三司不爲我家兄長做主,小弟尋了個能做主的。”

“我們將軍常說,保家衛國的是我們這些當兵的,憑什麼我們要處處看人臉色,吃不飽肚子,穿不起好衣,娶不到媳婦?就連死了,都難安葬故鄉。”

“大兄,文人靠才名,我們武人靠武名。我們沒有文人那麼多說法,能靠的只有手中刀,胸中膽,肩並肩的弟兄。人不狠,站不穩。你看我們車騎府軍,處處征伐,將士一心,殺的人頭滾滾,如今朝野各處,也只敢在背後說些陰私謾語。哪個?敢當面說我們車騎府軍的不是?”

廖棟端著酒碗遲疑,緩緩一口飲盡,問:“車騎將軍有話說?”

“有,將軍也知大兄是一員悍將,也是忠貞體國,能爲國事不吝身死的豪勇之士。不過,我們不談這個。今夜,不談。”

“那,又能談些什麼?”

廖棟端著碗遞過去,看著張榜爲他添酒,十五年前,還是少年的張榜吃力抱著酒罈爲他添酒,目光是熾烈的,最喜歡追著他問考武進士的事情。

放好酒碗,廖棟一嘆:“軍裡的弟兄,上上下下都等著準信。試問周邊,何處不羨慕車騎府軍?各路豪傑哪個又不仰慕車騎將軍英姿?只要車騎將軍給一個準信,我們願爲車騎將軍而戰。不談這個,又能談什麼?”

廖棟大鬍子抖著,目光溼潤:“軍裡的弟兄苦,當年赴遼回來的又有幾個?平叛聞香,我山東兵馬只有一萬三千,河南援軍一千二,廣東入京班軍兩千,總共不到兩萬的人馬,傷亡多少才撲滅徐逆叛軍?”

“楊肇基的舊部驕縱,與降軍起衝突,上面懲治時,下手最狠的還是我們濟南兵馬。楊國棟掌權時,剋扣軍餉、侵吞軍資,他屁股一拍走了,留下的窟窿還是弟兄們背。”

“年初,車騎將軍抽走濟南去年稅賦。弟兄們欠餉兩月,山東財政上的窟窿,因沒了濟南賦稅而暴露。他們招待南北過往大員,一頓飯菜幾千兩,臨走送儀程幾百數千,他們有錢做人情,卻沒錢發軍餉。”

“現在好了,楊肇基舊部調不動,降軍大規模搖擺不定首鼠兩端,弟兄們寒心,他們還能靠誰?知道不,爲了安撫降軍,三司湊集五萬兩派發下去,至今我們不少兄弟家裡,都斷了米糧。弟兄們越發寒心,不能跟著他們再幹了,再也不想受窩囊氣了。”

端起碗,廖棟看著沉默的張榜,仰頭一氣飲盡,哈一口酒氣:“那個虎大威,塞外降卒出身,車騎將軍引爲親信。我們濟南的弟兄,不認爲自己會比虎大威慫包。他在禹城殺的好,殺的讓弟兄們心服口服!弟兄們也想殺,可上頭兒沒人。”

“只要,今夜車騎將軍給一個準信,我們濟南的兄弟就是餓著肚子,也能跟著大軍出擊平賊,殺光這些狗雜碎!”

張榜沒開口,怎麼開口?朱延平根本沒有授意,他只是想和廖棟敘敘舊,問問軍裡的弟兄近況。

長久的沉默,廖棟明白了,瞪目:“你剛纔在安慰我?車騎將軍根本不知道我廖棟是哪根蔥,更沒將我們濟南的弟兄看在眼裡?”

“哼……”

搖搖頭,廖棟強作歡顏,自嘲道:“這也對,車騎將軍何等眼界,怎麼會看上我們?”

“可說真的,我們也是七尺男兒,也想頂天立地,像那位虎將軍說的那樣,俯仰於天地間。能過好日子,能養得起家人,能有尊嚴活著!”

“對了,那位先鋒大將虎大威,在車騎幕府內屬於什麼級別?”

“偏將,略高於副營將,上面還有正營將,副軍將,正軍將。大兄,這事小弟去找將軍談,能成。”

張榜說著,廖棟扳著手指換算,悽慘一笑。

對換過來,車騎幕府正軍將等於參將,副軍將遊擊,正營將大約是地方都司,虎大威只是一個守備而已……

<span?style=display:none>閱讀本書最新章節百度搜:(7)(8)(小)(說)(網),請收藏地址:w)(w)(w).(8)(x)(s).(c)(o)(m)?,無廣告,免費下載txt,更新快!</span>

第283章 疑問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66章 正陰陽第93章 那一夜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16章 意外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20章 拒絕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37章 受賞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48章 熊廷弼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98章 合金策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40章 爲難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239章 登萊系第31章 瓜分橫財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6章 戚刀第6章 戚刀第141章 名望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63章 密信第34章 密議第38章 準備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310章 紅與白第3章 窮途末路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75章 刺殺任務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44章 小公爺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41章 名望第91章 參將有召第72章 揚州瘦馬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3章 羞辱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3章 窮途末路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63章 密信第84章 司禮監第79章 家宴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94章 平戎服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5章 矇混第130章 晉商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301章 更荒唐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
第283章 疑問第276章 平哪門子的叛?第167章 夜入靈濟宮第241章 內閣首輔中第66章 正陰陽第93章 那一夜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82章 三軍會議第16章 意外第41章 全府震動第100章 佈置陰謀第108章 首善書院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60章 錦衣緹騎第168章 內閣調軍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20章 拒絕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37章 受賞第31章 瓜分橫財第248章 熊廷弼第171章 整軍備武下第98章 合金策第155章 內閣選舉第140章 爲難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239章 登萊系第31章 瓜分橫財第304章 大明湖畔第156章 入京受罰第180章 強襲破敵第6章 戚刀第6章 戚刀第141章 名望第181章 驍騎將軍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307章 美人淚,杯中酒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63章 密信第34章 密議第38章 準備第157章 橫眉冷對第310章 紅與白第3章 窮途末路第39章 蹩腳的戰鬥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75章 刺殺任務第145章 揮兵上洛第44章 小公爺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141章 名望第91章 參將有召第72章 揚州瘦馬第237章 歸家各種事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13章 羞辱第123章 沙城混戰第282章 帆布糧票第3章 窮途末路第151章 出乎意料第165章 危險的合作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185章 封賞風波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75章 刺殺任務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51章 戰術改進第233章 開演,背鍋者第284章 活學活用第131章 幾個故事第270章 謀殺毛文龍事件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263章 密信第84章 司禮監第79章 家宴第27章 夜有賊人第294章 平戎服第74章 通州張家灣第136章 反攻日本顏思齊第25章 矇混第130章 晉商第302章 軍威之戰第301章 更荒唐第223章 賊軍反擊第49章 閹黨即正義第207章 鄭一官是誰?第189章 小小風雪第250章 西北繳獲第127章 盧象升的冷水第175章 如何取捨第4章 也有狗急跳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池州市| 东丽区| 吐鲁番市| 扶绥县| 遂宁市| 台北市| 宜兰市| 泸西县| 青阳县| 桓仁| 鹤山市| 诏安县| 延长县| 玛曲县| 夏津县| 霍林郭勒市| 金乡县| 颍上县| 资兴市| 富阳市| 东丽区| 宜都市| 囊谦县| 合肥市| 改则县| 武平县| 噶尔县| 兴和县| 定南县| 陆河县| 辽阳县| 信宜市| 政和县| 西林县| 措勤县| 图木舒克市| 漳浦县| 穆棱市| 宁国市|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