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2章 閉關鎖國的朱延平

仔細算算,朱延平在大明朝有什麼?

人脈這種東西他覺得可以忽略,他唯一的本錢就是手下的鎮虜軍。~~~~~~~至於那些繳獲,真的不算什麼。還抵不上中等豪紳一年的收入,稍稍有些規模的商會一年安安穩穩掙的也比鎮虜軍多。

可實在是太顯目了,一支軍隊在朝廷看來最重要的東西就三樣:建制歸屬,是否能控制住,以及戰鬥力如何。

毫無疑問,朱延平的鎮虜軍已經失控。奉皇帝的命令那就是天子親軍,聽朱延平的指令,那就是軍閥私兵。

之前有太僕寺的糧餉支撐著,現在有這麼大一筆繳獲支撐著。名義上虎符統軍,隔斷了朝廷直接控制的機會,經濟上也不依賴朝廷的糧餉。

朝廷是皇帝的朝廷?

如果是這樣,大明的皇帝會睡著笑醒。按著心學子弟的法,君輕民重,朝廷是百姓的朝廷,在士紳看來朝廷是他們代表百姓的朝廷。

朱延平的鎮虜軍,如果戰力平常也就罷了,偏偏在西北打出駭人的戰績。整個鎮虜軍氣勢如旭日東昇,無法從名義上、經濟上鉗制,他們又不敢去解散或整死朱延平。這種情況下該怎麼奪取鎮虜軍的控制權倒是其次,關鍵是不能讓鎮虜軍拿著繳獲的錢糧擴充實力!

本部三千戰力就能橫掃八萬河套賊,那膨脹到萬人,誰還能治?

爲了避免朱延平一枝獨秀,天啓將王樸和戚振宗擡起來,命他們組建車騎部隊。還讓曹少欽督管御馬監勇士營,從自己這邊各個方面平衡朱延平。

讓大家鬆口氣的是,朱延平似乎沒想著擴軍,只在米脂補充了缺額。

今日朝會,很多人都要和皇帝要個法,先將鎮虜軍這把犀利的劍定性。是朝廷的還是宮裡的,要明白。若是朝廷的,給遼鎮什麼待遇,他們也可以給一些。論兵員,朱延平部只有遼鎮四十五分之一,加倍供給每年也就撐死十萬兩而已。

如果鎮虜軍要編入上二十六衛,成爲天子親軍。那麼,很多時候就要換個法。

六部五寺、都察院及六科,這些主要的核心中樞衙門,東林人被一掃而空。只有翰林院、詹事府兩個清水衙門擠滿了東林的種子。

現在的魏黨,失去了外敵,自然不是那麼好控制的。滅亡的齊楚浙宣秦等等黨派,已有抱團的傾向。限制皇權不僅僅是東林黨的主張,這些地域性依靠師門宗族組建的黨派,依舊保存著這種主張,這也是他們存在的必要。

承天門前,朝臣們等候著大門開啓,他們還不屑於走旁側門。朱延平從側門出來,大步流星氣勢洶洶,還挎著一口劍,加上他的戰績,文官們都覺得這是虎步龍行,裹挾風雲。

目光一掃,可見工部尚書崔呈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應秋、兵部侍郎李邦華、禮部侍郎周道登等人,什麼招呼都沒打,朱延平步履不減,從先來的二百多朝臣列隊旁穿過,過外金水橋,出長安右門。

他前腳走,遊士任就追了出來,對著朝臣們拱手行禮,起了原因,朝臣們譁然,崔閣老竟然提劍追殺朱延平?

火爆消息呀!

追的這子跳窗逃命,這事痛快,看你還孤傲?

你不是能打嗎?在崔閣老面前,還不是慫了?文官們顏面大漲,頓時感覺這黑漆漆的天,也不怎麼冷了。

魯府,魯衍孟長髮披著,裡衣外披斗篷,與朱延平對坐在長條炭火烤爐前,一邊煮水,其他地方烤著肉串或幹饃饃片。

“還在生氣?”

魯衍孟笑著問一聲,朱延平不言語,只是捏著雪鹽撒著,專心烤肉。

“你連這麼委屈都受不得,還能做什麼?你太順了,要多些磨難纔對。這內閣,要變,以後可就沒人對你好話了。”

魯衍孟著,拿起一片靠的焦脆的饃片咬一口,道:“東林人棄車保帥,如今天下輿論譁然。朝廷的壓力大,內閣就兩條路,要麼向輿論妥協,引更多的清流官員入閣,要麼一舉將清流掃乾淨,讓自己人來執掌內閣。”

引清流入閣,這和向東林服軟低頭有什麼區別?

“這以後,崔閣老是不準備幹了,你的事情只是一個由頭。虎符統軍牽連甚廣,今天不這樣,崔閣老就無法將自己摘出去。他身後還有崔氏子弟、門人學生要照顧,所以這件事也就這樣吧,以後少和兵部打交道。”

拿起一串烤肉,朱延平狠狠咬一口嚼著:“先生,我就想不明白,找茬子尋刺我渾身是刺,怎麼偏偏要拿繳獲事?明眼人都知道,這繳獲是不能動的,動了以後誰還敢賣命打仗?”

魯衍孟聽了搖頭笑笑,也拿起一串烤肉道:“能在朝廷做事,有幾個不是明眼的?可就是明眼,看得清楚,所以往往會做很多蠢事情。你捅的窟窿太大了,你和鎮虜軍太招搖,現在人人都巴不得湊上來咬你一口。”

“王樸、戚振宗高升不算什麼,與你並肩作戰的盧象昇天啓二年的進士,如今超擢爲大名知府!而你的監軍徐大相更是一步到位,成了延綏巡撫。僅僅是爲你籌糧的山西巡按楊嗣昌,也高升延安知府。其中雖是皇帝的考慮,可都是因爲你的原因才得以施行。”

“成閣老與崔閣老,都是積年老宦,他們拿捏得很準,用繳獲歸屬事,爲的就是給你減輕壓力。現在,不少人都想著收拾你,給你一顏色看看,讓你知道什麼是輕重,什麼是規矩。”

“國朝二百五十年,數軍功最大。”

“你不與諸人往來,偏偏你又是個能打的,和你做朋友就能混到軍功。可你偏偏不願意放下架子去和他們做朋友,你這些想和你做朋友的人心裡怎麼想?”

著,魯衍孟握著鐵釺指著朱延平,嘴裡嚼著肉:“你不識趣!那我們就收拾收拾你,讓你見識見識我們的厲害。你打仗厲害,我們整人厲害,既然大家都厲害,幹嘛還要鬧脾氣呢?坐在一起喝喝酒,再打打仗,你我一起升官發財,有什麼的不好的?”

看著魯衍孟歪著頭,一臉威脅你的痞子相,朱延平呵呵一笑,搖頭道:“事情終歸是起來簡單,做起來怪麻煩的。先生,您站得高看得遠,給我出出主意。”

重新拿一串肉,魯衍孟吹了吹,道:“其實你問我做什麼?你不是已經有了主意嗎?”

“朝廷裡,最多就是收拾你,折騰折騰你,讓你放開門路。文官們想跟著你打仗,勳戚子弟也想爲你跑腿,武將們更是恨不得和你天天醉酒。他們都不是傻子,不會把你往死路上逼,也不會去整鎮虜軍。沒有了你,鎮虜軍也就廢了,他們著皇帝的怒火將你打下去,又沒什麼好處盼頭,你誰會這麼傻?”

著魯衍孟眨眨眼睛道:“幸好,你沒有明確跟哪幫人有交情。交的幾個朋友也是隨心,沒有故意厚此薄彼。所以呀,這事就這麼拖著。打仗總是缺人,到時你看誰合適,找朝廷要人,只要一碗水端平,所有想和你做朋友而做不成的人,都有機會,也就不會成爲你的敵人。”

魯衍孟的粗白,的也是表層,朱延平自然聽明白了,關鍵字還是那一個,要公平。

軍功最大!

重要位置都是彼此相互爭鬥,爭到手裡內部再論功行賞慢慢分配。一個個以師門、宗族爲單位的派系就是這麼過日子的。這些人又組成各種地域性的黨派,朝廷容不下,他們合起來後的心胸更是大的包天,所以不死不休鬥了起來。

本來大家按著規矩慢慢鬥,要打破這一切最直接的力量就是軍功。所以自黨爭開始,邊塞戰事十戰九輸,就是怕對方靠軍功驟然間實力暴增。

最明顯的就是山東聞香賊造反,月餘間聞香教教徒參與反叛高達十餘萬,高峰時丁壯十八萬。結果,這場腹心內部的叛亂,被楊肇基給掃了,半年不到的時間掃的一乾二淨。

不是沒有打仗的人,而是這些人得不到施展的餘地。無數人等著拆你的臺,這還怎麼打?

朱延平不一樣,嚴格算起來他不屬於任何一方。哪怕是魏忠賢那裡,朱延平到了北直隸,也沒有參與這些人的內部會議,根本算不上同生共死的核心份子。

他不屬於任何一方,背後魯衍孟蓄勢待發,準備著清算孔府。他扣箭不發,無數人心驚膽顫不敢去得罪。這種學術上的爭鬥,對士林的傷害遠遠比改朝換代還要大。

宗教內部的血腥爭鬥,爭的就是對教內經典的解釋權。

魯衍孟代表的心學弟子,爭的已經不是儒教內對經典的解釋權,而是爭第一經典的位置。到底是孔家的禮最大,還是孟家的民最大。

士林折損三分之一,這是魯衍孟最保守的估計。這場戰鬥的號角不能輕易吹響,一旦吹響整個天下就亂了,皇帝也不允許。要慢慢來,要和平演變,不能刀子見紅直接就拼,這樣倒黴的是整個大明上下。

這場戰鬥的風波,不僅關乎現在,還影響後世。

誰都不敢得罪魯衍孟,否則這場戰鬥的餘波會讓他粉身碎骨,連子弟、門人也不僅僅是牽連,一旦牽連進去就是粉身碎骨。

所以沒人敢往死欺負朱延平,日後魯衍孟清算起來,欺負朱延平的人,哪怕早早死了,門人子弟宗族親眷,都會從士林除名,失去出人頭地的機會。

學爭鬥就是如此的恐怖,這是朱延平表面上,最大的護身符。遠比宗室那個造反都不會死的護身符有用的多。

而朱延平偏偏又是個很能打仗的,以前不敢去欺負,現在必須要欺負一下。否則朱延平以後帶來的一串軍功,會打破所有人的佈局和各種均衡。

那些人看著眼饞,有軍功就能打破升遷規矩,誰都想要。可朱延平太保守,根本不講什麼利益均沾,失去了一個公字。

如他治軍,最講公明。

一個公字,代表著面面俱到、利益均沾。

於是,纔有這麼詭異的情況出現。

魯衍孟看的清楚,人心不患寡,患的是不公。

成基命和崔景榮不清楚朱延平的宗室身份,哪怕有這個猜想也會下意識迴避,因爲這太可怕了。所以他們先找刺,給朱延平弄麻煩,警告其他人不要欺負的過頭。

到底,朱延平太年輕了,逼急了做出什麼玉石俱焚的傻事情,大家都沒好處。

所以,魯衍孟給朱延平打氣,讓他放心去面對,沒人敢把你往死弄。

只要一碗水端平,你不去招惹別人,別人已經燒高香了。

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6章 戚刀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97章 示威第65章 解謎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30章 晉商第140章 爲難第44章 小公爺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87章 產業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19章 夜行軍第119章 欺詐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36章 巡檢司第301章 更荒唐第87章 產業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68章 顧炎武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97章 示威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25章 談買賣第61章 投名狀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12章 袁樞第125章 談買賣第93章 那一夜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01章 更荒唐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45章 大聖歌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310章 紅與白第25章 矇混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31章 瓜分橫財第75章 刺殺任務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7章 譁變!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12章 算賬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98章 合金策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12章 算賬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65章 解謎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94章 木材廠第9章 緊急調令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93章 那一夜第88章 土地紅線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
第158章 風險的背後第166章 西北戰起第37章 勾心鬥角第200章 兵家四派第6章 戚刀第275章 平叛調令第297章 示威第65章 解謎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201章 跳窗中書第130章 晉商第140章 爲難第44章 小公爺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87章 產業第210章 閉門思過第19章 夜行軍第119章 欺詐第190章 天使內訌第256章 自己把自己坑了……第232章 春秋義戰第183章 米脂的婆姨第176章 援軍!援軍!第110章 手起刀落詩一首第36章 巡檢司第301章 更荒唐第87章 產業第235章 晉王寶藏第109章 老魏的手段第279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153章 樹敵無數第68章 顧炎武第243章 袁崇煥上第297章 示威第90章 義從鐵騎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86章 地震,女奴第135章 家中三兩事第280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278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38章 神機營的訂單第15章 軍心不穩第125章 談買賣第61章 投名狀第10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03章 老魏的咆哮第255章 處理應社第112章 袁樞第125章 談買賣第93章 那一夜第139章 耶穌會來人第219章 晉王瘋狂第301章 更荒唐第50章 難伺候的女人第113章 回張家灣第45章 大聖歌第308章 白衣神軍第196章 兵部述職第310章 紅與白第25章 矇混第99章 皇后的秘密第31章 瓜分橫財第75章 刺殺任務第162章 帶劍中書第252章 人格分裂倪文煥第22章 水寨難立第226章 立碑,屠之第17章 譁變!第146章 童心未泯第178章 搶銀川關第142章 士林之恥第160章 客從遠方來第287章 中樞來人第236章 一心二用是精神病第292章 好殺與必殺第128章 大同的王木匠第212章 算賬第306章 陽謀,坑的就是的你們第205章 晉商實力第98章 合金策第85章 劉廷元上門第194章 佈局劫掠第245章 袁崇煥之熱情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164章 解讀詭異第260章 歲末擴編難中第212章 算賬第271章 大旱徵兆第116章 失敗的清洗第65章 解謎第121章 血腥山峽第94章 木材廠第9章 緊急調令第161章 軍師人選第229章 恢復真身第93章 那一夜第88章 土地紅線第261章 歲末新一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五原县| 化州市| 永川市| 宣化县| 永川市| 会泽县| 泽普县| 克东县| 井陉县| 河东区| 故城县| 浮梁县| 仪陇县| 珠海市| 临清市| 龙游县| 靖边县| 东平县| 大埔区| 会泽县| 巴林右旗| 宁河县| 隆回县| 涞水县| 自贡市| 神池县| 拉孜县| 麟游县| 成武县| 双柏县| 商洛市| 鹿泉市| 邮箱| 罗山县| 黄大仙区| 宜兴市| 麻江县| 马尔康县| 广州市| 平和县|